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柳州三江有什么好玩的
问题一:广西柳州三江有什么地方好玩的`? 一、林溪程阳桥一日游
县城侗族博物馆 ――石眼寨风光――侗乡田园风光及水车群――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一程阳永济桥――侗族风情歌舞表演――品尝侗族风味餐――游程阳八寨――返回
二、独峒孟江一日游
县城――侗族宇庙三王宫――和里南寨侗族“咖啡”(油茶)――产口千年古榕――同乐蓬叶侗寨――孟寨侗苗团结桥――座龙寨――八协、平流、华练、巴团风雨桥系列――独峒三省牛圩――林略高定侗寨观鼓楼――返回
三、老堡水陆一日游
县城――老堡古镇观榕江、浔江、融江三条江汇合口――小山峡风光及双龙抢宝及开源节流口――徒步老巴山观瑶寨梯田――返回
四、八江马胖程阳名桥一日游
县城――石眼寨风光――三团侗寨――八江、八斗风雨桥――马胖鼓楼――平善侗寨――侗乡田园风光及水车群――程阳永济桥――游程阳八寨――宿侗族民居吊脚木楼(农家旅馆)
五、双休日丹洲、古宜、程阳民族风情生态游
星期五晚上:丹洲石门冲自然生态景区(洗山泉浴)――星期六:上午到和平去漂流,下午到程阳桥观看民族风情表演和游侗寨――星期天:上午参观天下第一鼓楼:三江鼓楼,参观侗族博物馆,下午游丹洲岛生态村和古城。
问题二:广西柳州三江有哪些好玩的? 5分 柳州市旅游景点-三江侗乡
位于湖南、贵州、广西三省毗邻地带,临河沿溪一带,会有许多极富民族特色的民舍木楼,这就是保留完整的侗乡民居,它们带有浓郁的传统民间文化和神秘色彩,令人向往。
以低山和丘陵地貌为主的三江县,属云贵高原的雪峰山、越城岭和苗岭山脉的延伸地带,县境内山岭叠翠,蜿蜒起伏;在这里生活的主体民族是侗族,占全县人口的53.6%。由于侗族同胞的衣、吃、住、行都具有十分突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再加上侗乡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以及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使三江成为桂中地区民族风情与风光旅游的一个热点。
游客到三江旅游,可以欣赏到建筑艺术独特、举世闻名的国宝――程阳风雨桥以及马胖鼓楼和侗乡民舍,可以领略到侗家纯朴的古风民俗,还可以参加规模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活动。
问题三:柳州三江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最佳游览季节 :一年四季
柳州必游景点 :柳侯公园/大龙潭/鱼峰公园/蟠龙山/白莲洞/三江侗乡/
东门城楼/象州温泉/箭盘山奇石园/融水苗寨
景点介绍
天地的造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原汁原味的天然美景。来到柳州,你才能感受到:除了桂林山水外,原来柳州的风光更别有洞天。
AAAA级景区: 大龙潭景区、柳侯景区、鱼峰山景区 AAA级景区: 都乐景区
市周边旅游景区: 三江程阳风雨桥-马胖鼓楼景区、融水贝江 ― 元宝山景区、鹿寨香桥景区、融安大洲 ― 红茶沟 景区。
市区公园、景点
柳侯公园 大龙潭 大龙潭风景区 鱼峰公园 雀儿山公园 八桂奇石馆 鹅山公园 蟠龙公园 东门城楼 鱼峰山 江滨公园 柳江风光 都乐风景区
宗教旅游景点
灵泉寺、西来寺、天主教堂、基督教礼拜堂和 *** 寺
观光农业旅游景区、森林公园
柳州观光农业旅游区、三江国家森林公园、沙塘森林公园
县旅游景点
融水贝江―元宝山景区 响水风景区 融安大洲―红茶沟景区 鹿寨香桥风景区 三江侗乡风雨桥、鼓楼
问题四:广西三江有什么好玩的 三江鼓楼、侗族风雨桥、程阳风雨桥(永济桥、P龙桥)等。
问题五:去三江旅游有什么好玩的?? 三江侗乡位于湖南、贵州、广西三省毗邻地带,临河沿溪一带,会有许多极富民族特色的民舍木楼,这就是保留完整的侗乡民居,它们带有浓郁的传统民间文化和神秘色彩,令人向往。
