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蜜月旅游客源市场需求特征分析
一、浪漫需求,蜜月之行是两个刚结婚的人第一次旅行,肯定要有更多的浪漫才行。
二、值得回味,人生或许只有一次婚姻,而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总是值得回味的,蜜月旅游作为最初的最初,需要值得回味的特点。
三、可以收获,蜜月旅游要有很多可以拿回来的东西,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拓展资料:
试分析国内游客旅游的需求变化趋势:
一、地点,注目新鲜与稀罕
人们常常把旅游活动目的称为“求新,求逸,求知”。这种说法虽然不够准确,但是,却可以简单而概括地指明旅游者的目的特征。最近几年,北方地区冬季(曾经是旅游淡季)的冰雪旅游的走热,就是这种“求新”的最好见证。旅游者对新鲜目的地的向往,在2006年及其随后的几年,除了冬季北方冰雪旅游的继续走俏、乡村旅游的继续升温外,新辟旅游目的地旅游、西部旅游(包括青藏高原旅游、宁甘陕旅游、新疆旅游)、台湾旅游等,都将逐渐成为新的迟手首热点。而2006年7月青藏铁路正式通车后开通的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宁、兰州至拉萨的旅客列车,便是更加平民化的西部旅游的极佳机遇。此外,还有正在兴起的探险旅游,也正是这种注目新鲜目的地旅游的一个反映。
二、近地,热衷自驾与亲朋
由于时间和道路的便捷性,近薯槐地旅游常常是居民出游的第一选择。这些年我国国内旅游的统计也证明了这一点。近年,随着私有轿车陆续进入中国百姓家庭,自驾车旅游也开始成为中国城镇居民的爱好,2005年三个黄金周的自驾车旅游潮,就是有力的证明(有消息甚至说,2006年春节,北京、天津、苏州、成都和三亚等一些大中城市的信息显示,自驾车出游已经占了码数短途旅游的2/3分量)。在2006年及其随后的几年,自驾车游将进一步向城镇周边地区扩散。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表明,截至2004年底,我国1.82亿城镇居民家庭中,每百户平均拥有家用汽车已经达到2.18辆(近5年,我国消费的轿车已经达到930多万辆,其中公务和商用约占三分之一,其余600多万辆轿车进入普通老百姓家庭,使他们圆了家庭轿车梦)。
二、少数民族旅游业主要消费者分析?
少数民族旅游业主要消费者分析
少数民族旅游业是指以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业。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多元化,少数民族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一大亮点和增长点。
少数民族旅游业主要消费者分析的主要因素包括:
1. 地域:少数民族旅游业主要消费者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或者是这些地区周边的游客。
2. 年龄:少数民族旅游业主要消费者的年龄比较广泛,既有年轻人,也有老年人,但是以中青年人为主。
3. 收入水平:大多数少数民族旅游业主要消费者收入较低,但是也有一部分消费者收入较高。
4. 文化兴趣:少数民族旅游业主要消费者对本地文化、民俗和历史遗迹比较感兴趣,喜欢深度体验当地的文化风情。
5. 旅游目的:少数民族旅游业主要消费者的旅游目的比较多样化,既有休闲度假,也有文化交流、历史探索等目的。
6. 旅游方式:少数民族旅游业主要消费者多以自由行或小团体形式进行旅游,注重旅游的体验性和互动性。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旅游业主要消费者是以年轻中青年人为主,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对本地文化和历史遗迹有浓厚的兴趣,旅游目的多样化,旅游方式以自由行和小团体为主。
根据相关数据和调查 ,少数民族旅游业的主要消费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 年龄结构:皮弯少数民族旅游业的消费者主要集中在25-45岁之间,占比超过六成。这一群体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对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等有较强的需求。
- 地域分布:少数民族旅游业的消费者主要来自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占比超过七成。裤悔这些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交通便利,对异域燃纯闷风情、自然景观等有较高的兴趣。
- 旅行方式:少数民族旅游业的消费者主要采用自由行或半自由行的方式出行,占比超过八成。这一群体更注重个性化、灵活性和自主性,对目的地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规划。
- 旅行动机:少数民族旅游业的消费者主要出于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亲子互动等目的出行,占比超过九成。这一群体更看重心理满足、情感交流和生活品质,对目的地有较高的期待和评价。
三、关于大学生旅游情况的调查报告2000字
