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上不会掉馅饼!揭秘不合理低价游背后的套路

近年来,由不合理低价游引发的强迫游客购物、欺骗游客消费、暴力冲突等事件频频曝出,严重损害广大游客权益,影响 旅游 行业 健康 发展

不合理低价游往往披着“便宜”“超值”“天上掉馅饼”等美好外衣,实际却暗藏损害游客利益的陷阱。

日前,根据文化和 旅游 部统一部署安排,山西、广东、宁夏、安徽、甘肃、河南等地,陆续开展针对不合理低价游的专项整治行动。

天上不会掉馅饼

这些都是不合理低价游

1.以“比赛奖励”为名赠送 旅游

游客周某投诉,湖北宜昌某旅行社以奖励“中老年健身舞比赛”优胜成员为名,组织周某一行5人“零团费”港澳6日游。行程中,导游存在诱导购物行为,所购商品明显质价不符,周某一行5人共计消费9万余元。

经湖北省宜昌市文化和 旅游 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调查,湖北宜昌某旅行社以奖励“某中老年健身舞比赛”优胜成员为名,共组织197人赴港澳 旅游 ,其中,55岁以下团费0元/人,55岁以上团费380元/人,未向地接社支付团款费用,地接社需通过游客购物获取成本和收益。

经调解,旅行社同意为游客办理退货手续,并先行垫付周某一行5人的退货货款9万余元。旅行社的违法行为另行“诉转案”立案查处。

在此提醒广大游客,要警惕商家以“健身舞比赛”“广场舞大赛”“红歌大赛”等名义赠送组织的低价游,此类产品一定是通过购物或自费 旅游 项目获益。

2.以“政府补贴”为名组织低价游

游客杨某投诉,广西北海某旅行社以“政府补贴”为名,组织杨某一行3人“零团费”参加桂林3日游。行程中,导游将游客带到玉器店诱导消费2600元,所购玉器严重质价不符。

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 旅游 文体局调解,旅行社同意为游客办理退货手续,并先行垫付退货货款2600元。旅行社的违法行为另行“诉转案”立案查处。

在此提醒广大游客,天上不会掉馅饼,免费 旅游 是陷阱,警惕不法商家以“政府补贴”为名组织的低价游。

3.街头揽客低价游

游客龚某投诉,在厦门客运站某旅行社报名参加厦门一日游,团费原价198元,优惠价98元,合同约定共参观10余个景点。行程中,导游擅自增加另行付费 旅游 项目,并安排购物,龚某共消费600余元。

经福建省厦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调解,双方达成和解,旅行社赔偿龚某700元。旅行社的违法行为另行“诉转案”立案查处。

在此提醒广大游客,街头揽客莫轻信,低价 旅游 不靠谱,参团 旅游 要到正规旅行社门店报名。

4.通过在线 旅游 平台报名参加低价游

游客李某投诉,通过某在线 旅游 平台报名参加荆门赴厦门纯玩5日游,团费880元。行程中,导游未经游客同意将游客带到购物店,诱骗、强迫购置玉器5万余元。

经湖北省荆门市文化综合执法支队调解,涉事旅行社同意为游客办理退货并先行垫付退货货款5万余元。旅行社的违法行为另行“诉转案”立案查处。

在此提醒广大游客,通过在线 旅游 平台报团出游时,不要一味追求低价格产品,要选择网评较高的线路产品。

5.团费明显低的低价游

游客张某投诉,在苏州某旅行社报名参加云南昆明5日游,团费198元。行程前,张某得知旅行社以不合理低价组织 旅游 活动系违法行为,故诉求旅行社全额退款。

经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 旅游 局调解,旅行社与张某达成和解,旅行社同意向张某退回全部团款。旅行社的违法行为另行“诉转案”立案查处。

在此提醒广大游客,理性报团出游,自觉抵制团费明显低于正常价格的 旅游 团。

行业乱象多年

问题频繁抬头

如今转战线上平台

早在2016年,国家 旅游 局就发布了《国家 旅游 局关于组织开展整治“不合理低价游”专项行动的通知》,通知指出,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旅游 市场秩序有所好转, 旅游 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得到进一步加强,但“不合理低价游”等扰乱 旅游 市场秩序、侵害 旅游 者权益的问题仍较为突出。

经过多年的整治,线下不合理低价游现象大大收敛。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合理低价游转战社交平台,不少旅行社和个人纷纷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发布 旅游 组团信息,其中可能暗藏陷阱,游客很容易中招,尤其是中老年群体。

