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人旅游特点分析

出游时间灵活 老年人错峰游特征明显

两份报告均显示,中老年人群在出游时间的选择上明显集中在3-6月与9-11月,以春秋季为主,尤其每年3-6月时间段内气候宜人,小长假集中,且与暑期档错峰,是老年人出游的最佳选择。仅有不足20%的中老年受访者表示会在节假日期间出游,而超过80%的受访者则表示“随时可出游”。该项数据表明,中老年人出游时间非常灵活、自由,与年轻消费者形成鲜明对比,是最有资格“说走就走”的一群人。

超四成中老年旅游者 每年出游2次以上

因为出游时间灵活,中老年人的出游频次也明显高于其他年龄层,并且更加偏爱长线游(出游天数超过3天)。《报告2016》显示,42.7%的中老年旅游者(有出游经历的中老年人)每年出游2次,每年出游3次及以上的占比20.2%,另有23.6%的受访者每年出游次数不确定。单次出游天数方面,38%的中老年旅游者单次出游天数为4—7天,33%单次出游行程在8天及以上,另有23%的中老年旅游者表示对行程天数无明确偏好(多少天都无所谓)。

《报告2017》显示,从出游主题选择角度看,中老年客户选择踏青赏花主题游的出游人次占比23%;名山胜水主题游占比37%;民俗古镇主题游占比26%;而城市乐园主题占比为14%。从全国范围来看,老年轻更喜爱高铁出游的方式。

出境游增速明显 邮轮游预订火爆

《报告2017》显示,除了踏遍祖国大好河山,中老年游客“看世界”的脚步正越迈越远。过去一年,最热门的中老年出境游目的地国家前十名包括泰国、日本、美国、意大利、法国、瑞士、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其中,飞行时间较短、当地汉语使用程度较高的泰国、日本成为首选,欧洲、美国常规跟团线路也是热门选择。

由于没有舟车劳顿、环境舒适、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邮轮游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中老年客户青睐。过去一年,中老年旅客是邮轮旅游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60岁以上客户人次占比达到27%。目前我国邮轮出发港口主要在上海、天津、广州等地,邮轮游老年客群也主要来自这些城市及周边地区。

二、“Z世代”青年旅行消费报告:出行首选高铁,最爱住民宿

同程旅行与中新经纬近日联合发布《“Z世代”青年在线旅行消费洞察报告2022》(下称《报告》),对“Z世代”青年群体(年龄介于14至27岁,截止2022年4月)的旅行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报告》认为,“Z世代”青年在旅行消费多元化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在一些细分领域正成为潮流的引领者,对旅行行业供需结构的变革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Z世代”青年更加多元的消费需求正成为 旅游 供给“弹性化”、“碎片化”、“非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住宿消费领域的民宿、电竞酒店,休闲度假领域的深度游、“网红打卡地”等等,这些新消费潮流的兴起都离不开“Z世代”的贡献。

“Z世代”青年 出行消费新势力

首选高铁,最爱住民宿

《报告》中表明,“Z世代”青年在线出行在消费偏好、消费行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长线出行大交通的选择方面,“Z世代”青年大致分出了两个偏好略有差异的年龄组,其中,14至21岁的“Z世代”青年人群首选的大交通方式是高铁(占比53.9%),这个年龄段的“Z世代”青年主要以各层次的在校学生为主,飞机是这个年龄组的第二大选择(占比42.9%)。22至27岁年龄组的第一选择是飞机(占比46.6%),第二选择为高铁(占比42.6%)。

住宿消费偏好方面,“Z世代”青年住宿消费首选是民宿(占比38.2%),第二选择是相对标准化的经济型酒店(占比34.2%),第三选择是星级酒店(占比20%),选择星级酒店和露营(含房车露营、帐篷露营等)的分别占比4%和3.1%。

与 社会 中坚的“Y世代”青年(28至41岁,截止2022年4月,下同)相比,“Z世代”青年明显更加偏好非标准住宿类型,尤其是选择民宿、露营等非标住宿的比例更高,其中,选择露营的比例是前者十倍左右。

在实际消费层面,“Z世代”青年是各种新生住宿业态的主力消费人群。18至27岁的“Z世代”青年在电竞酒店用户群中占比高达45.2%,是绝对消费主力。此外,“Z世代”青年还是剧本杀酒店、宠物酒店等住宿新业态的潮流引领者和核心消费人群。

多元度假消费的引领者

推动着 旅游 业态的创新发展

《报告》有关“Z世代”青年在度假消费偏好的数据显示,他们对主题公园的偏好程度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度假选择,其次他们对周边自驾游、综合性度假区、海洋馆、野生动物园、乡村游、博物馆、露营、徒步、骑行等也有相对较高的偏好度。

值得注意的是,处于未成年阶段的“Z世代”青年在度假消费方面虽然不具备消费选择权,但对家庭度假消费决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他们是高年龄组亲子游消费的核心人群。另外,处于未成年阶段的“Z世代”青年也是中学阶段研学旅行的重要消费人群,这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整个“Z世代”群体对博物馆、乡村农场等度假类型的偏好度。

