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苏省推进文旅事业发展采取的措施包括哪些?

一是推动纾困惠企政策落实到位包括抓好文旅专项扶持政策落实和开展送政策进企业活动。

二是引导和推动文旅项目建设。包括发挥产业引导资金作用和推动政银企合作。

三是促进文旅消费扩容提质。包括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潜力、丰富特色文旅产品供给、培育发展文旅消费新模式和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

四是深化产业融合发展。包括加强文旅融合载体建设和打造数字文旅产业。

五是助力文旅市场恢复。包括加强“水韵江苏”品牌市场推广、策划推介文旅精品线路、放大会展平台推广效应、大力拓展国内旅游市场和逐步恢复入境旅游市场。

六是优化文旅市场环境。包括进一步提升审批效能、规范文旅市场秩序和扎实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扩展资料:

《措施》提出,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提档升级,支持国家级、省级园区(基地)持续做大做强。

在实施惠民便民举措,激发大众消费潜力方面,《措施》提出,要推动国有景区门票降价,鼓励旅游景区、乡村旅游区实行淡旺季票价和非周末促销价,落实特殊人群门票减免政策,举办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消费月和数字文旅消费体验等活动。

《措施》还明确,要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财政专项资金引导作用,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升级。要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到2022年,建成10个以上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2-3个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参考资料: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再推“文旅18条” 促进文旅产业平稳健康

参考资料:人民网-江苏出台12条举措为提升文旅消费保驾护航

二、论述冬奥会对中国旅游业的拉动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是促进文旅融合,打造独特性产品。北京是六朝古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北京积极探索把文化内涵和文化体验融入会奖旅游,发挥会奖经济的带动效应和新品发现功能,挖掘文化内涵和可开发资源,打造有趣、生动、结合京味文化的独特性产品。

二是整合资源,培育细分市场。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能力,整合北京相关优势资源,培育新业态,促进“会奖+中医养生”“会奖+特色节庆”“会奖+冬奥”“会奖+文化演出”等整合发展,研发具有不同形式、针对不同群体的产品,推动丰富的会奖旅游产业链条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三是加强顶层设计,促进会展业健康发展。深入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会展业发展战略、规划、标准等制订和实施,促进国际会议、奖励旅游活动、国际商贸及文化交流活动等在京举行。优化会展设施空间布局,推动新国展二、三期开工建设,协调推动大兴国际机场会展中心建设项目尽快落地。制定行业引导政策,加强品牌化、国际化建设,培育会展旗舰企业和首都品牌。

三、五一过后,各地文旅部门纷纷出台了哪些措施?

“五一”假期,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旅游业的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得到了有效的促进。假期刚过,各地又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为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文旅消费潜力,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部署。

广西出台政策促文旅消费稳经济增长

5月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稳定上半年经济增长的措施方案。根据方案,今年广西将重点跟踪推进南宁万有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重大项目、举办促进“广西人游广西”系列活动,提振旅游消费。

方案提出,广西将对全区各市文化旅游产业重大项目实行分层分片联系协调推进,重点联系推进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大力协调推进投资5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特别是要重点跟踪推进南宁万有国际旅游度假区、桂林融创(万达)文化旅游城、扶绥恒大文化旅游康养项目等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同时,将加强重大项目建设督促、协调、调度,加大对全区重大文旅项目存在问题的协调解决力度,每月收集一次、协调解决一次。

据了解,5月中下旬,广西将举行全区大健康和文旅产业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签约)活动,推动全区各地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另外,将制定实施《广西文化旅游产业重大项目管理工作暂行办法》,建立重大项目清单动态管理机制,积极谋划储备重大文旅项目。

根据方案,今年,广西将开展一系列举措促进文旅产业健康发展,包括继续推进广西博物馆建设,推动广西自然博物馆搬迁至南宁园博园宜居城市馆前期工作;实施好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乡村振兴公共服务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和旅游厕所建设项目;支持文化旅游企业恢复生产,鼓励景区景点开发个性化、特色化“安心游”产品。