同时,社交平台的不合理低价游中,不乏未取得经营资质的黑旅行社。一些机构或个人在未办理营业执照和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通过网络发布信息,招揽组织游客参加 旅游 活动。由于组织者未缴纳 旅游 服务质量保证金,也不会与游客签订正规的 旅游 合同,游客的权益面临很大威胁。

为何屡禁不止

旅游 消费乱象频出,不合理低价游屡禁不止,这些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

1. 旅游 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包价 旅游 产品涵盖食、住、行、游、购、娱等诸多要素,旅行社釆购的 旅游 产品价格往往比游客单项购买 旅游 产品的成本低。这是团队游比散客出游的明显价格优势,也是吸引游客参团的主要原因。

由于各旅行社的产品釆购渠道、采购价格不尽相同,同一条 旅游 线路的经营成本存在较大的差异,游客难以判断 旅游 线路的真实成本。特别是市场上有较多旅行社均推出价格差异小的低价游产品时,游客更加难以分辩真实价格。

由于供需双方的价格信息不对称,旅行社明显占有信息优势, 旅游 者往往不了解真实价格,更容易接受低价格的 旅游 服务,使得不合理低价游有一定的市场。

2.传统的“ 旅游 +购物”利益模式固化

不合理低价游的运营模式主要依赖强迫参团游客购物消费的形式。虽然近年来,旅行社业务受到 旅游 电商平台发展及散客化 旅游 的冲击,但“ 旅游 +购物”的灰色链条关系依然稳固。

一方面,由于较多旅行社长期以来适应了为购物店介绍顾客并获取回扣的灰色经营模式,在 旅游 发展新形势下既缺乏创新动力,也缺乏创新能力,难以实现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很多 旅游 购物店的经营并不依赖于当地居民的购物消费,而主要依赖的是游客购物消费,这使得它与旅行社形成了共生关系,离开了团队游客基本上难以生存。

因此,在共同利益面前,二者关系是牢固的。一旦这种模式被打破,旅行社、购物店均会面临着生存问题。

3.游客贪小便宜吃大亏

有需求才有市场,不合理低价游屡禁不止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游客。

一些旅行社利用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低价揽客,尤其是中老年游客,将价格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例如,早前云南10日团880元的报价,来回的机票钱甚至都不够,显然是陷阱,但仍有不少游客愿意往里跳,最终因为贪小便宜吃了大亏。

整治需要多管齐下

1.政策落地,专项整治不合理低价游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持续整治 旅游 消费市场乱象,每年的政策措施也在不断改进优化,各地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部署,切实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肃清行业风气。

近日,各地组织的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整治行动,将重点整治以老年人为目标群体,以免费 旅游 、康养体验、保健品推广、食品及日用品赠送等名义招徕 旅游 者,通过诱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 旅游 者进行购物,实际组织实施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以俱乐部会员、户外拓展、车友会、研学、旅拍等特定群体组织活动的名义,实际组织实施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此次行动还将严查以低于属地行业公认的合理价格销售的包价 旅游 产品,重点是一日游产品;严查地接社“买团”或接待“不支付或不足额支付团费”的 旅游 团队的行为。

2.从购物店源头进行监管

不合理低价游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 旅游 购物店。

要加大对本地 旅游 购物店监管力度,对现有 旅游 购物店进行登记备案,实行一店一编码管理方式,强制购物店网络监视系统建设,纳入地方 旅游 网络实时监控平台。

要完善 旅游 购物店台账制度,对于购物回扣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要建立 旅游 购物店保证金制度,对 旅游 购物店进行分级分类管理。 探索 联合街道、社区对 旅游 购物店实行网格化管理, 明确网络责任管理人,加大对 旅游 购物店的日常监管。对销售假冒伪劣珠宝、玉石等 旅游 购物店要及时清理。

3.平台加入,打击 旅游 行业违规招徕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大众消费行为习惯的转变,线上销售 旅游 产品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要警惕不合理低价游从中浑水摸鱼,将监管触角延伸到线上,利用大数据技术严查不合理低价游,与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建立联动机制。

据悉,此次各地开展的专项整治行动,将加强网络巡查,创新监管模式,重点加强对在线经营旅行社业务的监管,对各地通过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百度推广等从事旅行社业务的排查情况,组织不少于两次的集中执法巡查。

日前,快手发布关于打击 旅游 行业违规招徕行为的公告。公告显示,为了维护良好的平台生态环境,快手持续打击无旅行社经营许可证主体用户发布的网络招徕信息、发布 旅游 产品信息等行为,通过技术手段加人工审核的方式对相关内容进行严格审查,一经发现违规将给出视频屏蔽、违规资料清理等处罚。