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变得越来越热,出外旅游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旅游群体当中,大学生是整个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而又独立的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滚册携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这些促成了大学生旅游热。因此,大学生作为一支旅游生力军的地位确实不容忽视。当今全国高校数量已达2000多所,在校生人数超过2000万人,可见中国的大学生旅游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晨星成长计划,为在校大学生提供3到30万的成长资金,解决考研学费、留学、旅游问题,可登陆官网查询】
同时,国内的旅行社达1.6万个,竞争非常激烈。但是大学生旅游却很少选择旅行社这条途径,是大学生的原因还是旅行社的原因呢?另一方面,旅行社对于大学生市场的潜力不是很明了。鉴于这两点,对当今大学生旅游的调查就显得是有必要的。
所以,我通过自己搭建的个人网站“一起旅游吧-大学生自助游”做了相关调查。此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当今大学生旅游的大体情况以及大学生对旅行社的态度,为了解大学生旅游市场状况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数据。同时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为大学生的旅游市场开发提供可行的建议。
一、大学生旅游的意向
在旅游意向上,有接近95%的大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旅游,另外5%的大学生表示一般喜欢。但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却有明显的差异,几乎100%来自城市的学生有旅游意向,而只有接近85%来自农村的学生非常旅游。引起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学生的经济条件的差异造成的。对旅游没感觉的大学生有66%主要是没有钱,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74%。
去旅游的目的是欣赏景观、增长见识(62%)和休闲散心(21%),另外找同学、熟人玩接近16%,而纯粹娱乐性质上的游玩、观光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 文章阅读网: )
同时,调查也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影响出游最重要的是金钱,1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时间是影响他们出游的重要因素,而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伙伴、宣传地、朋友意见影响他们。
在调查中还发现,由于不同学校的大学生专业的差异,有些同学是出于专业的目的而选择去哪里旅行,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勘探专大伏业的大学生,他们由于学习目的而选择旅游。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大学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故对旅游的喜爱不同。但大部分人喜欢旅游是来欣赏景观、增长见识,同时金钱是影响着多数大学生出游的主要因素。
二、大学生旅游的地点与时间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偏爱自然风景区,占了总人数的54%,表明大学生更愿意与大自然亲近。
其次,旅游目的地选择民族风俗区有30%左右;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繁华城市区和海滨城市区,分别约占总人数的9%和5%。反而红色旅游革命区和高校校园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
在对于旅游时间段的安排上,最多人选择的时间段是不定期,想去就去,占了总人数的56%左右,说明了大学生都喜欢把外出旅游的时间由自己自由安排,不受约束。在具体时间段上,最多人选择的时间段是国庆、五一长假,约占了总人数的52%。选择寒暑假期以及平常的周末出游的人少,分别约占总人数的20%和24%。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寒暑假的假期长,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留在家看电视看书而不外出旅游;而普通周末由于时间较短,没有充分时间做好旅游前的准备工作和旅行后的休息调整,不利于出游;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课业比较重,一般会利用周末进行复习或预习新知识,还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或参加各种活动;故国庆、五一长假是大学生旅游的高峰(56%)姿闹,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分配,而且还可以趁黄金周的时间休息调整。
