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有多少人口

问题一:东莞市现在有多少人口了? 人 口

831.66万

东莞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有着1700多年的郡县史,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建郡,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

问题二:东莞有多少人口?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东莞市总人口为644叮5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46%,是广东省居广州、深圳之后的第三大人口大市。全市户籍人口为154.51万人,平均每4个人之中大约就有3个是外来人员。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672.3亿元,总量排名全省第四,比上年增长18.4%,增幅名列珠三角各市首位。地方财政收入55.3亿元上缴中央、省财政收入112.6亿元。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6949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823元。城乡居民本币储蓄存款余额1001.7亿元,占全国的1.15%。 《东莞市统计局关于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03年末户籍人口158.96万人。外来暂住人口为440.45万人。

问题三:东莞市人口是多少? 东莞,又称莞城,位于珠江口东岸,广东四小虎之首 ,号称世界工厂,国际花园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篮球城市 ,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是全国4个不设县的地级市之一。

东莞有港澳同胞约120万人,海外华侨约30万人,是著名的华侨之乡,有音乐之城 、科技之城、博物馆之城 、国家森林城市等美誉。

常住人口831.66万

问题四:东莞市区人口有多少人 据有关资料统计,东莞户籍人口186.05万人,目前常住人口829.23万人,人口净流入是643.18万人。

问题五:东莞人口多少现在? 东莞人口:831.66万

问题六:东莞多少人口 东莞市,广东省珠江口的中南部,东海岸,广州北,南连深圳。 1985年9月撤县设市,1988年1月升级为28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440个村委会,156个居委会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全市土地面积的?2465平方公里。 2005东莞市75063万的总人口。其中,16565万总户籍人口,在2004年增加了368万,同比增长2.3%,为58498万外来暂住人口。 3045人/平方公里,城市的人口密度。 ! “社会学的社会科学研究所和人口研究所郑珍滋广东省社科院表示,”东莞的人口超过1000万可能的,但有17万元是绝对没有! “郑所长说,人口数据,一般根据统计抽样人口普查,公安局公布为准,一般不按面积分析,总供水,总外贸出口城市建成区和其他数据。

问题七:东莞有多少人? 东莞市统计局2011年5月23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广东省 *** 和市人民 *** 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4万多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 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3]为8220237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644570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774537人,增长27.53%。年平均增长率为2.46%。 二、 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 *** 有家庭户[4]2273598户,家庭户人口为507678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2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16人减少0.93人。 三、 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446260人,占54.09%;女性人口为3773977人,占45.9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89.42上升为117.81。 四、 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678085人,占8.25%;15-64岁人口为7356357人,占89.49%;65岁及以上人口为185795人,占2.26%。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0.43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1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26个百分点。 五、 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5838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668829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4471698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109920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2147人上升为7103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15579人上升为20301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59419人下降为54399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17495人下降为13502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2467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2193人,文盲率[5]由1.31%下降为0.64%,下降0.67个百分点。 六、 各镇街、管委会常住人口 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市的常住人口为8220237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7.88%,是我省居广州、深圳之后的第三大人口大市。人口在各镇街的分布情况如下:镇街人口数(人)比重[6](%)全市合计8220237100东城街道办事处4928756.00南城街道办事处2892553.52万江街道办事处2447652.98莞城街道办事处1621161.97石碣镇2469603.00石龙镇1418501.73茶山镇1565221.90石排镇1602021.95企石镇1216931.48横沥镇2048302.49桥头镇1667742.03谢岗镇993871.21东坑镇1388191.69常平镇3863784.70寮步镇4185785.09樟木头镇1328161.62大朗镇3108893.78黄江镇2313992.81清溪镇3126393.80塘厦镇4820675.86凤岗镇3189713.88大岭山镇2794143.40长安镇6642308.08虎门镇6386577......>>

问题八:东莞总人口现在有多少??

问题九:问下东莞面积有多大?有多少人口? 东莞面积有2465平方公里,总人口为644.5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46%,是广东省居广州、深圳之后的第三大人口大市。全市户籍人口为154.51万人,平均每4个人之中大约就有3个是外来人员,旅游景点有很多: 西湖乐园

虎门公园

虎门大桥

东莞可园

观音山森林公园

绿色世界鸟语林

绿色世界生态农业旅游区

东莞怡景度假村

长安莲花山庄

逆水流龟村堡

隐贤山庄

人民公园

虎英郊野公园

东城风情步行街

沙角炮台

银J嘴

黄旗山

同沙水库

将军山公园

袁崇焕纪念园

乌沙笔架山公园

榴花公园

东莞鸦片战争博物馆

明苑度假村

孙中山先祖故乡

海战博物馆

黎氏宗祠

燕岭摩崖石刻

年峰山庄度假村

问题十:东莞的人口大约有多少 2011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五、人民生活

人口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84.7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99万人,出生率为10.92‰;死亡人口8728人,死亡率为4.7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25.4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31.38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88.6%。