据了解,2022年3月至今,快手共屏蔽违规视频3545条。

4.加强宣传,改变消费者单纯比价理念

不合理低价游等 旅游 乱象之所以屡禁不止,跟一些游客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轻易选择廉价低质的 旅游 产品不无关联。一些旅行社恰恰是利用了游客贪图便宜的心理,低价揽客,然后通过欺骗、强制游客购物等手段非法获利。

要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特别是要加强老年游客、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居民的 旅游 宣传教育,既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不合理低价游的危害,同时也要广泛宣传参加旅行团的正规渠道。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各地将选取一批典型指导案例予以公布,并加强宣传,发挥指导案例的普法示范作用,震慑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引导 社会 公众提高法治意识。

同时,消费者自身也要提高警惕,改变单纯比价理念,理性消费,不轻信社交平台的 旅游 产品信息,注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人之所以爱旅行,不是为了抵达目的地,而是为了享受旅途中的种种际遇。因此,打动游客的是细节,赶走游客的也是细节。相信经过此类案件的警示效应,能够遏制不合理低价游现象,游客可以宾至如归, 旅游 市场重回正轨。

二、“低价旅游团”背后有哪些猫腻?

低价团背后猫腻可不少,看似花小钱就能旅游,实则上吃不好,住不好,旅游景点没看多少,购物店却没少逛。最后不仅比别人纯玩的行程都贵,自己还不知道逛了什么。

目前正值暑期旅游旺季,旅行社或网络平台集中推出产品,令人眼花缭乱。一些旅行团就以“低价”来吸引眼球,价格低到什么程度?比自己去玩的来回机票都便宜!

低价游本身是旅行社促销的一种方式,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特别是游客对旅游业认知比较片面,不清楚旅行社内部收益运行。旅游费如果低于成本价,旅行社就会以诱导强迫购物、增加自费项目来弥补亏损。

现在我们来看看“低价旅游团”背后有哪些猫腻吧!

行程里有挂着景区名义的购物店,比如行程里写着:藏草宜生、、藏地传奇、藏民家访、特色民俗村、XXX体验馆、XX山庄、XXX博览中心等等,百分百是购物团、

为了降低成本,缩减必要花费。去同样的景点,纯玩团会有缆车或者游船接送,但是低价团或伪纯玩团,需要走路或者自费坐车。

现在的导游不会强制你消费购物,但会推荐当地的银饰、土特产等商品、老乡店等。只要买了就可以拿到回扣,意味着商品本身成本极低,存在质量问题,售卖价格过高,大部分的钱都被导游和旅行社赚取。

导游会带你去一些骑马,射箭之类的娱乐游玩,虽然不会强制消费,但是导游也会极力向你推荐,从这些项目中拿到回扣、

增加免费景点充数,购物团和伪纯玩团会加入很多免费的景点滥竽充数,一天游玩看似景点丰富,但花费较低,故意营造游玩项目多的假象,而错过了真正值得去的地方。

总之,不合理低价游,是经营者利用游客贪图便宜的心理,低价揽客,而后通过欺骗、强制游客购物等手段非法获利。

比如导游会不停的PUA游客,不断语言控制,旁敲侧击给暗示出来玩花钱大方点,吃午饭都要要一边吃一边听推销的程度😫。导游为了给大家洗脑以及做好购物环节的引入,滔滔不绝的说着鬼也不信的故事和自我感动的几字箴言,人文风景的介绍一代而过,不管说什么都会引入到玉石,藏药,虫草,说几个小时不带停顿的,让你好不容易的休息时间也没有一刻安宁。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已经不想回忆了!

三、厦门几百块钱5天4晚有套路吗

有,但是价格这么低就肯定真的不对劲。求懂行的人科普一下啥套路

3860浏览 · 6回答举报

马蜂窝用户·独木成林 Lv.45

2020-06-07

我有亲身经历的,我报过一个五星级团,但当时价格比你说的要高,是3000多的,确实全程五星级酒店,吃的也比一般团好。

但是问题来了,她们是有套路的,其主要套路就是进店购物,而且不是一般的购物,不像有些旅游团导游说的“你们只需配合一下,进店看看听听,买不买随意”。她们是不买坚决不行,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进店购物上。举个例子:我们在丽江去玉石店的时候,团里有几个游客没有买东西,导游上车就数叨,说话那个损,结果又进了一个玉石店,让大家继续买,不买别出来。再举个例子,我们去玉龙雪山的时候,在到达索道站时,导游要求我们一个小时必须下来,返回到索道站集合,而不算乘索道上山排队,和下山坐索道排队,来回就要40多分钟。而当时坐索道的人很多,排队就排了半小时,到了山上赶紧拍几张照片就下来了,还是晚了。下了山导游直接把我们拉到了螺旋藻店。

如果有条件的话千万不要报云南的旅游团,根本就玩不好。

而且在路上导游不给你介绍景点什么的,主要就是给大家上课洗脑,让你走一路烦一路。

继续阅读,共428字0图

81

评论

1

更多云南玩法

立即查看

相关问题

求#云南#最佳目的地跟节目介绍

五月至九月都是很适合的时候如果要去雪山可能这个时候不是太好毕竟夏季雪山雪真的不多一...

