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费券在哪儿领啊?
消费券领取流程:
1、用户开启手机上面的第三交易服务平台的app,进入首页点一下更多选择项;
2、进到更多页面后,点一下消费券;
3、进入首页后,选择个人喜欢的产品,点一下去领取,即可领取商品的消费券
消费券是专用券的一种,为实现经济政策的工具之一。当经济不景气导致民间消费能力大幅衰退时,政府或者企业发放给人民消费券,作为人民未来消费时的支付凭证,期待借由增加民众的购买力与消费欲望的方式以振兴消费活动,甚而进一步带动生产与投资等活动的成长,加速经济的复苏。
二、旅游消费券怎么用
目前,昆明市推出“消费券+文化旅游组合产品”,进一步提升旅游消费券福利体验,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的同时,将更好地发挥消费券对本地旅游消费经济的拉动作用。除了能在全市所有收费的A级景区、星级饭店,以及昆明融创乐园、七彩云南·古滇名城旅游康养度假区、花之城等消费外,市民持券,还能泡温泉、吃自助、买文创产品等。
消费券、折上折种类多
“消费券+文化旅游组合产品”包括旅游消费券+特色餐饮类、旅游消费券+温泉类、旅游消费券+亲子游类、旅游消费券+文创产品类和旅游消费券+民宿类等五大类。
目前,昆明市各县(市)区文化和旅游部门,已根据本地资源和特色,策划推出一批针对本地市民消费需求的一日游或多日游产品。参与消费券活动的旅游企业,则结合实际情况,推出“旅游消费券+商户促销折扣”折上折套餐产品,或叠加文化旅游子项目内容,推出优惠套餐产品。市民可以通过“办事通”App中的“春城花都 好享昆明”消费券活动界面的“参与商户公示”,查看参与消费券活动的旅游景区、企业名单,或通过昆明市文旅局微信公众号“昆明范儿”了解优惠活动。
市文旅局相关人士表示,前往各大景区游览,市民需要做好安全防控措施。通过景区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提前了解景区预约方式、限流人数、开放时间等,落实预约游览,配合入园管理;游览部分热门景区,应尽量避开高峰时段前往;发生交通拥堵、人流聚集或无法入园等突发情况,应听从疏导安排、调整游览计划,确保疫情防控和健康安全。
三、消费券怎么用
由于各地发放的消费券会不一样,使用时规则也不一样。我们需要每个人在使用前仔细阅读协议。一般情况下,需要参与商家支付后才能使用。而且使用优惠券时,一般需要满足一定的金额,比如50元减10元,500元减100元等。,而且收到后有一定的有效期。所以需要注意在有效期内消费。
消费券一般由政府或企业发放,通常可分为教育培训券、政府消费券、转移消费券、社会消费券、旅游消费券,其中旅游消费券是政府适当资助专门发放给当地游客的消费券,接受的群体范围比较广。培训券主要用于资助困难企业职工、进城农民工、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的在职培训。,并且对它们的收集和使用有一定的限制。
优惠券用了就不改了,用的时候一定要提前抢。优惠券必须在指定时间获取。优惠券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各地发放的代金券一般都是通过中国银联快通app发放,不同地区发放的时间和次数都不一样。
很多地区会选择与互联网或电商合作,通过合作平台在线发放优惠券,支付宝、银联、腾讯等是主要的合作平台。除此之外,各大银行和中国银联快通的手机app是合作的主要平台。我们只需要根据申请提示登录各个平台,认证后参与摇号,获得名额,但有些地区甚至不需要身份确认和摇号。对我来说,优惠券是意外的幸运,意外的惊喜。在输掉了第一场和第二场“秒杀”战斗后,我在第三场“提前预定,随机分配”中意外成为了幸运的宠儿。那天我提前点了微信里的链接预约。在规定时间,系统进行随机抽奖,分批发放礼包,中奖者会收到微信支付弹出的优惠券领取通知,优惠券会自动存储在电子卡包中。整个领券过程公平、快捷、方便。
四、国内旅游 对内需贡献能有几何
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2009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上,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扩散和蔓延,我国旅游业外部环境严峻,发展国内旅游的重要性凸显。据调查,目前我国居民年人均出游仅1次多,国内旅游消费增长潜力巨大。
以内需拉动经济发展一直是经济界的期盼,特别是在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前提下,内需的拉动对国民经济而言,更是一剂见效快速、后劲很足,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的良药。如果我们要安装撬动内需的杠杆,这个“支点”应该在哪里?或许,旅游产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延伸效应,它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比例为19。
国内旅游要为拉动内需“挑大梁”,还欠缺些什么?
