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余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节优势和缺点
首页省 政 府要闻动态政务公开政务服务政民互动数据开放美丽江西
2020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节暨首届新余夜间文化旅游消费季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

新闻发布会现场(文颖 摄)
8月19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新余市人民政府、仙女湖区管委会联合召开2020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节暨首届新余夜间文化旅游消费季新闻发布会中共新余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瑞峰介绍“2020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节暨首届新余夜间文化旅游消费”的有关情况。新余市文广新旅局局长刘献忠,支付宝市场部高级专家李继鹏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黎峰主持新闻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黎峰(文颖 摄)
黎峰: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2020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节暨首届新余夜间文化旅游消费季将于本月24日在新余仙女湖开幕,为帮助大家更好了解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节和新余夜间文化旅游消费季活动的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中共新余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瑞峰先生,新余市文广新旅局局长刘献忠先生,支付宝市场部高级专家李继鹏先生,请他们介绍相关 筹备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先请李瑞峰部长介绍有关情况。

中共新余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瑞峰(文颖 摄)
李瑞峰:
记者朋友、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与大家见面。首先,我谨代表中共新余市委、新余市人民政府,向大家一直以来对新余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下2020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节暨首届新余夜间文化旅游消费季活动的有关情况。
文化和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十分巨大。近年来,我市铆足干劲狠抓文化旅游业的培植壮大,着力整合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文化旅游发展环境,文化旅游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2017年以来,我市连续4年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举办“天下有情人”七夕晚会,2018年还与央视合作举办了《中国诗词大会》仙女湖专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我市还加快推进中国七夕小镇、中国七夕演艺中心等一系列以七夕文化为主题的项目建设,抓紧申报“毛衣女下凡传说”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举办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节,努力唱响“仙女下凡之地、人间爱情之源”品牌,走出一条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振兴之路。
当前,正值暑期旅游旺季,为促进我市疫后文化旅游市场快速复苏,进一步丰富仙女湖七夕文化内涵,充分发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天下有情人”七夕晚会连续四年在仙女湖录制的品牌优势,基于以上因素,我们决定举办2020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节暨首届新余文化旅游消费季活动。
2020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节暨首届新余夜间文化旅游消费季活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旅行社协会、中国妇女旅游委员会、江西省旅游协会等单位主办,仙女湖旅游发展集团、同程集团承办,以“浪漫七夕节,相约仙女湖 ”为主题,从8月开始,到10月结束,历时3个月,将主要开展以下10项活动:
第一项是2020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天下有情人”七夕晚会。
8月12日至14日,七夕晚会已经在仙女湖景区完成了录制,将于8月25日19:30在央视三套准时播出。整台晚会围绕七夕爱情的历史传承,七夕节的传统含义,新时代的新诉求、新愿景等主题,邀请诸多明星嘉宾倾情加盟,共同诠释具有时代气息的新七夕、新节日、新民俗。
第二项是2020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节暨首届新余夜间文化旅游消费季开幕式。
8月25日晚,启动开幕式仪式,活动将正式拉开帷幕。
第三项是2020“我们的节日”中国(新余)七夕民俗文化研讨会。
