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有什么旅游景点
十二连城,黄河铁路大桥,太峪水库,马趵泉,佛头崖,仰韶文化遗址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潼关,古城
一段低矮的土墙掩没于乡村一隅,几颗纤瘦的小树迎风颤抖,土墙上荒草丛生,几根折断的树枝堆在墙根,无人观看无人驻足,这就是潼关古城遗址么?这就是曾今拥有三秦之锁钥、关门扼九州美名的铁马雄关么?可旁边的石碑上分明写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潼关古城(明城)遗址历经数百年风吹雨淋的土墙已展现不了曾今辉煌与雄浑的潼关了,周围的村野和小路也寻找不出任何历史沧桑的痕迹,只剩下落日的余晖和偶尔经过的路人,或许是沧桑得久了吧,终归于寂寂无声。
曾问过城里的几个人,他们也不太清楚老潼关城的具体位置了,只是说在北边黄河边上吧,而对于新修的旅游景点“潼关古城”却是知道的很清楚,他们说,要看就去那里吧,修了几年了,虽然还在修建,但好歹也有了几个门和钟楼,女娲雕像,温泉酒店什么的,卖小吃的也多得很,来这玩的人都是去那里,老潼关城遗址有什么看头呢?最多不过是一些故土堆……。
潼关古城景点我是知道的,从来潼关县城的高速路上远远的就望见那面对黄河倔立在山边的一座高大的仿古城门了,路边的指示牌分明写着:潼关古城。既然遗址所剩无几,那就去看看新修的潼关古城吧。
从潼关县城往北三公里左右,就到新修的潼关古城了,古城景区建在女娲山上,说是山,其实算塬,看起来从坡底走上去也花不了多少时间,我决定走上去,上山的路也正在修建,尘土飞扬,不时经过的小轿车和运土车上山下山掠起一团一团灰尘,在我的前面有两个学生模样的少年也在徒步登山,一辆车驶过,其中一个就感叹了:潼关漫道真如铁啊!另一个接到:修,百姓苦,拆,百姓苦。我不禁佩服于眼前的小年轻徒步登山的勇气和风趣了。杜甫曾今到潼关,有诗云: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古人修关备战,行人是要下马步行的,如今新修的潼关古城是为了人们更方便的观赏美景,更快的拉动旅游消费,免去那费时费力的登山之苦。君不见,多少青春好少年,抬头低头看手机,爬山真可谓是一件凶险的事情了,还是坐车好,即省时间,还免去了飞扬的尘土脏了鞋衣。
走路上山的过程也就不到二十分钟,进入景区,按照指示牌先来到女娲雕像广场,广场上人不多,几位中年妇女正站在广场上女娲雕像下摆姿势拍照留影,几个调皮的大人居然想沿着雕像的底座爬到女娲神像腿下去合影,不知道什么原因中途退下,硕大的女娲娘娘雕像一手抚膝,一手托护一个胖胖呼呼的小男孩,是笑非笑,双目微睁,是在怜惜着手中的小男孩还是在俯视来来往往的芸芸众生?我心里陡生一惊。
从女娲雕像往西二三百米就是潼关古城西大门了,我先绕着大门四周走了一圈,面对黄河的那一面城门紧闭,直临山边,从城门到山沿也不过十步的距离,一条陡峭的羊肠小路沿着山壁下去,山边竖立的牌子郑重的写着:施工重地,游客止步。所以我放弃了探险的步履。面对景区的那一面城门大开了,除了城楼顶上清晰刻着两个蓝底白色颜体大字“潼关”外,关门墙体上还写上了“潼关博物馆”几个大字,依旧是标准的颜体。
进入博物馆(潼関古城西门)无需门票,自动闸机刷身份证就可以通过,没带身份证的在旁边工作人员处登记一下也可以进入,博物馆里游客不多,省去了拥挤的烦恼,我得以沿着建成回型结构的展厅慢慢观看,细思漫想。