内需“支点”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致力于发展入境旅游。但从今年开始,国家旅游局将三大市场的定位作出新的调整:首要是大力发展国内旅游,然后才是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
由于集行、游、吃、住、购、娱等多种活动为一体,旅游业具有“一业带百业”的辐射作用。据法国旅游业协会主席菲利普邦贝尔热的研究:43%的旅馆、咖啡店和饭店的收益同旅游直接有关;航空运输收益的42%同旅游有关,铁路运输收益的23%、汽车的12%、农业的8%、建筑业的6%同旅游业有关。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在金融危机条件下,国内旅游市场带动面广、吸纳就业能力强、对城乡互动的带动力强、对扩大内需有综合性功效。目前我国居民年人均出游仅1次多,国内旅游增长潜力还很大。
同时,国内旅游市场又是极富韧性的消费市场,一般在受到各类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冲击后,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我国旅游业多次遭遇了突发性事件,例如,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的“非典”疫情、去年的“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等,均在事件过后以较快的速度得到恢复。世界经济明显减速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对旅游业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国家旅游局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入境游客数同比下降7.2%,旅游外汇收入下降15.4%;但与此同时,中国国内旅游达到5.6亿人次,同比增长9.4%,国内旅游收入实现28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12.9%。
中国国家旅游局的调查显示,即使在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居民仍有高达92%的受访者有意愿在2009年安排旅游活动。这表明休闲旅游已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国内旅游完全可以成为金融危机下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一个最佳的“支点”。
“券”如潮来
为了拉动国内旅游市场,各地旅游部门也纷纷出台了激励政策和旅游惠民政策,而其内容主要集中在发放旅游消费券和门票上,仅长三角地区,杭州、宁波、绍兴、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一大批城市发放了旅游消费券。近日,上海浦东新区旅游主管部门推出了价值高达9亿元人民币的“迎世博”旅游优惠券,向苏浙两地派送。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全国范围内,发放各类旅游消费券、旅游卡的城市、区县已经不下50个。
各城市发放的旅游消费券种类不少,颇有点“八仙过海”的味道。如杭州发放的“1+7”旅游消费抵扣券包括了杭州市区和周边7个县市区,使用方法是消费满40元抵用10元券;湖州安吉旅游局推出的3000万元的共享券更显爽气,在36家景点、酒店、农家乐、商铺及俱乐部中都可直接当现金使用。
旅游券的发放旨在激发消费者的潜在旅游热情,通过旅游产业内在的“乘数效应”撬动市场。记者日前在安吉各旅游景点看到,双休日手持共享券的游客络绎不绝,景点景区停车场车位爆满,酒店餐馆热闹程度竟已不亚于黄金周。据安吉旅游部门介绍,目前已回收了价值近百万元的共享券,旅游者在安吉游玩时间一般在两天左右,由此带动了酒店、餐饮、购物、交通等各方面的经营,旅游券拉动消费的效果很不错。来自携程旅行网的统计数据显示,杭州旅游券发放后,前往杭州旅游的人数同比去年增长50%,千岛湖、临安等景区旅游人数亦放量大增,同比增幅最高达100%。上海浦东新区旅游部门也乐观预计,9亿元的旅游优惠券有望拉动该区社会消费金额达50多亿元人民币。
尽管一些专家学者对各地旅游消费券发放渠道、发放模式等提出了质疑,而人们领了消费券后也不见得百分百一定去旅游,但不可否认的是,发放旅游消费券作为一种尝试,在激发旅游热情、促进消费方面已经显现出巨大的撬动力。在国内旅游交易会上,旅游消费券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国家旅游局的认可。
一“闲”难求
