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润预测2022年旅游需求或将爆发 海岛游最受青睐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1月20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2胡润至尚优品—中国高净值人群品牌倾向报告》这是胡润研究院连续第十八年发布此报告,旨在揭示中国高净值人群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以及品牌认知的转变与偏好。

本次调研750位中国高净值人士,平均家庭总资产4,200万元,平均1,300万可投资资产,其中亿元资产以上超高净值人士40人。受访者40%来自一线城市;平均年龄37岁;男女比例各一半;89%已婚(1孩家庭居多);平均常住房面积275平米。

报告显示,疫情防控政策下,许多旅行计划被取消,但 旅游 仍是2022年中国高净值人群除 美食 之外最青睐的 娱乐 方式,自驾 旅游 排在第三。房车 旅游 排在未来最想要尝试的活动第一名。

旅游 目的地方面,由于受疫情管控限制,更多家庭青睐境内 旅游 ,其中89%未来三年将增加国内 旅游 ,59%考虑出国 旅游 。其中海岛游最受青睐,三亚连续十年成为高净值人群最青睐的国内 旅游 目的地,马尔代夫超过日本成为最受青睐的国际 旅游 目的地。

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胡润至尚优品调研连续了18年,主要观察两件事情,一是高净值人群的品牌偏好,二是他们的生活状态变化(包括经济观、投资观、消费观、生活方式和幸福感等维度)。为什么我们要坚持18年以及未来更长的时间持续研究,因为高端品牌和高净值人群两者都是引领消费热点与 时尚 潮流的主力军,我们希望可以从调研数据的变化趋势中为高端品牌的管理者对于中国高端消费市场提供一些启发。”

胡润说:“中国高端消费市场规模已经增长到1.7万亿,除了因疫情海外消费回流之外,更多来源于中国内地奢侈品购物环境和条件的改善,包括购物渠道愈发方便,比如数字化趋势的持续以及海南离岛免税购物;也包括产品丰富和服务提升。此外,消费态度转变,比如奖赏和愉悦自己、增加精致型消费、购买上乘的产品,也是驱动中国高端消费市场增长的引擎。而对几个世界最大的奢侈品集团来说,中国市场都占其全球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到一半以上。”

“疫情之下,高净值人群的生活方式发生很多变化。家庭生活方面幸福度最高,促使总体幸福指数创 历史 新高,达到8.4分, 健康 、传承和继续深造方面还有待提升。 美食 和 旅游 成为最受青睐的 娱乐 方式,九成表示将增加国内 旅游 。收藏热情上涨至 历史 新高,92%有收藏习惯,比去年上涨22%。”

“环保是高净值人群最关注的 社会 责任话题。90%未来三年考虑购买电动 汽车 。68%表示品牌支持环境保护会增加他们对品牌的好感,”胡润认为。

同程研究院程超功:2022年旅游业的8个预测

截至2022年1月9日,陕西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当地医护人员正在攻坚克难。而对于 旅游 行业来说,这意味着在陕西市场,2022年的元旦游、春节游都会受到抑制。

实际上,2021年的 旅游 业并不好过。新冠肺炎疫情多地反弹特征明显。据同程旅行第三季度报告,国内 旅游 业在2021年7月初至中旬,受到各种 旅游 需求的推动(包括商务旅行、长途和短途休闲旅行的需求),曾出现过强劲的反弹,但德尔塔变种病毒的出现导致疫情卷土重来,首次出现在南京,继而迅速扩散至中国其他城市。政府立即对国内各省实施有效控制措施, 旅游 业在2021年9月份出现复苏迹象,但整个 旅游 业仍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

据文旅部2021年12月17日通知,从当日起至2022年3月15日,暂停旅行社及在线 旅游 企业经营进出陆地边境口岸城市(与香港、澳门有口岸相连的除外)的跨省团队 旅游 及“机票+酒店”业务。

2022 年 旅游 业8个展望

趋势一:复苏之路依然曲折,但前景光明。

2022年 旅游 业能否走出疫情阴霾?结合当前国内外疫情形势及相关药物上市进度分析,2022年的行业复苏进程依然会充满波折,但总体的复苏力度和平顺度会比2021年更优,上半年将成为全年复苏进程的关键。

趋势二:本地化休闲度假消费可期。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持续了近两年后,国人已经基本习以为常,在长线出行频频“熔断”的情况下,“家门口”的周末“微度假”随之成为人们日常休闲的首选。