以低山和丘陵地貌为主的三江县,属云贵高原的雪峰山、越城岭和苗岭山脉的延伸地带,县境内山岭叠翠,蜿蜒起伏;在这里生活的主体民族是侗族,占全县人口的53.6%。由于侗族同胞的衣、吃、住、行都具有十分突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再加上侗乡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以及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使三江成为桂中地区民族风情与风光旅游的一个热点。 走进柳州地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不仅使人感受到浓郁奇的侗族风情,更以独特的侗族建筑艺术令人称赞。只要走进侗乡,不论向哪个寨子望去最先进入眼帘的就是风格独特、结构精巧、雄伟壮观的侗族风雨桥和鼓楼,其中,程阳风雨桥和马胖鼓楼最大,最具有代表表性,这些独特的建筑与周围秀丽的自然田园园风光相交织,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1、交通:从火车站到县城有一段距离,一般可以坐中巴车到县城,车费2--3元。然后转开往林溪的巴,到“程阳桥”下车,车费3元,门票10元。从火车站到县城要坐中巴,晚上比白天贵一些。县城内有很多三个轮子的,四周封得严严实实的箱子一样的车,是县城内的主要交通工具,但我个人认为,没必要以车代步的。到程阳桥可以坐有“三江--程阳桥--林溪”的中巴,大概2--3元就可以了。去程阳桥的车的车站在县医院对面的斜坡上。自己驾车的话,最好不要开超过两个轮子的车,因为没有足够的地方停车--尤其是旅游旺季。
2、住宿:在三江解决住宿问题是不难的,如果在景区可以住“程阳桥”旅社,20块一晚,可以洗热水。程阳桥旅社是景区附近唯一的一家旅社,就在桥边,旁边就是民族风情表演的园子,而且就在山脚下,逛寨子很方便。要是住农家就更便宜了,只要5--15块就可以了。当然,条件都很一般。在县城可以住“风雨桥”宾馆,这是一家涉外宾馆,条件应该是三江数一数二的了。风雨桥宾馆在县城靠近中心的位置,白天看县城,晚上逛夜市都很方便。
3、餐饮:当地人喜欢打油茶,有些家庭甚至一天三餐都吃,就是把茶叶和调料一起煮,然后滤掉茶叶,趁热把主食泡在里面就可以吃了。主食可以是任何东西,米饭,炒米,米粉等等,只要能吃的就能泡。好象还有一种叫酸鱼的配菜,味道还可以,但据说不是每个人都吃得惯。 4、其他:桥上有很多老奶奶会用侗语向你兜售侗绣之类的东西,价钱一般都不贵,要是不买,可以借口听不懂,笑笑就离开,否则她们会一直跟着你。桥边有家旅馆,运气好的话,你可以请主人当导游,他们并不介意你给小费。要是运气再好些,碰上旅游团,就可以看到表演哦。要是不想住旅社,也可以住农家,不贵,5-15元一晚。侗家人一般都热情好客的,你可以求他们给你做向导,一般都不会拒绝的。三江的风雨桥很多,要是有时间,就一定要去独侗乡看岜团风雨桥,比程阳永济桥的做工要精致得多,是三江所有风雨桥中,唯--座人畜分道的桥,那里的鼓楼也是最多的。当然,去那里就要费事的多。
摘自:懒途旅游网
问题六:柳州市区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AAAA级景区: 大龙潭景区、柳侯景区、鱼峰山景区 AAA级景区: 都乐景区
1、大桂林山水民俗文化旅游线:
线路:桂林(阳朔)-灵州-兴安-资源-龙胜-三江-融水-柳州
特色:以桂林山水、柳州民族风情为主的大桂林旅游区,组成以漓江、象鼻山、芦笛岩、灵渠、龙胜、三江程阳桥、融水苗族风情、刘三姐传歌成仙的鱼峰山、箭盘山奇石馆等景区形成一条丰富多彩的旅游精品线。
2、柳州市内旅游线
线路: 鱼峰山景区-柳侯风景区-大龙潭风景区- 箭盘山奇石园-马鞍山奇石市场
特色: 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林茂为特点。鱼峰山风景区、柳侯风景区和大龙潭风景区都为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马鞍山奇石市场和东环奇石城是各种奇石汇聚交易的场所。
