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汉旅游市场客源规模
1.1 旅游市场规模内涵
所谓旅游市场,指的是旅游产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所反映的旅游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各种经济行为和关系的总和从理论上讲,所有影响旅游发展的因素都是影响旅游市场规模的因素,这些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居民因素,主要包括居民的经济条件、闲暇时间和身体素质等。(2)交通因素,包括旅游地交通线路的便捷性及安全性、旅游地交通工具的状况以及居民个人拥有交通工具的状况。(3)旅游地接待因素,包括旅游地宾馆的档次、数量及安全性,旅游地的服务质量等。(4)居民与旅游地之间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联系的密切程度等。
衡量国内旅游市场规模的指标很多:从总体指标上讲有国内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者总花费、国内旅游者总人数等;从个体指标上讲有居民的人均出游率、旅游者的人均旅游花费、居民的人均旅游花费。而衡量经济、交通条件的指标也比较多:GDP总量、居民的人均GDP、居民的人均收入、交通的通达性、各种交通方式的通车里程及各种交通网络的密度等,应根据研究的需要有所取舍。
1.2 武汉旅游市场规模概况
武汉自然生态环境良好,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旅游产品类型多样,特色突出;城市分区布局脉络清晰,为发展城市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十一五”期间,武汉市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投资总额达到725.11亿元,以武汉都市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科教旅游、水体旅游、商贸旅游、工业旅游、宗教旅游和乡村休闲旅游等8个专项旅游产品开发为基础,策划实施了以武汉作为旅游集散中心地的省内旅游线路48条、市内旅游线路31条,策划产品实施项目32个,改扩建项目11个,培植具有地域特色节庆产品l3个。
1.2.1 交通条件
武汉是全国铁路主枢纽之一。至2008年,武汉市内有到红安、麻城、罗田、英山、浠水、洪湖、阳新以及大别山旅游区等地的红色旅游班线。省客集团还先后开通上海、南京、泰州、南昌、赣州、湘潭、西安等跨省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2006年夏季,新华路、傅家坡等客运站增开了前往桂林、张家界、庐山、泰山、黄山、天柱山、景德镇等地的客运班线。武汉拥有码头泊位615个,拥有各类船舶2080艘,总载客量6万客位。客运量居长江内河港口首位。武汉港开设了去重庆、九江、三峡等旅游地航线。武汉机场的航线可抵达全国56个大中城市,并开通了至香港、澳门及日本福冈、韩国清州四条国际航线。
1.2.2 旅行社
至2008年,武汉市有旅行社(旅游公司)169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6家,国内旅行社153家。国际旅行社中有8家具备出境组团条件,长江轮船海外旅游总公司居第13,省海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居第44,省中国旅行社居第71。近年来,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培训,使旅游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一般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率达80%以上,高级导游24人,有19人在岗,中级导游约136人。加上市内武昌旅校和长航职校等职业学校、湖北大学旅游学院以及武汉大学旅游系、华中师范大学旅游系等本科院系以及研究生专业每年可为旅游行业输送大量合格的旅游管理人才和旅游服务人员。
1.2.3 旅游接待设施
至2008年,武汉市有旅游星级饭店120家。其中五星级6家,四星级17家,三星级54家。共有客房15447间,床位28410张。并有香格里拉、假日、万豪等一批国际知名管理集团进驻武汉,结束了武汉市无顶级饭店的历史。全市现有定点涉外商店11家,定点涉外餐馆l0家。并有一批大型购物中心、专业商品批发市场、大型美食城广场、美食街及风味特色餐厅,能较好的满足中外游客的需求。尤其是旅游购物在旅游外汇收入中所占比例近几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旅游商品在品种、数量、特色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
1.2.4 旅游经济
以2005年分析,武汉市接待海外旅游者41.23万人次,同期增长31.1%。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93.49万人次,同期增长35.6%。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35.19亿元,同期增长16.0%。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72亿美元,同期增长36.5%,国内旅游收入221.22亿元,同期增长l5.1%。从客源地域分布来看,来自港澳台、东亚的旅游者分别占40%和20%左右,二者合计接近全市海外游客总数的60%;来自西欧、东南亚、北美的旅游者总计约占全市总数的20%。武汉旅游基本形成了以省内及周边省区客源市场为主体,以华东、华南客源市场为支撑的基本格局。长江中下游沿线、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周边省区是武汉国内旅游的主要客源来源地。
2009年武汉旅游规模部分数据如表1-1。
表1-1 2009年武汉旅游业发展规模部分指标
指标 武汉
国内旅游人数(万人次) 6359.99
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万人次) 66.90
旅游总收入(亿元) 508.65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 3.29
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486.18
年末星级以上宾馆数(个) 111
三星级及以上宾馆数(个) 83
国际、国内旅行社个数(个) 235
年末旅游景区数(个) 32
4A级及以上景区数(个) 10
参考文献:
[1] 张立生. 我国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分析与预测.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1):59-61
[3] 薛兵旺,赵永刚. 武汉旅游经济产业优势与发展对策. 企业导报,2011(7):158-159
[2] 徐梦婧. 武汉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的现实基础与对策. 经营与管理,2008(4):79-82
[4] 虎磊. 武汉旅游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魅力中国,2011(11):123-124
这可是我下了好多文献给你专门写的啊!
