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麻烦大家帮我找找关于桂林旅游业不足方面的资料呀~~拜托拉~~~~

桂林作为世界旅游名城,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中外无数游客。20多年来,桂

林旅游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98年10月地市合并后,桂林旅游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整

体优势更加明显。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一)行政区域一体化,形成了加快旅游业发展

的合力优势;(二)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形成了山水、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一体化的资

源整体优势;(三)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建设,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市、县网络化的核

心优势;(四)桂林旅游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优势。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景

区景点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与系统开发、依法管理市场的力度不够等因素的影响,旅游企业

经济效益不佳,整体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旅游购物、旅游文化娱乐等项目的收入一

直处于低水平,制约了旅游业对全市财政的贡献。为了更好地发挥整体优势,促进桂林旅

游的发展,特提出几条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统一全市对旅游业发展全局的认识

1.必须充分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以中共桂林市委《关于加快旅游业改革和发

展的决定》和《关于制定桂林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为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旅游立市、富市、强市”的观念,坚持观念创新、体制创新、产品创新和服

务创新,扎扎实实加快推动旅游产业的市场化、现代化和社会化进程。

2.树立发展桂林旅游业的全局意识,以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为准则,冲破既得利益、

部门利益、地区利益的束缚,全力推进我市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3.加深对旅游资源的认识,一是资源的国有、共有性质和整体性,确定了它必须统

一开发使用;二是旅游资源必须不断挖掘潜力,在创新中提高产品质量,从而使潜在的资

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资源优势。

(二)加强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工作,搞好景点建设

1.抓好《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实施,用行政手段树立起规划的权威性,使

其成为全市旅游发展的法规。

2.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指导各县做好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严格按

规划搞好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保证旅游资源有序开发,合理利用,优势互补,避免重复

和滥开发。

3.注重利用各种先进手段对景区景点进行开发包装,提高其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4.挖掘、保护、修复、开发文物古迹和文化艺术景观,特别要注重开发建设具有深

厚文化底蕴的文物古迹和现代文化艺术精品,增强景区景点的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

以市区为核心,重点推出几条不同类型的旅游精品线路。

(三)用好西部大开发政策,扩大对外开放,多方筹集资金,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景

区景点的建设

旅游发展的资金筹措渠道,一靠国家投入,二靠引进国内外资金和旅游业自身进行扩

大再生产投入。桂林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决主要靠国家、地方投入,而景区景点开发

建设和办旅游企业应该以引进国内外资金和旅游业自身进行扩大再生产投入为主。当前进

一步拓宽旅游融资渠道,一是要用好西部大开发政策。广西属西部大开发之列,桂林是全

国旅游重点城市和广西发展旅游的龙头,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争取到更多的资

金或项目来加快城市、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县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二

是要进一步优化投资政策,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投资机制。积

极实施“以资源换技术、以产权换资金、以市场换项目、以存量换增量”的举措,加快资

本市场融资步伐。三是要充分发挥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融资作用,利用上市公司股票

发行的作用,融集更多资金。四是要积极争取有较好经济效益的旅游企业进一步创造条件

尽早上市发行股票;积极争取贷款对旅游业的投入;积极争取国家旅游局对特色景区景点

(如龙脊梯田、兴安灵渠等)的投入;积极支持本地大型企业参与旅游开发建设等。通过

多方努力,多方筹措到更多的旅游发展资金,全面提高桂林旅游产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力。

(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有人认为,桂林旅游产业的发展仍然缺乏面向新世纪的具有国际战略眼光和富于创新

精神的高级管理人才和设计者,这话有一定道理。为此,还必须:(1)创造更为宽松的

软环境,制定更为优惠的政策来吸引并留住高层次的管理人才。(2)加强旅游从业人员

的教育培训,组建培训网络及教育培训队伍,形成大培训格局,把培训发展成为产业,争

取桂林成为全国旅游教育培训基地之一,促进旅游教育培训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现代

化。(3)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解决旅游大县的人才问题。市里可有计划地选

出一些管理人员到县里挂职、任职,县里的同志也可到市旅游部门或企业挂职,通过交流

,帮助县里培养旅游管理干部;也可以派人到县里办班或县里派人到市里的旅行社、饭店

等进行培训或实习,帮助各县提高旅游经营管理素质和水平。(4)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营造全民关心、支持旅游发展的舆论环境。同时,可开展争创微笑景区、微笑城市和争当

