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携手线上平台 助推文旅高质量发展

过去两年多,疫情的爆发曾让 旅游 线下市场短暂停滞甚至停摆, 旅游 行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疫情常态化的当下, 旅游 市场不断出现一些新变化。为适应这种新变化,山东省文旅厅与国内头部线上平台合作,一方面通过打造高质量 旅游 产品、发放文旅券激发居民消费热情;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多种营销活动持续扩大品牌声量。借助“产品”与“营销”双管齐下,山东 旅游 市场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

旅游 大省在线“转身”

疫情的发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山东线下 旅游 市场的发展。疫情发生后,山东省文化和 旅游 厅第一时间就开始利用新媒体端的优势,在全国率先搞起了在线直播,利用“云 旅游 ”的方式来宣传推介“好客山东”,线上成为“好客山东”营销宣传的另一个“主战场”。

山东是孔子的故乡, 历史 文化气息浓厚,再加上海洋、森林、冰雪等 旅游 资源丰富,海洋 旅游 、生态 旅游 、冰雪 旅游 近几年发展快速,丰富的 旅游 资源成为山东发展线上 旅游 的“底气”。

事实证明,顺应风口上的在线 旅游 热潮,山东的在线 旅游 市场发展较为快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据统计,2021年,仅在携程平台,山东省在线 旅游 人次同比2020年同期增长36.51%,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同期91.12%。2021年在线 旅游 总收入同比2020全年增长39.79%,恢复至疫前2019年同期的78.47%。山东在2021年的度假和酒店产品的人均消费已经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其中,携程数据显示,从产品消费人次看,酒店、其他(包含 美食 、购物、周边游等产品)、机票、门票为山东在线 旅游 主要业务来源,其中酒店业务2021年占比66.27%,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13.94%。

优秀的在线 旅游 成绩背后,是山东省文化和 旅游 厅与以携程为首的在线 旅游 平台合作,推进文旅消费向数字化、智慧化发展,加强 科技 赋能,促进当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努力。

高质量 旅游 产品“引客来”

疫情常态化,让 旅游 市场出现新变化,家庭自驾出游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为应对疫情突袭,完善自身 旅游 产品,2020年起,山东省文化和 旅游 厅与携程合作,重点培育周末游、亲子游、近郊游等主题产品线路,推出系列宣传推广内容,助力“好客山东”开展品牌形象建设。

在 旅游 产品方面,针对度假需求上升,和消费客群个性化、追求高品质的特点,山东文旅产品研发思路从传统的以景区为核心向以酒店、民宿等为核心转变。“千年传承,鲁之大雅,济南曲阜3天2晚八大菜系之首的味蕾朝圣”,可以体验孔府菜传承人定制欢迎晚宴;“青城时光,山海之恋,浪漫青岛4天3晚私属游艇+海景温泉美宿”等面向出境回流国内的中高消费人群,推出专属讲解、私属游艇、定制海鲜宴等高端定制化产品,满足其小众、定制、品质、私享的需求……针对不同主题,通过结合特色文旅资源,山东省文旅厅联合携程打造的一批滨海休闲、游艇度假、自驾、温泉、滑雪等高品质、高附加值和高生态质量的山东 旅游 产品,成为线上的爆款产品。

具体承担山东 旅游 产品研发与推广工作的山东省 旅游 推广中心负责人表示,这些高品质 旅游 产品与之前相比有三种转向——一是从平价的、大众化的向品质化的、个性化的 旅游 产品转变,二是从游览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深度体验型的 旅游 产品转变,三是从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的 旅游 产品转变。

为刺激线上文旅消费,在线上形成全省共促文化和 旅游 消费的良好氛围,2021年,山东省文化和 旅游 厅还联动全省16地市,连同携程推出多种文旅券,取得不错的市场反响。

