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韶关的具体介绍

韶关市位于广东省的北部,北接湖南省郴州市、江西省赣州市,南连珠江三角洲,是粤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现辖乐昌市、南雄市、曲江区、武江区、浈江区、仁化县、始兴县、翁源县、新丰县、乳源瑶族自治县。全市总面积1.84万平方公里,2009年年末户籍人口325.54万人。其中市区面积2856平方公里。

韶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马坝人”的故乡,石峡文化的发祥地。有着2100多年的城市历史,历史上的韶州被誉为“岭南名郡”,孕育了陈朝重臣候安都、唐代名相张九龄、宋朝名臣余靖、禅宗六祖惠能等杰出人物。境内山川秀美,人文荟萃,景观众多,被誉为集华南景观之大成。韶关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社会治安和经济秩序良好,是广东省社会治安最好的城市之一。

韶关区位独特,交通发达,自古以来就是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华南沿海之间最重要的陆上通道和关口,粤湘赣交界地区商品集散中心,粤港澳辐射内陆腹地的“黄金通道”。韶关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广东省规划重点发展的六大都市区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武广高速铁路开通、韶关站场建成运营,使我市融入广州“一小时生活圈”。韶赣高速公路、韶赣铁路、广乐高速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届时,韶关区位交通优势进一步提升。韶关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韶关物种资源丰富,森林资源居广东省首位,是全国重点林区,被誉为华南生物基因库。

改革开放以来,韶关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雄厚的经济基础,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增长质量不断提高。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71.7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l.93万元;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7亿元;接待旅游者人数达1226.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1.4亿元。近年,韶关先后被国内外相关机构评选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双拥模范城”、“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 “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广东省园林城市”称号,2009年,我市成功举办首届丹霞地貌国际学术讨论会,完成丹霞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年度工作任务,联合国有关专家在考察评估中予以充分肯定。全国爱卫会命名我市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通过专家组实地考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授予我市“中国锌都”称号。在第二届中国城市盛典市长(香港)投资峰会上,我市夺得唯一的“2008—2009年度中国最具人气的旅游城市奖”。在2009年12月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和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共同举办“2009中国经济发展论坛”上,我市被评为“2009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十佳城市”之一;城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与日俱增。

在全省14个欠发达市中率先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成果得到巩固提高,毛入学率也由86.5%提高到88%。教育综合实力居全省前列、山区市首位,职业技术教育在全省地级市中名列第一。

展望未来,韶关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围绕做大经济总量这一首要任务,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核心,注重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产业和城市“双转型”,全面建设名符其实的粤北区域中心城市,为“十二五”科学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每年有多少旅客来韶关旅游?

其实现在来韶关旅游的还是蛮多的,现在自主绿色环保很多人都来韶关来领略一下自然风光,所以每年的人数都是相当多的,大概有128万左右吧。

三、广东韶关的曲江区经济水平如何?下面各镇有何特色?各镇的经济排名如何

韶关市曲江区经济走出低位运行局势资讯中心 2009-7-20 16:22:26 韶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

今年以来,曲江区积极落实中央和省、市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各项政策,通过出台一系列扶持和鼓励措施,有效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区经济运行呈现出逐月回升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完成生产总值35.26亿元,降幅比一季度减少了4.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三产业增加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7%、10.8%。区属生产总值完成18.13亿元,比增8.5%,增幅比一季度增加了5.1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区经济运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农业经济持续增长

农村经济总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10.5%;实现农业增加值3.14亿元、比增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5.52亿元、比增8.4%。种养业快速发展,优质稻、优质菜、优质水果的一乡一品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二是工业经济下降趋势收缓

上半年工业降幅收窄,环比呈现明显回升。实现工业增加值19.72亿元,下降幅度较一季度减少4个百分点。区属完成工业增加值4.45亿元、比增2.3%,增幅比一季度增加了20.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9632万元,比一季度增加了7096万元。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7亿元,比增25.9%。中省投资完成16.18亿元、比增13.6%;区属投资完成6.52亿元、比增72.6%,其中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其他投资、房地产投资分别比增60.3%、88.3%、909.3%、7.6%。另外,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有效地拉动了投资。+

