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滁州特产有哪些土特产

滁州特产有:

1、龙兴御液酒

凤阳龙兴御液酒为明朝宫廷御酒,深受朱元璋的喜爱,因此而得名凤阳御酒分为大明帝王、明太祖、龙兴御液等三大系列,30多个品种。它的特点是绵软爽尽,浓中带酱,风味独特,回味悠长。其中龙兴御液的出口量居安徽省之首。

2、琅琊酥糖

琅琊酥糖是安徽滁州的传统名点,起源于明末清初,因为琅琊山,所以取名琅琊酥糖。琅琊酥糖选用纯白芝麻、精白砂糖、富强粉、麦芽糖等精心加工,产品呈乳白色,形似螺旋体,其糖块薄厚均匀,骨薄如纸,剖面层次分明,呈螺旋体,色泽乳白,入口酥软,香味浓郁,甜而不腻。

3、滁州茶叶

滁州的茶叶有较悠久的历史。据《安徽茶经》记载,宋朝时期全椒就盛产“南谯茶”,明代《南京户部志》载,成化三年(1467年)南京供用滁州茶叶二百斤。民国时期,滁州有“云桑名茶”。滁州茶叶尤其以施集茶“香高、味浓、后劲大”,广受好评。

4、滁菊

滁菊是我国四大名菊之一。光绪年间曾列为贡品,又称“贡菊”。大约1885年,一位姓范的菊农将菊花引至滁县。目前在全椒县等地广为种植。原滁县1965年的产量高达6.85万公斤。

5、凤画

凤画即凤凰画,是凤阳独有的民间绘画艺术,起源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凤阳凤画经历代艺人不断创造,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传统艺术风格和陈式,其凤凰造型必须是“蛇头、龟背、鹰嘴、鹤腿、如意冠、九尾十八翅”等,聚集了百鸟之长。

二、安徽滁州特产方便带回家的 安徽滁州特产介绍

1、来安花红:

来安花红是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特产。来安花红小巧玲珑,形似苹果,色泽青黄红晕,外观艳美,皮薄肉脆,汁多渣少,酸甜爽口,香味浓郁。

2、烟陈小花生:

烟陈小花生俗名“二窝子”,现名“烟花一号”,种植历史悠久,主要特征为果实、壳薄、粒饱满,出仁率68%以上,具有形小、色泽红、味香甜、食而不腻等优点。

3、明光梅鱼:

明光梅鱼,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特产。明光梅鱼,学名“鲌鱼”,又名“贡鱼”,“梅鲌鱼”,俗称“梅白鱼”。明光梅鱼相比翘嘴红鲌,明光梅鱼体型较大,侧扁,体长且丰满,头背面平直,口上位,略上翘,体两侧腹部银白色,背部淡黄色,鳞小,色泽光亮。

三、滁州有什么特色小吃?

1、来安花红

相传,在清朝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来安籍三品京官吴棠,向皇帝呈献来安特产

“林檎”;万岁观其果,色泽鲜艳象红花,品尝果味,甘甜似有桂花清香,禁不住连声称赞:

“花红也!花红也!”并当即封为“来安花红”,传旨来安,岁岁纳贡。从此,林檎易名“花红”,身价倍增。

“花红”果皮薄而肉脆,汁多渣少,生食酸甜爽口,满口生香,很受人们喜爱。

2、池河梅白鱼

池河的梅白鱼享有盛誉,由于生长在污染小,水质优良的池河水域,鱼质鲜嫩,采用当地传统的烹饪技法,色、香、味、俱全,加以推广,市场前景广阔。

梅鱼又名“梅白鱼”,定远池河镇至凤阳梅市乡广段池河中的特产。

梅市地处定远、凤阳、嘉山三县交界处,因传统集市贸易而称“梅市,又以“三梅”(梅姓、梅河、梅鱼)而著名。

3、明光绿豆

明光绿豆:产于明光镇。所产豆粒大而整齐,色泽鲜明,绿如碧玉,晶莹光亮,皮薄易烂,汤色清绿,气味清香。其营养价值高。可作粥、饭、磨粉制粉丝、粉皮及精制各种豆沙糕点。浸水发牙称豆芽,为菜中佳品。煮成豆汤为夏季清凉防暑饮料。酿造的明绿液曲酒,风味独特。本品早在1920年即开始出口。

4、女山湖大闸蟹

女山湖大闸蟹,乃安徽省明光市一绝。自古以来,女山湖渔民一家大小常年就住在船上,当地流传一句俗语:“吃蟹饭、住蟹房、娶蟹婆、嫁蟹郎”。可见,螃蟹在女山湖悠久而深远的历史。