在线营销扩大品牌声量

2021年夏,山东省文化和 旅游 厅策划“Z世代山东打卡季”,招募十位 旅游 垂直领域网红达人来山东开展主题旅行打卡并通过微博话题、图文攻略、短视频等“种草”山东新玩法,活动总曝光量超1.32亿;9月,山东推出30条全省自驾精品线路,集合172个自驾 旅游 点、56个自驾露营地在百度、高德、腾讯三大地图上线,直接触达自驾游客群,实现精准营销……借助新媒体和网络平台,山东省文化和 旅游 厅充分利用线上优势,通过多个在线营销活动,不断扩大“好客山东”品牌传播声量,有效提振文旅市场。

进入2022年,山东 旅游 的新媒体宣传依然处在不断创新的路上。春节前,山东省文化和 旅游 厅推出29个“山东人文 探索 之旅”,通过好客山东网、官方公众号等方式进行线上推广;伴随冬奥来临,山东省文化和 旅游 厅从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在全省广泛开展“精彩冬奥会 齐鲁冰雪游”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取得了良好的 社会 效果,也让参与的文旅企业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据了解,下一步,山东将继续发力完善高品质 旅游 产品,上半年重点围绕山东的黄河、海洋资源研发相关产品,拟邀请国内重点旅行社及OTA的 旅游 产品研发团队分批入鲁踩线,整合省内沿黄、沿海的新景点、新项目、新业态等文旅资源,面向不同市场、不同客群,设计推出一批包含自然生态、人文体验、亲子研学、民俗风情、自驾休闲、康养健身等类别的周边游、深度游、微度假等高品质产品,这些产品将于5月发布。

另一方面,山东还积极推动相关渠道转化上架,大力丰富沿黄、沿海 旅游 产品供给。通过举办“好客山东网红打卡黄河/海洋季”主题活动,重点围绕黄河、海洋 旅游 资源及产品,邀请百名网络大V以黄河、海洋为主题,进行线下采风及优质内容创作,利用携程、腾讯、小红书、抖音、新浪等平台进行线上推广。

“好客山东欢迎您”从来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从2020年至今,这句话已经被山东省文化和 旅游 厅用高质量的 旅游 产品落在实处,对山东这个传统的 旅游 大省来说,手握“产品”与“营销”两大法宝,“好客山东”的金子招牌将成色十足。(通讯员 保雪菲)

二、山东文旅2021

多措并举挖掘文旅消费潜力。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文旅行业复工复产,实施消费促进行动。成功举办2021山东省 旅游 发展大会、中国国际文化 旅游 博览会、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重大活动,对于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效提振市场信心和消费者信心、提升“好客山东”美誉度,产生重要推动作用。创新举办第五届“山东文化和 旅游 惠民消费季”,发放惠民消费券1.52亿元,直接带动消费6.02亿元,间接带动消费119.13亿元。持续推进国家级文化和 旅游 消费试点市、国家级夜间文化和 旅游 消费集聚区创建,3市被命名第二批国家级文旅消费试点市,全省国家级示范试点市达7个,居全国第一;6个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居全国第一。开展2021“山东人游山东”“百场红色自驾游”“好客山东游品荟”“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主题营销推广等特色活动,持续释放文旅消费潜力。2021年全国文化和 旅游 消费培训班在山东举办。预计2021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7亿人次,国内 旅游 收入77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29%,分别恢复到疫情前2019年的75%和71%。