万名优秀市民等活动,以提高市民的旅游意识和整体素质,为桂林发展旅游提供一个良好

的社会环境。

(五)深化改革,提高旅游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1.深化旅游行业的体制改革

一是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大对国有旅游企业的改组、改制和改造力度,做

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要以产业化为目标,逐步培植大型旅游企

业集团,实行一体化管理,一条龙服务,提高规模经济水平。要优化旅游企业结构,切实

发挥旅行社的龙头作用。积极引导旅行社业向品牌化、集团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切实发

挥旅游业的龙头作用。二是逐步开放旅行江市场,打破行业垄断,允许和鼓励具备条件的

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所有制形式开办旅行社。从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来看,桂林旅游产品已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桂林要想招徕更多的客源,进而扩大

和推动吃、住、行、游、购、娱各项旅游消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开放旅行社市场

。通过组建中外合资旅行社,利用外商的资金、人才和客源组织渠道为桂林招徕、组织客

源服务。吸引区内外大集团公司加盟桂林旅行社业,以此带来商机和客源。允许和鼓励具

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开办旅行社。

2.加强管理,规范市场

要按照市场规则,对各种所有制形式和经济成分的旅游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通

过市场竞争逐步形成适应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经营机制,建成一个开放、竞争、有序的

旅游企业市场体系。要依法规范旅游业。严格执行国家已发布的法律法规,尽快制定出《

桂林旅游管理办法》。旅游行业管理要尽快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从微观管理转向宏

观管理,从管理旅游企业转向管理全市旅游市场,研究旅游发展战略、制定规划、完善政

策、搞好行业间的监督协调和服务上来,以适应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新要求。

3.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目前,我市虽然成立了相应的行

业管理协会,但有名无实。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必须赋予行业协会一定职权。可借鉴美

国、日本、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加强行业协会建设。采取协会与企业签订合同

的办法,规定和约束企业必须在协会的行业规则下经营,形成行业自律。

二、是从旅游资源的特点分析桂林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特点。

( 1 ) 1 多样性特点:桂林市有山峦、岩洞、寺庙等旅游资源( 1 分),种类较多且各类资源数量较多( 1 分); 2 地域性特点:石林、溶洞等喀斯特地貌、壮族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等旅游资源( 1 分)在桂林市大规模分布,且密度大( 1 分); ( 2 ) 1 大量开发石林、溶洞、温泉,导致地质灾害多发( 2 分); 2 人造景点建设过多,导致生态破坏严重( 2 分); 3 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进驻,导致风景区环境污染明显( 2 分)。(选两点,得 4 分)

三、请采用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方法对国庆长假与国庆前后的桂林市场旅游市场进行分析?

今年以来,桂林市旅游行业和部门大力开展“品牌提升年”活动,以品牌提升旅游发展质量和水平,开展旅游促销,积极倡导诚信守法经营,深入实施“两个转变、五个增加”的发展战略。年初在全国煤炭会议及一系列国家部门、大型企业商务会议的促销推动下,桂林市旅游市场以高开的态势,迎来新年开门红,1—5月保持了持续稳定地增长。

到2007年5月底止,桂林旅游人数达558.70万人,收入达292103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22%、19.91%;旅游收入增长高出旅游人数增长9.69个百分点,旅游经济正向提高效益方面优化。

一、旅游接待人数情况

2007年5月底止,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为558.70万人,其中海外入境游客为48.80万人,国内游客为509.90万人,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22%、10.68%、10.18%,均保持10位数以上的增长幅度。

从海外游客来桂结构看:入境游客外国人为 29.10万人,港澳

5.06万人,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8.87 %、41.74%,台胞为14.49万人,同比增长6.15 %。

从来桂国内游客看:来桂国内旅游人数达509.90万人,市区为286.62万人,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0.18%和8.91%。

二、旅游收入情况

2007年5月底止,来桂旅游收入为292103万元,其中海外旅游收入为100508万元,国内旅游收入为191595万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9.91%、23.43%和18.15%。

三、市场主要特点:

