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海特产有哪些土特产?
1、西宁大黄是指青海省主产的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的根及根茎,以质地优良、色泽鲜亮、纯天然、加工手段独特而驰名中外
2、玉树蕨麻,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玉树蕨麻果实近圆形或先端凹、纺锤形、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有纵皱纹。
3、黑紫羔皮是青海省名贵裘皮品种之一,也是供我国出口的名贵裘皮。
4、青稞酒,藏语叫做“羌qiang”,是用青藏高原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它是青藏人民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
5、柴达木枸杞,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柴达木枸杞具有颗粒大、色红、肉厚的特点。
二、青海特产有什么 青海特产有哪些
1、青稞酒,青海地处高寒,人们习惯以酒为伴,尤其在一年一度的春节,别有一番酒趣。青稞酒的代表产品是互助牌系列酒,以青藏高原特有的粮食作物青稞为主要原料。
2、冬虫夏草,又称“虫草”、“冬虫草”,为中华之特产,主要产于中国四川、青海境内的青藏高原上。自明代开始,青海冬虫夏草就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1460年,中国虫草销往日本、东南亚地区一些国家,被称为中国传奇式的珍宝。目前,冬虫夏草仍是青海省换汇度最高的出口商品之一。
3、贵南黑藏羊黑藏羊,主产于贵南县,散见于环湖各县。所产羔羊毛色黑亮、美观,称之为“黑紫羔”。藏羊又称藏系羊,英文名称Tibetan sheep ,是我国三大原始绵羊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青海是主要产区。
4、黄蘑菇是刚察县的特色产品之一,其鲜味独特,口感极佳,颇受世人欢迎。它的蛋白质含量极高,富含有各种营养物,并含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抑制肿瘤生长的生理活性化学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保健作用。
5、青海枸杞又名柴杞,主要出产于柴达木盆地,鲜果玲珑剔透,红艳欲滴,状似红宝石,色红粒大,果实卵圆形,籽少、肉厚,大小均匀,无碎果,无霉变,无杂质,品质优良,这主要得益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独具特色的高原大陆性气候。
三、青海有什么特产
青海特产有:
1、柴达木枸杞
柴达木枸杞,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柴达木枸杞具有颗粒大、色红、肉厚、含糖量高、味甜的特点。
2、西宁大黄
“西宁大黄”是指青海省主产的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的根及根茎,以质地优良、色泽鲜亮、油性大,蒽醌等主要有效成分含量高,纯天然、无污染、加工手段独特而驰名中外,冠以“西宁大黄”之称。
3、青海冬虫夏草
青海冬虫夏草,青海省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青海玉树地区的冬虫夏草以色泽褐黄、肉质肥厚、菌麻短而粗壮,质量好而最为出名。
4、大通牦牛肉
大通牦牛肉,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肉色泽棕红,形状规则、平整,肌纤维清晰,口感有一定韧性,柔软适中,嚼后留香。
5、湟源陈醋
湟源陈醋又名黑醋,青海省特色传统名产之一,是以青稞、麸皮为主要原料,加入草果、大香、豆寇、枸杞、党参等100多种中草药,经过60多道生产工序,酿出质地浓稠、香味浓郁、冬天不冻、夏天不腐的陈醋。
四、青海的风俗有哪些
; 青海的风俗有藏族的燃灯节、土族的波波会,还有圣纪节、热贡六月会等。青海是多民族聚居的城市,主要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各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民俗风情。
青海风俗都有什么
nbsp; 青海是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及饮食特色。
1、青海的特产
nbsp; 青海特产有冬虫夏草,贝母,鹿茸,沙果,雪莲,柴达木枸杞(柴杞),青稞酒,羌活,西宁大黄,蕨麻,黑枸杞,红景天,秦艽等。
2、青海的饮食特色
nbsp; 手抓肉、烤肉串、尕面片、焜锅馍馍、羊肉汤、拉条、干板鱼、羊肠面、牛肉干等都是青海的特色美食,酿皮、酸奶、甜醅被称为青海的甜点三宝。
3、青海的旅游景观
青海旅游资源丰富,青海湖、孟达林区、塔尔寺、三江源、茶卡盐湖、东关清真大寺、瞿昙寺等,都是知名的旅游打卡圣地。
五、青海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一、旅游特色
青海省内以湖泊,古墓群,古寺庙,古岩画,古城堡为特征的名胜古迹众多。汉,藏,回,蒙古,土,哈萨克,撒拉等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保持着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青海旅游景点丰富,主要景点有:
1、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
面积4,573平方公里,湖面高出海平面3,260米,是泰山顶峰的2倍。鸟岛在青海湖的西部,面积约1平方公里每年春季有约10万只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以及印度半岛飞来的十多种候鸟在这里繁衍生息甚为壮观,其集群繁殖密度之大,为亚洲罕见。
