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世界国际旅游收入
您好,2020年世界国际旅游收入情况如下: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数据,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收入达到了2.7万亿美元,比2019年减少了6.7%其中,欧洲收入减少了9.2%,达到1.2万亿美元;美洲收入减少了7.3%,达到1.2万亿美元;亚太地区收入减少了6.1%,达到1.2万亿美元;非洲收入减少了3.7%,达到1.1万亿美元;中东收入减少了2.9%,达到3.3万亿美元。
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收入的减少主要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使得全球旅游市场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疫情的影响使得全球旅游收入减少了6.7%,比2019年减少了1.8万亿美元。
近年来中国人到访日本旅游人数比例有多少?
近年来中国作为赴日旅游外国人中占比最大国家,为日本的观光立国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数据来源nippon.com
据日本国土交通省发布最新访日游客数据显示,2019年访日外国游客人数比2018年增加2.2%,达3188万人次,连续7年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而且中国人在日本旅行时所消费的额度,一直都是高居首位!加上港澳台三地,其实中国人是贡献了支撑日本旅游产业的半壁江山。
截止8月20日下午,日本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达到59090例。
日本观光厅6月17日发布估算数据称,5月造访日本的外国人仅1700人次,低于此前单月最少纪录,即4月时的2900人,连续两个月同比大减99.9%,是自1964年以来的历史最低记录。
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从2003年就以“观光立国”为本的日本来说,毫无疑问是一次巨大的打击。根据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的上级经济研究员发表的研究报告,由于这一突发情况的出现,日本旅游相关行业的损失有可能会超过2兆4750亿日元(约合224亿美元),约占日本2019年国民生产总值的0.45%。
日本内阁府8月17日公布了4~6月国内生产总值(GDP)速报值。除去物价变动的影响,实际上比上季度下滑7.8%,按年率换算同比下滑27.8%。连续三个季度呈负增长,降幅超过了2009年1~3月(按年率计算下滑17.8%),这是自1980年以来的最大降幅。
由于新冠病毒蔓延,日本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经济活动低迷,日本内阁府8月17日公布的4~6月国内生产总值(GDP)速报值刨除物价变动的影响,实际比上季度下滑7.8%,按年率换算同比下滑27.8%。连续三个季度呈负增长,降幅超过2009年1~3月(经季节调整按年率计算下滑17.8%),创下日本二战以后的最大降幅。
为推动观光业发展、刺激消费,日本政府推出了“Go To Campaign”活动,总预算高达1.7万亿日元。计划通过对地方政府、餐饮业、旅馆等进行补贴,以促进旅游交通业、餐饮业等的发展。分为第一弹“Go To Travel”及第二弹“Go To Eat”。随着日本传统节日盂兰盆节的来到,疫情现在持续恶化,迎来了第二波增长。
2020年7月22日,日本国土交通省观光厅主导的“Go To Travel“活动拉开帷幕。“Go To Travel”活动包含旅费打折、发行观光优惠券等项目。民众出游时,一般的费用可由政府补贴,但也设有上限,例如住宿一晚的补贴费用不得超过2万日元等。由于东京都疫情严重,出发地与目的地为东京的旅客将不能享受优惠。
在质疑声中,第二弹“Go To Eat”活动也即将展开。“Go To Eat”是以农林水产省为中心开展的支援餐饮业的活动,预计在8月下旬逐渐推行。
疫情这么严重,日本为何还鼓励大家出游?原因很简单: 疫情导致人员往来受到限制,来自中国的访日游客人数锐减,日本国家旅游局(JNTO)的统计显示,5月降至30人,当中国人来不了,只能靠内循环。
去年还一片兴兴向荣的旅游业,现在与旅游热点地区破产的企业的数量:东京都最多,达到109件;其次是大阪府(46件) ,东京都和大阪府(155件)加起来占总数的34.9% 。其他排名靠前的有北海道(24件);静冈县(21件)。
占赴日旅游33%的中国客人,去年花了1兆7700亿日元
近年来,每年重要节日都会有大量中国游客前往日本旅行和购物,日本的旅游行业相关的从业者,如酒店、零售业等也都会早早的做好迎接中国游客的准备。
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观光局(JNTO)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赴日观光的中国人为959.4万人,占日本外国人访日游客比例高达33%。总消费额约为1兆7700亿日元(按照2020年1月1日汇率约为1136.7亿人民币),占比更是高达40%。
2018年度,赴日外国游客在日本境内的总消费金额约为4兆5189亿日元,而日本造纸行业2018年的市场规模约为5兆3199亿日元,两个数额的差距并不大。换句话说,旅游业界的市场规模已经和日本排在第50位的造纸行业的市场规模相当,已经成为了日本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总消费金额的变化情况方面,除了2011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总消费金额下降之外,在2010年到2018年之间市场规模始终保持着增长的势头,其中涨幅最大的是2015年,达到了71.5%。在2015年之后涨幅开始回归正常水平,最近几年始终稳定在10%左右。
我们都知道,要发展某一个行业的最终目的,无非就是多赚钱。而影响总消费金额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游客的总人数,另一个是游客的人均消费金额。那么推动日本赴日旅游业界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哪一个呢?