疫情期间,本地化消费比例的快速提升在住宿产业已有显现。在疫情结束时间存在不确定的情况下,2022年的本地化休闲度假消费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消费能力较强的一线城市群及区域中心城市将呈现“周末游”供需两旺的局面。

趋势三:乡村 旅游 将成为 旅游 投资热点。

在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深入推进的形式下,乡村 旅游 被赋予了新的 历史 使命,以培育乡村 旅游 产业基础为主要落地方向的投资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农业+农民+ 旅游 ”将成为主流的产业模型。另一方面,在乡村振兴这个大命题之下,农村地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将进一步改善,也为乡村 旅游 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环境。

趋势四:从消费数字化到产业数字化。

由市场与政府共同擘画的“数字中国”蓝图正在一点点变成现实,数字化正在加速进入“深水区”,从相对成熟的消费领域快速进入产业链的“毛细血管”,疫情加速了这一进程。数字化的主战场从消费端向产业端迁移已是进行时, 旅游 业也不例外,在线 旅游 的“红利”来源将逐渐转向产业端的数字“节点”。

趋势五: 旅游 促消费政策将更加积极。

2022年的经济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促消费将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从零售消费到服务消费,从城市到农村,各种促消费政策将积极落地, 旅游 业的促消费政策也将比2020年更加积极。

趋势六:国际旅行开放从双边到多边。

鉴于全球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抗疫成绩的很大落差和免疫水平的不平衡,加上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2022年的国际旅行可能在疫情彻底得到抑制的情况下有限度开放,开放的方式将按照从双边到多边再到区域逐步实现。

趋势七:住宿产业将迎来新一轮连锁化浪潮。

在疫情冲击之下,没有大平台流量支持、没有先进的运营管理模式支撑的单体酒店举步维艰,而一些拥有强大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的大平台和大集团却加快了拓店步伐,一大批单体酒店选择了加盟模式,而一些酒店被迫关闭后腾退出的一批优质物业也迅速被各大连锁品牌接盘,国内住宿产业新一轮连锁化浪潮由此开启。

趋势八:交通出行将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整合提效过渡。

经历了过去20多年的高强度投资建设,从高铁到高速公路网再到大型国际化机场,我国的交通出行基础设施存量资产规模稳居全球第一,但新的问题随之出现:交通路网之间以及同一交通种类内部的衔接不够通畅,中转换乘和多式联运存在众多“堵点”。针对这一现状,交通运输部“十四五”期间将重点推进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其中中转换乘的便利化和畅通化将是重要目标,2022年将是相关规划落地实施的第一个完整年度。

艰难期的流量获客之道

同程旅行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3个月,在营收方面,实现营收19.394亿元,而2020年同期收入19.145亿元,同比增长1.3%。在期内经调整溢利净额方面,实现3.515亿元,2020年同期是3.725亿元,同比下降5.6%。

平均月活跃用户由2020年同期的2.458亿人同比增长12.7%至2.769亿人。平均月付费用户由2020年同期的2980万人同比增长12.8%至3360万人。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12个月期间的付费用户由2020年同期的1.513亿人同比增加29.6%至1.961亿人。

在线上流量渠道方面,据了解,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微信小程序为同程旅行贡献了约79.6%的平均月活跃用户,其中大部分流量来自微信支付界面以及用户最喜爱或最常用小程序的下拉列表。

同程旅行在2021年曾展开“机票盲盒”活动,该举措吸引到一批年轻人成为平台用户,提升了流量和用户参与度。

同程旅行在该年进一步拓展了与手机厂商的合作,组建了线上应用以及线下推广活动,通过手机及其他移动设备上的轻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各种专享权益及福利。此外,进一步 探索 在不同预定场景下提供服务,并在智能 汽车 系统中推出预定及订单状态跟踪服务。

在线下获客渠道方面,同程旅行在这一年加深了与酒店的合作,设立二维码扫描功能。同时扩大 汽车 票自动售票机的覆盖范围,使同程旅行能够协助 汽车 票运营商及 旅游 景点的数字化,并提高行业的线上渗透率。

由于下沉市场线上渗透率低,未来消费潜力大,近几年,同程旅行在战略性开拓下沉市场。截至2021年9月30日,居住于中国非一线城市的注册用户占注册用户总数约86.8%。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3个月,微信平台新付费用户中约62.7%来自中国三线或以下城市。

程超功表示,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再到共同富裕,呈现出清晰的发展节奏,也蕴含着很多 历史 性机遇。同程旅行将通过下沉市场战略深入到三至六线城市,从基础的出行设施的数字化做起,把新的供给和新的消费同时激发出来,“我们得到了新的增量,当地的出行产业则得到了新的发展动能。用户得到了更好的服务。”他期许道。

(编辑:吴清 校对:燕郁霞)

2023年旅游前景如何?