刚进大门,一面巨幅浮雕墙赫然入目,一位勇猛的将军披风飘扬挥长戟,腰跨战马奋铁蹄,潼关自古多英杰,铁马雄关拒来敌。面对着滚滚黄河,身后是百万雄兵。旁边四字:铁马雄关。
第一层“千古潼关地灵人杰——历史文明厅”从远古传说、商周、秦汉、魏晋、隋唐……一直到当代潼关的历史进程,展示了建关过程和历朝历代潼关的重要性和历史变迁,以及潼关的三河交汇,南依秦岭,北靠黄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然战略地位: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在这里你可以诵读张翌的《潼关赋》,细品杜甫的《潼关吏》,纵览古潼关三河交汇的美景,十二连城的宏阔,遥想秦王扫六合、函谷拒六国的霸气……
第二层“气吞山河铁马雄关——关隘文化厅”,“华夏自古多战事,万夫难开属潼关”一幅幅围绕潼关的战役的画面依次向我展现而来,秦始皇帝一统六国,书同文车同轨,抵御匈奴修驰道,三国曹操战马超,马超刺槐曹弃袍;安史之乱祸中原,哥舒翰兵败潼关;崇祯朝廷风雨飘摇,闯王李自成战南原;日寇凶残炮轰潼关,军民苦战坚守黄河……一幕幕战事迎面扑来,留下了多少英雄豪杰的身影,一幅幅图画,一个个文字,一段段影像,一件件文物,都在向我述说着潼关跌宕起伏的历史过往。
第三层是潼关商贸民俗工艺厅,讲述了历史悠久的黄渭水运,兴盛不衰。战争期间,黄河是阻隔敌人进攻的天险,而在和平年代,黄河就成为了潼关得天独厚的运输线。勤劳勇敢的潼关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兴修水利,开创漕运,处于三河交汇之地的潼关,横渡入晋地,顺水入豫、鲁,逆水达禹门、咸阳,水运交通异常发达。还有著名的潼关八景之一“风陵晓渡”……,在展厅现场你还可以观看体验模拟搭建的水运码头,实景还原曾今潼关黄河码头的盛景,商铺林立、市场繁荣,商旅船舶来来往往。
第四层是潼关又被称为华夏金城的展示厅。描绘了潼关当前发展和未来规划的景象。
站在潼关博物馆顶层阁楼,手扶栏杆,朝远看,河天一色。俯视黄河,混黄的河水翻滚着、跳跃着、盘旋着,一路浩荡向东流。一股携带着河水和泥土气息的风迎面吹来,直入胸襟,我想起了苏轼的诗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栏杆周围,年轻的男男女女在拍照留影,清风吹来,飘起了头发和丝巾轻盈的倩影。
游览完博物馆出来正是中午十二点,明亮的阳关照耀着女娲广场,抬头看天,潼関博物馆背后是深蓝的天空,万里无云,一弯明月高悬楼顶。
往东往南,是潼关古城里修建的商贸街和饮食街了,高大的钟楼立在商贸街和饮食街中间,相比清净的潼关博物馆,商贸街和饮食街上明显热闹多了,各色美食和纪念品摊位前都是人来人往,特别是各类小吃了,长沙的臭豆腐、武汉的热干面、乾县的豆腐脑、汉中的热米皮、上海的小笼包、云南的米线、北京的烤鸭……南来北往,东西合并,色彩纷纭,五味杂陈,烤肉摊前烟熏火燎,臭豆腐摊香气四溢。人真不少,我不知道来往的游人是逛累逛饿了寻吃食还是来着主要就奔了这里,不过我是不愿在这样的环境下吃喝的,虽然我也确实有点饿了。
坐公交返回潼关县城,来到中心街杜家肉馍店,找一个临窗的小桌,要了两个老潼关肉夹馍,再来一碗鸭片汤,那滋味,才美!