答案是游客总人数。
人均15万日元,中国游客的贡献值暴增
赴日外国游客的人均消费金额方面,从2010年到2018年,增长率从未超过20%,大部分年份都处在±5%上下,最近几年一直维持在15万日元/人左右的水平。而赴日游客总人数的增长幅度则要大得多,尤其是2012年到2015年,每一年的增长幅度都超过了30%。因此,造成日本旅游业界市场规模快速扩大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人均消费金额的增长,而是赴日游客数量的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人均消费金额的增长率仅有两年超过了10%,分别是2014年和2015年,增长率分别是10.6%和16.5%,这背后的原因相信大家应该猜的到,也是由于中国游客的贡献。
2015年前后,由于日元贬值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赴日旅游的中国游客中爆发了“爆买”行动,让人均消费金额在这两年出现了异常增长。而日元汇率恢复到正常水平之后,人均消费金额开始趋于平稳,在最近几年始终稳定在人均15万日元左右。
在2014年以前,韩国游客一直是赴日外国游客的主力军,人数要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但是自从2009年日本政府对中国游客开放个人赴日旅游签证之后,赴日中国游客的数量就开始逐渐增长。
2015年“爆买”行动的出现则彻底点燃了中国游客赴日旅游的热度。2015年,中国赴日游客的数量达到了499万,相比2014年的增长率达到了107%,就此一举超越韩国成为每年前往赴日外国游客中占比最多的国家。2019年,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韩国赴日游客人数大幅度下降。但是好在中国游客数量继续高速增长,让日本赴日游客的数量并没有出现下滑,而是维持了小幅度的增长。
不过,由于2019年赴日韩国游客数量的大幅度下降,让中国游客在日本赴日旅游业中所占的地位更加重要。2019年度,赴日中国游客的数量为959.4万人,占了赴日游客总人数的30%以上。而排在第二位的韩国仅占了赴日游客总人数的17.5%,被甩开了一大截。
结语
由于地理相近、文化相通、观光互补、消费便利,日本已有了中国游客的后花园之称。对比欧美国家,日本与中国文化相近,普通中国人容易坦然接受日本的文化环境,更能在日本找到熟悉的历史感,再加上中国年轻人热衷于日本的动漫和时尚,日本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即使是疫情过后,压抑许久的国人更愿意去日本等周边国家。
对日本来说,中国游客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游客团体,重要性要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可以期待的是疫情过后,日本也对中国游客制定相应的旅游刺激政策,你们期待吗?说说看~
以上です。
文章资料来源:钛媒体APP
2019-2020年澳大利亚旅游收入
608亿澳元。通过大数据查询得知,2019-2020年澳大利亚旅游收入为608亿澳元。澳大利亚联邦,简称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去一趟美国旅游大概要多少钱
根据2019年的消费去一趟美国旅游旅行的费用大概是25000-50000左右。如果要全美国玩遍,起码要一个月左右,一般旅行的费用大概是25000-50000左右。去美国玩最好选淡季去比较好,人少而且还比较便宜一些。可以跟团,也可以自驾游,英语不是很好建议还是跟团比较好。
去美国全景游的话最好是选在5-10月份之间,各个城市间的气候变化不是特别大,一定要避开寒冷的冬季,除非仅仅是去夏威夷享受阳光。 美国的东西和南北跨度都非常大,因而全国的气候差别也相当大。同样在冬季,有些地区气温降至了零下几度,而有些地方却可以泡海水浴。
美国的夏天非常炎热,游客要有“战高温”的准备;但如果是去美国北部旅游,最好要带上一件厚毛衣或防寒夹克,即使是在夏天,美国北部却是比较凉爽的,夜里甚至会有一些寒意。
扩展资料:
旅游景点
夏威夷州
夏威夷州(英语:Hawaii)在1959年8月21日成为美国的第50个州,由夏威夷群岛所组成,夏威夷位于北太平洋中,距离美国本土3,700公里,总面积16,633平方公里,属于太平洋沿岸地区。
夏威夷旅游须知
1、赴夏威夷旅游,建议您至少提前60天报名,既能预留足够时间准备材料办理旅游签证,还能早做行前准备,成就一次完美旅行。
2、外籍护照客人请自行办理签证并确认签证是否有效。
3、不接受持因公护照客人进行预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国旅游线路
出境旅游市场近年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截止2019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的场景日益多元化,出境旅游已是中国人生活水平改善、幸福指数提升的一大标志。