3、民族风情旅游线
线路: 柳州壮族风情-三江侗族风情-融水苗族风情-金秀瑶族风情
特色:(1)壮族的歌,侗族的建筑,苗族的节,瑶族的舞。悠久的历史、渊源流长的民俗文化,构成了柳州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风情。 柳州山歌: 柳州几乎天天都能听到山歌的对唱。每年春秋两 季,男女青年都会盛装妆扮汇聚到特定的场所进行对歌。这种歌会形式称为 “ 歌圩 ” 亦称为 “ 歌节 ” ,尤其以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歌会最为热闹。倘逢歌节,广西民族歌手都聚集鱼峰山和江滨公园等地,高歌互答,盛况空前。 (2)融水苗族风情: 融水苗寨沿着贝江而蜿蜒:春到苗寨,沿江盛 开的杜鹃花映红了两岸,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盛夏严日、江 风拂面、凉意无穷,秋冬时节、红叶漫坡、野果橙黄、气派非凡。到苗寨作客,好客的苗哥苗妹用拦路歌和拦路酒热情的款待你。
4、刘三姐山歌文化之旅
线路: 柳州-宜州-桂林
特色: 美丽的刘三姐出生于宜州下枧河,顺流而下到了柳州,并在鱼峰山下传歌成仙,而如今桂林《印象刘三姐》则能让您对刘三姐产生无尽的遐想。
5、原始生态旅游线
线路: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鹿寨香桥风景区-融安红茶沟森林公园-元宝山原始森林-圣塘山原始森林
特色: 天地的造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原汁原味的天然美景。来到柳州,你才能感受到,除了桂林山水外, 原来柳州的风光更别有洞天。
6、工农业旅游线
线路: 柳州钢铁工业景点-柳州烟厂工业景点-观光农业旅游区-柳州汽车工业景点。
特色: 感受现代工业的脉搏,领悟高新农业技术魅力。
7、市周边旅游景区: 三江程阳风雨桥-马胖鼓楼景区、融水贝江 ― 元宝山景区、鹿寨香桥景区、融安大洲 ― 红茶沟景区、
8、市区公园、景点
柳侯公园 大龙潭 大龙潭风景区 鱼峰公园 雀儿山公园 八桂奇石馆 鹅山公园 蟠龙公园 东门城楼 鱼峰山 江滨公园 柳江风光 都乐风景区
9、宗教旅游景点
灵泉寺、西来寺、天主教堂、基督教礼拜堂和 *** 寺.
问题七:柳州三江跟黄姚古镇哪个好玩 黄姚古镇规模更大一些,比较好玩, 兴坪古镇的话就是去游览兴坪漓江的话 顺带看看,
问题八:大家了解广西三江有什么好玩的吗? 程阳桥又叫永济桥、盘龙桥,位于柳州三江县城古宜镇的北面20公里处,是广西壮族地区众多风雨桥中最出名的一个。
程阳风雨桥是典型的侗族建筑,这座横跨林溪河的木石结构大桥,建于1916年,河中有五个石砌大墩,桥面架杉木,铺木板。桥长64.4米,宽3.4米,高10.6米。它的建筑惊人之处在于,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榫衔接,让人不得不佩服侗族人巧夺天工的技艺。桥上有栏杆和屋顶,还有5个多角亭,具有独特的侗族韵味。
程阳桥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三江侗乡,像程阳桥这类的风雨桥还有不少,仅林溪河上就就有十多座,而八江乡的“八斗桥”、独峒乡的“琶团桥”和“华练桥”,其技艺成就,都可与程阳桥相媲美。
问题九:柳州三江最好玩的地方是哪? 阳桥景区 、 侗族生态博物馆 、三江鼓楼 、丹洲景区、 马胖景区、 良口景区、独峒大塘坳区、孟寨景区
二、三江特产有哪些
金桔
柳州融安传统特产水果,具有“长寿果”的美称。柳州金桔果实椭圆形,皮色金黄且有光泽,油泡小而密,果皮甘香,肉质味甜,含有人体所需的糖、酸、维生素c
等多种营养物质,有消气化痰、止渴生津之功效。
香菇
主要盛产于三江、融水、金秀等地,金秀的“瑶山香菇”、融水的“怀宝香菇”久负盛名。香菇不仅味美,而且具有防止胆固醇增多的功效。
大肉姜
大肉姜肉质肥嫩,具特殊香辣味,是家肴不可少的调味品,有健胃祛寒的功效。你可以买一些姜干、姜粉、姜汁带回去。
鲳鱼