潼关旅游景点
潼关的旅游景点如下:1.东门塔北临黄河,面临麒麟山角,东临远望沟地堑。是从东面入关的必经之门,极为险要,有“且一人守,万人不能逼”之势。2.没有沟和龙。碧波荡漾,鱼儿跳跃兴波,绿树成荫,花香鸟鸣,颇有江南水乡的韵味。3.中条雪案银为树,玉为峰,粉塑栏杆裹山河。如果雪后是晴天,它是银色的,琼瑶是苍白的,观者在仙境中恍惚。4.风铃小肚黄河上下望,炊烟无边,桅灯闪烁。船只在南北驰骋,彩帆在东西飘扬,清晨穿越的美妙交响曲在古渡两岸回荡。潼关在哪里:潼关在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港口镇。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位列中国十大名关第二,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潼关建立于东汉末年。当时的关城建在黄土塬上,隋朝南迁数里,唐时北迁塬下,形成今天的潼关城旧址。潼关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端,秦、晋、豫三省交界处。东邻河南省灵宝县,西接省华阴市,南依秦岭,北与山西省大荔县、芮城县隔黄河、渭河相望。
潼关旅游景点大全
潼关位于渭南潼关县港口镇,地处关中平原东部,是中国古代著名关隘之一。 潼关的形势非常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 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过去人们常以“细路险与猿猴争”、“人间路止潼关险”来比拟这里形势的隆要。
1.佛头崖
佛头崖山势比较峻峭,起势像刀劈一般。崖上树木繁多。山路较为曲折,在攀登的时候,像在登云梯。佛头崖上有唐贞观年建的菩萨庙。庙院风景秀丽、古树参天。庙后的悬崖陡壁,直插云霄之间。山间重峦叠翠,云雾缭绕。远眺山处,可将田陌村舍,滔滔黄渭尽收眼底。库院近处有两处水潭甘美,饮之可口,吸引游人樵夫流连忘返。
2.明潼关城遗址
潼关是古代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也曾经热闹繁华多,但由于多次战争对其的破坏,加上近年的城市开发、水库建设和公路修建对其的影响,古城建筑已经残缺,现只在东门和北门还留有几段土墙遗址。到此凭吊怀古,会有很深的感触。
3.风陵渡
黄河流过河口镇后,为南北走向的吕梁山所阻,折向南流,奔腾于陕西、山西两省边界的峡谷之间。河水从壶口瀑布泻下后,出龙门继续向南流,到潼关附近,因受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其中一条支脉华山所阻,折向东流。风陵渡正处于黄河东转的拐角,是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冲,自古以来就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其名字是因附近的风后陵而取的。相传黄帝六相之一的风后,与蚩尤作战被杀,埋葬在这里,后来建有风后陵。
潼关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1、潼关岳渎公园
岳渎阁景区占地1120亩,岳渎景区乃陕西省潼关县的生态景观公园,位于县城关镇管南村北的塬畔上,距县城仅3公里。
岳乃名山,渎为圣水。“五岳四渎”,即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和长江、黄河、淮水、济水。黄河出晋陕峡谷,跃鲤鱼龙门,直奔西岳华山和潼关,形成了中华大地上惟一的“岳渎相望”的奇致大观和绝美的仙境。在这里,可望西岳华山,览黄河、渭河、洛河胜景;在这里,可观秦、晋、豫三省交汇之风光。忆古今豪杰,慨祖国山河之壮美,叹陕西东大门建设正当时。
人们走进岳渎景区,站在岳渎阁和东西两侧的千米长廊上向北眺望,秀丽的中条山脉横贯东西,绵延数百里,三河交汇处的大片滩涂、河中绿洲、林带,错落有致的村庄、田间小道……秀美的田园风光美不胜收,渭河像一条洁白无瑕的哈达,蜿蜒在此和黄河交汇。波涛汹涌的黄河,似一匹驯服的骏马在此转个急弯,缓慢向东流去。人们向南望去,雄伟壮观的秦岭,绵延东西,西眺华山,神奇而秀美。人们走进这里,仿佛进入了人间仙境,景区内的标志性建筑,是位于景区中心的岳渎阁和东西两侧的千米观景长廊。