8月25日,七夕民俗文化研讨会,将围绕“新时代、新七夕、新文旅、新消费”主题,深挖七夕文化内涵、探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促进消费,激活内需,恢复疫后旅游市场。
第四项是2020“浪漫七夕节·相约仙女湖”支付宝超级生活节暨江西卫视文旅消费主题夜。
通过与江西卫视、阿里巴巴支付宝合作,在今年七夕节期间,引进一批与七夕文化、仙女经济主题相关的特色好店,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的模式,在仙女湖景区打造一个七夕文化电商集市。从8月24日至30日每晚,将举办七大文化旅游消费主题夜活动,分别为“惊鸿初见之夜、新风婚典之夜、情歌经典之夜、仙女电竞之夜、诗词传情之夜、美人·鱼味之夜、汉服国风之夜”。同时,联动我市老上海风情街、赣西民俗风情街的夜间消费项目,发放夜间文化旅游消费券,激活新余夜经济。
第五项是“#我怎么这么仙女”抖音挑战赛。
8月20日至9月10日,在抖音推出“#我怎么这么仙女”话题挑战赛,面向全网征集创意短视频作品,将设置奖项,评出获奖作品。通过活动,打造“是仙女,一定要来仙女湖”的品牌,助力仙女湖文化IP的打造。
第六项是“浪漫七夕节”仙女湖新风婚典。
8月25日晚上,开展主题为“移风易俗新风尚、不要彩礼要幸福”的仙女湖新风婚典,将在全国范围广泛征集不要彩礼的情侣到仙女湖举办集体婚礼,使仙女湖七夕节成为移风易俗的窗口,成为传播新时代文明新风尚的阵地。
第七项是“我的古风结婚照(仙女照)”全网秀活动。
8月22日至8月31日,邀请澎湃新闻开发“我的古风结婚照(仙女照)”小程序,用户通过人脸识别技术,选择古代相应服饰自动生成一张“古风结婚照”或“仙女照”图片,转发到朋友圈、微信好友、微博等渠道,形成全网体验“我的古风结婚照(仙女照)”热潮。
第八项是2020仙女湖七夕节路亚邀请赛。
8月23日至24日,邀请全国各地路亚爱好者组成男女CP,在七夕节期间,聚首仙女湖国际休闲垂钓基地,角逐情侣间的路亚桂冠,让广大的路亚爱好情侣既享受了激情澎湃的赛事,又在仙女湖的灵山秀水间享受惬意的浪漫之旅。
第九项是首届仙女湖七夕文化公共艺术展。
8月份至10月份,邀请国际知名策展人、艺术家,共同研究仙女湖的仙女文化与七夕传统习俗,创作和展示了包含雕塑、装置、大地艺术作品、美丽村庄壁画等在内的第一届仙女湖七夕文化大型公共艺术展,让仙女湖的七夕文化与“仙女下凡之地”传说更加生动丰富而充满艺术气息。
第十项是2020七夕节“仙女下凡·助力扶贫”直播带货暨新余市扶贫商品展销会。
8月24日至8月30日,邀请江西广播电视台知名女主持人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带货主播”,化身为“爱心仙女”,通过“中国村播大会”现有 IP,全网推介新余“农旅文娱”全业态产品。
最后,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次活动的五大特点。
此次2020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节暨首届新余夜间文化旅游消费季活动,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在这里我也向大家介绍一下。
一是节日主题鲜明。整个活动,围绕“浪漫七夕节,相约仙女湖 ”的七夕文化主题,创新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将迅速形成热点,引导线上流量,激发线下消费,振兴疫后旅游市场。
二是品牌优势凸显。借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连续4年“天下有情人”七夕晚会在仙女湖录制的品牌优势,努力将仙女湖名气转化为人气,进一步提升仙女湖七夕文化内涵,助推仙女湖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努力将仙女湖打造成为国内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先行区、七夕文化旅游的首选地。
三是媒体倾力支持。这次活动,我们邀请到了中央、省、市媒体和国内知名网站和平台的大力支持,各大媒体将权威集中聚焦报道本次活动,营造浓厚的节会氛围,进一步扩大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是携手网红联动。为进一步延伸和扩展活动内涵,我们精心挑选和聘请了本地8家网红平台和本土10个网红达人,分别作为本次活动的推广平台和推广大使,通过集结网红力量,打造一台网络盛宴。
五是活动精彩纷呈。2020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节将持续3个月时间,共分为10大主题活动,可谓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动静结合,张弛有度,精彩不断,不容错过。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来宾,“过七夕节,来仙女湖”!欢迎大家届时莅临活动现场参观、体验、指导,我们期望通过举办2020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节暨首届新余夜间文化旅游消费季活动,把仙女湖打造成为全球华人追求美好爱情圣地、爱情网红打卡圣地,为游客提供更多精美旅游产品和优质旅游服务,全力推动我市夜间文化旅游消费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打造一张靓丽的新余文化名片。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黎峰:谢谢李瑞峰部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请举手,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江西卫视记者(文颖 摄)
江西卫视记者:2017年2月,新余市入选国家第一批(第二次)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新余挖掘文旅消费潜力上做了很多努力,今年又推出了夜间经济发展,请问有哪些具体举措?