三、大学生旅游的消费方式
在选择旅游消费方式上,更多的大学生选择自助游,约占51%;其次是选择个人游的,占21%;而只有28%的大学生选择跟旅游团。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在选择自助游和个人游的学生中,高年级明显多于低年级,这可能是高年级有更多的社会知识和经验;来自城市的学生明显多于来自农村的学生,这可能与学生的个性有关。
四、大学生旅游的方式
在调查中,大学生以往出游时,出游方式选择与同学结伴而游的(约52%)占大多数,与男(女)友一起的约占21%,数字表明大学生大多数喜欢跟同年龄段的人一起外出旅游,而与家人一起(约6%)和独自一人出游(约21%)也占一定比例。在旅伴的选择上,部分人选择跟男(女)友一起去旅游,这可能是大学生旅游的一大特点。大学生正处于感情萌发的时期,与情侣同游一方面可以体验生活,增加旅游乐趣,共同解决旅途中的困难,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双方的了解,培养共同兴趣、增加双方的感情。相反,选择与父母亲人同游的人很少,只占6%,这也表明大学生自主独立的意识在不断增强。
大学生选择旅游地点的因素,以及个人消费水平的差异,旅途距离长短,个人爱好等等原因,影响大学生选择了不同的出行方式。
五、大学生旅游的次数(每年)
调查显示,大学生每年出游次数为1次为约32%, 2次为约53%,3次为约10%,4次约3% 和5次以上为约2%。
由调查结果可知,大多数大学生平均每年出游次数为一到两次,少数有条件的学生也有年出游次数为三到四次的,但每年出游次数为五次以上的很少。
六、大学生旅游的消费状况
在以往外出旅游的花费上,游览、门票占其主要,占总数的约67%,其次是吃的,约占14%,交通约占19%。而对旅游地的风味小吃上,感觉一般约占33%,喜欢约占46%。而特别喜欢仅约占13%。由此可见,当地的风味小吃没有将其特色表现出来,就深入了解,许多大学生对在没有品尝时给予的期望值偏高,而真正品尝之后,其期望值大打折扣,毕竟青年人对新鲜事物在感官上都会给予很高的评价,而一旦去体验之后,没有其想象的好时,将会大所失望,这也许是其感觉对其旅游地的风味小吃上感觉一般的比例占较高的原因。在住宿上,一般学生(约53%)选择30元左右(人/每晚),可见,大学生旅游消费的要求体现了节约原则,这可能表明现代的大学生保持着俭朴节约的优良传统,也有可能是大学生的旅游费用大部分还是处于家庭资助。因为有80%左右大学生的生活费是来自家庭资助的。
在旅游途中,约76%大学生愿意投入到购物中的比重是10—20%,表明购物在大学生旅游中也占主要活动。同时安全第一在大学生旅游中感觉是最重要的约占43%,其次是费用的约为23%,舒适度约为22%,旅游的经历约为12%。
总体来看,大学生的旅游消费水平中等偏下,旅游范围及方式也趋向保守。选择徒步及旅行自行车出游的人数也占了一部分的比例,显然大学生旅游有这一方面的需要,旅行社可以考虑开展徒步、自行车旅游的相关项目,满足市场需求。≤第一范文 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七、大学生旅游的信息渠道
调查表明,亲朋好友介绍的旅游景点可信度相当高(约占53%),其次是网络搜索约占33%,报刊广告约占12%,旅行社咨询约占2%,可看出亲朋好友亲身游玩过的景点的好坏对周围的同学产生很大的影响。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报刊广告、旅行社对大学生并没有起到较大到关键。因此收集旅游信息对于部分大学生来说只是较容易,同时在收集旅游信息是,出游费用是最关注的,其次是景点的吸引力,住宿条件、安全问题、交通便利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目前各景点、旅行社及其它媒体提供的信息与实际享用服务自建的距离相差较大,由此可见提供的信息与实际景观大相径庭。
根据调查,一半大学生表明学校极少组织大学生出去旅游,并且部分大学生极少参加学生组织的旅游活动。可见学校对大学生的旅游没有足够的重视,大学生旅游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八、大学生对旅行社的满意程度
从调查显示的结果看,大学生对随团旅游的评价的确不高,约75%左右的大学生对旅行社不满意。
导致大学生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导游未尽职责”和旅行社“降低等级标准”。这两项的比例分别约达到34%和28%。其次是“擅自变更行程安排” 约占23%,和“配套设施不完善” 约占15%。
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游客与旅行社的接触更多的在出游前期的报名环节。而在旅行途中,导游则很大成分上充当了旅行社的代表。游客对旅行社服务的不满意在得不到导游的妥善处理后,则很容易转化成对导游的不满。
。
九、大学生旅游的优点
(1)开拓视野
旅游最基本的优点可谓拓宽视野。来自于川大的IS同学说:“我觉得出去旅游最大的优点就是开拓了我的视野。我这次去了西塘,见识了不少地方的风土人情,也了解到一些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虽然这是旅游,但是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另外,我还在旅游期间吃了很多他们那儿的地方特产,他们那里的水果也特别甜,并且比这里便宜,总之,我觉得旅游还是好处多。”