2、潼关黄河湿地公园
潼关黄河湿地公园,依托黄、渭、洛三河交汇所形成的湿地,东至河南、西至华阴、南至港口、北至大荔,有大面积的河流水面和芦苇沼泽,整体植被丰富,水草茂盛,水鸟众多,生态环境佳,自然景观罕见。近几年随着各方的不懈努力,黄河湿地公园也初现雏形,如今我们已经可以近距离的体验到那种大自然的博柔之美。
3、潼关黄河风景区
潼关黄河风景区位于闻名遐迩的古军事名关――潼关古城边,距西安140公里,距华山仅20公里,奔腾南下的黄河,穿秦晋峡谷,“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益增其奔猛”(毛泽东语),在潼关古城外,兼容了西来东去渭、洛河水,三河交汇后在此忽急折东流。景区南界为潼关古城区310国道北界,西起金盆立交桥,东至黄河公路大桥下游的县境内水域滩涂,沿河东西横向长约十公里,水上岸上以及滩涂绿洲可开发面积20平方公里。区内有黄河、渭河、女娲陵、潼关西城及众多的古战场遗址。
潼关景点大全景点排名
潼关景点大全景点排名:
1、潼关
“鸡鸣闻三省,关门扼九州”,这个重要的兵家之地正如杜甫所言是“艰难奋长就,千古用一夫”。位于陕西东部渭河下游、旧潼关县港口镇东南的黄河边上,与崤函古道东口的函谷关遥遥相对,守卫着这条古道要津的西口。历史上因其守望着崤函古道中百余公里的桃林而又称为桃林塞。潼关设于东汉末,当时关城建在黄土塬上,隋代南移数里,唐武则天时北迁塬下,形成今日潼关城旧址。
2、潼关古城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潼关,从始建至唐代,两经迁徙,三地设防,城池多变,设施不一。东汉初期,废弃位于河南灵宝县的函谷关,汉献帝先后迁关于河南新安及弘农衡山岭,又于建安年间,迁关于潼关上南门外,即今港口镇杨家庄、城北村一带。潼关之名,始自于此。
3、岳渎景区AAA
岳渎景区是陕西省潼关县的生态景观公园,位于县城关镇管南村北的塬畔上,距县城仅3公里.岳乃名山,渎为圣水。“五岳四渎”,即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和长江、黄河、淮水、济水。黄河出晋陕峡谷,跃鲤鱼龙门,直奔西岳华山和潼关,形成了中华大地上惟一的“岳渎相望”的奇致大观和绝美的仙境。
4、杨震廉政博物馆AAA
杨震廉博物馆,位于潼关县秦东镇四知村,占地83亩,距潼关古城6公里,潼关县城16公里,总投资约3500万元。分为祠前区、祠院区、墓园区和绿化区。于2011年9月26日正式开园迎客。主展区四知堂、正气厅、浩然厅、清风廊和放映厅。
四知堂建筑面积1780平房米,共有上下两层,一层布展区,面积1160平方米,主要反映了杨震的生平事迹及后人对杨震的缅怀之情,二层主要展示的是杨震家族群英谱;正气厅布展面积162平方米,展厅征集的全国政治、书画名家歌咏杨震、歌颂廉政的500余幅作品展;浩然厅布展面积162平方米,展出与杨震有关的一些文物。
5、潼关万盛园景区AAA
万盛园是潼关县具有代表性一个著名民营企业,以生产酱菜为主兼制调味品。她所沿用清道光年间酱园店铺“万盛园”老字号牌匾,具有上百年历史。所以,潼关县万盛园酱菜调味品有限责任公司可以称百年企业,是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单位。该企业在第六代传人宋岗山总经理的打造下,“万盛园”牌酱菜已成为陕西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
6、潼关杨震墓冢
潼关杨震墓冢杨震墓祠位于潼关县高桥乡四知村村东,渭河南岸,老西潼公路北。西距华山13公里,泉湖休闲渡假区2公里,东与拟建的黄河文化公园相距2公里。原墓祠座北向南,东西长约200米,南北长约250米,占地75亩。
7、潼关黄河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黄河风景区度假游乐中心东区(黄河金三角游览区)位于黄河潼关辖区东段,秦、晋、豫三省交界。东至黄河护岸23号坝,西至黄河公路大桥,南至207省道,北至黄河中心线,东西全长5公里。黄河公路大桥,同蒲铁路大桥飞架南北,连霍高速公路与游览区平行相距不足百米,景区大门即在207省道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