柳州鲳鱼肉质鲜嫩,味道有点像鲻鱼,营养也很丰富。这种鱼鱼体形侧扁成盘形,背较厚,无须,白身、银鳞、黑尾、线鳍,可别认错了。
云片糕
柳州云片糕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细腻,以上等大糯米、纯猪油、精白糖为主要原料,辅以天然香料和陈皮末精制而成,具有营养丰富、余香悠久的特点。
寿棺
古而有之。如今的棺材,已不是旧时的土葬棺木,而是制成一种小巧精致的工艺美术品,取其读音“官财”,为“升官发财”之意,代表了劳动人民的进取精神,变成一种吉祥物了。发展至今,其内在的质量和外观的设计都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柳州的寿棺工艺考究、设计精美,在材料上都采用上好的香樟木、香杉木和香柏木。规格多种多样,主要外观设计有百寿图和百福图、九龙图三种。产品出口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台地区,并以其优良的质量和精美的外观设计赢得良好的信誉。
三、三江侗族民俗有哪些
奇特的侗族婚礼 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婚礼非常奇特,一般在春节期间举行,如程阳旅游景区的八个寨子便是在正月初二举行婚宴,正月初三送新娘“回门”。 侗族婚礼最奇特、最隆重的是送新娘“回门”。“回门”即送新娘回娘家,送新娘回娘家时新郎不得随行,而由新郎家的兄弟姐妹和亲朋好友挑着彩礼,组成浩浩荡 侗族
荡的送亲队伍,送亲的队伍越长,表示新郎家的家业越兴旺。彩礼有侗族特有的酸鱼、酸肉、酸鸭等。伴娘是新郎寨上的年轻姑娘,在长长的送亲队伍中,新娘走在最后面,手里抓着一块布,以便外人辨认。送亲途中,为了显示新郎家的家业,送亲队伍往往故意绕道而行,专找人群密集的地方通过。沿途每经过一个寨,都要燃放爆竹。新娘被送到娘家后,伴娘不得进新娘家门,要立即返回新郎家。娘家人随即给每个客人端上一碗加了糖的油茶,称为“喜茶”。晚上,送亲队伍中的未婚青年和新娘寨子上的未婚青年通常会聚在一起聊天,寻找意中人,谓之为“坐夜”。 极具传奇色彩的侗族“赶贼节” 每逢中国传统佳节大年初一,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唐朝村的侗族民众,便聚在一起举行独特的传统避邪节——“赶贼节”活动,企盼着来年岁岁平安。 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唐朝村是个侗族风情非常浓厚的村寨,地处三江县的北部,与贵州、湖南省交界。全村二千三百多人口,居住着杨、吴、龙、阳、夏、汤六个姓的侗族民众。“赶贼节”是三江县唐朝村独有的传统节日,是一九五二年起每年大年初一都必须举行的节日活动。“赶贼节”源自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唐朝村解放前,由于山高林密,经常受到山贼的骚扰,解放后,为了避邪,同时也为了教育子孙后代不要做伤害他人的事,寄语来年岁岁平安。 由于以前山贼进村抢劫时,是龙姓的人把山贼赶走,同时由于龙是中华民族的吉祥物,所以唐朝村的侗族民众定下规矩,“贼王”必须由龙姓人来扮演,预示着龙可以化邪为吉祥。其他贼则由村里的年轻小伙子扮演。唐朝村分为上中下三个鼓楼片区,每年轮到一个片区的村民扮演山贼。 “赶贼节”活动开始后,侗族民众就开始放鸟铳,意在用枪声赶走山贼。一九九七年后,由于当地政府开展了收枪制爆活动,侗族民众的鸟铳被收缴。现在只能用炮竹声来赶山贼了。 “山贼”被赶跑后,可在寨外“偷”青菜回来做百家宴,到晚上,每家拿出一碗糯米和一斤白酒,然后聚在鼓楼里吃百家宴。 另外,还有赛芦笙、 踩歌堂 、 抬“官人”、 “多耶” 、 行歌坐夜 、 “月堆瓦”、 “不落夫家”、 “偷亲”(偷婚)、 “送买转“(送新娘回门)、 “勾亲” 、程阳八寨集体婚礼 、拦路歌 等习俗。
风俗习惯 侗族的风俗习惯很具民族特色。饮食方面,以粳米为主,山区人喜吃糯米饭,爱打油茶。善腌制酸菜、酸肉、酸鱼,有“侗不离
