一、旅游消费的作用有哪些
旅游消费可以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的背景旅游消费早已成为“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渠道,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战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以此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升中国的旅游文化竞争力、综合实力以及国际竞争力。
二、我们旅游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旅游 的目的有很多,有的人只是在摆脱生活和工作的繁忙之余,趁着假期和家人一起去放松一下;有的人 旅游 的目的,是为了看看外面的世界,感受一下生命的多彩;有的人 旅游 是为了考察风土人情。 每个人都可以去 旅游 ,但是目的是不同的,收获也是不同的。有的人去 旅游 ,到了一座城市,会享受那里的 美食 ,逛逛街,感受一下这个城市的生活气息;有的人去 旅游 ,会专注这里的 历史 文化、建筑风格,从中寻找这里的独特文化。有的走马观花,及时行乐;有的细细品味这里的风土人情。 但 旅游 并不代表了绝对的美好。去的不是时候,去的地方不对,去的目的和收获不对称,都会带来不良好的体验。所以说,去 旅游 的时候一定要有先见之明。
不过,一有时间,一有金钱,一有人陪,那就尽量的上路吧,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经过是一场不怎么良好的体验,也是生命中的一个过程。
如果我去 旅游 的话,我一定要带够充足的金钱,了解详细的 旅游 目的地信息,然后才会出发。到那边敢花钱去享受,充分了解避免带来不对称的感受。
看看外面的景色,留下美好回忆,出去走走散散心。
旅游 是为了什么? 这个问题因人而异。也曾有将 旅游 和旅行,两个词组做比较的,一些人认为 旅游 只是为了匆匆走一遭,而旅行,却是真正意义上的 旅游 和行走。无论是哪一组词,只要是能走出去,就是好的,就是有所收获的。哈哈,不是近几年来还有那么一句名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现如今天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大相肆宣传 旅游 业,扩张 旅游 业的发展,为了让更多的人走了去,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提高,老百姓手中有了一些富裕,从而不再只是在家享受生活,也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祖国的大好河山,大江南北,56个民族,无论是哪一处,也都有其不同的特色,文化,地区差异,可以说,没有多少人真正的把中国都游走了。而国外,更是有着与我们国家不同的人文风情与地理环境,自然风光,生活习俗,走出国门,看不一样的世界。
无论是 旅游 还是旅行,只要是自己想去的地方,在自己的经济能力、时间、体力上可以达到,那么趁年轻还是多走出家门看看,可以放宽自己的眼界,说到这里,老年人家该不乐意了,什么趁年轻,我们老人们也一样可以到处走,是的,没错,如今的 社会 ,老人家们退体了,孩子们也长大了,他们有退休金,有大把的时间,走南看北,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会有一些花甲背包客的身影,甚至比我们年轻人对于游走的心还要强大。
出去看看,放宽眼界,知识面扩大,无论是兴趣使然,还是好奇使然,只要是能走出去,就会有所收获的!
对于我来说,就是图高兴、玩 !
放松自己,也给大脑放个假,不要去想那些烦心事,
旅游 是为了开阔眼界,饱览世界各地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感受人生的美好时光!
掏治情澡,有所发现,看看各地景色和时代发展的步伐。
旅行的目的是什么?
旅行,主要指远行,去外地办事或游览,是在观察身边的景色和事物,要涉及到 社会 的政治、经济、文化、 历史 、地理、等各个 社会 领域。
旅游 是指游玩,通常是团体出行,在时间上是很短暂的。 旅游 是一种 娱乐 活动,旅行的定义是某人出外最少离家55公里。
旅游 在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去完成两个基本愿望。
一、两个基本条件:1、时间有点闲;2、兜里有余钱。
二、两个基本愿望:1、“饱眼福”;2、“饱口福”。
完成这两个愿望多数人都喜欢去越远越好的地方,大家都说“美”的地点去完成。至于其他的,如,购物、拍照、“撒尿”都是次要的。
人活一世,一直在路上…… 旅游 是调整这一路最好最棒的方式……
当您感觉累了,它会让您得到休息……;当您感觉乏了,它会让您放松……;当您感觉苦了,旅途中您会猛然发现生活也许会有一丝丝甜……;当您感觉压力好大,旅途中一件小事一朵小花,也许就让您想尝试放下……;当您感觉烦烦恼,旅途中的美景也希望一下子就让您忘记所以不快……;当您感觉……,旅行去……一切可能都瞬间释然……
所以,在路上,多给自己创造调整的机会,给疲惫的心放个假……去旅行,去感悟大自然为我们提供的正能量……(影艺巢黄明毅)
三、旅游消费的作用是什么
(1)
旅游最直接最具特色的是其消费的特征。从供求角度来看,旅游业表现为在供需上是一种不对称的偏斜结构,即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对需求的拓展和组织,其根本特征是一个以市场为中介,对旅游需求和供给要素进行再组织的过程。因此对于旅游经济特征的把握不能从一般产业的供需等式中寻找,而要在供需不对称的偏斜结构中去寻找,从市场需求的作用过程来认知旅游业。巨大的市场需求带动了巨大的旅游消费,这从历年旅游收入的统计数据就可得以证明。因此有必要对旅游消费的作用进行重新认识。
一、重新认识旅游消费的作用
目前各级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给予极大的关注,对发展旅游业并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寄予厚望,许多省市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来培植,而且在有的省市已取得显著成效,如云南、海南、西安、桂林等地,因此应站在产业的高度来评价旅游消费的作用。
1.旅游消费的发展有利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旅游业不仅直接对第三产业中金融业、保险业、服务业和通讯业等的发展产生极大的作用,而且作为先导产业,还能间接影响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2.旅游业是关联度较大,发展带动作用较强的产业。据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的测算,在工业发达国家,旅游消费支出每增加一个单位,工业产值可扩大2.71倍,国民收入可以扩大1.36倍,就业可以扩大0.79倍,投资可以扩大0.25倍。在发展中国家其作用相对更高一些,分别可以扩大3.7倍、2.7倍、0.9倍、0.9倍。1998年我国旅游收入3438.60 亿元,照此测算,其中旅游业对工业产值和国民收入的间接贡献达9312.6亿元和4676.5亿元。