1、在预订渠道上,中国游客一个手机走天下,携程这类OTA(在线旅行社)成为出境游主流预订、服务平台。
2018年,携程通过各类出境旅游产品和服务,服务了超过5000万人次出境游客。2019年中国游客选择出境游度假产品到达全球158个国家,较去年增加了17%,出境人次和消费额也创新高。
2、银行卡消费仍是主要的支付方式,但移动支付快速提升,银联卡已成为中国人出境主流支付工具。
为更好服务出境游客,银联国际加速受理环境建设。境外已有176个国家和地区,2850万商户支持银联卡,“云闪付”用户已可在境外52个国家和地区扫码或“挥”机支付。银联国际数据显示,
扩展资料:
中国出境游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1、融入当地生活,深耕目的地特色体验
从在线旅游厂商来看,途家扩充10万+海外新房源,布局对应中国出境游热门东南亚目的地;穷游Q-Home线下门店加入民宿功能,目的地生活场景从服饰、厨艺到住宿逐步丰富。
2、技术+服务并行,解决目的地即时需求
旅游和科技的发展相辅相成,科技改变人们的旅游方式带来更多互动式的体验,而体验中产生的差异化新需求也在催化着技术不断前行。从需求本质上来看,游客对技术的需求即是对解决能力的需求,因此,安全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的技术革新才是提升服务的有力辅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19中国人出境旅游消费报告发布
近几年我国出境游消费数据表
一、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发展概况及趋势
(一)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概况及特点
中国出境游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3年中国出境旅游规模达9,819万人次1,同比增长18.0%。
图1中国出境游人数变化2
消费规模再创新高。2013年中国游客出境旅游消费1,287亿美元,同比提升26.8%3,特别在奢侈品采购方面偏向境外地区,除港澳地区(26%)外,欧洲和美国是中国境外旅游消费的重心,分别达到23%和10%4。境内外消费价差的存在,是刺激大部分普通消费者选择境外消费的主要原因。
图2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总消费变化5
(二)中国出境旅游发展趋势
旅游服务进入数字网络时代。随着中国互联网普及率的持续增长,网络预订和在线服务开始进入主流,2013年中国在线旅游总收入28,500亿元,占中国旅游总收入的比重约为7.7%6,旅游消费交易加速从线下向线上转移。旅游经营者纷纷加大在线旅游市场中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自己的各项功能和服务,使在线旅游市场增速超蜗牛旅行1过旅游总收入增速,且比重逐年增长。
旅游方式更加多样化。从出行方式看,出境自由行快速发展,所占比例逐渐提高,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呈现散客化、一地深度游、高端化等突出趋势,正在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团体游向自由行和深度游转变。
境外旅游条件不断放宽。目前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达140个,正式实施开放的旅游目的地达110个。2013年以来,更多目的地国家为了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不断简化中国游客签证手续,便利的签证措施将更有利于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出境旅游。
二、中国出境旅游消费者群体特征
随着签证国别的扩宽、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及日益开放的政策,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他们来自哪里
2013-2014年期间,中国出境游客主要来源于华南、华北和华东区域;其中以上海、广东、北京等省市为主,其次为江苏、浙江和山东等沿海省份。此外,东北地区的辽宁、华中地区的湖北、西南地区的四川也为较大的出境游客输出省份。
他们具有哪些人文特征
80后已成为中国出境游客的主体,在中国出境游客中的比例超过一半。鉴于其所处家庭生命周期的特征,以及独生子女的现状,中国家庭的重心集中在孩子身上,带领未成年孩子出境旅游以开拓视野已成为中国出境旅游的显著特征。
中国出境游客仍为目前拥有较高收入的人群。个人月收入平均约为11,512元,是2013年中国主要大中城市个人月收入(3,798元7)的3倍,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2,246元8)的5倍。家庭月收入平均约为20,76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