四是城乡消费市场活跃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5亿元、比增17.7%。其中,批发零售额12.01亿元、增长19.8%;住宿餐饮业完成1.84亿元、增长5.4%。接待游客86.9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88亿元,分别比增13.9%和19.6%。商品房销售1165套,面积14.59万平方米、比增24%,销售额2.29亿元、比增148.9%。

五是财税收入下降势头得到抑制

完成税收收入3.17亿元,降幅比一季度减少0.8个百分点。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5亿元,降幅比一季度减少了10.7个百分点。

六是金融业持续较快增长

6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67.18亿元、比增1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9.01亿元、增长10.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34亿元,同比增长23%,增幅达到近三年来最高水平。

今年以来,曲江区积极落实中央和省、市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各项政策,通过出台一系列扶持和鼓励措施,有效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区经济运行呈现出逐月回升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完成生产总值35.26亿元,降幅比一季度减少了4.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三产业增加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7%、10.8%。区属生产总值完成18.13亿元,比增8.5%,增幅比一季度增加了5.1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区经济运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农业经济持续增长

农村经济总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10.5%;实现农业增加值3.14亿元、比增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5.52亿元、比增8.4%。种养业快速发展,优质稻、优质菜、优质水果的一乡一品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二是工业经济下降趋势收缓

上半年工业降幅收窄,环比呈现明显回升。实现工业增加值19.72亿元,下降幅度较一季度减少4个百分点。区属完成工业增加值4.45亿元、比增2.3%,增幅比一季度增加了20.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9632万元,比一季度增加了7096万元。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7亿元,比增25.9%。中省投资完成16.18亿元、比增13.6%;区属投资完成6.52亿元、比增72.6%,其中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其他投资、房地产投资分别比增60.3%、88.3%、909.3%、7.6%。另外,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有效地拉动了投资。+

四是城乡消费市场活跃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5亿元、比增17.7%。其中,批发零售额12.01亿元、增长19.8%;住宿餐饮业完成1.84亿元、增长5.4%。接待游客86.9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88亿元,分别比增13.9%和19.6%。商品房销售1165套,面积14.59万平方米、比增24%,销售额2.29亿元、比增148.9%。

五是财税收入下降势头得到抑制

完成税收收入3.17亿元,降幅比一季度减少0.8个百分点。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5亿元,降幅比一季度减少了10.7个百分点。

六是金融业持续较快增长

6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67.18亿元、比增1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9.01亿元、增长10.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34亿元,同比增长23%,增幅达到近三年来最高水平。

四、广东韶关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就经济发展而言。

分类: 地区 >> 广东 >> 韶关市

问题描述:

如题。

解析:

地理位置

韶关市地处粤北,位于东经112°50′-114°45′、北纬23°5′-25°31′之间。西北面、北面和东北面与湖南郴州市、江西赣州市交界,东面与河源市接壤,西连清远市,南邻广州市、惠州市。被称为广东的北大门,从古至今是中国北方及长江流域与华南沿海之间最重要的陆路通道,战略地位历来重要。京广铁路大动脉、京珠高速公路和106国道南北向贯穿全市、323国道东西向贯穿全市,均经过韶关市区。我国南北公路运输干线107国道、105国道分别经过本市北部和东南部。

经济概况

韶关是广东的重工业城市,工业基础雄厚,农业和第三产业也有相当的规模。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国家先后把韶关作为华南重工业基地和广东战略后方来建设,建立起韶关钢铁厂、韶关冶炼厂、韶关挖掘机厂、凡口铅锌矿、大宝山矿、曲仁煤矿等一大批骨干工业企业,奠定了韶关工业在当地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七十年代,韶关已成为广东重要的工业基地。八十年代以来,韶关的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现全市有工业企业2.1万多家,已形成了以采掘、有色金属冶炼、钢铁工业、铸锻件、建筑材料等资源型行业组成的重点产业;以机械制造、轻工、纺织、石油化工、电力等五大行业为主的加工工业;以电子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医药等行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其中,韶钢集团年产钢能力已突破500万吨,跻身世界钢铁企业100强之列;韶铸集团是全国最大的铸锻件专业生产企业之一;装备工业有生产大型建筑机械、高空作业车、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新宇公司、工程机械厂和众力公司等大型企业。