答:目前旅游业正在迎来经济增长、科技创新等重大利好,而且从近期的政策调整来看,旅游业业将很快进入复苏向上的新通道,这将是一个渐进且不可逆的过程。

近两年,国内游客前往南极、澳洲、北欧、俄罗斯等地进行探险旅游的人数增长迅猛。一方面因为目的地地区探险旅游整体发展更为成熟,配套保障更为完善;另一方面,出境游+探险游的旅游体验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据报道,世界旅游奖被视为旅游领域的奥斯卡。击败澳大利亚、亚速尔群岛、加拿大、厄瓜多尔、牙买加、日本、毛里求斯、新西兰、海马角、斯里兰卡和美国等世界上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越来越多的游客有户外探险旅游的需求,这是一个发展进度跟不上市场需求的旅游细分市场。

旅游消费升级导致环境变化,人们对户外旅游探索需求强烈。然而,新兴的勘探需求很难与当前中国旅游市场的供给相匹配。

疫情过后,户外旅游迎来了黄金发展期,探险旅游业作为其分支之一受到关注。国内探险旅游市场的市场环境、配套设施和服务与国内探险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平衡,制约着探险旅游市场的安全稳定发展。但是,有了后续监管,这个行业前景光明。

目前,全国有3万家非正规探险旅游俱乐部和注册探险旅游企业,直接带动就业100万人,市场规模已超过2000亿。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每年有至少1.3亿人开展徒步旅行、休闲户外等轻度探险旅游运动,有6000万人进行登山、攀岩、滑翔、航海等重度探险旅游运动;中国目前已有各类非正式的探险旅游俱乐部、探险旅游注册企业3万家,直接带动100万就业人口,市场规模已经突破2000亿。

中国探险旅游市场近年虽然发展迅速,也有较大的市场潜力,但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从事探险旅游服务的企业,7成以上为新成立的中小型企业,服务形式也以小型俱乐部为主。

相对于家庭游、短途游、观光游的逐渐复苏,探险旅游市场尤其是重度探险旅游市场可能面临更长的复苏周期。据预测2026年开始,中国探险旅游将进入持续10年的高速增长期,增速超过10%。

疫情之后,户外旅游迎来黄金发展期,探险旅游行业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得到关注。国内探险旅游市场的市场环境和配套设施服务与国内探险需求存在较大不平衡,就是这些不平衡,正制约着探险旅游市场安全平稳发展。

希望可以帮到你,谢谢。

旅游市场预测方法

旅游市场预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经验判断预测,带有一定的主观成分;

2、通过调查进行预测,包括抽样调查、典型调查等,调查越深入,预测准确性越高;

3、采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预测,主要有回归预测和投入一产出分析法。前者根据造成市场变化的因素推测市场变动的方向和程度,根据作用因素的多寡分为一元回归和多元回归;后者常用来预测客源国的经济变化可能给旅游需求带来的变化。

拓展资料:

1、什么是旅游市场预测?

旅游市场预测是根据目前旅游市场状况和过去发展特点,对未来旅游市场可能的发展和变化趋势作出判断,以提高发展旅游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

2、预测分类

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预测。短期预测的年限为一年或一年以内,用于确定旅游业短期经营对策;中、长期预测年限为数年或数十年,作为制定旅游业发展战略的依据。

3、市场预测的内容

市场预测的内容包括:世界旅游市场总的变化和分布,旅游需求类型的变化,旅游市场未来的竞争趋势,本地区旅游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等。影响市场变化的因素复杂,对客源地(国家或地区)来讲,包括不同阶层的人对旅游的支付能力,客源地的宏观经济形势,不同市场面的消费者的旅游消费特点,闲暇时间和文化教育水平,社会风俗、传统习惯对旅游偏好的影响,市场面的城市化趋势,社会政治形势等;对旅游目的地而言,包括竞争对象及自身的旅游设施、交通的现代化程度,服务、管理水平,环境污染程度和保护措施,旅游供给市场相对于客源市场的地理位置等。在旅游市场的变化中,许多因素难以预测,如条件变化,疾病发生等,故要求市场预测应具有相当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