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的本质
旅游 ,已成当今人类生存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管是才入世的少男少女,还是我们这些年过花甲退休大伯大妈,热衷 旅游 者,不在少数。
旅游 并非人类生存生活所必须的活动。然而,它不仅仅是 旅游 者本身的自觉自愿的行为,也是 旅游 点当地政府和人们极为欢迎的经济活动,更是国家大力提倡和鼓励的重要产业。多年的不断宣传强化、方式手段的不断发展、 旅游 资源不断的挖掘和构建, 旅游 大军己数以亿计, 旅游 成了不少地区甚至不少国家赖以生存的经济支柱。国家、各级政府、 旅游 地区及个人多位一体,形成了一个渗透深而广的产业链。
火热的产业现状,说明不了旅游的本质。于国家而言,是一种手段,是拉动内需进行财富再次分配而国民最容易接受和支持,各方叫好成本最低的治理手段。一年数万亿的 旅游 消费,非财政支出全部由个人卖单,常 旅游 者是有一定支付能力的群体,通过 旅游 这个平台,国家在他们身上获得税费, 旅游 地区的人们通过提供服务供应产品换取利益而摆脱贫穷,好的 旅游 资源(如张家界、九寨沟)多处于因交通不便未被开发的贫困地区,正是 旅游 ,让当地脱贫致富。也正是 旅游 ,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一次从富裕向贫困的财富再分配。
" 旅游 能让人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获取知识"类似的说辞在不断强化的宣传中好象成了真理。仔细想想,这都是广告之语,我们大多都有过 旅游 的经历和体会,又有几个通过 旅游 达到了这样的目的?又有几个不是走马观花似的到此一游?又有几个徐霞客那样的主?将所见所闻形成文字的还寥寥无几。即算通过游览增加了人生体检和感受,所得到的见识眼界和知识也尽尽是在茶余饭后多了一点谈资。这种精神财富只能来自于强大的内心世界和丰富多彩的 社会 实践而非单纯的 旅游 。花三五天在一个景区去获取对景区的I认知,时间成本也太高了。一个景区参观一个景点也就对整个景区有了质的认知。我们都知道,一个地方能挖掘出 旅游 资源,构建出众多景点,是源于地质构造、气候变迁、习俗文化等形成独特的异于常见的地质地貌或人文典故,不管多个景点,形成的原理都一样,景点特征都差不多,那些有关景点的所谓传说,绝大多数为瞎编乱造,属毫无价值之范筹。将 旅游 视为一种学习实在是一个误区,是被有意无意诱导的结果,掩盖了 旅游 对个人的本质作用:消费!消费贯穿 旅游 的每个环节,消费是 旅游 产业存在的根本前提。国家的提倡 旅游 ,翻译过来就是期待消费。
有的朋友将 旅游 当作休闲,这是一个更大的误区,一天的游览,精神饱满的出,垂头丧气、精疲力竭的归,是多数人游玩的写照。哪还有赏景之情趣,真可谓劳民又伤财。
旅游 点当地政府和民众,是这个产业链财富再分配的接受者。这等好事谁都不甘落后,穷尽脑汁挖掘、构建、抢占 旅游 资源成了各级政府大显身手的战场,争抢名人故里官司屡见不鲜。它不但彰显了政绩,又顺应了民意,百姓也实实在在的获得了利益,是一项零风险一举多得的利好工程。
作为普通百姓,特别是退休了的朋友, 旅游 将会是很多人余生一个重要的休闲活动,弄清 旅游 的实质,明白 旅游 的作用不无好处。我支持 旅游 ,既对国家是个贡献,也充实了自己的生活。但建议量力而行,当经济条件倍感压力时,真没必要去做这种消费。当抱着学习的心态去 旅游 ,我真诚的建议去一趟当地的博物馆,你所获得的,远远多于实地看到的,这不是打仗,无需伤神又花钱去实地勘察。
二、为什么说旅游是属于高层次的消费活动?