提升文旅产业发展质量。一是强化政策拉动。出台关于促进文化和 旅游 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快推进文旅重点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的若干措施、加强金融支持文化和 旅游 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二是开展省级全域 旅游 示范区创建。评定推出第三批12家省级全域 旅游 示范单位。三是推进精品景区建设和度假区规范化发展。推动微山湖 旅游 区5A级景区创建,目前省级已完成初评并报文化和 旅游 部申请验收。指导青岛奥帆 旅游 区5A级景区创建和荣成好运角国家级 旅游 度假区创建工作,提升泰山等重点景区管理服务。修改印发《山东省 旅游 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以省政府名义印发《山东省省级 旅游 度假区管理办法》。新增4A级景区18家。四是大力发展红色 旅游 。举办2021中国红色 旅游 推广联盟年会活动。3条线路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百条精品红色 旅游 线路”。五是实施乡村 旅游 精品工程。公布了285个景区化村庄和60个山东省乡村 旅游 重点村。7个村庄、3个镇街入选全国乡村 旅游 重点村镇,入选数量分别居全国第一、二位(并列)。在全国率先开展民宿集聚区创建,公布创建单位34个。六是实施“文旅+”工程。出台各类规范标准,康养 旅游 、工业 旅游 、 体育 旅游 、研学 旅游 等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七是创新推动数字文化及园区(基地)发展。成功举办数字文化创新创业大赛,30个项目获评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建立文化产业新兴业态企业库。扎实做好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管理。开展动漫企业认定年审和奖项申报工作。

抓实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加大文旅项目和企业扶持力度,121个项目纳入省级重点项目库,预计全年完成投资428.7亿元。在文化和 旅游 部评定的2021年“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 旅游 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中,我省入选3个(全国共18个),列全国第一。山东省 旅游 发展大会现场集中签约4个重点文旅项目,签约总额达635.4亿元。举办知名文旅企业家山东行暨威海文旅产业招商推介大会,完成5个文旅项目签约,总投资超过100亿元。推进纾困政策落实和企业创新发展工作受到文化和 旅游 部通报表扬。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给予5个精品 旅游 产业集群500万元、3个文化创意产业集群310万元资金支持。4家经济 社会 效益突出的龙头企业获得省财政800万元增量税收奖励。认定第六批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15个。引导旅行社转型发展,开展 旅游 服务质量保证金履约保证保险试点工作。对全省150多家星级饭店开展评定性复核,对50家星级饭店予以摘牌取消星级处理。目前全省星级饭店492家,数量居全国第三。连续四年实施 旅游 饭店服务质量 社会 化监督工程。

加强“好客山东”品牌宣传推介。将“好客山东”品牌纳入央视2021品牌强国工程,开展“联合推介、捆绑营销”。强化省内宣传,在山东卫视黄金时段播出“冬游齐鲁”“仁者乐山”宣传片,做好高铁、航空等在途媒体宣传推介工作。成立山东铁路文化 旅游 联盟,共同推动“铁路+文旅”产品升级。联合央视频开展“慢直播网上游山东”活动。牵头成立中国 旅游 新媒体推广联合体,山东省新媒体综合传播力指数持续位居全国首位。创新开展海外市场宣传营销,拓展海外线上宣传营销渠道,举办“好客山东过大年”与海外民众云端相约、“2021卢森堡•中国山东文化年”“中韩文化交流年——鲁韩交流周”“日本•中国山东文化月”等活动。继续实施“孔子文化和 旅游 大使”计划,招募“孔子文化和 旅游 专家”“孔子文化和 旅游 使者”,总数达23000余名。

三、2022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1.6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46.8亿元

2022年“五一”假期,文化和 旅游 市场平稳有序,“微 旅游 ”“微度假”成为主流,“云展演”“云演艺”有声有色。经文化和 旅游 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五一”假期5天,全国国内 旅游 出游1.6亿人次,同比减少30.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66.8%;实现国内 旅游 收入646.8亿元,同比减少42.9%,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44.0%。

