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柘城县名的详细来历是什么?

柘城是古老的炎帝朱襄氏故里,华夏朱氏、胡氏、陈氏宗亲\x0d\x0a元朝时期柘城\x0d\x0a发祥的根脉[1]\x0d\x0a夏朝时期称“株野”。\x0d\x0a商朝时期称为“秋地”。\x0d\x0a西周时期为“三恪”之一的陈国开国之都。\x0d\x0a东周春秋时期,宋、楚两国在此发生泓水之战。\x0d\x0a东周战国时期,属楚国。\x0d\x0a据《太平寰宇记》:“邑有柘沟,以此名县。”秦朝时筑\x0d\x0a明清时期归德府\x0d\x0a城设县,因邑有柘沟环流、两岸柘树丛生,自古又盛产柘丝而得名“柘县”。\x0d\x0a隋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定名为柘城县。[1]\x0d\x0a唐朝时属宋州。\x0d\x0a宋朝时属南京应天府。\x0d\x0a元朝时期柘城属汴梁路。\x0d\x0a明朝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旧城圯于大水,一城锦乡,没于泽国,即今日“北旧湖”。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城池南迁,以迄于今。\x0d\x0a明清时期,柘城均属归德府管辖。\x0d\x0a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x0d\x0a解放初期商丘专区柘城地图\x0d\x0a爆发时在柘城设立总前委指挥部。\x0d\x0a1914年6月,柘城属开封道。\x0d\x0a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柘城属日伪河南省豫东道。\x0d\x0a1946年日本投降后,属河南省第二行政区。\x0d\x0a1949年解放后,柘城属河南省商丘专区。\x0d\x0a1958年商丘、开封二专区合并,柘城属开封专区。\x0d\x0a1961年复置商丘专区,1969年商丘专区改称商丘地区。\x0d\x0a1997年设立地级商丘市,柘城属商丘市至今。\x0d\x0a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柘城有没有什么地方好玩

风景名胜

炎帝朱襄氏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城东6公里处的大仵乡朱堌寺村,是远古时期三皇之一的炎帝朱襄氏之陵墓。

2001年,炎帝朱襄氏陵被商丘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炎帝朱襄氏陵

容湖原名“北旧湖”、“双龙湖”,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 位于柘城县城北侧,是明朝嘉靖年间黄河决口冲灌城池、历经湮沉而形成的自然湖泊。容湖不仅面积大、保存完好,而且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湖内有大量名胜古迹。 2016年12月,容湖生态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景区。

容湖

夏姬墓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城关镇北旧湖东北部,《史记》、《柘城县志》、《太平寰宇记·卷十二》、《天下名胜志》等亦有记载、考辨。2000年,包含夏姬墓在内的旧北门遗址与柘城故城遗址、邵园汉墓一同被批准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皇庙也称玉皇寺,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城北15公里的尚寨村,是祭祀玉皇大帝的宗教活动场所,同时它也集道教、佛教于一体,是豫东地区规模较大、供奉神像、佛像最多的庙宇之一。

柘城县玉皇庙始建于唐朝。唐朝以前即为其它宗教祭祀场所,历史上屡遭战乱,多次重建修葺。据传规模较大时,远近信徒涉及周边省份,香火最盛。

柘城县玉皇庙

锦鸡台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城关镇,《归德府志》记载:“歇鹤台,在柘城,相传老子歇鹤于此”。也指此处,是柘城七台八景之一。

锦鸡台

陈思济墓位于柘城县慈圣镇虎陈村,是元代正议大夫、吏部尚书陈思济的坟墓。墓前有碑亭一座,墓侧有其子,元代监察御史陈诚之墓。

陈思济与其子墓

朱阳书院旧址位于今柘城县城关中学后院,是清初著名的教育家、理学家窦克勤所创建的柘城历史上的第一所书院。因书院位于朱襄旧城之南,故取名"朱阳书院"。

朱阳书院

白瓷塔位于柘城容湖生态景区,塔苑占地3600多平方米,设计为七层八角式,塔身高40米,是柘城县十大地标性建筑之一。之所以该塔以“白瓷”命名,是为了纪念400多年前柘城一名叫白瓷的抗洪女英雄。

白瓷塔

千树园位于柘城县未来大道西段,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绿化达标公园。占地620亩,其中水系面积5万平方米、广场面积2.4万平方米,引进栽植树种300多个,绿化苗木4.5万多株,绿化覆盖率达90%以上。

柘城永利会ktv怎么了

关闭了。经柘城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因为疫情的原因截止到2022年8月,关闭所有的娱乐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