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在旅游的时候,人们愿意消费更贵的东西?
旅游景点比较封闭,不是在闹市就是在偏远的农村,要收门票。人们买了门票进去以后,就不能随便出入了。游览完了以后才可以出来,不然,进去之后,直接出来,钱就白花了。走马观花也不行,需要认真看看,还要拍一些照片合影留念。尤其是一些大的旅游景点,一些名山大川,一些深山古刹,一些大的世博园等,游人很容易走得累了,体能消耗比较大,饥渴难耐,这个时候正好有了卖冰糕和矿泉水的,是不是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当然是了。人们会慷慨付款,而不管价格如何昂贵。在旅游景点外面,一根冰糕一块钱,在景点内部,一根冰糕三块钱;在景点外面,一瓶矿泉水一块钱,在景点内部,一瓶矿泉水四块钱。就更别提面包、饼干、火腿肠、方便面等食品的价格了,都比外面卖得贵,也都翻了好几倍的价格,但人们没办法,就是得买。舍不得花钱的就买少一点,舍得花钱的,就买多一点。景点内的小贩赚了不少钱,有的居然在佛堂外面直接摆摊设点,还有的在半山腰设置一些小吃摊,正好就在人们走累的地方设置,算是人性化操作了。还有的在山顶,人们疲乏至极的时候,正好有了小吃摊,人们也就饥不择食了。当然,还有在长城上摆摊设点的,除了把长城的过道当成经营的范围之外,就是把烽火台改造成小吃店,算是经营有道了。
二、旅游消费者的心理类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其对于旅游经营者的活动具有哪些指导?
1.求实心理
求实是顾客最普遍的一种心理动机,客户在购物时,首先会要求商品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讲究实用。有这种动机的顾客在选购商品时会特别重视商品的质量效用,会追求朴实大方、经久耐用而不会过分强调产品的外形新颖、美观等"个性"特点。
2.求美心理
俗话说的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求美心理的人往往喜爱追求商品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以中青年妇女和文艺界人士居多,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比较普遍。这些客户在挑选商品时往往会注重商品本身的造型、色彩、工艺等等,会注重商品对环境的装饰、对人体的美化,以便达到艺术欣赏和精神享受的目的。
3.求便心理
是指消费者购买方便或携带方便。
4.求利心理
这类客户会存在一种"少花钱多办事"的心理动机,其核心就是"廉价"。有求利心理的顾客在挑选商品时他们往往会对同类商品之间的价格差异进行仔细的比对,还喜欢选择打折或者处理的商品,具有这种心理动机的人往往是那些经济收入较低者。当然,也有经济收入高的却比较节俭的人。有些希望从购买商品中获得较多利益的顾客,对产品的质量、样式都很满意,爱不释手,但是由于价格比较贵,一时下不了购买的决心,便会讨价还价。
5.求名心理
这是一种以购买商品来彰显自己的地位和威望的购买心理,他们多会选购名牌,以此来"炫耀自己"。具有这种购买心理的人普遍存在于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当中,由于名牌效应的影响,衣食住行选名牌成了人们统一认可的一个标准,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体现。
6.从众心理
这是一种仿效式的购买动机,其核心是"不落后于人"或者是"胜过他人",这类客户对社会风气和周围的环境十分敏感,总是想跟着潮流走,有这种心理的顾客在购买某种物品时并非是急切需要,而是为了赶上他人,超过他人,以此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7.偏好心理
这是一种以满足个人特殊爱好和欲望的购买心理。有偏好心理动机的人喜欢购买某一类型的商品。比如有的人爱养花,有的人爱收藏古玩,有的人爱摄影,有的人爱字画等等。这种偏好往往同某种专业、知识、生活情趣相关。因此偏好性购买心理动机也往往比较明智,指向性也很明确,具有经常性和持续性的特点。
8. 自尊心理
有这种购买心理的顾客在购物时即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又追求精神方面的高雅。他们在购买之前就希望他们的购买行为能够受到销售人员的热情接待。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有的客户满怀希望的去购物,一见销售人员满脸冰霜就会转身而去,到别家商店去买。
9.疑虑心理
这是一种瞻前顾后的购物心理动机,他们的核心理念是怕"上当吃亏"。他们在购物的过程中会对商品的质量、性能、功效等持怀疑的态度,怕不好用,怕上当受骗。因此他们会向销售人员询问,仔细的检查商品,并且非常关心售后服务的工作,直到心中的疑虑完全解除才会掏钱购买。
10.安全心理
这种心理的人在购买商品时最关心的就是产品的安全。尤其是像食品、药品、洗涤用品、卫生用品、电器用品和交通工具等,不能出现任何问题,因此,他们会十分注意食品是否过期、药品是否正规、洗涤用品是否有化学反应、电器用品是否漏电、交通工具是否安全等。在销售人员解说、保证之后他们才会放心的购买。
三、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有哪些?