新余市文广新旅局局长刘献忠(文颖 摄)
刘献忠:2017年2月,新余市被批准为第一批第2次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这项工作,被列入2017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之中。
新余市立足“工业强市、区域小市、山水美市”的特点,突出政策引导,丰富载体建设,建立了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文化消费网络,让城乡居民充分享受文化和旅游消费改革红利,实现小城市撬动文化旅游消费大格局。2018年全市文化服务业收入11.56亿元,比试点前的2016年增长203.41%。新余市在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上的有效探索,实现了文化消费引导机制由松散向系统的转变、供给主体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供给内容从粗放型到精细型的转变,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的文化红利,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8月文旅部新闻发布会上专门点名表扬新余市的工作,11月11日,在长沙市召开的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工作推进会上,文旅部部长2次点名表扬我市的文旅消费试点工作。
新余市作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已先后举办3次消费季活动,通过政府支持、企业让利、消费者得实惠,达到刺激消费、扩大消费的目的。支持的行业门类先后有书店、电影、旅游、特色文旅产业、特色餐饮等。
夜间经济是城市经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是城市文化和旅游着力开发的重要增长点。我市高度重视发展文旅夜间经济发展工作,在全市争创国家级、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一批以景区景点、文博场馆、特色小镇、商业街区等为依托的各具特色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在保证安全、避免扰民的情况下开展夜间游览服务,丰富夜间文化演出市场,优化文化和旅游场所的夜间餐饮、购物、演艺等服务,打造一批夜间文旅消费放心品牌,形成与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相匹配的夜间文旅消费新体系。刚刚开街的老上海风情街实行24小时“不夜城”定位,采用保护性开发手段,保留原始村落民房,根据老上海情怀的建筑风格改建而成。赣西民俗风情街围绕着“一江两岸、土洋结合、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的核心理念进行打造,设置“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商业文化”主题,打造具有滨水景观特色的,集古色民俗、演艺剧场、仙女文化、非遗展示、主题商业为一体的市级高品质夜间消费聚集街区。仙女湖打造全国旅游度假区,须进一步丰富仙女湖七夕文化内涵,促进疫后文化旅游市场快速复苏,亟待刺激消费,扩大消费。
为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打造夜间经济消费集聚区,全市发放1600万元消费券,经过第一期、第二期电子消费券发放后,市场反映良好,营业收入1454万元,撬动消费1974万元,已有500多家企业积极响应。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也为老百姓带来了真正的实惠。近日举办的我市首届夜市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活动,拟向全市发放180万元电子消费券,支持包括文旅产业、商贸和餐饮等行业,这笔资金专项用于刺激文旅消费夜间集市活动,并鼓励企业和政府联手让利促销。目前为止,已有200多家企业报名参与夜间市场的经营活动。
在夜间市场,文旅等行业纷纷推出优惠活动,比如慧众艺术文旅小馆的油画肖像定制(25×35cm)原价300元/幅,现价5折,150元/幅;古典风景油画定制,原价800元/平方,打5折,400元/平方。赣绣文旅小馆受欢迎的团扇,原价298元,现场销售价198元;装框小绣品原价480元,现场销售价298元……让关注这些文旅小馆的消费者,花钱少能买到更多如意的文旅产品。同时增加体验和