近几年来,经济发展加快,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5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3%,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增长4.8%、14.3%和13.4%;三次产业比例为16.6:44:39.4,比2004年的17.5:49.5:33明显优化,二、三次产业比重明显提高,工业化进程加快。全部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136.62亿元,同比增长14.3%;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114.68亿元,增长14.6%,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83.9%。工业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共有11个产品获省名牌产品称号,3个产品获国家免检产品荣誉,注册商标1579件。全市农业实现增加值达到57亿多元,确立了蔬菜、优质稻、优质畜禽、优质鱼、特色水果、竹类、烟叶等作为全市农业七大主导产业,形成了韶关农业生产的特点和特色,蔬菜已发展成为继水稻后的第二大作物;优质稻面积已占全市水稻总面积的近七成,总产达53万吨;优质畜禽如三元杂交猪、山地养鸡、山上养羊等和优质鱼得到很大发展;特色优质水果如沙田柚、三华李、一六李、奈李、青梅、大果枇杷等面积达到22万多亩,占水果面积近50%;丛生竹、毛竹林和烟叶发展迅速;七大农业主导产业的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近八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2.1亿元、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6亿元、增长14.5%;有水果、蔬菜、粮食、小商品、布匹、水产品等一批专业批发市场和建筑材料、装饰材料、日用百货、农副产品、摩托车、野味山货、旧货交易、机电产品等商品专业街。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饮食、信息、房地产、中介服务等服务行业呈快速发展势头。来韶游客人数连年高速增长,2005年旅游业共接待游客达50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1.4亿元。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5年,来源于韶关的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17.7%,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161%,万元生产总值占用金融机构贷款4840元,这些指标在全省均处于较先进水平。2003年综合竞争力进入全省二类地区行列,2005年上升到二类地区第一位,全市人民迎来了加快发展的新时期。

2005年,全市进出口总额 9.8 亿美元,其中进口6.2亿美元、出口3.6 亿美元;进出口货运量251万吨;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纺织服装、玩具、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较快。与珠三角地区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在全省率先取得突破,7个县(市、区)与广州、东莞等地的区、镇签约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韶关已成为国内外客商的热点投资地区。

2005年全市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38户,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60亿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省级农科创新中心24个。省级民营科技型企业发展到70 户。

五、韶关的介绍

韶关市地处广东省的北部,广东省辖市,,重工业城市,粤北地区经济中心。位于省境北部、北江上游、浈、武二水交会处。西北面、北面和东北面与湖南郴州市、江西赣州市交界,东面与河源市接壤,西连清远市,南邻广州市、惠州,市南连珠江三角洲,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城市历史,是粤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现辖浈江区、武江区、曲江区、仁化县、始兴县、翁源县、新丰县和乳源瑶族自治县,代管乐昌市、南雄市两个县级市。全市9个街道办事处,94个乡镇,1204个行政村,总人口286.7万,总面积18244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约153人,每行政村约1645人,14.1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856平方千米,人口99.15万。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韶关古称韶州,是“马坝人”的故乡,石峡文化的发祥地。有着2100多年的城市历史,历史上的韶州被誉为“岭南名郡”,孕育了以陈朝重臣侯安都、唐代名相张九龄、宋代名臣余靖、清代文学家廖燕为杰出代表的大批历史名人。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在韶州弘法37年,南华寺因此成为禅宗的“南宗祖庭”。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造就了韶关良好的人文环境,民风淳朴,社会安定,是全省社会治安最好的地区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市、广东省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韶关全景(16张)区位优越,交通发达。韶关自古以来就是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华南沿海之间最重要的陆上通道和关口,粤湘赣交界地区商品集散中心,粤港澳辐射内陆腹地的“黄金通道”。韶关是国家规划发展的一级铁路枢纽和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全省区域性中心城市,区位交通综合优势十分明显。武广客运专线、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生活圈”,区位交通优势大大提升。 资源丰富,生态优越。韶关是广东省旅游资源最丰富、旅游文化品位最高的地区之一,拥有世界级、国家级景区景点17处和省级及以下景区景点100多处。包括丹霞山、南华禅寺、珠玑巷、马坝人遗址、梅关古道、广东大峡谷、满堂客家大围、必背瑶寨等大批旅游景区,成为无数海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休闲目的地。韶关物种资源丰富,森林资源居广东省首位,是全国重点林区,被誉为华南生物基因库。人均拥有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居全省地级以上市第一位。土地面积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十分之一强。韶关的林地面积、林木绿化率、活立木蓄积量均居全省前列,是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韶关是“中国有色金属之乡”,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49种,其中储量位居全省前三位的有35种,居第一位的有23种。 基础厚实,保障可靠。韶关是广东老工业基地,拥有较好的研发基础和制造技术,形成了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烟草、机械制造、制药、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韶关又是特色鲜明的农业大市,已形成优质稻、优质蔬菜、优质畜禽、优质鱼、烟草、特色水果、竹类等七大主导产业,每年生产大量的优质农产品和轻工业原材料。韶关是广东省重要的电力生产基地。全市发电装机容量达400万千瓦,供电可靠率达100%。韶关是广东省重要的技工教育培训基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规模在全省地级市中名列第一,技工学校在校生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强,还拥有大量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 改革开放以来,韶关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雄厚的经济基础,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增长质量不断提高。 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71.73亿元(当年价),同比增长10.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312元,增长9.7%。全年接待旅游者人数1226.0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1.38亿元,分别增长17.4%和35.7%。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六、广东省韶关与湖南省郴州,都是旅游城市,大家觉得那个城市比较好?

