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旅游消费者的旅游动机有什么
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
1. 心理类型与旅游活动的影响
(1)依赖型心理类型
(2)冒险型心理类型
(3)中间型心理类型
2、文化水平与受教育程度
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越高,获取外部信息的能力通常就会越强,越容易诱发他们对外界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另外,知识的增多也有助于克服对外部世界的心理恐惧感。
3、年龄
年龄的不同决定了人们所处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以及身体状况的不同,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身体状况都会影响人们外出旅游动机的产生。
4、性别
很多旅游调查的结果表明,在旅游者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而且探险性旅游活动的参加者更是以男性居多。
5、支付能力
对于支付能力很低的人而言,即使他在心理类型上属于冒险型,喜欢遥远、新奇的旅游目的地,但由于支付能力的限制,他们外出旅游时,也很可能选择那些对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新意,但费用较低、距离较近的目的地。
旅游动机与人的需求
动机来源于需要。众所周知,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可把人的需要分成五个等级。
◎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食物、饮水、氧气、睡眠等;
◎安全需要(Safety needs):治安、稳定、秩序、受保护等;
◎社交需要(Social needs):也称为“爱的需要”,群体的归属感、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以及爱与被爱等;
◎受尊重的需要(Esteem needs):自尊心、信心、希望有地位、有威望、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以及高度评价等;
◎自我实现的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s)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成为有成就的人物等。
按照马斯洛理论对旅游动机进行解释:
生理需要:不能成为人们外出旅游的动因 。
安全需要:不足以解释人们外出旅游的动机 。
社交需要:和旅游动机的产生存在某种联系。
受尊重的需要:对很多人来说,满足受尊重的需要确实成为驱使其外出旅游或度假的重要驱动因素。
自我实现的需要:至于人们外出旅游是否是出于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目前尚无可靠的调研证据;该需要充其量只能对极少数潜在旅游者起到激发作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似乎并不足以完全解释人的旅游动机,但也可以看出,有可能促成旅游动机的多是那些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比如,社交需要、受尊重的需要。尽管人们外出时有较低层次的生理和安全需要,但这并非人们外出旅游的目的,更无法成为驱使其外出旅游的动机。
旅游动机的类型
1. 约翰·A.托马斯——旅游的18种动机
2. 罗伯特·W.麦金托什——旅游动机的4种基本类型
中国旅游动机变化趋势是怎么的
2009年发展趋势
戴斌表示,2008年在一系列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事件的影响下,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冲击,从目前的趋势来看,2009年的市场需求会出现结构性调整,入境旅游业务可能会进一步收缩,大量从事入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和以入境游客为主要客源的饭店和景区将不得不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和开发新的产品。但奥运城市,特别是北京入境旅游相对2008年可能会有较大程度的增长。从国际市场来看,由于美国、日本、韩国等我国主要客源国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的重点必然转向周边其他国家如俄罗斯、东南亚国家以及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澳大利亚、中东地区国家、拉美地区国家等。
为现拉动内需的目标,政府会鼓励加大国内旅游市场开发,国内旅游将会保持一定的增长;在出境旅游市场方面,政府已表面不会进行干预,但囿于企业自身经营状况,企业商务开支、会议奖励旅游、出境参展等将大幅消减,出境旅游增速将会放缓,但新兴目的地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中国台湾地区。此外,更加符合中国大众旅游消费的业态和产品可能会在2009年有更好的表现。
2009年旅行社发展之路
戴斌认为,中国的旅行社从功能上讲有其长项,但创新不足,一说旅行社就是入境、团队、走街扎店拿回扣。现在传统的旅行社的商业模式是从入境游开始,相当长一个时期很难改变。作为企业,要服从企业一般的功能,要融资、控制成本、业态创新、产品研发。总体说来,现在的旅行社思想比较落后,跟不上年轻人需求的发展。
2009年对于旅行社而言,需改变经营业务的范围,对旅游产品做出调整,从而更多地转向国内旅游业务,并向短途旅游产品倾斜。面对越来越盛行的自助游开发更多的产品,能带来更多的业务量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可以预计: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散客化、自助游和休闲体验的影响下,传统旅行社的管理理念、经营手段和商业模式如果不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就有可能在未来的旅游与旅行市场上失去主导作用和主流运营商的地位。而一些新兴的、具有创新力的旅行社,在完成自己的原始资本积累度过生存期又经历过市场磨炼开始思索战略和商业模式创新问题的时候,这个行业的生机就可以显现出来。
旅行社如何利用2009年进行自身调整?
在回答《中国旅业参考》记者就旅行社如何利用2009年进行自身调整的问题,戴斌认为,第一是做量,旅行社从目前的旅游发展形势来看,想靠一个人身上赚取更多的钱还是从更多人的身上赚取少量的钱的情况下,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第二,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先下手为强。年轻人的新消费习惯有很多经营潜力和利润空间,要关注年轻人的需求,关注基于信息技术新的商业模式。第三,敢于打破所谓的经验,尝试新事物。
2009年代高端酒店发展思路
2009年的高端酒店市场将比中低端的酒店特别是经济型酒店要更艰难一些,降价的压力,价格向下的压力是一种必然,即使价格联盟的推出,也很难挡住整个市场向下的压力。另外对客源需要做调整,更加关注本地市场。因为外地旅游的人少了,酒店可以充分利用酒店的餐饮、婚宴、会议、健身、 SPA等设施,吸引大量本地客源来消费,而不能只盯住客房。高端酒店的优势在于它是组合的产品,用好这个组合从战术上讲一个是价格的问题,一个是战略的问题。高端酒店要判断把握形势,把目光放在国内旅游市场。
2009年旅游新亮点
在回答《中国旅业参考》记者关于2009年旅游市场将会出现哪些新亮点的问题时,戴斌认为旅游产品的开发要从总体上符合大众市场,定位两类市场,一类是定位在年轻人市场,抓住年轻人旅游需求市场。第二类是非传统的旅游资源,这是一个热点,比如南锣鼓巷、798等地方逐渐成为吸引游客的新看点,所以要针对非传统的旅游人群开发新的产品。
2009为“大调”之年
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魏小安最后将最近几年中国旅游市场的变化归纳为2007年大起,2008年大落,2009年大调,2010年大进。2009年所有的影响因素加在一起都不会超过2008年。2009年所给予中国旅游产业最重要的机遇就是能不能借助谷底的状态进行调整,包括结构优化,发展模式的调整。目前的实际情况仍然是传统模式,如果不利用今年的时间调整到一个新的模式,“2009年我们咬牙扛一年就有点可惜了。”如果这一年调整比较到位了,2010年就能大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