二、2022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1.6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46.8亿元
2022年“五一”假期,文化和 旅游 市场平稳有序,“微 旅游 ”“微度假”成为主流,“云展演”“云演艺”有声有色。经文化和 旅游 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五一”假期5天,全国国内 旅游 出游1.6亿人次,同比减少30.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66.8%;实现国内 旅游 收入646.8亿元,同比减少42.9%,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44.0%。
一、加大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 旅游 产品供给,满足群众假期出游需求
各地在落实好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加大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 旅游 产品供给,防范游客过度聚集,满足群众出游需求。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共有8716家A级 旅游 景区正常开放,占A级 旅游 景区总数的61.3%。文化和 旅游 部推出“乡村四时好风光——春生夏长 万物并秀”全国乡村 旅游 精品线路113条。福建开展“春回福地 ‘艺’起出发”主题文艺活动,推出超过150场线上线下演出和展览等活动。江西开展“红五月 再出发”文旅宣传推广季活动,包含了省级层面四大活动及各地市配套活动共1000多项。新疆结合“肉孜节”举办120项 旅游 活动和87项文化艺术活动。各地进一步加大惠民力度,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贵州安排1000万元资金发放2022年多彩贵州文旅消费券,推出国有A级 旅游 景区门票五折、套票打折等系列优惠举措。四川开展“五一好去处 安逸走四川”活动,全省122家收费 旅游 景区实施门票打折、优惠套票等优惠措施。重庆举办“重庆人游重庆”—— 旅游 景区惠民活动,全市35个区县、94个景区推出门票优惠活动。
二、城乡居民出游的空间距离、停留时间和消费活跃度进一步收缩
疫情防控政策动态调整对全国范围城乡居民 旅游 休闲消费产生较大影响。九寨沟、杭州西湖等景区客流较往年有较大幅度下降。三亚酒店平均入住率20.57%,同比下降超六成。城市公园、开放式景区景点及近郊周边乡村承载主要休闲需求,主要客源地城市居民休闲空间由城市向周边转移。踏青赏花、民宿度假、非遗体验、郊野露营成为市场主流,家庭亲子休闲自驾游热度不减。江苏、山西、湖北等地立足近程市场特点推出系列特色产品,本地游、乡村游和精致露营等户外活动成为市民群众首选。假日期间,318川藏线、呼伦贝尔草原线、海南环岛线、甘南陇南环线、香格里拉、广东沿海、伊昭公路、青甘大环线、千岛湖等地区,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受到自驾游爱好者欢迎。
三、乡村 旅游 热度走高,本地游客成为城郊民宿、露营地消费主力
近郊周边游带动乡村游热度升温,山居民宿、赏花摘果、农耕研学等绿色、 健康 的休闲体验活动备受游客青睐。家庭组团式的采摘、烧烤、野炊等休闲方式明显增加,特色度假型民宿、农家乐带动 旅游 消费,各地民宿价格稳中有升。游客对民宿软硬件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露营成为潮流,“赏花+露营”“房车+露营”“露天音乐会+露营”“旅拍+露营”等众多特色精致露营产品受游客追捧。
四、本地 旅游 产品创新升级,“云展演”“云 旅游 ”丰富文化和 旅游 体验形式