旅游消费是在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之后而产生的更高层次的消费需要。它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保健性旅游消费,基础性旅游消费,文化性旅游消费,享乐性旅游消费和纪念性旅游消费。同旅游者收入水平、旅游者结构密切相关,也同旅游产品结构与产品质量密不可分。旅游消费是满足人们的好奇、好学、探险、挑战、产生自豪感等心理的重要方式,在完全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旅游景点,旅游者全方位的感官获得各种新奇的体验,心情得以放松。[1]
旅游消费是指“由旅游单位(游客)使用或为他们而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消费是指人们在旅行游览过程中,为了满足其自身发展和享受的需要而消费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的总和。——罗明义(1990)
三、如何理解旅游产品和一般产品的区别
1.旅游商品是供给者为满足旅游者需求以出卖交换为目的而提供的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有形和无形服务(无形商品)的总和。如旅游景观,旅游服务,旅游线路,旅游故居,旅游设施,旅游交通等都称作旅游产品是不对的,不科学的。应称其为旅游商品
2.旅游产品是旅游业者通过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即旅游目的地向游客提供一次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的总和。
3.请注意:旅游商品是包括所有的旅游产品;而旅游产品是给游客提供的一次旅游活动的总和,对象是旅游者。
四、怎样理解旅游消费的性质?
1、旅游经济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行业它的本质属性是经济性
首先旅游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之上的,没有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保证,就不可能产生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其次,旅游经济由各种大小不同、地点不同、性质不同、组织类型不同、服务范围不同、提供服务方式业不同的企业组成。这些企业直接或间接地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在满足游客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从中盈利并力图通过经济核算,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许多国家都已经把旅游经济列为国民经济中的一项重要产业,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中。再次,旅游经济是综合性经营的行业,它可以促使和带动与旅游有关的其它经济行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增加外汇收入和促使货币的回笼。
2、旅游经济属于第三产业
旅游经济生产旅游商品,并通过出售这些商品,获得经济效益。旅游经济是一种产业。我们知道社会经济结构可以分为三个产业:哪三个产业?
第一产业:农业(这里的农业是广义的农业,包括农、林、牧和)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外的所有的产业。在我国第三产业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如交通运输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如金融)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如文教卫)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如国家机关、警察、军队等。)旅游经济属于哪一个产业?
第三产业的第二层次,是为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行业。
3、旅游经济具有文化性质
从消费角度看,旅游消费主要是一种文化性消费,即旅游消费在构成上虽然离不开物质资料但主要是文化性、精神性资料。旅游者通过支付一定的金钱和时间从事旅游活动,其动机都是为了获得一种物质文化享受满足其较高层次的心理需求。旅游者在食、住、行、游、构、娱等方面所付出的消费,其本质是文化消费,如旅游者欣赏名山大川、了解文物古迹、体验民俗风情、品尝美味佳肴、感受旅游乐趣,都是文化消费行为。旅游经济就是以生产和制造能满足这种旅游消费需要的产品为己任,并通过与旅游消费者的交换而获得经济效益的。旅游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具有一定文化内容的、有特色的产品和优质服务,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帮助旅游者实现其完美的旅游愿望,同时表现了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因此,旅游经济既是经济产业,有是文化事业,而且对社会文化的发展起着一定的推动与促进作用。旅游经济在出售“服务”产品时,要突出文化性,在旅游整个过程中要深入发掘文化内涵,以满足旅游者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
五、如何理解旅游产品和一般产品的区别?
1.旅游商品是供给者为满足旅游者需求以出卖交换为目的而提供的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有形和无形服务(无形商品)的总和。如旅游景观,旅游服务,旅游线路,旅游故居,旅游设施,旅游交通等都称作旅游产品是不对的,不科学的。应称其为旅游商品
2.旅游产品是旅游业者通过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即旅游目的地向游客提供一次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的总和。
3.请注意:旅游商品是包括所有的旅游产品;而旅游产品是给游客提供的一次旅游活动的总和,对象是旅游者。
六、与一般工业品消费相比,旅游消费有哪些特征?
与一般工业品消费相比,旅游消费的特征有:
一,旅游消费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性,它能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如发展,享乐,生存等等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同时旅游消费对各行业有带动作用。
二,旅游消费是主要以服务为主的消费,它可以是有形消费也可以是无形消费,包含着吃喝玩乐多方面。
三,旅游消费和旅游业以及旅游产品一样,生产交换具有同一性,旅游消费必须要旅游者到达旅游目的地后才能产生,它的生产、交换和消费必须在同一时间和空间上才能产生。
四,旅游消费具有不了重复性和较大弹性,如果要想享受一样的东西必须重复购买。旅游消费的弹性大表现为各种和旅游有关的东西都可以称为旅游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