酸”之说。好喝自酿的甜酒和低度蒸馏酒。吸烟也较普遍。侗族男子以着唐装为主,头包长青帕。女子头挽发髻置于头的左前方或脑后,插头簪或银梳,戴耳环、手镯和项链;穿大襟无领滚边衣,系带扣,里挂胸襟,下围百褶裙,秒绑腿,着云勾鞋。近几十年穿戴变化很大, 男的多穿装,女的多改穿唐装,青年穿西装的日益增多。侗族多聚族而居。一个村寨有一个至几个大姓,大寨有五、六百户。村庄依山傍水,房屋“干栏”为主,楼下安放石碓、农具、杂物以及喂养牲畜;楼上住人,中为厅堂,两边为火塘,是炊煮和取暖的地方,两头为卧室;三楼为卧室和粮仓.是侗族一村寨或一族姓的椟志,也是以、中心.风雨桥是侗寨外面为过河而建筑的桥梁,造型别致。凉亭、石板道、寨门、水井亭、“干栏”、鼓楼和风雨桥等,构成了侗族村寨的特色。侗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小家庭,严格实行族外婚。青年男女婚前恋爱自由,结婚时也须征求父母的同意。过去姑表婚盛行,解放后已基本消失了。行歌坐月更是侗族男女青年特有的谈情说爱形式。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水牛王”。
鼓楼 侗寨鼓楼外型象个多面体的宝塔。一般高2 0 多米,1 1 层至顶,全靠1 6 根杉木柱支撑。楼心宽阔平整,约1 0 平方米见方,中间用
石头砌有大火塘,四周有木栏杆,设有长条木凳,供歇息使用。楼的尖顶处,筑有宝葫芦或千年鹤,象征寨子吉祥平安。楼檐角突出翘起,给人以玲珑雅致,如飞似跃之感。 鼓楼是侗族人民的标志,也是侗族人民团结的象征。每个侗寨至少有一座鼓楼,有的侗寨多达四五座。过去鼓楼都悬有牛皮长鼓一面,平时村寨里如有重大事宜,即登楼击鼓,召众商议。有的地方发生火灾、匪盗,也击鼓呼救,一寨击鼓,别寨应声,照例击鼓,如此,一寨传一寨,信息很快传到深山远寨,鼓声所及,人们闻声而来。因此,侗家人对鼓楼,长鼓特别喜爱。 如今,社会秩序安定,长鼓已失去了它传递信息的作用。但鼓楼仍然是侗家人议事、休息和娱乐的场所。夏天,人们来到鼓楼纳凉聊天。冬天,大家围坐在火塘边讲故事。每到节日,男女老幼欢聚在鼓楼前“踩歌堂”或看侗戏。
风雨桥 又称花桥,也是侗寨特有的建筑之一。侗族擅长建筑。一般说,苗寨喜欢依山而立,侗寨则大多修在河溪两旁,跨水而居。因
此,侗寨就出现了、石板桥、竹蔑桥等。然而最富民族特色的便是风雨桥。坐落在广西三江林溪河上的程阳桥是风雨桥的代表。因桥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桥。这座桥建于1 9 1 6 年,是一座四孔五墩伸臂木梁桥。全长6 4 . 4 米,宽3 . 4 米,高1 6 米,五个石墩上各筑有宝塔形和宫殿形的桥亭,逶迤交错,气势雄浑。长廊和楼亭的瓦檐头均有雕刻绘画,人物、山水、花纹、兽类色泽鲜艳,栩栩如生,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油茶 打油茶是侗族人民喜爱的饮食。清香甘甜的油茶,提神醒脑,焕发精神,兼有祛除湿热,防治感冒、腹泻之效。它几乎成为侗族人
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对于许多人来说,一日两次打油茶是少不了的。客至,好客的侗家人必用油茶招待。打油茶有一定的程序。首先将“阴米”(蒸熟晾干的糯米,有的还染了五彩色)用茶油(茶子树果实榨的食用油)炸成米花捞出,再炒花生米、黄豆等副食品。最后把粘米炒焦,再放些茶叶稍炒一下,马上添温水入锅,加盐煮沸,即是油茶水。吃的时候碗里放点葱花、茼蒿、菠菜等,盛入油茶水,加些炸好的米花、花生、黄豆、猪肝、瘦肉等配料,有的还在油茶水中煮上小小的糯米粉汤团,就是色、香、味俱全的油茶了。侗家吃油茶时,主人和客人都围坐在桌旁或锅灶周围,由主妇动手烹调。第一碗油茶必须端给座上的长辈或贵宾,表示敬意。然后依次端送给客人和家里人。每人接到油茶后,不能立刻就吃,而要把碗放在自己的面前,等待主人说一声敬请,大家才一起端碗。吃油茶只用一根筷子。吃完第一碗,只需把碗交给主妇,她就会按照客人的坐序依次把碗摆在桌上或灶边,再次盛上茶水和配料。每次打油茶,每人至少要吃三碗,否则会被认为对主人不尊敬。吃了三碗后,如果不想再吃,就需把那根筷子架在自己的碗上,作为不吃的表示,不然,主妇就会不断地盛油茶,让你享用.