市场主体积极创新丰富假日市场。洛阳栾川王府竹海、杭州城隍阁景区和吴山景区、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甘肃河口古镇等地打造实景户外剧本杀,游客通过换装,根据任务主线游玩整个景区,创新性的文娱场景得到游客好评。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大批线下活动转为线上,河南推出“云展演”“云 旅游 ”,举办线上系列演出活动。“安徽文旅”微信公众号推出线上专题宣传活动,让市民云游江淮美景,感受江淮大地的独特风光。广州通过乡村 旅游 季活动,邀请网红博主、 旅游 达人、摄影爱好者、媒体代表前往广州乡村深度采风,通过直播的方式展现乡村之美。北京、辽宁、陕西等地不少景区通过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开启现场直播,通过“边游边解说”的方式带领游客“云游”。
五、江西省五一假期文化和 旅游 市场运行特点
1、各地文旅消费优惠政策多。假日期间,各地密集推出一批重磅文旅消费优惠政策,促进文旅消费加快复苏。如4月29日至5月31日,宜春市、县两级政府同时推出以“五动全城 宜游宜购 千万消费券免费领”为主题的系列文旅商贸活动,活动期间全市共整合财政资金3000余万元,重点投放商超、景区景点、特色民宿、影院等领域,引导广大市民就地消费。
赣州市市本级安排1000万元发放赣州文旅商贸消费券,每份消费券价值200元,市民游客凭券可在4月30日至5月15日,到指定景区、酒店、餐饮、影院、商超消费,各县(市、区)配套相应资金发放文旅商贸消费券,实现市县联动共促五月消费热潮;
鹰潭市各级政府共投入1523万元,通过文旅消费券、工会团建消费卡、景区门票减免、二次消费奖补等方式,促进全市文旅消费,同时积极推动企业向市场推出“景 酒”文旅套餐,全市共有26家 旅游 饭店(民宿),联合景区推出62项让利惠民促销措施,聚人气促消费。九江市携手头部OTA同程旅行,开展浔城有礼消费季活动,以线上开盲盒的形式面向全国用户发放100万元惠民消费券。
2、线上文化 旅游 产品供给丰富。各地统筹线上与线下,扎实做好“云 旅游 ”推广与宣传,保障线上文旅产品供给,推出众多线上活动,丰富市民和游客文旅生活。如南昌市举办“春光如期·英雄如故”及“春光如期·临高阁”线上音乐会、开展“花开疫散 不负春光”最美春光征集活动、推出谷雨诗会《滕王阁》等系列线上活动。
赣州市开展“赣州 旅游 美食 总动员(云上)”直播推介会,打卡舌尖上的赣州。
4月30日,由江西省博物馆学会主办的“最in的文创battle——全省博物馆文创直播大赛”揭晓。
3、文旅融合“乘数效应”不断释放。 全省各地激活“文化+”引擎,释放文旅融合发展新动能,文化 旅游 节庆活动精彩纷呈。如九江市庐山西海柘林老镇推出非遗 美食 文创园美好生活节,修水县双井黄庭坚故里和东浒寨景区分别推出仙侣奇缘·亲子狂欢“5.1”古韵嘉年华活动、首届西域风情文化节等,让游客体味着别样的乡愁;景德镇推出“中国一绝·世界首创”瓷乐表演、“千年之恋·瑶河夜宴”、“邂逅艺术”艺术展览、“汉唐大赏 盛世花开”国风汉服活动;抚州市举办“乡音乡情”抚州采茶戏经典大戏公益展演、“濒危剧种传承保护扶持项目”公益演出;吉安市开展“庐陵古韵渼陂行·越夜越精彩”“宋潮文化 旅游 节”“状元文化节”等系列文化和 旅游 活动。
上饶市共开展文旅活动20余项,如婺源推出了“天使白(医护人员)、守护蓝(警察)、劳模青(各级劳模)、志愿红(抗疫志愿者)”为主题的免费游婺源活动。
4、“区域协同客源互送”开展自救。 全省各地联动合作,以资源共享、品牌共塑、市场共拓、信息共通,开启推广营销开展自救,加快省内 旅游 产业复苏。如吉安市全面启动与无疫情的赣州、萍乡、宜春、新余的客源互送合作,组织4个 旅游 团共约200余人赴赣州、萍乡、宜春、新余四地重点景区开展“五一”出游活动,强化 旅游 复苏信心,推动 旅游 市场加快复苏。
五一前,新余市仙女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和安福县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举行“山水 旅游 联盟”景区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五一期间,双方按照“资源互享、信息互通、客源互送、线路互推、政策互惠、宣传互动”理念,积极开展景区间交流合作,共创品牌节会,实现游客互送。
5、“江西人游江西”为主流。 从全省客源情况来看,“江西人游江西、本地人游本地、周边人游周边”是主流。自驾游、亲子游、家庭游、周边游、乡村游成为假期 旅游 主要方式。全省各地城市周边重点景区、乡村 旅游 点、精品民宿等围绕本地特色文化,举办一系列节庆活动和 旅游 营销活动,吸引游客体验“自由行+微 旅游 +慢生活”的“微度假”产品。
如萍乡市举办2022萍乡市第二届文化 旅游 节暨全民消费季活动,采取1+5+N(一个主会场、五个分会场、N项子活动)市县联动模式,大力促进舒心 旅游 、安全消费。
