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南会遇到什么消费陷阱吗?
有的,千万不要让当地人擦鞋,当时我跟团的人就因为这件事被坑了
在下龙湾的景点和街道游览过程中,当地的男人不时地指着他脚上的鞋子说“太脏了”,要给他擦鞋,并开价只要1美元就可以了。
态度非常真诚和热情;由于无法忍受越南人的恳求和纠缠,在询问价格是否确实是1美元后,就更换了鞋子并交给了他。
然而,大约十分钟后,该名男子拿着鞋子找到了那个游客。连说带比划地告诉他的鞋子已经穿破了,他把鞋底钉好,换上鞋垫,要求多付20美元。
团里的大叔反问他:“钉鞋掌和换鞋征得我同意了吗?没有征得我同意我是不可能付钱的。”但该男子却坚持要人家付钱,同时旁边几名男子也围上来帮腔。
当即就明白了遇到了一个宰客团伙。因此,不管这个人和他的同伙如何挣扎,坚持拒绝付款,并要求他们移除掉已经钉上的鞋掌,并替换原来的鞋垫。
最后,在导游的配合下,这名男子和他的同伙拿了两块钱的钱,把钉在小边儿鞋上的鞋底拿走了,换上了原来的鞋垫。
所以,去越南旅游,千万不要因为碍于面子或者同情而让当地人擦鞋,否则挨宰是小事,闹一肚子气就不划算了。
如果是跟团游越南的话一定要选择国内正规的旅旅行社,像北海环球国际旅行社,推出了纯玩游越南的品质团,全程一店不进,并没有导游引导购物的环节,活动期间跟团费用也仅为一千出头,非常划算。
越南旅游购物黑幕 怎样预防旅游陷阱
谨防被出租车司机敲诈
越南机场有各种各样的出租车,不过为了不被敲诈,你最好从酒店直接预订一辆车。乘车时,你不必付通行费,所以如果你的司机要求你付通行费,你可以直接回绝。此外,越南的司机基本都极不注意交通规则,坐车时你要随时提醒司机开车时不要讲电话,因为开车讲电话很可能导致司机取错车道而多耗汽油,这就意味着你要多给车费,最重要的是,开车讲电话还存在安全隐患。
容易让人混淆的越南货币
价值不等的大量面额使得越南货币很容易被人们混淆,你只有清楚地记住了这些货币的面额才不会把100元当成10元花掉。越南的货币单位为盾,1元约合越南币3505盾。有个小小的建议:到达越南后,你可以根据货币的颜色来记货币的面额,比如蓝色货币相当于30元。
吃海鲜可要注意,有的餐馆的海鲜可“全身都是宝”,连绑在外面的绳子都值钱。越南《年轻人报》报道,日前,有越南国内游客在海滨城市芽庄的一个餐馆点了一只海蟹,烹饪前称重1.2公斤,但做熟后螃蟹小了好几圈,再称居然只有400多克。面对客人惊讶的表情,店家解释说,“螃蟹做熟后重量肯定会减少,另外,绑螃蟹的绳子重量也算在内了”。
这里的“黑三轮”却绝对不会让游客感受到一丝浪漫。这些没有经营执照的三轮车夫每天早晨开始在市场周边寻找零散的外国游客,一旦揽到活儿,就带客人在附近兜圈子,到目的地后以各种理由多收车费,甚至不找钱就扬长而去。由于“黑三轮”车夫把车牌号用布遮挡,使被骗乘客无法投诉。
越南街头向游客强买强卖椰子等水果的小贩。这些小贩主要在旅游景点周边活动,专以外国游客为售卖对象。他们主动和外国客用英语搭讪,而后不等客人同意就切开一个椰子送到客人面前,一问价格,10万越南盾(约合30元人民币)一个,是正常售价的5至10倍。如果客人不愿买,小贩就千方百计纠缠。大多数外国客为了不惹是非只好无奈地买下高价椰子,也有一些客人和小贩因此发生争执甚至肢体冲突。
再有就是购物时缺斤少两,当着客人面耍无赖,你要是不服马上周边小贩跟苍蝇一样叽叽歪歪与你争辩,仿佛是我们欺骗了小贩似的。。。
在越南旅游有哪些容易被坑的事情?
在越南旅游最大的问题就是人生地不熟,很容易“被宰”,下面四件事是最需要中国游客注意的。
第一件事就是千万不要让人给你擦皮鞋,这是一个常见的伎俩了。一开始的时候他说的是擦一次两元钱,等到擦完的时候,他就会改口说是二十元钱,如果你不依从的话,那么旁边他的同伙就会站出来指责你,到时候在异国他乡,要脱身可就难了。
第二件事就是要时刻准备零钱,并且在购买东西前一定要先问清楚价格,同时仔细看找回来的钱数目是否是对的。在越南,即使是在比较高档的消费场合,仍然会存在故意少给你钱的状况,如果你再追问的话,好的情况是可以还给你,有的店主就会故意装作听不懂。其实近几年以来,到越南的中国游客已经越来越多,不少商人是懂中文的,但是如果他故意装傻,有时候也是无可奈何。
第三件事就是一定要事先在网上查好攻略,了解越南大概的情况,不要太轻信导游的话,因为毕竟导游他和你只是一次性的交易关系,很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推荐一些比较昂贵的项目,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自己事先了解一些情况,上当受骗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第四件事就是一定要学会还价,最近中国人有钱了,在外国经常表现出一种土豪的形象,所以有的越南小贩就会故意抬高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敢于杀价,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咱们是出去旅游的,不是去当冤大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