App查看

云南

1365浏览· 1问答

大理三日游攻略!及大理五星级海景房酒店推荐

D1:玩崇圣寺三塔,喜洲。晚上住在大理古镇旁靠海的客栈,可以去大理古镇里面吃点东西...

App查看

大理

2547浏览· 1问答

五天时间怎么玩转云南 目的地 泸沽湖 洱海

飞机飞昆明然后火车到大理,大理火车到丽江,比较省交通费用,五天时间游玩这三个地方还...

App查看

云南

1825浏览· 3问答

APP查看更多相关问题

全部回答(6条)

马蜂窝用户·云淡风轻 Lv.43

2020-06-10

价位低肯定要套路你,跟团游的套路主要是进购物店,把游玩的时间缩减,都浪费在购物店了,我们去西安就被套路的要疯了,最后果断脱团,跟导游签了协议自己游了,还被每人扣了100元钱,即使扣钱,我们也坚持自由行了。国内游还是比较方便的,建议自由行,不要参加旅游团。

继续阅读, 共127字

四、厦门“黑”旅游套路连连,你在外地旅游时遇到过哪些套路?

我的旅行计划是从高中毕业开始的,刚开始出去旅行的时候什么都不懂,所以经常被各种导游和旅游公司套路也被坑骗了一些钱。刚开始外出旅行的时候为了省事,我会报一些当地的旅游团,也会在车站找一些导游带着我一起玩,那个时候觉得价格还可以,但现在想起来确实有一些坑。

一、北京一日游,全都是购物站。

我当时从东北去江西上学由于没买到车票,所以我先买了到北京的车票,然后转乘去上学,在北京停留了一个星期的时间。那是我第一次外出旅行完全没有经验,在我住酒店的时候发现前台有那种一日旅游团,我觉得这些旅游团的价格很便宜,几十块钱到几百块钱的都有,我当时选择了一个一百多块钱的一日游。在宣传栏上这个一日游有各种各样的旅游景点,餐食也比较好,所以我就直接选择了。第二天上车的时候突然发现车上都是一些年龄大的大爷大妈们,在导游介绍的过程也发现都是广告,在当天并没有去什么好的旅游景点,反而一直去的都是这些购物景点。

二、在厦门的鼓浪屿,被一个导游忽悠订酒店。

我在大二的时候去了厦门鼓浪屿,当时看各种推荐都说鼓浪屿的景色很美,所以我和我的闺蜜想在岛上住三天。当时刚下船到鼓浪屿的时候就遇到了很多导游,那些导游说鼓浪屿上很大,如果自己转没意思,一定要他们介绍才行。我已经提前在美团订好了,酒店的那位导游说我订酒店的位置不好,那种地方晚上睡觉可能会惊醒,在他的洗脑之下我推掉了原本的酒店,住到了他给我推荐的那家酒店。他推荐给我的那家酒店很普通在淡季也要500块钱一晚上,当时这个价格我还能接受。但后来我朋友去过以后才告诉我,在淡季的时候那家酒店只需要二百多元,所以我觉得我被坑了。

我在去大连旅游的时候也报了一个旅游团,那个旅游团的价格很便宜,但是在上车之后,他又开始介绍旅游景点的门票,说很多东西都是不包括在内,的我们之前的团费只是交了一个车费,平均算下来一个人一天要500元钱左右,这样的价格我觉得很不合理,但是已经坐在车上又不能下车。

五、厦门环岛路游玩会遇到哪些消费陷阱?要如何才能避免踩坑呢?

