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的地方特产
浏阳花炮
浏阳是国家命名的中国烟花之乡,浏阳花炮“始于唐,盛于宋”,起源于浏南重镇大瑶镇,浏阳花炮源远流长,迄今已有1300余年的悠久历史清咸丰年间,鞭炮庄号遍及湖南省内外各埠,烟花鞭炮年产量猛增,大瑶、金刚头、澄潭江、文家市及城区等地百分之九十的居民以家庭作坊式生产,烟花鞭炮已开成大行业,素有“十家九爆之称”。在光绪年间,它已销往香港、澳门、南洋诸国,成为名牌产品。
从摩纳哥第二届国际焰火大赛到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大赛,乃至第三届国际音乐焰火大赛等国内外最高规格的大赛中,浏阳花炮都名登榜首。1995年,浏阳市被国家授予“中国烟花之乡”荣誉称号。2002年,成立国际烟花协会(IFA),总部常设浏阳;2003,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浏阳花炮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04年,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浏阳花炮”驰名商标;2006年5月20日,浏阳花炮的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5年浏阳将举办第十二届中国(浏阳)国际花炮文化节。
浏阳夏布
浏阳又被称作夏布之乡,浏阳夏布(又叫苎麻布),是驰誉中外的传统产品。它以些苎为原料,手工纺织而成的纯麻纤维制品。传统的生产工艺分撕麻、绩麻、络纱、牵梳、织造、漂染、踩光等工序,其漂染方法尤为独特,不需漂白粉等外加剂,完全用浏阳河水漂洗,即将原色夏布用石灰水加碱蒸煮后于河中反复漂洗干净,晾于河滩而成。
浏阳夏布织造精致,具有轻薄细软,凉爽透气,易洗易干,越洗越白等,经久耐用等特点,是夏季制作衣料、蚊帐的理想布料。早在明朝,浏阳夏布就闻名于世,商贾争购。在明代即被列为朝廷贡品。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浏阳夏布开始远渡重洋,销往日本、朝鲜、南洋等地。浏阳夏布当时质量居全国第一,在1910年南洋劝业会上获得优奖。 据地方志记载,以苎麻、大麻为原料的浏阳夏布,曾以“织工精巧、质地特别细腻称雄于世,明代即被列为朝廷贡品,历来有杭州纺绸换浏阳夏布之说,清中叶已负盛名”;更有记载:“苎布,一名夏布……浏阳、湘乡、攸县、茶陵皆出苎布,世称浏阳最佳。”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承载着民间精湛纺织技艺和中国农耕文化特质的浏阳夏布,开始远渡重洋,销往日本、朝鲜、南洋等地。
浏阳豆豉
豆豉是浏阳市传统土特产名品。浏阳豆豉是以泥豆或小黑豆为原料,经过发酵精制而成,具有颗粒完整匀称,色泽浆红或黑褐、皮皱肉干、质地柔软、汁浓味鲜、营养丰富,且久贮不发霉变质的特点。加水泡涨后,汁浓味鲜,是烹饪菜肴的调味佳品。浏阳豆豉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民众喜爱,远销日本、新加坡、港澳、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浏阳豆豉,历史悠久,马王堆汉墓出土物中的豆豉姜与浏阳豆豉相似,距今已2000年。
浏阳菊花石
被誉为“全球第一”的浏阳菊花石,是天然稀世珍品,产于湖南浏阳永和镇大溪河底岩石层中,蕴育于二亿多年前,因地质运动而自然形成于岩石中。亦可称“取日月之精华,吸天地之灵气”。其花型醋似异彩纷呈的秋菊,花呈乳白色,且纹理清晰、界线分明、神态逼真、玉洁晶莹、蔚为奇观。据《浏阳县志》记载,约在清乾隆年间,浏阳永和镇的欧锡藩偶然发现了菊花石,并取石雕砚,一时传为奇物。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著名工艺大师戴清升之绝创“映雪”花瓶以及“梅、兰、竹、菊”屏风参展,一举荣获“稀世珍品金奖”,至今保存在联合国博物馆。
浏阳蒸菜
浏阳蒸菜是湘菜中的一道传统菜系,相传起源于明朝,历经500多年发展。古县志记载,浏阳一直盛产三样:烟火、菊花石、相思鸟。如今,烟火、菊花石都享誉国际,与之一起闻名的,还有生意兴隆的浏阳蒸菜。
2011年8月30日,中国烹饪协会批准授予浏阳“中国蒸菜之乡”称号。2011年12月19日,在第六届中国蒸菜美食文化节闭幕式上,市委副书记吴震从中国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杨柳女士手中接过“中国蒸菜之乡”的牌匾,浏阳正式获得“中国蒸菜之乡”的称号。2012年12月“浏阳蒸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
浏阳黑山羊
浏阳黑山羊是中国少有的纯黑山羊品种,1985年正式定名为浏阳黑山羊并编入《中国山羊》一书。
浏阳黑山羊肌纤维细,硬度小,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膻味极小,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在22.6%以上,脂肪含量低于3%,胆固醇含量低,比猪肉低75%,比牛肉和绵羊肉低62%,含人体必需氨基酸15种以上,尤以谷氨酸含量高,达11.03%。具有滋阴壮阳、补虚强体、提高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和美容功效。
浏阳茴饼
浏阳茴饼是浏阳著名的传统产品,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传茴饼起源于毗邻江西的枨冲集镇的硬壳饼,距今已有120来年的历史。光绪末年,浏阳制作硬壳饼发展到42家,从业人员达100多人。因其互相竞争,质量提高很快。浏阳茴饼它采用糖皮包酥、缸隔炉烤的独特制作方法,以面粉、茶油、白糖、饴糖作主料,金桔花、小茵香、熟芝麻、桂子油、碎冰糖等为辅料,经过和皮子、和蕊子、擦油酥、扯脐包酥、开皮灌蕊、成型烘烤等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成品外表美观,面圆微凸,火色金黄光亮,表面起酥,里皮燥脆,内馅丰满,松泡爽口,油甜不腻。具有小茴、桂子、芝麻等天然芳香。
文市油饼
文市油饼是浏阳的传统产品,已有数千年历史,中外驰名,其制作始于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品尝后,历朝历代成为贡品。浏阳油饼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给合现代技术,其制作更加严格,选料更加考究,由本地山茶油、精而粉、白糖、桂花、百合粉、芝麻、八角等十余种香料精制而成。浏阳油饼具有酥、脆、香、甜的特点,多吃不腻,回味无穷。新中国成立后,胡耀邦总书记曾多次品尝并给予高度评价。
浏阳酒
20世纪初,以“美利昌”作坊所酿造的浏阳河烧酒最精,播誉潇湘,远传华夏,成为中国重要的白酒产区之一。1956年,当地人民政府在旧酒坊的基础上,建成“浏阳河酒厂”,推陈出新,将传统酿酒工艺与现代白酒科技相融合,并推出柔雅香型产品。浏阳酒历来被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所钟情,也为平民百姓所喜爱。
浏阳特产有哪些啊?