在旅游消费券激发出游热情的同时,很多人却为没有假期而烦恼。最近携程旅行网发布了一项“五一”假期出游调查问卷结果,近3000名网友参与了调查,其中八成受访者表示将在“五一”节外出旅游,出游意愿高涨;但计划额外使用年假的网友仅有一成。在很多旅游论坛上,网友抱怨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有时间去旅游”。
专家认为,在拉动国内旅游消费这一问题上,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主要是“降价”和“给予旅游时间”。旅游消费券的发放,客观上已经产生了与“降价”同样的效果,但“给予旅游时间”方面却依然缺乏强有力的措施。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已于去年1月1日起施行,但在为数众多的私营企业中,这一条例尚未得到有效执行。即便在一些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条例执行中也是问题多多。就职于沪上某事业单位的小黄告诉记者,《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实施反而使其假期大大“缩水”。他说,在条例实施前,他们单位采取“工作前5年无带薪休假,第6到10年每年10天带薪休假”政策;条例实施后,该事业单位根据条例执行“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的规定。小黄是2002年进入该事业单位工作,在苦熬了5年“无假岁月”后,终于在前年享受到了10天的年休假。条例实施后,他的带薪休假立马缩水成了5天,而短短5天的休假只能留着以备不时之需,根本不敢用作旅游。对此,小黄有些愤愤不平:政策如此多变,前5年中被“剥夺”的休假谁来补偿?
正因为一“闲”难求,使人们的出游热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压制。近期国家旅游局正在研究论证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据透露,落实带薪休假将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关专家建议,带薪休假制度要尽快落实,同时还应适当增加休假天数。只有公平合理、切实有效地实施带薪休假制度,让休假变为劳动者实实在在的福利享受,才能释放目前因时间制约而未完全转化的出游潜力,从而大幅提高国内旅游收入,进而带动整体经济的增长。(陶健)
五、消费券到底能不能刺激消费?
消费券说到底是能刺激消费的,这是由消费券的性质,再加上人的不用白不用的贪便宜心理活动,还有市场大力推动所引起和决定的。消费券的发生,本来就是一种应运而生的产物,它出现的初衷也就是为了刺激消费,所以,消费券是能刺激消费的,只是,消费劵能刺激消费的程度要看消费力度和优惠程度而确定。
一、消费券
消费券是一种专用劵,主要是当经济处于不景气的状态,人民大众的消费能力和平时相比,有了大幅度的下降的时候,政府或者企业为了实现经济复苏,就给人民大众发放消费券,希望通过消费券的优惠,而增加人民大众的购买力,引起人民大众的消费欲望,从而达到振兴经济的目的,有的更进一步的话,甚至带动生产和投资等等经营活动,能够加速经济的复苏。
消费券实质上是政府或者企业所采取的一种政策工具,是促销售、保增长的一种重要手段。
消费劵相当于现金,不过,是限时、限地点、限使用方式的只能用于购物的现金,要一次性消费完,而且不能找零。在使用前,需要清楚其使用方式、时效、限制条件等。
消费券的类型主要有五类,
1、企业发放的消费券。
2、社会(单位或者个人)发放的消费券。
3、转移性消费券。
4、旅游消费券。
5、教育培训消费券
二、消费券如何刺激消费
当一样物品,如果在平时购买价格是10元,但是,促销的时候,却只要9.5元,虽然便宜的幅度不大,只要0.5%,但是,毕竟是便宜了,人们会更乐意用9.5元去购买而不是用10元去购买。
所以,当有一种劵,例如消费券,可以不用原价去购买原件商品的时候,人们就会觉得自己是挣到了,为了省下这么一点消费券的现金,人们就会在或者并不需要购买这样物品的时候,去购买这样物品,在不需要外出吃饭的时候,选择外出吃饭,在并没有计划旅游的时候,选择外出旅游。
这是人们一种怕吃亏,喜欢占便宜的心理,能光明正大的省钱地花钱,谁都会更愿意花钱,所以,消费券的存在,就可以促使人民大众进行消费,有消费的经济活动产生,自然就能提升整个消费的活跃度。消费的人多了,经济就会恢复活力。
总之,消费券是一种经济复苏的政策手段,它利用了人民大众喜欢优惠化消费的习惯,带动消费活动的产生,从而刺激了消费,使得社会的经济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恢复或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