厦门是一个文艺、清新的海上花园城市,每年都会吸引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这里不仅有迷人的海岸沙滩美景,也有刺激人们味蕾的特色美食,更有抖音上火的一塌糊涂的鼓浪屿土耳其帅哥。

可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而为了拥有钱,很多人却耍起了歪心思。在厦门旅游美好景象的背后,也不乏隐藏着一些让人防不胜防的消费陷阱——拍照坑钱的,卖假货的,强买强卖的……

厦门环岛路游玩会遇到的6大消费陷阱

消费陷阱一、米老鼠合影陷阱,套路收费20元

在厦大白城沙滩到曾厝垵一带海域,经常可以看到穿着“米老鼠”等玩偶外套的卡通人。

他们热情地招呼着游人,主动搂着游客拍照,看起来似乎是海滩上的一道风景。不过,一旦你按下快门,他们就翻脸了:拍一张照片需要20元。你不给,就别想离开沙滩。

曾厝垵边防所就接到不少游客报警,投诉卡通人的恶劣行径。其中有两起报警,游客受到了卡通人的人身攻击,当事人被处以治安拘留处罚。

消费陷阱二,假和尚免费送符,最后讨要香油钱

在环岛路上漫步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假和尚!!他们轻轻从你身边经过,千方百计与你搭讪,一旦你回他一句话,就会说你佛缘深厚,太有缘了......

然后就会讲你的性格,你需要注意的事情....开始算命。然后,从口袋里掏出平安符,说是免费送。

等他说了一大堆之后,肯定会来一句“我与你有缘,才能在这里相遇,那就给我添些香油钱吧!”

这个当然是要钱了!!

要香油钱!!不给就死缠着不放!!

最后还是要不到,就要开始诅咒了!!

消费陷阱三、包邮芒果,缺斤短两,以次充好

曾厝垵包邮的那些芒果都是批发的,超市、或者网购都能吃到,打着价格低廉的招牌,主要忽悠北方来的游客包邮购买。

其实低售价背后另有隐情——摊贩们在秤上做了手脚,称出来一斤的芒果其实只有8两甚至6两。

案例:北京的小李前段时间到厦门旅游,她在曾厝垵某水果摊买芒果,加快递费1斤13元,买16斤,总共200元左右,但快递到家时,称重仅10斤。

消费陷阱四、给骆驼拍照被收钱

环岛路上,经常会看到有人牵着一匹骆驼来到沙滩上,找了地方让骆驼趴下,自己就坐在上面。

很多游客看见沙滩骆驼很稀奇,也掏出手机想拍照,最后也免不了被收钱。

这个跟鼓浪屿约翰体育馆前的网红狗狗不同,鼓浪屿上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网红狗狗,拍照合影给钱完全是自助的,狗主人并不在身边,只是面前有一个投钱箱,而且明码标价----合影一元。

消费陷阱五、消费老人同情心,阿婆免费送花套路

主要出现在轮渡和曾厝垵附近,经常看到有几个老阿婆向路人卖玫瑰花。若是正常卖花,也没什么可说的,关键是阿婆卖花会用套路,让人心生厌烦。

“小伙子,买朵玫瑰送女朋友吧。”很男生碍于面子,而女生碍于一颗怜悯之心,会选择付钱。

但重点是若你说不要,阿婆会立马伸手将一朵玫瑰塞给女生,你若不要送回,阿婆就是不接回,说免费送,直接走人,最后尴尬的男生只能赶上去把钱付了。

当然小编还亲眼看过一个真实的变种版的卖花情形。一个10岁左右的小女孩,在轮渡码头卖花,看到一对年轻情侣,直接上去就要男生买花送他女朋友,男生婉言拒绝,小姑娘直接一下把花塞给女生,说免费送,头都不回,直接跑了,男生尴尬的石化了好久,最后还是跑着追上那个小女孩,塞了10块钱,

消费陷阱六、不安分的的士以及鼓浪屿购票问题

很多来厦的游客都想去鼓浪屿,可是出门前并未做好出游攻略,比如到鼓浪屿如何买票都未搞清楚。

在厦门转车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选择打的,而一些别有用心的司机对人会特别热情,然而游客感受到温暖的背后,很多都有套路的。一些司机会在这个时候给游客推荐某些餐厅、某些旅行社、某些宾馆。也有很多游客被司机忽悠,说鼓浪屿船票卖光了,最后被推荐到坐几百块的环金门游之类的高消费项目。

友情提醒来厦的游客:厦门岛内有两个码头,游客是在东渡邮轮码头购票及登船(夜航可在轮渡码头乘船),另一个中山路轮渡码头只有厦门市民或者持有厦门社保卡才能通行!普通船票35,豪华船票50,可微信提前购票。

出门在外,防人之心不可无

美丽的鹭岛厦门,真诚欢迎全国的游客。而出门在外,还是需要保持一份理性,做好出游攻略。

以上介绍的厦门环岛路上容易遇到的6大消费陷阱,你曾经遇见过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