四、滁州四大特产

1、秦栏卤鹅,是安徽省滁州天长市秦栏镇特产,传有百年历史。其肉酥嫩,清香扑鼻,老少咸宜,别具风味。

2、管坝牛肉,是安徽省滁州全椒传统清真菜肴。管坝是全椒县西部的一山乡,回民聚居地。这里的回民宰杀、加工牛肉历史悠久、风味独特。管坝牛肉已成为当地一项支柱产业,形成皖东第一大牛市,牛肉飘香到江苏、浙江、上海等地,供不应求。

3、古河狮子头,是滁州市全椒县古河镇特色美食,具有色泽雪白,肉质鲜嫩、清香味醇,四季皆宜等特点。

4、来安春卷,是是滁州市来安县的一个特色小吃。来安春卷以红豆沙馅、荠菜肉馅、猪肉馅等为主。口味可以说是皮薄酥脆、馅心香软,为来安人民年夜饭上必上的一道小吃菜

五、滁州市的特产有哪些?

琅琊区:滁菊、滁州竹篮、琅琊酥糖

南谯区:滁菊、南谯贡茶、西涧春雪、施集茶叶

天下第一菊·滁菊来安县:来安花红、浮石、雷宫板鸭、碧绿春酒

全椒县:马厂酥笏牌、油炸麻雀、狮子头、周岗雪枣、管坝牛肉、滁菊

天长市:秦栏卤鹅、甘露饼、京彩松花皮蛋、大闸蟹

明光市:明光绿豆、大闸蟹、老明光酒

定远县:桥尾、梅鱼、瘦肉猪

凤阳县:凤阳酿豆腐

 特别推荐:滁州名产琅琊酥糖,原名“面糖”、“董糖”,起源于明朝末年。它是用纯白芝麻、白糖粉、富强粉、麦芽糖等为原料。生产出的糖块厚薄均匀,骨薄如纸,剖面层次清晰,呈螺旋体,色泽为乳白色;入口酥软,细腻无杂质,香味浓郁,甜而不腻,文人墨客赞之日:“香召云外客,味引洞中仙”,营养丰富,老少咸宜。食用方便,既可干食,又可冲饮,是馈赠亲友之佳品。外包装盒上印有琅琊风光和欧阳修名著《醉翁亭记》董糖

董糖始于如皋。据清道光庚寅年《崇川咫闻录》载:“董糖,冒巢民妾董小宛所造。未归巢民时,以此糖自秦淮寄巢民,故至今号秦邮董糖。”

明亡,冒辟疆(巢民)偕董小宛归隐如皋水绘园。海内名流,常集是园,诗酒唱和。董小宛还善于制作糖点,她在秦淮时曾用芝麻、炒面、

...展开琅琊区:滁菊、滁州竹篮、琅琊酥糖

南谯区:滁菊、南谯贡茶、西涧春雪、施集茶叶

天下第一菊·滁菊来安县:来安花红、浮石、雷宫板鸭、碧绿春酒

全椒县:马厂酥笏牌、油炸麻雀、狮子头、周岗雪枣、管坝牛肉、滁菊

天长市:秦栏卤鹅、甘露饼、京彩松花皮蛋、大闸蟹

明光市:明光绿豆、大闸蟹、老明光酒

定远县:桥尾、梅鱼、瘦肉猪

凤阳县:凤阳酿豆腐

 特别推荐:滁州名产琅琊酥糖,原名“面糖”、“董糖”,起源于明朝末年。它是用纯白芝麻、白糖粉、富强粉、麦芽糖等为原料。生产出的糖块厚薄均匀,骨薄如纸,剖面层次清晰,呈螺旋体,色泽为乳白色;入口酥软,细腻无杂质,香味浓郁,甜而不腻,文人墨客赞之日:“香召云外客,味引洞中仙”,营养丰富,老少咸宜。食用方便,既可干食,又可冲饮,是馈赠亲友之佳品。外包装盒上印有琅琊风光和欧阳修名著《醉翁亭记》董糖

董糖始于如皋。据清道光庚寅年《崇川咫闻录》载:“董糖,冒巢民妾董小宛所造。未归巢民时,以此糖自秦淮寄巢民,故至今号秦邮董糖。”

明亡,冒辟疆(巢民)偕董小宛归隐如皋水绘园。海内名流,常集是园,诗酒唱和。董小宛还善于制作糖点,她在秦淮时曾用芝麻、炒面、饴糖、松子、桃仁和麻油作为原料制成酥糖,切成长五分、宽三分、厚一分的方块,这种酥糖外黄内酥,甜而不腻,人们称为“董糖”,现在的扬州名点灌香董糖(也叫寸金董糖)、卷酥董糖(也叫芝麻酥糖)和如皋水明楼牌董糖都是名扬海内的土特产。

如皋食品厂生产的水明楼牌董糖,继承了传统工艺,以上等白糖、纯净饴糖、褪壳芝麻等精工制作而成。酥松香甜,口味纯正,食之齿颊留香。1985年获江苏省优质产品证书。现年销售量达数十万盒。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