最常见的旅游者类型有以下三种。
观光型旅游者:观光型旅游者以观赏游览异国他乡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为主要目的,同时还可以与购物、娱乐、考察、公务等相结合,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常见、最基本的旅游者类型,也是我国旅游者类型的主体。其特点为:希望通过观赏游览异国他乡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增长见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获得新、奇、异、美、特的感受;在旅游地逗留时间短、重游率低、花费较少,对旅游景点特色和价格比较敏感。
娱乐消遣型旅游者:娱乐消遣型旅游者以松弛精神、享受临时变换环境所带来的欢娱为主要目的。由于娱乐消遣型旅游能够调节人们的生活节奏,摆脱日常紧张工作带来的烦恼,该种类型的旅游者日趋增多。在发达国家的所有旅游者中,娱乐消遣型旅游者所占比重最大。其特点是:追求娱乐、参与、消遣、刺激和享受;对旅游产品的质量、旅游安全和价格比较敏感;外出季节性较强,几乎都会选择旅游目的地最好的季节,利用带薪假期外出旅游;对旅游目的地和旅行方式的选择自由度大;重游率较高,出游和停留时间较长。
公务型旅游者:公务型旅游者是根据工作需要,以贸易合作、商务洽谈、出席会议、举办展览、科学文化交流等为主要目的,在完成公务的前提下进行参观游览等活动的旅游者。其特点是: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对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要求较高;费用主要由团体的公费开支,支付能力较强,对价格不大敏感,消费较高;因为公务在身,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时间没有太多选择余地,一般以就近短途和短时为多;人数相对较少,但出行次数较多,季节性不强。
个人及家庭事务型旅游者:这类旅游者的需求比较复杂。他们在需要方面不同于消遣型和公务型,但又兼具两者的某些特点。例如,在出游时间上,他们中虽有不少人利用带薪假期探亲访友,但相当多人都选择传统节假日外出探亲,而各国传统节假日又不尽统一。此外,很多家庭及个人事务,如出席婚礼、参加开学典礼等日期限制较紧。因此,其总体特点是:出行季节性较差;对旅游价格比较敏感;没有选择旅游目的地的自由。
医疗保健型旅游者:医疗保健型旅游主要有疗养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温泉旅游、森林旅游、体育保健旅游、气功专修旅游等形式。医疗保健型旅游者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旅游活动,治疗某些慢性疾病、消除日常工作疲劳。其特点是:有较高的收入、较多的闲暇时间;保持健康或恢复健康的欲望较强;对旅游项目中保健、康体、医疗等功能比较敏感;中老年人比重较大,停留时间较长;近距离旅游者为多。
文化知识型旅游者:文化知识型旅游是一种旨在观察社会、体验民族民俗民风、丰富历史文化积累、增长知识的旅游形式。文化知识型旅游者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文化知识旅游达到积极的休息和娱乐,同时获得知识的启迪和充实。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求知欲;具有某种专长或特殊兴趣,乐于与人切磋交流;对导游的文化知识基础有较高的要求,对旅游日程安排的周密性和旅游线路的科学性比较敏感。
四、旅游消费者的心理特征主要有哪几方面?
1.旅游服务因素。包括客源地旅游服务系统、出行服务系统、目的地服务系统和支持服务系统。主要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咨询、信息、预定、导游、售后等具体的旅游服务。
2.社会支持
因素。个人的心理和行为受社会环境的规范和制约。社会对旅游的宣传、倡导,并提供一定的便利,无疑会促进旅游风气的形成。同时,社会支持已经使旅游成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会、有条件而不去旅游,个人不仅会感受到外在的社会压力,而且会感受到内在的心理冲突。
3.个人心理因素。人的行为是个人特征与环境互相作用的产物。个人心理因素会影响他们怎样认识、评价旅游环境,以及持有什么样的决策标准,从而影响他们的旅游决策。
4.群体支持因素。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既受所属群体的影响,又受参照群体的影响。因此,时尚、家人、亲朋好友等,都会影响个人的旅游决策。在旅游活动中,很多情况下参照群体比所属群体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5.个人社会经济因素。日常生活的压力、金钱、时间等因素,是现代旅游的基本约束条件。对于现代人来说,在拥有金钱和时间的情况下,想要解除日常生活的压力,最佳的途径就是外出旅游。
6.其他因素。包括几个难以归属到其他类型之中的因素,即亲朋好友的旅游推荐、旅游广告宣传、旅游目的地远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