1、高开高走形成今年旅游市场开门红局面。一月份在全国煤炭会议的促销推动下,桂林市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住宿餐饮服务业市场繁荣;紧接着二月份是春节黄金周,桂林市作为日益完善成熟的旅游市场,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开展品牌创建活动,改善服务意识,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手段,全面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目标,桂林旅游黄金周产生了黄金效益。从而使桂林市旅游经济热浪高起。

从春节黄金周游客看:春节黄金周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8.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9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 1.4%和 17 %。漓江游览接待业5.1万人次,芦笛岩接待2.86万人次,乘船游览“两江四湖”1.16万人次,乐满地接待1.6万人次,阳朔《印象。刘三姐》接待1.87万人次,银子岩接待1.1万人次,各景区景点接待游客数同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2、稳中有升的旅游两项指标再创历次黄金周新高。在认真总结前19次黄金周经验的基础上,桂林市创造和利用一切机会加大旅游营销力度,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五一”黄金周,来桂旅游高峰如期而至,全市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在去年“五一”的高基础上再次出现历史突破性增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7.19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84%;实现旅游收入4.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85%,收入增幅超过人数增幅近7.01个百分点,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再创历次黄金周新高。

3、火热市场推进桂林旅游“夜时代”。黄金周节假日期间,桂林市客流高峰居高不下,桂林“城徽”象鼻山和“国宾洞”芦笛岩等景区达到本次黄金周接待最高峰,荔浦银子岩则创该景区日接待量最高记录。桂林旅游旗舰产品漓江和《印象·刘三姐》一票难求。为了满足广大游客的旅游需求,桂林市各景区在确保接待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延长接待时间,荔浦银子岩最晚营业到晚上11点。为了保证旅游项目的质量,《印象·刘三姐》限定每天只演两场,每天的票基本都在两天前售罄。两江四湖规定每天24点为最后一班游船的开行时间,这样也要每天凌晨1点半前才能结束游览。即使到了深夜,在市区及阳朔街头转悠的大量游兴不减的外地自驾车以及在西街泡吧的不同国度的游客,都在显示着桂林旅游已被火热的市场推进了“夜时代”。

4、第六次铁路提速,为桂林市旅游市场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4月18日,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桂林站旅客列车车次、运行时间和开车时刻均有较大变动。桂林站原有图定列车由19对增加至22对;新增开的桂林北~成都K651/4/1、K652/3/2次列车途经湘桂、焦柳、渝怀、达成等线,横贯广西、湖南、贵州、重庆与四川四省一市,使桂林乃至广西与四川、重庆及沿途的怀化、涪陵等西部重镇连成一线,沿途丰富的旅游资源将和桂林形成一条极大的旅游资源链,为旅行者打通了一条新的精品旅游线路,有力推动桂林旅游市场的开发和拓展;桂林-昆明K393/4次的开行极大地拉近了桂林和昆明这两座举世闻名的国际旅游城市的距离。而且,重庆和成都都有进藏始发列车,桂林北-成都快速列车的开行,无疑又为桂林旅游市场带来了新的亮点。此外,铁路再次提速使游客在火车上停留时间普遍缩短,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出行时间,可选择的线路有所增加,可用于旅游消费的时间有效延长,不仅使出游者大大受益。

5、乡村体验型农家乐成为县域旅游新品牌。与以往热衷远途旅行不同,如今市民更青睐就近找乐,下乡旅游。同时,桂林市近郊及各县旅游景点还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桂林到龙胜、兴安、恭城、阳朔休闲旅游的市民剧增,大量游客涌入县乡,各县旅游接待应接不暇。各县宾馆、酒店出租率大幅提高,与市区住房以及星级宾馆出租率略有下降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特别是兴安县乐满地及时把握首批国家5A级景点机遇,采取积极地对外宣传和扩大国际市场对策,与多个国家的多个旅行社鉴定团队接待合同,引起国际游客大幅增长。乡村体验型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有力推动了乡村变富变美,丰富了旅游产品,也逐步改变了单一观光旅游格局,为农村土特产品开发、销售提供了绝佳平台,使旅游业在吸纳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作用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桂林市旅游局在各县评选出的农家乐旅游示范点逐渐成为当地旅游的品牌。

桂林旅游市场消费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