浏阳特产有花炮,菊花石,豆豉,夏布等四大特产。浏阳烟花鞭炮是湖南传统特产和主要出口商品。产于浏阳县,已有1300多年的生产历史,以其工艺独特,品种多样,装潢美观,花色艳丽,声响清脆,色香齐全,燃放安全而享誉世界。
菊花石雕是浏阳县的独特手工艺品,用生成于2亿多年前的菊花石雕琢而成。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只有浏阳生产这种天然石,因此,浏阳菊花石雕被誉为全球第一。此石像菊花一样,花芯有单芯,双芯,三芯和无芯,有类似竹叶菊,绣球龙葵菊,蒲叶菊和金钱菊花型等。雕琢艺人利用菊花石这些特点,精工雕琢,理出花瓣,添枝加叶,浮雕成丛丛菊花。
浏阳豆豉,是浏阳县的地方土特产。它以泥豆和小黑豆为原料,经精加工而成。成品豆豉呈黑褐色或酱红色,皮皱肉干,质地柔软,颗粒饱满。加水泡涨后,汁浓味鲜,是烹饪菜肴的调味佳品。浏阳豆豉是旅居外地湘人探亲返回时必购的土产之一。
浏阳的其他简介。
浏阳是湖南省县级市,由长沙市代管,因县城位于浏水之北,阳面而得名。浏阳地处湘赣边界,湖南东部偏北,古为吴楚咽喉,区域总面积5007.75平方千米。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境内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大围山,道吾山,浏阳河,古风洞等。
大围山位于湘赣界,是连云山脉的腹地,东边属江西省宜春市下辖的铜鼓县,西北方为湖南浏阳市的东北部,它既是浏阳河的发源地,又是湘东第一高峰,主峰七星峰海拔1607.9米。
道吾山古称白鹤山,又名赵王山,位于湖南省浏阳市城北,占地面积13平方千米,景区峰峦叠嶂,怪石深壑,山泉涓涓。
浏阳有什么地方特产?
浏阳生产的豆豉,味道鲜美,气味芳香,无硬心,无杂质,无异味,无灰尘,为调味佳品。它营养丰富,含有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酶、烟酸、维生素 B1B2 等。浏阳豆豉,历史悠久,马王堆汉墓出土物中的豆豉姜与浏阳豆豉相似,距今已 2000 余年。唐代,浏阳道吾山、石霜寺等大刹香火旺盛,八方僧人来朝,他们在斋菜中尝到豆豉的鲜美芳香,袋之云游,于是浏阳豆豉名扬天下,至今不衰。 浏阳豆豉,是浏阳县的地方土特产。它以泥豆和小黑豆为原料、经精加工而成。成品豆豉呈黑褐色或酱红色,皮皱肉干,质地柔软,颗粒饱满。加水泡涨后,汁浓味鲜,是烹饪菜肴的调味佳品。湘菜中的 “ 腊味合蒸 ” 名菜,即是以豆豉作佐料。豆豉还具有一定的药用功能,能治疗感冒。以少量豆豉加老姜或葱白、胡椒煎服,可去寒解表。浏阳豆豉是旅居外地湘人探亲返回时必购的土产之一。
浏阳特产
有浏阳花炮、浏阳豆豉、浏阳蒸菜、浏阳黑山羊、浏阳茴饼、文市油饼等特产。浏阳市,是湖南省辖县级市,由长沙市代管。浏阳地处湘赣边界,湖南东部偏北,古为“吴楚咽喉”,是省会长沙副中心和湘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
浏阳特产
浏阳花炮,是浏阳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浏阳花炮造型美观,色彩鲜艳,质量可靠,素有“浏阳花炮震天下”的美名。
浏阳蒸菜是湘菜中的一道传统菜系,相传起源于明朝,历经500多年发展,以蒸腊菜为主,基本菜品有干扁豆蒸蜡肉丁、清蒸火腿肉等等,以及清蒸白豆腐、臭豆腐等等。
浏阳黑山羊是中国少有的纯黑山羊品种,羊肌纤维细,硬度小,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膻味极小,营养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