央视5月3日朝闻天下报道,萍乡武功山景区花涧里中心广场举办户外电音节,酷炫的灯光和动感的音乐吸引萍乡本地人、周边人前来游玩,逛夜市、品 美食 ,带热景区夜间经济,受到游客欢迎。
三、2022年“十项任务”| 推进旅游为民,发挥旅游带动作用
推进 旅游 为民,发挥 旅游 带动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成都市文化广电 旅游 局一级巡视员多央娜姆认为,“十四五”时期,进一步深化 旅游 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释放内需、提振消费、复苏经济的重要突破口,产业迭代、场景创新、设施完善成为 旅游 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而 旅游 景区一直都是 旅游 产业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体现,是“诗与远方”深度融合的主要载体。随着首批国家级 旅游 休闲街区、国家级滑雪 旅游 度假地、国家康养 旅游 示范基地等名单的推出,国家5A级 旅游 景区、国家级 旅游 度假区、国家生态 旅游 示范区的建设, 旅游 产品供给正在逐步丰富,也在引导市场的消费风向。
自北京参与申办冬奥会开始,国家对冰雪运动的重视与日俱增,截至去年10月,我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3.46亿人。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建议,充分利用北京冬奥会、2025全运会带来的 体育 热潮,在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普及发展冰雪运动,形成“北冰南展”的大湾区样板。粤港澳大湾区人口众多, 体育 消费力旺盛,但目前冰雪运动产品的供给明显存在不足,可以借着冬奥的东风,开展多种“冰雪+”活动,进一步挖掘冰雪运动的体验价值、文化价值、商业价值等。比如,大湾区可以与北方城市如哈尔滨、张家口联动举行“冰雪嘉年华”“冰雪 旅游 节”等,以“冰雪+运动+ 旅游 ”的模式,普及冰雪文化,带动冰雪 旅游 消费。在粤港澳大湾区扩大冰雪设施和产品的供给,增加冰雪运动的日常消费,实现 体育 事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机结合。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朱虹在今年两会上建议国家相关部委继续开展国家康养 旅游 示范基地的评选工作,适时批准新余仙女湖、大余丫山、铜鼓汤里等地设立国家级 旅游 度假区,加大对江西中医药、森林、避暑、温泉、运动等特色康养 旅游 业发展的指导力度,在规划编制、项目安排、人才培养、用地保障、金融扶持等方面出台具体措施,支持江西打造全国知名、国际一流康养度假 旅游 目的地。
杜明燕介绍,满洲里作为首批国家边境 旅游 试验区,强化政策集成和制度创新,强力推动国家全域 旅游 示范区和边境 旅游 试验区一体化联创联建,构建了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的边境 旅游 发展新模式,边境 旅游 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并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家国家全域 旅游 示范区,2019年,满洲里市 旅游 总人数912.13万人次,同比增长9.08%, 旅游 总收入157.63亿元,同比增长9.02%。
《“十四五” 旅游 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 旅游 ,深化“互联网 旅游 ”,扩大新技术场景应用。
统筹:邱慧
撰稿:邱慧
素材采写:高婷,袁铭,朱珠,路雪
责编:李扬
四、江西促进消费体质扩容,大力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西促进消费体质扩容,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和首店经济、首发经济。