湖南省郴州市的 旅游 产业,比广东省韶关市的 旅游 产业,发展得好。

2017年,郴州的游客数量超过5800万,韶关的游客超过4200万, 郴州比韶关多了1600多万游客 。

(韶关 旅游 头牌—丹霞山)

(郴州 旅游 头牌—东江湖)

比游客数量:郴州2017年游客5849万人次、收入447亿元,韶关2017年4239万人次、收入390亿

郴州2017年 旅游 数据

截止2017年,郴州共有国家等级 旅游 区(点)37家,其中4A级及以上 旅游 区(点)13家。全年接待国内 旅游 者5848.5万人次,增长20%;接待入境 旅游 者37.0万人次,增长19.7%。实现国内 旅游 收入446.7亿元,增长39%; 旅游 外汇收入1.7亿美元,增长24.7%。

韶关2017年 旅游 数据

2017年,韶关全年接待 旅游 者人数4239.5万人次,增长18.1%,其中入境过夜 旅游 者4.09万人次,下降7.6%。 旅游 总收入390.1亿元,增长20%。新增国家3A景区2个。

郴州、韶关近五年游客数量比较(2013年到2017年)

2017年

郴州游客5848.5万人次;韶关游客4239.5万人次。

2016年

郴州游客4357万人次;韶关游客3591.33万人次。

2015年

郴州游客3941.26万人次;韶关游客3167.77万人次。

2014年

郴州游客3316.6万人次;韶关游客2802万人次。

2013年

郴州游客万人次游客2819.6万人次;韶关游客2437万人次。

郴州、韶关近五年 旅游 收入比较(2013年到2017年)

2017年

郴州 旅游 收入446.7亿元;韶关 旅游 收入390.1亿元。

2016年

郴州 旅游 收入325亿元;韶关 旅游 收入324.98亿元。

2015年

郴州 旅游 收入292.35亿元;韶关 旅游 收入270.2亿元。

2014年

郴州 旅游 收入233.1亿元;韶关 旅游 收入225亿元。

2013年

郴州 旅游 收入194.09亿元;韶关 旅游 收入187.2亿元。

韶关部分A级 旅游 景区

(韶关A级 旅游 景区)

郴州部分A级 旅游 景区

(郴州A级 旅游 景区)

英雄拒绝黄昏在韶关呆了20几年,对韶关 旅游 是有所了解的。郴州与韶关可以说是隔条路、隔条河,唇齿相连!郴州韶关,作为优秀的 旅游 城市, 旅游 资源,各有千秋!

五星级景区,韶关有丹霞山;郴州有东江湖!其它方面,也相当,韶关郴州各个县区都有自己特色的 旅游 景点。

英雄拒绝黄昏认为韶关的 旅游 资源略丰于郴州,但客源却少了许多。只从2017年两地的 旅游 人数、收入对比便知谁强谁弱:郴州, 旅游 总人数5800万,进账447亿;韶关, 旅游 总人数4200万,进账390亿。过往的几年韶关也弱于郴州。很多人会说为什么会这样呢?