3.增加就业机会和促进社会安定。一般说来,旅游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旅游业比发展其他行业更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随着旅游业向深度和广度的发展,更多的从业人员将加盟旅游业。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旅游业安排就业的平均成本要比其他经济部门低36.3%,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数, 就可增加有关联的间接就业人数5个以上。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发展旅游消费,大大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和促进社会安定。
4.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别。旅游活动衍生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的流动,使地区间的经济发展趋于一种动态的平衡,有利于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经济增长为旅游消费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旅游消费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增长的推动。这是由于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力水平决定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而经济增长作为一国生产能力的增长,或者实际产量的增加,就其本身来说,实际上就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问题,一般地说,经济增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旅游消费的发展创造条件。
1.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居民收入的高低与旅游消费具有密切的关系。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当人均GNP超过300美元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旅游欲望,当人均GNP超过1000美元时, 就会产生洲内跨国旅游的欲望,当人均GNP超过3000美元时,就会产生洲际旅游的欲望。二战后, 一些西方国家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GNP迅速增加, 居民手中可支配收入逐渐增多。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同时也不断增加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这就为旅游消费创造了前提条件,我国近几年国内旅游、东南亚、港澳等区域性国际旅游方兴未艾,正是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良好表征。
2.增加居民的闲暇时间。随着经济的增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公务时间缩短,家务劳动减轻,娱乐、休闲等闲暇时间延长,每周五工作制不仅在许多发达国家,而且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成为现实,带薪休假制度亦在许多国家推行,为家庭旅游消费提供了可能,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家庭青睐。
3.促进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交通与通讯手段的日益完善,地球空间相对缩小,世界各地间的距离相对缩短。海、陆、空交通运输条件的极大改善大大缩短了旅行时间,使旅行成本下降,旅游消费质量提高。近几十年来,通讯技术发展迅速,现在,运用现代通讯手段,几乎世界上所有地区都可以进行直接的、可视的、便捷的联系,这进一步为旅游消费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改变居民的消费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结构中的耐用消费品基本上呈饱和状态,物质享受基本上得到满足,相应的精神文明消费在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必然逐渐上升。旅游消费作为精神生活和生活享受的组成部分,作为增加知识的源泉,也就随着人们的消费结构的改变而得以迅速发展。
正因为经济增长为旅游消费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旅游消费在近几十年内得到迅速的发展。据统计,1960年国际旅游市场仅有6900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仅有68.67亿美元,经过36年的发展,到1996 年国际旅游人数达到5.92亿人次,世界旅游收入达到4231亿美元。
三、提高旅游消费质量,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和政策探讨
1.塑造和完善旅游消费体系和保障体系,营造宽松的旅游消费环境。旅游消费体系应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不应相互割裂。旅游消费的各个环节之间应该合理配置,形成一个具有完善功能和有机联系的系统。这个体系从旅游投资体系的建设、旅游信息传输体系的完善、旅游咨询体系的健全、旅游保障体系的建立应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有机联系的整体,这样旅游消费体系和保障体系才能发展和完善,进而才能促进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2.对旅游消费主体而言,决定旅游消费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一是有钱,二是有闲”。目前对国内市场来说,耐用消费品已趋于饱和状态,人们的旅游动机和需求日益旺盛,这就要合理地引导人们的消费方向,旅游消费就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应出台相应措施鼓励人们进行旅游消费,如大连市出台的旅游信贷,就是一项很好的措施。关于有闲,就要制定相应的休假制度,如作为激励机制,通过奖励旅游等措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增长员工的见识等。
3.对旅游消费客体而言,即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均是旅游消费的客休所在,这些环节为旅游者提供相应的服务,每个环节的服务总量均受制于旅游客流量,因此对一地旅游消费客体而言,其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间应有一个合理的“量”的比例关系。就每个环节内部系统而言,也存在一个内部档次结构和“量”的比例关系。一地的旅游业能否健康发展,上述“量”的比例关系是否合理,发展是否协调至关重要。政府的宏观调控管理就应体现在这些方面。一方面通过研究当地的优势和不足,掌握大量的市场信息,通过信息的发布和咨询,引导投资的取向,另一方面通过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和限制措施,对各环节的发展进行相应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