2023年,江西将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报告提到,实施省级示范商业街区和夜间经济街区创建工程,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升级改造一批商贸中心、步行街。深入实施“赣出精品”工程,办好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三百”文旅消费季、“赣品网上行”、中国米粉节、赣菜美食文化节等活动,持续打响赣菜品牌。
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和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具备条件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站)实现基本充电服务全覆盖。深入开展家电以旧换新、绿色建材推广、家装下乡等活动。支持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
评选一批“风景独好”旅游名县名村镇名景区,实施旅游景区业态提升计划、“引客入赣”计划,全面推行旅游购物诚信退赔,提升“江西风景独好”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江西:
江西省,简称赣,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江西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省会南昌,位于中国东南部,在长江中下游南岸,处于北纬24°29′14″至30°04′43″与东经113°34′18″至118°28′56″之间。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接湖南,北毗湖北、安徽。 江西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的腹地。
江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地处江南,自古为“干越之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乃“形胜之区”,素有“文章节义之邦,白鹤鱼米之国”之美称。江西部分地区属海峡西岸经济区,境内有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也是亚洲超大型的铜工业基地之一,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中国铜都”、“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
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雄州雾列,俊采星驰”,是人文渊薮之地,文章节义之邦,孕育了红色文化、山水文化、陶瓷文化、书院文化、戏曲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中医药文化等特色文化和临川文化、庐陵文化、豫章文化、客家文化等地域文化。
五、品鱼鲜、泡温泉……江西四景区发布冬季旅游产品和政策
新余仙女湖:“开湖”捕鱼、品 乡村味道
仙女湖,冬韵悠长,雾蔼缭绕,宛如九天瑶池胜境。暖阳初现,仙气散去,湖清岛绿清爽怡然。仙女湖的冬天,除可游湖览胜,赏迷离的湖光山色与独特的七夕文化景观外,还为广大游客准备了十足的“年货”。
巨网捕鱼,尽享全鱼盛宴。仙女湖的冬天,被一声“开湖咯”的号子惊醒。亲临巨网捕鱼现场,看大头鱼激情跳跃。湖畔渔馆全鱼盛宴,一碗鱼汤鲜美祛寒,装满烈日暖阳。仙女湖有机鱼也可鲜活快运,与家人共享。
冬天登上仙女湖最高峰——龙王岛玻璃观景平台,仰望蓝天云卷云舒,俯瞰碧波众岛苍翠,龙王庙里为自己、家人、朋友平安祈福,顺1500米灯光玻璃滑道漂流而下,灯光迷幻,惊险刺激。此外,仙女湖国际赛车场是江西省首个符合国际汽联FIA/CIK标准的A级赛车场,还有8.3公里骑行绿道和10公里森林越野赛道。
品年俗、忆乡愁,乡村过大年。仙女湖的冬天,七夕文化民俗村、羽仙小镇、爱巢小镇装扮一新,“侬小美”精品农家乐门前挂满了火红的辣椒和淳香的腊肉,打糍粑、爆米花、切糖片等着你来体验,充满的童年记忆和乡村味道。
新余仙女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区委委员、副主任敖宇平表示,仙女湖1月20日至2月28日(春节假期除外),除云游江西学子卡活动外,还推出“温暖过冬”系列优惠活动。此外,仙女湖各景区景点、酒店、民宿严格执行新冠肺炎防疫防控要求,公众场所与客房定期消杀;景区景点实行各大OTA平台提前网上预定,限量、错峰游览;所有游客进行体温测量,要求出示绿码、佩戴好口罩。