有了 旅游 资源,就万事俱备了?就财源滚滚了?错了!关键是有没有人来?没人游、没人赏,再美的景点又有什么用呢?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同是五星级景区,这些可是郴州东江湖所没有的。但为什么东江湖的人气就旺而丹霞山就不咋的?

丹霞山作为著名景点,竟然找不到一间象样的有特色的旅馆,很多客人来了走马观马又要赶着去韶关或清远等地找地方住,折腾得不行;除了爬山外,也找不出什么理由让游客们继续“游”下去!东江湖,有最美的民宿,有最美的湖、荡上游船心旷神怡。住在东江湖有归家的感觉,这又怎么不吸引游人呢?

南华寺、云门寺、马坝人、最美小城、金鸡岭、广东第一峰、大峡谷、客家围等等,韶关景点举不胜举。但为什么就不来客呢(年节游客倒还可以。)?郴州的飞天山公园、福泉山庄、天堂温泉、苏仙岭景区、九龙江公园等客源就不少啊!

服务、文化、人文等等,韶关跟郴州是有距离的!单有 旅游 景点还不行,还要有 旅游 文化、 旅游 观念、 旅游 产品、 旅游 服务、 旅游 风情,这些韶关有吗?有是有,有差距啊!

旅游 是块大蛋糕啊。我们要把蛋糕做大,就该转变旧的观念、旧的思想!如果不转变,有蛋糕又怎么样呢?人家可以不吃蛋糕啊!

看郴州,知不足!韶关只有迎头赶上了!你说是吗?

。郴州和韶关可以说是被一条路、一条河、嘴唇和牙齿隔开的。韶关, 郴州,作为一个优秀的 旅游 城市,拥有自己独特的 旅游 资源。

五星级景点,韶关有丹霞山;郴州有东江!湖。在其他方面,也很相似。韶关, 郴州,的每个县和区都有自己独特的 旅游 景点。

英雄们拒绝相信黄昏时韶关的 旅游 资源比郴州稍丰富,但游客却少得多。只有通过比较2017年两地的游客数量和收入,我们才能知道谁更强谁更弱:郴州有5800万游客和447亿收入。韶关有4200万游客和390亿收入。过去几年,韶关也比郴州弱。许多人会说为什么会这样。

有了 旅游 资源,一切都准备好了吗?钱滚滚而来?错了。关键是是否有人会来。没有人去游泳,没有人去欣赏,不管风景多么美丽,有什么用?

丹霞山是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它也是一个五星级景点,在郴州的东江湖是找不到的。但是为什么东江湖受欢迎而丹霞山不受欢迎呢?

作为一个著名的景点,丹霞山找不到一个有自己特色的像样的酒店。许多客人来骑马 旅游 ,不得不赶到韶关或清远找个地方住。他们做不好。除了爬山,游客没有理由继续“游泳”!东江湖拥有最美丽的住宅和最美丽的湖泊。乘坐游轮是一种放松。住在东江湖就像回家一样。为什么它不能吸引游客?

南华寺, 云门寺, 马坝人,最美丽的小城市,金鸡岭, 广东第一高峰,大峡谷,客家围场等。韶关有许多景点。但是为什么没有访客呢?)?有许多来自郴州,的游客,如天山公园、福泉别墅、天堂温泉、苏仙岭风景区和九寨沟。

服务、文化、人文等方面,韶关不仅远离郴州! 旅游 景点,而且还有 旅游 文化、 旅游 理念、 旅游 产品、 旅游 服务和 旅游 风情。这些是韶关?吗是的,是的,有差距!

旅游 业是一块大蛋糕。如果我们想把蛋糕做大,我们应该改变我们的旧观念。如果没有变化,如果有蛋糕呢?人家不能吃蛋糕!

郴州市苏仙区飞天山也是丹霞地貌。郴州比韶关好多了。

我是广东的,来自深圳坂田,初到郴州,感慨良多,这里生态好,建设好,印象好!明晚就去小东江了,计划拍好云里雾里,一江碧绿,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仙境照片。我偏重看好郴州,因为明摆着的,一下高铁,就见到:锦绣潇湘,别样郴州。多么醉人的写照呵!

我韶关的,我觉得郴州好

郴州人,必须顶下我大郴州

韶关能跟我们大郴州比吗?不是一个档次!

不要老是比较比较,各有特色,各有千秋。无事不要来生非

大家来找一找韶关和郴州分别排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