行歌坐月 在美丽的侗乡,青年男女到了一定年龄就开始社交,“行歌坐月”了。“行歌坐月”就是谈情说爱,一般都是农闲季节盛行。很多侗
寨有专门的“月堂”,即吊脚楼供年轻人聚会,多数是小伙子到姑娘家去与姑娘对歌交游。夜幕降临了,寨子里的小伙拿着自制的牛腿琴、琵琶等乐器,踏着斑斑点点的月光,一面拉着琴弦,一面哼唱邀约歌,从喜爱的姑娘吊楼下走过。琴声歌声拨动了姑娘的心弦,于是,她们急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推开窗子往吊脚楼下窥视,见是自己喜欢的人来了,就打手势,示意他可进楼。如果是自己不喜欢或不认的人来邀约,她们就急忙将窗户关起来不去塔理。假若那小伙子不肯离开她的吊脚楼、打口哨、呼喊,或用竹竿敲打她家的窗子和板壁。耐性好的姑娘虽然不做声,但她的家人便出来干涉,如果还不走,一瓢冷水从窗子上泼下来,意思是叫你快走开。“行歌坐月”爹妈是不阻拦的。因为他们觉得儿女谈情说爱是有人看得起,脸上光彩。对歌时,小伙子弹琴,姑娘仍在做手中活,但她们都在仔细听,并且心中在想以什么歌来答最好。在不同的季节要唱不同的歌,在问答式的对唱中,最容易看出谁懂得的事理多,见识广。许多青年就是在这种“行歌坐月”的社交活动中加深了解,最后结为美满幸福的家庭。
斗牛节 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水牛王”。“牛王”的圈多建在鼓楼附近,干净通风,称为“牛宫”。牛王有专人割草
担水拌料伺候,还要经常供给蜂蜜、猪油、米酒等食物。“牛王”体格硕大而健壮,浑身滚瓜流油,犄角粗壮尖利,象张开的钢杈。每年农历二月与八月的亥日是侗族的斗牛节。节前青年人吹着芦笙到其他村寨去“送约”邀请对手。“送约”之后,便到“牛宫”前吹奏芦笙,敬祭3 日,替牛“养心”。节期一到,群众集汇于周围,参赛“牛王”在芦笙伴奏下开始“踩场”:一青年手举写有“牛王”的“马牌”前行,昂首挺胸,“牛”气十足。“马牌”后紧随举着木制“兵器”的卫队和鼓乐队。“牛王”犄角上镶戴着铮亮的铁套,头披红缎,背驮“抢宝”牛王塔,塔上插有4 面令旗和两根长长的野鸡翎,象古代的将军一样。牛脖上挂有一串铜铃,悬在胸前,朗朗有声。“踩场”结束后,牛王退场。三声铁炮轰鸣,正式斗牛开始。牛倌把点燃的两把火分别抛到自己的“牛王”前边,同时放开手中缰绳,两牛冲向对方,群众敲锣呐喊助威。败方彩旗要允许胜方的姑娘们“抢走”。获胜的“牛王”披红挂彩,再度入场接受欢呼。若打得难解难分,就要用棕绳套住牛后腿拉开,握手言和。几,胜方姑娘去送还败方彩旗,败方小伙子设宴款待,陪唱“大歌”,并赠礼品“赎旗”。哪个寨子的“牛王”能获胜,是全寨的荣耀,所以斗牛后有群众性歌舞饮宴庆祝。近年贵州省的侗族“牛王”,还到一些大城市去表演角斗,使这种特殊的娱乐文化更加声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