2021年东莞市社平工资

2021年,年平均工资88535元。

2021年,东莞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88535元,其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88965元。2021年,东莞市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75440元。

广东省东莞市社会平均工资统计口径包括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居民可支配收入等。

东莞各地gdp

东莞各地gdp

东莞各地gdp

根据2019年的官方数据,东莞市GDP总量为2445.25亿元,其中:

1. 南城区:GDP总量为321.19亿元;

2. 东城区:GDP总量为217.48亿元;

3. 长安区:GDP总量为323.61亿元;

4. 莞城区:GDP总量为294.71亿元;

5. 石碣镇:GDP总量为109.69亿元;

6. 石龙镇:GDP总量为121.48亿元;

7. 茶山镇:GDP总量为144.02亿元;

8. 石排镇:GDP总量为133.26亿元;

9. 企石镇:GDP总量为82.86亿元;

10. 横沥镇:GDP总量为128.46亿元;

11. 桥头镇:GDP总量为145.76亿元;

12. 谢岗镇:GDP总量为140.36亿元;

13. 东坑镇:GDP总量为100.14亿元;

14. 常平镇:GDP总量为170.94亿元;

15. 寮步镇:GDP总量为145.09亿元;

16. 樟木头镇:GDP总量为101.55亿元;

17. 大朗镇:GDP总量为179.33亿元;

18. 黄江镇:GDP总量为156.17亿元;

19. 清溪镇:GDP总量为162.36亿元;

20. 岭溪镇:GDP总量为128.60亿元;

21. 凤岗镇:GDP总量为113.34亿元;

22. 长安镇:GDP总量为118.19亿元;

23. 沙田镇:GDP总量为117.87亿元;

24. 道滘镇:GDP总量为163.87亿元;

25. 塘厦镇:GDP总量为213.99亿元;

26. 虎门镇:GDP总量为220.03亿元;

27. 厚街镇:GDP总量为220.03亿元;

28. 松山湖:GDP总量为47.78亿元。

东莞市人民政府的政府组成部门

一、市委工作部门及下属单位 单位名称中共东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局)中共东莞市委办公室中共东莞市委组织部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中共东莞市委统战部中共东莞市委政法委员会中共东莞市委政策研究室中共东莞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中共东莞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中共东莞市委党校中共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市社会工作委员会二、市府工作部门及下属单位 单位名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市行政服务管理办公室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东莞生态产业园区管委会东莞市虎门港管理委员会市发展和改革局市物价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市科学技术局(市知识产权局)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市人力资源局市社会保障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土地储备中心市环境保护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市审计局市外事局(市侨务局、市港澳事务局)市体育局市统计局市林业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市新莞人服务管理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局市房产管理局市公路管理局市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市驻北京联络处市城建工程管理局市旅游局市供销合作联社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市产业合作办公室市公路桥梁开发建设总公司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东莞市委员会市口岸局市法制局东莞市长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市人民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省渔政总队东莞支队三、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法院机构、检察院机构 单位名称市人大市政协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四、群团组织 单位名称市妇女联合会共青团东莞市委员会市总工会市工商联市文联市侨联市残疾人联合会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市科学技术协会市红十字会五、中央、省属及现役副处以上单位 单位名称市邮政公司市公安消防局市公安边防支队市国家税务局市地方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东莞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东莞监管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东莞中心支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太平海关市海事局东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航道管理局市气象局市邮政管理局东莞电信市烟草专卖局市盐务局东莞军分区市武警支队国家统计局东莞调查队东莞海关六、镇街 单位名称莞城街道党委、街道办事处石龙镇党委、镇人民政府虎门镇党委、镇人民政府东城街道党委、街道办事处万江街道党委、街道办事处南城街道党委、街道办事处中堂镇党委、镇人民政府望牛墩镇党委、镇人民政府麻涌镇党委、镇人民政府石碣镇党委、镇人民政府高埗镇党委、镇人民政府洪梅镇党委、镇人民政府道滘镇党委、镇人民政府厚街镇党委、镇人民政府沙田镇党委、镇人民政府长安镇党委、镇人民政府寮步镇党委、镇人民政府大岭山镇党委、镇人民政府大朗镇党委、镇人民政府黄江镇党委、镇人民政府樟木头镇党委、镇人民政府凤岗镇党委、镇人民政府塘厦镇党委、镇人民政府谢岗镇党委、镇人民政府清溪镇党委、镇人民政府常平镇党委、镇人民政府桥头镇党委、镇人民政府横沥镇党委、镇人民政府东坑镇党委、镇人民政府企石镇党委、镇人民政府石排镇党委、镇人民政府茶山镇党委、镇人民政府

2022年上半年国内旅游统计数据解读

作者:文旅

7月15日,文化和 旅游 部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国内 旅游 数据情况。中国 旅游 研究院(文化和 旅游 部数据中心)总统计师马仪亮就有关数据进行了专业化解读。

一、国内 旅游 数据是如何生产的?