二、去武汉旅游消费主要群体有哪些人
去武汉旅游消费主要群体是年轻人。2022年元旦期间,武江汉路步行街成为不少武汉市民和外地旅游的必逛之地。据统计,1月1日—3日,武汉江汉路步行街客流量达到86万人次,营业额突破1.2亿元。年轻人成为江汉路步行街的消费主力军,其中18岁—30岁消费人群最多,占比达到62.1%,其他年龄段人群共占比例37.9%,所以去武汉旅游消费主要群体是年轻人。
三、武汉有何凭借,终于挤进旅游消费十强城市?
武汉凭借的是完美的两江四岸,丰富的交通资源还有城市口碑的提升,让武汉跻身进了旅游消费十强城市。在“十一”的黄金周时武汉的接客量超过了两千万人次,其中有外地的游客一千多万。这让武汉超越了传统的旅游强市,目前是中国第二火的一个旅游城市。
国庆期间武汉的街客量是全国第二,并且之后在网络上武汉得到了比较高的关注度,获得了不少的赞赏。在央视节目《东方时空》中,我们看到了充满魅力的武汉,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之后不少游客将武汉作为目的地前来观赏,武汉的人气是越来越旺盛。
武汉的形象营销也越来越优秀,武汉将本市的旅游文化,还有交通等等的资源 进行了系统的整合,从而让武汉变得更加优秀。这几年武汉的景观亮化进行了升级优化,将长江的资源转化成了一种富有特色的产品,这让大家感到十分震撼。武汉展示出了这座城市的多样化,加上本身的交通资源就比较丰富,所以让更多的游客方便来到这里旅游。
武汉还在许多的景区中都推行了一系列比较惠民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吸引游客前来游玩。并且武汉的旅游服务也是一直在进步,旅游文明也一直在提升。来到武汉旅游,有十分热心的志愿者帮助游客,组织游客有秩序观赏风景,给游客们带来更舒服的享受,让旅途更好。
四、武汉旅游的优点和不足
武汉旅游的优点:
1、武汉市区的红绿灯基本都有倒计时,而且是一组灯对应一个计时器,倒计时在变灯前10秒开启,既方便驾驶员提前预判,也方便根据车流调整灯的时长。
2、武汉的教育、医疗水平较高,而且武汉市区的高架桥非常多,开车越来越便利。
3、武汉的过江桥梁非常多,武汉目前有11座长江大桥,而且还有双层共12车道的杨泗港长江大桥,南京5座,上下班高峰期过桥基本不会拥堵。
4、和很多同级别城市相比,武汉停车费不高,汉口火车站、湖北美术馆、武汉图书馆、汉口江滩、东湖等市区的景点或者公共场所,3元1小时,白天2小时及以上6元封顶。路边很多地方一天8元封顶。
5、武汉的特色美食便宜,而且机场消费也不高,机场的热干面价格和市区一样,每次去机场接人,都直接在机场吃饭。
武汉旅游的缺点:
1、马路外的道边修的很宽,但都被车占用了,行人无路可走,一个单独的视障人士在武汉是寸步难行的。
2、地铁居然使用独特的APP,互联互通卡不能用,微信支付宝不能用;公交卡坐巴士可以8折,但手机NFC公交卡原价。
3、缺乏特色,旅游不能只是商超美食城,能吸引人的是城市人文和历史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