最受“Z世代”青年青睐的20个国内 旅游 度假目的地依次为:北京、上海、重庆、海南、广东、江苏、云南、四川、新疆、青海、西藏、湖南、浙江、福建、山东、内蒙古、陕西、湖北、贵州、宁夏。

研究表明,大致有两类目的地相对更受“Z世代”青年的青睐,一类拥有丰富文旅资源,例如北京、上海等,另一类则是在互联网世界具有较高人气的“网红”目的地,例如重庆、四川、新疆、湖南等地。相关的研究显示,微信朋友圈、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视频号等)、新型KOC平台(小红书等)是“Z世代”青年获取 旅游 等消费资讯乃至购买相关产品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他们分享与表达自我的主阵地。“Z世代”青年的上述行为特征正在改变传统意义上的 旅游 目的地概念,也推动着 旅游 业态的创新发展,是多元化、碎片化度假消费的中坚力量。

如果有线索提供或服务咨询

可联系南都新文旅研究课题组。

发送邮箱:

nandulvyou@126.com

三、旅游者按年龄分类的优缺点有哪些?

优点:1.按照不同年龄段可以更好地让旅游者对旅游的项目和景点满意。

2.不同年龄段的旅游者所偏好的旅游类型不同,比如16~40岁的青年旅游者更喜好观光和娱乐消费旅行,而60岁以上的旅游者则更偏好医疗保健和文化旅游类型。

3.相同年龄段的旅游者之间会更好沟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缺点:1.相对于一个团里有不同年龄段来说,全是同一个年龄段可能会单调一些,毕竟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见解和阅历

2.不一定按年龄分就一定正确,一些种类的旅游分类方式不同,可能有点需要按收入来分

3.不一定是这个年龄段就一定喜欢这类型的旅游

四、青年旅游消费者的特点

消费者市场的基本特征如下:

1.非盈利性。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某种使用价值,解决自身的生活消费需求,而不是为了盈利去转手销售。

2.非专业性。消费者往往缺乏专业的商品知识和市场知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容易受商家,厂家宣传,服务态度和商品质量的影响。

3.层次性。由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不同,所处社会阶级不同,因此消费者的需求会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4.广泛性。消费者市场不仅购买者人数众多而且分布地域广,从国内到国外,从城市到农村,消费者无处不在。

5.替代性。消费者市场除了少数商品不可替代外大多数商品都能找到互换使用的商品和替代品,因此消费者市场的商品具有较强的替代性。

6.流行性。消费需求不仅受到消费者的内在因素影响。也会受到时尚、环境,价值观等外在因素影响。因此消费者市场的商品具有一定的流行性。

五、去武汉旅游消费主要群体有哪些人

去武汉旅游消费主要群体是年轻人。2022年元旦期间,武江汉路步行街成为不少武汉市民和外地旅游的必逛之地。据统计,1月1日—3日,武汉江汉路步行街客流量达到86万人次,营业额突破1.2亿元。年轻人成为江汉路步行街的消费主力军,其中18岁—30岁消费人群最多,占比达到62.1%,其他年龄段人群共占比例37.9%,所以去武汉旅游消费主要群体是年轻人。

六、少数民族旅游业主要消费者分析?

少数民族旅游业主要消费者分析

少数民族旅游业是指以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业。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多元化,少数民族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一大亮点和增长点。

少数民族旅游业主要消费者分析的主要因素包括:

1. 地域:少数民族旅游业主要消费者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或者是这些地区周边的游客。

2. 年龄:少数民族旅游业主要消费者的年龄比较广泛,既有年轻人,也有老年人,但是以中青年人为主。

3. 收入水平:大多数少数民族旅游业主要消费者收入较低,但是也有一部分消费者收入较高。

4. 文化兴趣:少数民族旅游业主要消费者对本地文化、民俗和历史遗迹比较感兴趣,喜欢深度体验当地的文化风情。

5. 旅游目的:少数民族旅游业主要消费者的旅游目的比较多样化,既有休闲度假,也有文化交流、历史探索等目的。

6. 旅游方式:少数民族旅游业主要消费者多以自由行或小团体形式进行旅游,注重旅游的体验性和互动性。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旅游业主要消费者是以年轻中青年人为主,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对本地文化和历史遗迹有浓厚的兴趣,旅游目的多样化,旅游方式以自由行和小团体为主。

根据相关数据和调查 ,少数民族旅游业的主要消费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 年龄结构:少数民族旅游业的消费者主要集中在25-45岁之间,占比超过六成。这一群体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对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等有较强的需求。

- 地域分布:少数民族旅游业的消费者主要来自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占比超过七成。这些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交通便利,对异域风情、自然景观等有较高的兴趣。

- 旅行方式:少数民族旅游业的消费者主要采用自由行或半自由行的方式出行,占比超过八成。这一群体更注重个性化、灵活性和自主性,对目的地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规划。

- 旅行动机:少数民族旅游业的消费者主要出于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亲子互动等目的出行,占比超过九成。这一群体更看重心理满足、情感交流和生活品质,对目的地有较高的期待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