赣州大余丫山:康养 旅游 ,丫山暖冬
吃在丫山, 美食 暖胃。丫山有1200余亩生态农业基地,所有食材均自耕自种自养。山中错落分布八大山居度假酒店,云海、花海、竹海相连,书香、茶香、树香交融。住丫山,每天有药泉泡浴、乡村篝火、夜游丫山、专属晚会等几十种活动供住客体验。山中还有2条特色 美食 街与7个景观餐厅。客家十大碗状元宴、A哆农家宴、特色全猪宴、猛牛宴等套餐产品,不仅好吃,更是丫山文化的精彩呈现。
行在丫山,花样越野。冬天到丫山,尽情玩穿越。徒步,可以环山走13公里的生态步道,尽享森林康养;乘车,可直抵网红玻璃栈道、天空之镜景点;租用七彩牧马人越野车,即可深度体验丫山越野度假专车、专线、专导、专享服务,饱览丫山冬色。
为让广大游客玩得放心、安心、开心,丫山严格执行“两个尽量”“两个严禁”“两个一律”的硬核措施,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每天保证高质量完成四个基本动作:一是景区内外充分消杀,不留死角;二是引导游客网上预约,严格控制入园人数,坚决不超过原接待量的75%,并要求出示绿码、行程码且需佩戴好口罩等防护用品;三是对所有游客进行体温测量;四是引导游客间隔1米以上排队。
大余丫山景区总经理韩磊表示,今冬丫山特设优惠政策:一是响应省文化和 旅游 厅推出的“全国学子乐游江西”活动,今年2月28日前对全国大中小学生免票。二是推出了396特惠抢购活动,396元抢购双人药泉套票,就送丫山客房1晚。三是住丫山任一房型,免费泡药浴。四是推出“提前购”网络抢票活动,两大一小门票只需69元,春节期间使用,欢乐过大年。
今年冬季,丫山还策划了多场景区活动。丫山玩转乡村玩法升级,在乡村园区,设置“消费连连乐”“趣味赢好礼”“欢乐猜猜游”等多种游园体验。1月下旬,我们将举办丫山第三届年货节。届时,赣南特色年货聚集丫山,民俗表演精彩纷呈。针对春节,我们策划了“乡村嘉年华,丫山过大年”的系列活动。春节连续七天,白天乡俗特色巡游,户外大马戏等活动让游客感受美丽乡村;晚上旺竹塔、放河灯,还有丰富多彩的景区游乐互动体验,让游客们在丫山欢度新春佳节。此外,竹林峡谷中布局了18个泡池,可供500人同时尊享丫山特色药泉泡浴。
九江庐山西海:品鱼鲜、泡温泉
中国环境监测网权威数据显示,庐山西海水质长期稳定在国标一类标准,在全国湖泊中排位前三名,是号称“水中大熊猫”的桃花水母。好水出好鱼,西海有机鱼在南昌、九江等周边城市已成为吃鱼的高端品牌,更是直销北京、上海。
庐山西海国际温泉度假村位于著名的长寿村易家河村,是纯正的原生态温泉,出水温度达70摄氏度,每天出水量6000多吨。温泉水含氡、硫、氟及偏硅酸,具有重要的医疗 养生 价值。
江西庐山西海国资 旅游 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葛陈表示,庐山西海创建5A后,景区面貌焕然一新,品质档次明显提高。先后开通了南昌、九江从机场、高铁站直达庐山西海的 旅游 交通大巴,开通了景区内部南线至北线的水上 旅游 航线,还打造了智慧 旅游 公路等, 旅游 交通更便捷。按国家5A标准对岛屿景点进行了全面改造提升,增加了游艇水上游线;建造了亭、台、楼、阁、塔等景观建筑,营造出诗画西海的美好意境;植入玻璃观光塔、木屋小镇、水上乐园、萌宠乐园、文创商品等 旅游 新业态,景点业态更丰富让游客有盼头、有看头、有玩头。
婺源篁岭: 还原旧时集市体验民俗文化
冬天是篁岭乡愁最浓的时候。此时,皇菊、辣椒已被收藏,晒秋主角换上了挂晒的咸鱼腊肉,还有晒秋大妈现场切制的红薯条、萝卜丝、枞菜、米脆等,让人不禁想起“妈妈的味道”。
如果下一场雪,银装素裹的山寨式古村犹如童话中的世界。篁岭还有一个四季下雪的飘雪民国馆,民国街、飞雪、星空艺术馆,是深受游客喜爱的网红打卡点。徽州传统婚俗、傩舞、抬阁等民俗大戏轮番上阵;投壶、踩高跷、抽陀螺、滚铁环等传统小 游戏 一个接一个;糖葫芦、爆米花、压米糖、挑货郎,还原旧时集市。年味满满的“民俗文化季”活动,让游客在篁岭找回儿时的记忆。
2021年1月1日(元旦)—2月10日(小除夕),景区推出“左邻右舍来串门”和“年味大礼包”活动,即篁岭面向婺源的“左邻右舍”(上饶市、景德镇市、衢州市、黄山市及绩溪县)居民给予篁岭套票(门票+索道)特价60元(原145元),赠送篁岭飘雪民国馆和篁岭石门峡门票(总价值115元)。景区内的游乐项目可享受7折优惠。购买篁岭套票全票可免费领取年味大礼包,其中有篁岭年集优惠券、对联、红包、晒秋大妈制作的米脆等等。游客也可以到相关领取点,参与到写对联、炸米脆当中,去体验为准备过年而忙碌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