2、茶卡盐湖
位于青海乌兰县茶卡镇,蒙古语为“达布逊淖尔”,是青海省的主要盐产地。与国内其它盐湖不同的是,茶卡盐湖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镶嵌在雪山草地间而非戈壁沙漠上。自1980年开发以来,茶卡盐湖景区已发展成生态游与工业游并举的3A级新型景区。
3、东关清真大寺
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具有我国古典建筑和民族风格的建筑特点,画梁雕栋,玲珑精致。寺院平时可容3000名教徒礼拜。
4、瞿昙寺
位于海东市乐都县,是西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规模宏大的明朝寺院建筑。为藏传佛教寺院,其总体结构布局和北京故宫相仿,人称“小故宫”。拥有历史悠久的壁画和石雕,以佛教为主题,技法纯熟,色彩鲜艳。
二、饮食特色
青海的饮食口味具有浓郁的高原特色和民族风格,作到色、香、味、形,都与各民族的古风乡俗,边塞风情融为一体。即使是一些源自内地的食品,在青海也经过创造和改良,融入一种浓厚的高原气息。青海特色美食有:
1、青稞酒
青稞酒,藏语叫做“羌qiang”,是用青藏高原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它是青藏人民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青稞酒产地: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甘肃等地。
2、手抓肉
手抓肉是草原牧民最常用和最喜欢的餐食,也是他们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食品。常年似乎已形成这样一种概念,即到草原观光旅游不吃一顿手抓肉就算没完全领略到草原食俗风味和情趣,虚此一行。用手抓羊肉款待远方客人,在牧区已成为一种定规。
3、尕面片
尕面片是青海人面食中最普遍而又很独特的家常饭。尕面片,又叫面片子。将揉好的软面先切成粗条,叫“面基基”。然后用潮毛巾盖上片刻(此时称“回面”)。“回”好后,拿入手中,用手指捏扁、揪断,每个大约手指宽,投入沸水中,煮熟可食。
4、青海老八盘
老八盘,即青海地方风味宴席,是青海高原河湟谷地独特上乘宴席菜肴,它以特有的菜品和韵味,独树一帜,在青海高原河湟谷地享有盛誉。“老八盘”由凉菜八种、热菜八种等组成,尤其热菜为代表。它以炖、烧、炒、蒸、煮、熘、炸为主的烹饪技术菜品;形成了青海高原河湟谷地多种的菜馔佳肴。
三、少数民族特色
青海的世居少数民族主要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其中土族和撒拉族为青海所独有。5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区均实行区域自治,先后成立了6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其中有5个藏族自治州。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72万平方公里总面积的98%,区域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81.55%。
青海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青海是花儿的故乡,河湟花儿是西北花儿的精魂,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作为名族地域的曲种之一。传统上在秋收季节之前的农历四五六月里,举行花儿会。会期四到五天,各地举办时间不一,会场摆设擂台举办歌手大赛。当地百姓也可以登山对歌,即兴演唱,题目不限。
四、气候
青海省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地处青藏高原,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征是: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冬季漫长、夏季凉爽。
五、产业
青海是畜牧业较发达的地方,牛羊肉类和奶制品也很多。到青海的小地方旅行更能品尝到正宗的高原菜肴。
扩展资料
青海旅游注意事项:
1、尽可能预备氧气和防治急性高原病的药物,如硝苯吡啶(又名心痛定)、氨茶碱等,也需备有防治感冒的药物、抗菌素和维生素类药物等,以防万一。
2、由于高原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要注意准备足够的御寒衣服,以防受凉感冒。寒冷和呼吸道感染都有可能促发急性高原病。
3、刚到高原,每个人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但这并不说明你不适应高原,如果能够正确地保护自己,2~4天后,一般都可使上述症状好转或消失。
4、人们常常用吸氧来缓解胸闷不适。当然,吸氧能暂时解除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停止吸氧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延缓了适应高原的时间。假若你上述症状不很严重的话,建议最好不要吸氧,这样可以使你更快适应高原环境。轻微的高原反应,会不治自愈,不要动辄吸氧,以免形成依赖性。
5、在高原要多吃碳水化合物、易消化的食品;多喝水,使体内保持充分的水分;晚餐不宜过饱。最好不要饮酒和吸烟。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6、要文明旅游,自觉遵守旅游目的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青海
参考资料:青海省人民政府-高原旅游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