一、加大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 旅游 产品供给,满足群众假期出游需求

各地在落实好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加大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 旅游 产品供给,防范游客过度聚集,满足群众出游需求。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共有8716家A级 旅游 景区正常开放,占A级 旅游 景区总数的61.3%。文化和 旅游 部推出“乡村四时好风光——春生夏长 万物并秀”全国乡村 旅游 精品线路113条。福建开展“春回福地 ‘艺’起出发”主题文艺活动,推出超过150场线上线下演出和展览等活动。江西开展“红五月 再出发”文旅宣传推广季活动,包含了省级层面四大活动及各地市配套活动共1000多项。新疆结合“肉孜节”举办120项 旅游 活动和87项文化艺术活动。各地进一步加大惠民力度,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贵州安排1000万元资金发放2022年多彩贵州文旅消费券,推出国有A级 旅游 景区门票五折、套票打折等系列优惠举措。四川开展“五一好去处 安逸走四川”活动,全省122家收费 旅游 景区实施门票打折、优惠套票等优惠措施。重庆举办“重庆人游重庆”—— 旅游 景区惠民活动,全市35个区县、94个景区推出门票优惠活动。

二、城乡居民出游的空间距离、停留时间和消费活跃度进一步收缩

疫情防控政策动态调整对全国范围城乡居民 旅游 休闲消费产生较大影响。九寨沟、杭州西湖等景区客流较往年有较大幅度下降。三亚酒店平均入住率20.57%,同比下降超六成。城市公园、开放式景区景点及近郊周边乡村承载主要休闲需求,主要客源地城市居民休闲空间由城市向周边转移。踏青赏花、民宿度假、非遗体验、郊野露营成为市场主流,家庭亲子休闲自驾游热度不减。江苏、山西、湖北等地立足近程市场特点推出系列特色产品,本地游、乡村游和精致露营等户外活动成为市民群众首选。假日期间,318川藏线、呼伦贝尔草原线、海南环岛线、甘南陇南环线、香格里拉、广东沿海、伊昭公路、青甘大环线、千岛湖等地区,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受到自驾游爱好者欢迎。

三、乡村 旅游 热度走高,本地游客成为城郊民宿、露营地消费主力

近郊周边游带动乡村游热度升温,山居民宿、赏花摘果、农耕研学等绿色、 健康 的休闲体验活动备受游客青睐。家庭组团式的采摘、烧烤、野炊等休闲方式明显增加,特色度假型民宿、农家乐带动 旅游 消费,各地民宿价格稳中有升。游客对民宿软硬件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露营成为潮流,“赏花+露营”“房车+露营”“露天音乐会+露营”“旅拍+露营”等众多特色精致露营产品受游客追捧。

四、本地 旅游 产品创新升级,“云展演”“云 旅游 ”丰富文化和 旅游 体验形式

市场主体积极创新丰富假日市场。洛阳栾川王府竹海、杭州城隍阁景区和吴山景区、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甘肃河口古镇等地打造实景户外剧本杀,游客通过换装,根据任务主线游玩整个景区,创新性的文娱场景得到游客好评。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大批线下活动转为线上,河南推出“云展演”“云 旅游 ”,举办线上系列演出活动。“安徽文旅”微信公众号推出线上专题宣传活动,让市民云游江淮美景,感受江淮大地的独特风光。广州通过乡村 旅游 季活动,邀请网红博主、 旅游 达人、摄影爱好者、媒体代表前往广州乡村深度采风,通过直播的方式展现乡村之美。北京、辽宁、陕西等地不少景区通过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开启现场直播,通过“边游边解说”的方式带领游客“云游”。

五、江西省五一假期文化和 旅游 市场运行特点

1、各地文旅消费优惠政策多。假日期间,各地密集推出一批重磅文旅消费优惠政策,促进文旅消费加快复苏。如4月29日至5月31日,宜春市、县两级政府同时推出以“五动全城 宜游宜购 千万消费券免费领”为主题的系列文旅商贸活动,活动期间全市共整合财政资金3000余万元,重点投放商超、景区景点、特色民宿、影院等领域,引导广大市民就地消费。

赣州市市本级安排1000万元发放赣州文旅商贸消费券,每份消费券价值200元,市民游客凭券可在4月30日至5月15日,到指定景区、酒店、餐饮、影院、商超消费,各县(市、区)配套相应资金发放文旅商贸消费券,实现市县联动共促五月消费热潮;

