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过年炸什么

洪洞过年炸:洪洞传统名吃 油炸馓子

馓子,是洪洞县独有的一种油炸食品。据《洪洞县志》载:每年农历二月二,洪洞、赵城两县要在广胜寺进行祭水庙会。逢此日,广胜寺人山人海,两县县令及地方绅士都来参加。但见庙会中有敲锣打鼓的,有放三眼冲的,还有卖油糕、豆腐菜、羊杂烩等各种风味小吃的。在这众多的摊点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县来的烹饪高手,在此架起油锅炸馓子。这既是一场技术表演比赛,又是祭水前的必要准备。待炸出的馓字在大方桌上堆成了“山”,人们便开始祭水。祭水由“水神庙”的高僧主持,主要内容是向莲花池投馓子。说来奇怪,每投进10个馓子,到了分水亭,必然分成北面7个,南面3个。经过测量,北面的水流量之比为7:3 。为什么三、七分水,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很早以前,洪洞、赵城两县人为争夺霍泉水经常发生争斗,甚至出了人命。后来两县达成协议,在滚沸的炸馓子的油锅里,放10个铜钱,每县推选出一个代表用手捞,依据捞出的铜钱数分水。结果赵城代表捞出7枚,洪洞代表捞出3枚,于是便修筑了这个三、七分水的亭子。

油炸馓子用上等麦子磨的面粉,加少许食盐和调料,用水调和,揉成面坯。然后再搓成条状,环绕排满盆中,上面洒抹一些菜籽油。待面条在盆中回透,弹拉力恰到好处时,将面条绕在手上,用手来回抻开,粗细均匀一致,折叠造型,放入油锅,用筷子轻轻翻动,掌握火候,炸成大把或小把的,便是金丝套环的黄脆脆的金馓子。

洪洞的小吃有哪些?

小吃有春卷、羊杂(猪杂)汤、醪糟、面鱼儿等等。

洪洞县是山西人口第一大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地处山西省南部,临汾盆地北端,东隔霍山与古县交界,西靠吕梁与蒲县相连,北与霍州、汾西县为邻,南与尧都区接壤。

洪洞县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被称为“华人老家”。辖区有252处人文名胜及自然景观;年平均温度12.3℃,年平均降水量493.3mm。

洪洞县辖9个镇、7个乡,463个行政村,国土总面积15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9万亩,户籍总人口74万人(2012年)。洪洞县是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山西省重点旅游县。

山西洪洞的特产

特产主要有洪洞莲藕、秦壁鞭杆葱、玉堂春酒、洪洞甲鱼、洪洞元宵等。

洪洞莲藕,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洪洞元宵在宋代已享有盛名。洪洞元宵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霍泉水浇灌的糯米品质优。

洪洞特色美食有哪些?

1、洪洞羊杂烩

羊杂烩是洪洞县的特产,最早出现于元代。其最大的特点是原汁原汤,即只加入最普通的一些调味品,诸如盐、辣椒油(用羊油炸制)、葱白。花椒、味精、大料等,然后放入砂锅中慢慢煮熟,这一作法与蒙古族吃羊肉的习俗大同小异。羊杂碎集羊内脏于一锅,形色繁多,肉质各异,味道酸辣兼宜,无腥不腻,汤鲜味美,入口生津,营养丰富,既经济实惠,又食用方便。

2、洪洞醪糟

洪洞醪糟闻名遐迩,最早出现在霍山南麓洪洞城的小吃摊上,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庙会,来此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人山人海,解渴生津的醪糟便应运而生。洪洞醪糟之所以有名,是由于它使用的霍泉水和此水灌溉生长的糯米,还因为用独特的灶具与奇特的酿制方法。洪洞醪糟现有藕粉醪糟、清汤醪糟、蛋花醪糟、桂圆醪糟、三仙醪糟等十余个品种,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大众化羹汤。

3、洪洞霸王别姬

洪洞县靠汾河一带盛产甲鱼。甲鱼即鳖,俗称“王八”,既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品,又是主治阴虚、劳热、骨蒸等病症的良药,具有活血通络、消症化积功效的名贵药材。当地人用甲鱼做成一道道风味独特的地方名菜。用甲鱼和鸡为原料制作的名菜“霸王别姬”,色鲜味美,营养丰富。

你们知道洪洞有哪一些特产?

洪洞县靠汾河一带盛产甲鱼。甲鱼即鳖,俗称“王八”。它保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品,又是主治阴虚、劳热、骨蒸等病症,具有活血通络、消症化积功效的名贵药材。

洪洞当地特色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