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梅州客家传统文化风俗
梅州客家传统文化风俗有“大埔花萼楼祈福”、“迎白马”、“春祭”、“跳火堆”、“迎灯迎阿娘闹元宵”、“烧火龙”等,以上风俗是客家先民结合中原文化和南方土著文化逐渐演变而成,也是客家人勤劳、勇敢、智慧的表现
梅州客家文化特色
客家先民多由中原“书香门第“家族整体迁移,多次迁徙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饮食习惯,建筑风格等客家独特的人文特点。
1、客家文化特色
梅州是久负盛名的人文秀区,是客家历史文化遗产的聚集地。客家方言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是客家人的重要情感纽带。客家山歌是客家人在劳动生活中集体创造的民间文艺形式,其中以客家情歌最为精彩。
2、客家建筑风格
围龙式围屋是典型的客家民居,整体呈圆形,犹如太极图,多依山而建。还有土楼、走马楼、五凤楼、四点金等多种建筑形式。
3、客家饮食文化
以梅州菜为代表的客家菜,味鲜咸,特色菜有盐焗鸡,酿豆腐,梅菜扣肉,醋溜鱼,炒鱼肚等等。
二、广东梅州有哪些风俗?
广东梅州的风俗:入年界、过大年、洗柚叶澡、守岁、“开墟”。
1、入年界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入年界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当然,这个时候理发,就要付“年价”了,比平时贵了不少;甚至一些服务性行业的收费,也纷纷起价。
2、过大年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过年气氛最为热烈、最为欢乐愉快的一日。这天上午,家家户户要拜菩萨、敬神。大年三十,各家厅堂要挂起祖宗画像,在大门口贴上鲜红春联,谷仓门上、禽畜栏前、家具床铺以及水缸边都要贴上红纸条,叫作“封岁”,也叫“上红”。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3、洗柚叶澡
早上摘回柚叶,中午过后家家户户将柚叶放入锅内水中烧开,每人都要洗柚叶热水澡,其意是把污秽、“穷气”、“衰气”洗掉,干干净净进入新的一年。洗过柚叶澡后便换上新衣、新帽、新袜、新鞋,从头到脚焕然一新,换下的脏衣服当天要洗涤干净。因此,洗柚叶水澡含有除旧布新之意。这一风俗逐年淡化。
4、守岁
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5、“开墟”
从过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乐活动不断,以游龙灯、舞狮为多,有的从正月初一、二起开始活动。龙灯和狮队来到前,会预先发贴,来后要给他们送红包、吃点心。龙灯、狮队等除到各家各户表演外,还要到村中各庙宇和祠堂向神灵及祖先拜年。逢到春节后的第一个墟期,各路龙灯、船灯、狮灯等都会到集上表演,叫作“开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