鹰潭市各级政府共投入1523万元,通过文旅消费券、工会团建消费卡、景区门票减免、二次消费奖补等方式,促进全市文旅消费,同时积极推动企业向市场推出“景 酒”文旅套餐,全市共有26家 旅游 饭店(民宿),联合景区推出62项让利惠民促销措施,聚人气促消费。九江市携手头部OTA同程旅行,开展浔城有礼消费季活动,以线上开盲盒的形式面向全国用户发放100万元惠民消费券。

2、线上文化 旅游 产品供给丰富。各地统筹线上与线下,扎实做好“云 旅游 ”推广与宣传,保障线上文旅产品供给,推出众多线上活动,丰富市民和游客文旅生活。如南昌市举办“春光如期·英雄如故”及“春光如期·临高阁”线上音乐会、开展“花开疫散 不负春光”最美春光征集活动、推出谷雨诗会《滕王阁》等系列线上活动。

赣州市开展“赣州 旅游 美食 总动员(云上)”直播推介会,打卡舌尖上的赣州。

4月30日,由江西省博物馆学会主办的“最in的文创battle——全省博物馆文创直播大赛”揭晓。

3、文旅融合“乘数效应”不断释放。 全省各地激活“文化+”引擎,释放文旅融合发展新动能,文化 旅游 节庆活动精彩纷呈。如九江市庐山西海柘林老镇推出非遗 美食 文创园美好生活节,修水县双井黄庭坚故里和东浒寨景区分别推出仙侣奇缘·亲子狂欢“5.1”古韵嘉年华活动、首届西域风情文化节等,让游客体味着别样的乡愁;景德镇推出“中国一绝·世界首创”瓷乐表演、“千年之恋·瑶河夜宴”、“邂逅艺术”艺术展览、“汉唐大赏 盛世花开”国风汉服活动;抚州市举办“乡音乡情”抚州采茶戏经典大戏公益展演、“濒危剧种传承保护扶持项目”公益演出;吉安市开展“庐陵古韵渼陂行·越夜越精彩”“宋潮文化 旅游 节”“状元文化节”等系列文化和 旅游 活动。

上饶市共开展文旅活动20余项,如婺源推出了“天使白(医护人员)、守护蓝(警察)、劳模青(各级劳模)、志愿红(抗疫志愿者)”为主题的免费游婺源活动。

4、“区域协同客源互送”开展自救。 全省各地联动合作,以资源共享、品牌共塑、市场共拓、信息共通,开启推广营销开展自救,加快省内 旅游 产业复苏。如吉安市全面启动与无疫情的赣州、萍乡、宜春、新余的客源互送合作,组织4个 旅游 团共约200余人赴赣州、萍乡、宜春、新余四地重点景区开展“五一”出游活动,强化 旅游 复苏信心,推动 旅游 市场加快复苏。

五一前,新余市仙女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和安福县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举行“山水 旅游 联盟”景区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五一期间,双方按照“资源互享、信息互通、客源互送、线路互推、政策互惠、宣传互动”理念,积极开展景区间交流合作,共创品牌节会,实现游客互送。

5、“江西人游江西”为主流。 从全省客源情况来看,“江西人游江西、本地人游本地、周边人游周边”是主流。自驾游、亲子游、家庭游、周边游、乡村游成为假期 旅游 主要方式。全省各地城市周边重点景区、乡村 旅游 点、精品民宿等围绕本地特色文化,举办一系列节庆活动和 旅游 营销活动,吸引游客体验“自由行+微 旅游 +慢生活”的“微度假”产品。

如萍乡市举办2022萍乡市第二届文化 旅游 节暨全民消费季活动,采取1+5+N(一个主会场、五个分会场、N项子活动)市县联动模式,大力促进舒心 旅游 、安全消费。

央视5月3日朝闻天下报道,萍乡武功山景区花涧里中心广场举办户外电音节,酷炫的灯光和动感的音乐吸引萍乡本地人、周边人前来游玩,逛夜市、品 美食 ,带热景区夜间经济,受到游客欢迎。