我国国内 旅游 抽样调查项目是经国家统计局审批同意、纳入《全国文化文物和 旅游 统计调查制度》的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通过电话访谈方式开展抽样调查工作,每季度抽选城镇和农村样本各1万个左右,根据问卷结果和“七人普”人口比例等推算出全国国内 旅游 人次及 旅游 总花费等数据。经过多年的实践磨合,该调查方法较为成熟,与国际通行的 旅游 统计方法接轨,数据结果较为平稳,与交通、商务等相关部门数据匹配度较高,能够基本反映国内 旅游 市场变化情况。

二、公布数据中对于 旅游 的定义和概念是什么?

世界上对于 旅游 的定义多达数十种,联合国世界 旅游 组织(UNWTO)对 旅游 活动的定义获得了相对广泛的认可,界定“ 旅游 是人们由于休闲、事务和其他目的而到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旅行,其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我国《全国文化文物和 旅游 统计调查制度》将 旅游 界定为不以谋求职业或获取报酬为目的,离开惯常居住地,在外停留超过6小时,但不足12个月,到其他地方(旅行距离超过10公里)参观、游览、度假、探亲访友、疗养、出差(包括考察、参加会议、商务、销售等)或从事经济、 科技 、文化、教育、宗教等方面的活动。这次文化和 旅游 部发布的有关数据也均按照该概念进行问卷调查工作。有人说我国的定义中,对于出游动机过于宽泛,实际上这恰恰体现了与国际接轨。加拿大规定 旅游 是“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与获得报酬无关的目的”,法国规定“以休闲、商务等目的且不在停留地获得报酬”,西班牙认定的 旅游 动机“包括商务、休闲或其他个人原因”,南非对 旅游 动机的规定为“以休闲、商务或其他原因”。

三、此次发布数据与各地公布数据在口径范围上有无差别?

我国的 旅游 统计实践当中,全国层面国内 旅游 采取出游统计口径,各地则采用接待口径。出游统计口径表示从离开惯常环境到回到惯常环境的一次完整出游过程,无论游憩了多少个省、多少个市或者多少个景区,只计算1人次出游。地方的接待口径统计则不同,是按照行政区域内接待游客数量进行统计。

四、2022年上半年,我国国内 旅游 业呈现哪些特点?

2022年上半年,全国出游总人次14.55亿,同比下降22.2%。我国国内 旅游 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年初平稳开局,二季度受疫情影响较大。2月中旬开始,国内多地暴发疫情,打乱 旅游 市场复苏节奏, 旅游 人次、 旅游 收入等核心数据骤降。二是端午节假期 旅游 探底回升。进入5月份,随着文化和 旅游 部制定印发《关于加强疫情防控 科学精准实施跨省 旅游 “熔断”机制的通知》,将跨省团队 旅游 “熔断”区域进一步精准到县(区)域,我国国内 旅游 市场逐渐复苏。三是游客消费偏好和出行方式显著变化。受疫情影响,人们出游时间呈现碎片化、出游距离呈现短途化,出游预算缩减。以本地游、周边游为代表的近距离、短时间、高频次的“微 旅游 ”“微度假”兴起,露营、休闲 旅游 等方式快速升温, 旅游 产品结构加速调整、持续转型,国内 旅游 在困境中萌生新的增长动能。四是疫情发生以来, 旅游 活动受疫情影响较大,致使部分数据季度间存在较大波动。

五、为什么 旅游 统计数据与个别行业市场主体的感知不一致?

2022年上半年,全国出游总人次14.55亿,同比下降22.2%;全国出游总花费1.17万亿元,同比下降28.2%。这其实是综合统计,既包含了一些业态的收缩,也包括了一些业态的扩张。 旅游 统计数据与个别行业主体判断不一致,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受疫情影响,中远程 旅游 市场大幅下降,居民 旅游 需求就近释放。根据 旅游 的定义,只要离开惯常环境10公里6小时,符合 旅游 动机,比如城郊采摘、吃农家乐、露营、徒步、旅拍,以及都市内逛文化街区、探亲访友等,符合时空条件和具备 旅游 动机等要素就都是 旅游 的范畴。二是疫情期间 旅游 业态之间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旅行社、客运、景区、 娱乐 等业态景气度下降明显。同时,城郊民宿、露营及其衍生的 旅游 装备等业态逆势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