此外,为促进“广西人游广西”,广西将开展2020年“诗在壮乡 何必远方——广西人游广西”文旅复苏行动及多项旅游扶贫活动,发展夜间经济,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和示范街区,促进城市消费。广西将继续实施门票打折等优惠政策,力争二季度全区458家星级酒店、869家旅行社、557家A级景区全面复工,实现游客总人数和旅游消费恢复性增长。

江西文旅行业复苏推进夜间经济发展

疫情防控期间,文旅消费受到明显冲击。为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文旅消费潜力,江西省政府印发《关于打好“组合拳”提振旅游消费的通知》,在促进旅游消费方面提出了试行周末弹性作息、实行景区门票优惠、跨界合作推出优惠礼包等八项具体举措。对此,各地积极响应“出游为健康、健康才出游”消费理念,安全有序推动“本地人游本地、周边人游周边、江西人游江西”,并成立了跨区域旅游联盟,加强了区域互动合作,延长消费链条,放大消费效能。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夜游成为不少地方激活旅游市场的重要引擎。近期,江西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实施意见》,提出着力推进夜间经济发展,鼓励各地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大力开发驻场演艺、公园夜游和沉浸体验式夜生活项目,旨在加快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质量水平,助推江西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五一假日期间,江西各地景区实景演出纷纷按下重启键,《寻梦龙虎山》《滕王宴乐》等演出已于“五一”假期前复演。南昌滕王阁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为配合疫情防控,复演节目所有表演均在户外进行,且实行游客量管控,每天晚间夜游游客控制在300-400人。婺源《梦里老家》实景演出则在复演前对舞美道具、灯光音响等进行了全面提升,吸引不少游客观光打卡,五一假期首日观看人数达800人次。婺源梦里老家演艺小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能给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我们不断完善夜间游、演、吃、购、娱、宿的旅游服务,延长游客驻留时间,提高游客过夜率,形成了一个微度假体验闭环。

江西各地夜间经济也进一步升温,夜游成为不少地方激活旅游市场的重要抓手。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地方文旅部门策划夜游活动,推出夜游线路,景区延长开放时间,打造夜游产品,夜游再度受到市民、游客的青睐。

逛宋城、穿汉服、品美食、看非遗……五一假期,赣州江南宋城历史文化旅游区琳琅满目的民族工艺品、特色美食、汉服体验等一一呈现在宋城古街。古城夜景在提升改造后,将文创、演艺、文化与商业有机融合,吸引了众多游客。游客廖女士表示,这里晚上的灯光特别美,穿着汉服,看看表演,逛逛店铺,感觉自己就好像回到了那段历史之中。

2020年年初,赣州城投集团在街区改造过程中,积极丰富街区旅游业态,并深入挖掘古宋城文化及赣南客家民风民俗、非物质文化遗存及民间技艺等特色地方文化,打造集多元文化于一体的特色文化主题街区和夜经济集聚区。据赣州城投集团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打造夜经济,园区对几千盏田院灯进行了提升完善,增设了大量灯带将二三十栋建筑的屋檐翘角勾勒出来;用灯笼和彩旗装点了约1.5公里长的城墙,让游客在夜晚也能上城墙游玩。

四、沉浸式+旅游,文旅产业创新发展新路径

近些年来,各种沉浸式体验出现在演出、展览、旅游景区、产业园、酒店等空间,人们可以在不同形态的空间室内室外感受虚拟与现实的转换。目前,沉浸式体验已经成为文旅消费的新热点,几乎覆盖了文旅行业的所有领域。

大筒仓数字艺术馆是中国首个工业遗址数字艺术馆与元宇宙体验空间,于2022年6月30日在深圳蛇口价值工厂开幕,展期为2022年7月1日-2023年3月31日。大筒仓集结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近60位艺术家,他们从VR、AR、实时渲染到全息影像和传感等多项前沿技术,用想象与创造力,打造出了一个亦真亦幻的沉浸式元宇宙体验空间。

在运营方面,大筒仓实现了IP赋能、互动体验好玩、创意话题不断的目标,开幕以来,吸引全国各地的观众前来参观体验,已经成为最新的数字艺术打卡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