四、潍坊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1、青云山

安丘青云山民俗游乐园占地3000亩,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国际风筝都——潍坊市南30公里,是一处突出民俗文化特色,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度假、购物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景区。

游乐园依托青云山自然地貌,建有江南秀色、民族风情、野生动物、休闲娱乐、齐鲁民俗和桃花源六大功能区。

2、十笏园

十笏园(Shihuyuan Garden),又名丁家花园,位于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胡家牌坊街49号,面积约2000平方米,因占地非常少,时人喻之为“十个笏板”,故得名“十笏园”。

十笏园平面呈长方形,由中、西、东三条古建筑轴线组成,中轴线建筑及其院落为园之主体部分,园内的主要建筑砚香楼,始建于明代,三开间,二层楼,墙壁上嵌有郑板桥、金农等书画家的真迹碑刻90余方,是中国北方地区具有江南园林小巧玲珑特色的园林之一 。

3、中国宝石城

中国宝石城建于1993年,占地120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是国家工商局批准的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宝玉石及金银饰品、工艺品批发市场,是山东省唯一获国家级冠名的专业市场,被山东省旅游局确定为省重点旅游购物点。

4、仰天山

仰天山在山东省青州城西南46公里处,主峰海拔834米,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山东省十佳森林公园,山东省十大优秀新景点,山东省十佳山岳型景区。仰天山集森林景观、地貌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这里林海茫茫动、植物种类繁多,自然环境幽美。

峰峦峭壁,隐现于苍松翠柏之中。森林覆盖较高,大部分区域为天然次生林,其自然环境基本上处于平衡状态,被誉为“天然森林公园”。山上主要景点有:摩云崮、佛光崖、望月亭、文昌阁和幽遂的洞窟多处。

5、莫言旧居

莫言旧居是始建于1912年建成的,1966年翻修过一次,1955年到1976年,莫言从出生到从军离开,在这里生活了约22年,后来在当兵期间,回乡探亲,也断断续续地住过。

1988年,莫言在高密县(如今的高密市)买了房,和妻子杜勤兰及独生女儿管笑笑从旧屋迁出。1990年,莫言的父母也从这里搬到莫言二哥管谟欣的家里,这座老宅,自此闲置。

五、潍坊有什么好的旅游景点

十笏园

十笏园为中国北方园林建筑。始建于明代,又名丁家花园,位于潍坊市胡家牌坊街,面积2000平方米。因占地小,喻若十个板笏之大,故名。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笏园原是明嘉靖年间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宅,清代陈兆鸾(清顺治年间任彰德知府)、郭熊飞(清道光年间任直隶布政吏)曾先后在此住过,后于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被潍县首富丁善宝以重金购作私邸,修葺了北部三间旧楼,题名砚香楼,开挖水池,堆叠假山,始成私人花园。十笏园是整个丁宅建筑群落的一部分,该建筑群落除“文革”中被毁的后花园外,现存的建筑面积一万零四百平方米,古建筑房屋200余间,其中仅十笏园中的大小建筑就多达34处。

十笏园既是一处著名的古代园林,又是文物陈列馆所,曾为潍坊市博物馆原馆址所在地,异彩纷呈的文物分批轮流陈列,使这座名园更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

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原杨家埠风筝厂),建于1986年5月,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风筝厂。风筝场是集风筝生产、年画印刷与民俗旅游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大观园,产品获“山东省工艺美术百花奖”、“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银奖”、“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优秀产品奖”、“国际风筝博览会金奖”等多项大奖。杨家埠风筝,内容祥瑞吉利、有鸟、兽、鱼、虫风筝,有版式、硬翅风筝,有串式、软翅风筝,杨家埠人制作的350米龙头蜈蚣风筝,被称为“世界风筝之最”,戏曲人物,无不栩栩如生,年年有余、招财进宝、榴开白子更是反映了劳动人们的欣欣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盼。杨家埠大观园的风筝作坊、年画作坊、风筝年华陈列馆、明清民俗陈列室、明清古典铺一条街、婚俗民俗表演以及新开展的住农家屋、随农家俗、吃农家饭、民风民俗游,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成为潍坊市与世界各地进行文化交流的主要纽带。杨家埠大观园以民风民俗为主体、年画风筝为主导、游客参与为时尚的庆新春过大年活动,以其独特的民风民俗,浓郁的乡土气息,吸引了来自马来西亚、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富华游乐园

潍坊富华游乐园是潍坊新立克集团与美国亚洲娱乐有限公司合资兴建的,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主题乐园。

乐园一期投资3亿元人民币,占地20万平方米,拥有先进的游乐设施和完善的服务功能。有大型游乐项目如摩天轮、跳伞塔、太空飞行、过山车、激流勇进、海空出击、动感电影、旋转木马、碰碰车、疯狂老鼠、旋转滚筒、宇宙漫游、欧式花园等供您休闲。儿童反斗城、进口儿童游戏机、金龟虫等项目让您尽享天仑之乐。富华游乐园环境优美,娱乐功能齐全,1992年建园至今,以发展成为山东省内人造景观接待水平最高的旅游景点,素有"齐鲁第一园"的美誉。

乐园二期投资4.9亿元人民币,目前已动工。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游乐项目有人造攀岩、弹跳飞人、4D影院、海盗船、激光战车、森林守猎等。2004年3月6日对外营业的荔湾鱼港投资1000多万元人民币,集娱乐餐饮于一体,装饰风格典雅华贵,服务功能齐全,可同时提供粤菜、鲁菜等多个菜系的菜品。而投资9000多万元人民,仿玛雅文明风情、四季恒温、水上游乐功能齐全的水上皇宫建成营业。

金宝乐园

潍坊金宝乐园是一个以旅游观光的大型综合性游乐园。位于山东金宝商业贸易区对面,西邻潍坊民航机场,东靠潍州路206国道,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山东金宝集团自1996年8月10日开办金宝乐园以来,同时建成了金宝宾馆、金宝汽车站和金宝旅行社,已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其中接待海外游客1万多人次。

金宝乐园总面积40万平方米,融娱乐性、观赏性、刺激性和参与性为一体。民俗风情浓郁,田园风格独有。娱乐区、生态旅游观光区、城郊农业观光区等大部分是旅游度假的良好场所。园内有孔明称、荡山涧、空中缆车、世纪钟和环园电车等120余个娱乐景点项目,有金泉寺、金秀湖垂留钓中心等观赏休闲的配套服务设施,金宝宾馆、金宝旅行社、金宝汽车站,可为您提供前来旅游观光考察的最佳服务。

沂山国家森林公园

沂山古称“海岱”“海岳”,又有“东泰山”“小泰山”之称。居中国五大镇山之首,在山东省临朐县境内,属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沂山山体蜿蜒,气势磅礴,奥谷深幽,钟灵毓秀,具有南险、北奇、东秀、西幽之特点,为汶、弥、沂、沭四水发源地。古齐长城绵延山巅。其峰峭、石奇、谷翠、水秀、古刹、“松涛”“云霭”相映成趣。总面积6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032米,被誉为“鲁中仙山”。

沂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史记》载,皇帝曾登封东泰山。隋、唐、宋、元、明、清历代皇帝屡有增封,祀典不废。自汉武帝始,历代立御碑16幢。李白、郦道元、欧阳修、苏轼以及明状元赵秉忠,清朝体仁阁大学士刘墉等均至此揽胜。

沂山森林覆盖率高达98.6%,中药材214科,815种,其中植物药144科,700余种;动物药70科,104种;矿物药11种。主要景观有:玉皇顶、歪头崮、百丈崖瀑布等。主要人文景观有:法云寺、东镇庙、黑风口(《水浒传》中李逵力杀四虎即措此处)等景观、景点86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