(2)强身健体
出外旅游无论是乘车还是徒步旅行,都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通过旅游,可以强身健体。来自于武大陈应同学五一期间游玩了杭州的景点,在我跟他聊天时,他讲到道:“我没有出省旅游,只在杭州逛了几天,也不用带太多的行李,不过也累得够呛,但是走了这么多路,我也锻炼了身体。”
(3)放松心情
走出学校,没有学业的压力,我们可以尽情地舒展自己的身心。来于中财王聪同学,他笑着说道,“旅游,旅的是心。平时在学校里,除了看书就是这样那样的活动,很少有闲下来的时候,五一黄金周正是放松心情的一个好的机会,我是带着愉快的心情出去旅游的。我看到了那么多的美景,身心得到放松,我可以忘掉所有疲惫沉醉在美景中。我觉得在平时疲惫的生活中,要多出去走走,让疲惫的身躯舒展一下,轻松一下。”
(4)增进友谊
在我交谈中的几个同学都是与朋友一同出外旅游的,问及旅游的优点,他们都说可以很好的增进友谊。来于川音小谢同学说:“通过旅游,我与朋友们之间的感情更深了,因为在旅游过程中我们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在旅游期间,可以更好地增进朋友之间的感情。”
从上述的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大学生旅游呈现以下特点:
1、出行时间固定。大学生的空闲时间都是以学校的课程安排为准,所以出行时间很固定,主要集中在五一、国庆黄金周。
2、消费水平较低。大学生大都还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收入,旅游的钱都是从自己的生活费或是辛苦打工的所得中省出来的,所以“穷大学生”基本都是选择最便宜最划算的旅游路线和方案,同时在旅游中的购买力比较弱。
3、旅游出行目的。大学生旅游主要是欣赏景观、增长见识,所以选择的景点主要是自然风景区。
4、信息来源单一。大学生经济上还没有完全独立,因此大学生旅游一定要考虑资金方面的问题。故旅游前的功课必须做好,针对这一点,我搭建了大学生自助游的平台。
传统的随团旅游,衣食住行不用自己操心,但代价是失去了自由;自己出行有了随意安排的自由,但凡事都需自己操办,难免玩得尽兴。自助旅游似乎实现了两者的结合,取长补短。而调查结果也说明这种新型旅游方式潜力巨大,这是否意味着在自助旅游市场上,令一场战争又要开始了呢
四、消费者需求调查报告范例有哪些?
消费者需求调查报告范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为了充分了解人们的消费需求情况,我们以旅游网络消费为例进行了调查研究,具体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我们以网络问卷形式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400份,有效率为100%。
二、数据统计
1.职业情况:企业基层员工占9%,企业管理人员占6%,公务员占2%,学生占67%,教师占2%,自由职业者占5%,其他职业占9%。
2.月收入情况:1000以下的占55%,1000-3000的占27%,3000-5000的占16%,5000以上的占2%。
3.旅游的重要性:认为不重要的2%,认为可有可无的占38%,比较重要的占31%,重要的占18,非常重要的占11%。
4.在网上购买旅游产品的原因:出于好奇的占13%,价格便宜的占24%,个人喜好的占7%,方便猛燃快捷的占24%,朋友推荐的占2%,其它的占30%。
5.旅游的费用情况:1000以下的占56%,1000-3000的占谈知并29%,3000-5000的占9%,5000以上的占6%。
三、情况分析
从含迹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人们的旅游需求还是比较大的,其中认为旅游不重要的或好有可无的占40%,这部分人中大部分是出于经济收入问题,如果在经济方面允许的情况下,是极有可能参加旅游活动的。其中在消费中我们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旅游消费都在1000元以下,高消费的旅游仅占9%。在网上购买游泳产品的还是占大多数,其中认为价格便宜的情况比较突出,说明现在人们的旅游消费心理还是正常的。
五、“Z世代”青年旅行消费报告:出行首选高铁,最爱住民宿
同程旅行与中新经纬近日联合发布《“Z世代”青年在线旅行消费洞察报告2022》(下称《报告》),对“Z世代”青年群体(年龄介于14至27岁,截止2022年4月)的旅行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报告》认为,“Z世代”青年在旅行消费多元化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在一些细分领域正成为潮流的引领者,对旅行行业供需结构的变革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Z世代”青年更加多元的消费需求正成为 旅游 供给“弹性化”、“碎片化”、“非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住宿消费领域的民宿、电竞酒店,休闲度假领域的深度游、“网红打卡地”等等,这些新消费潮流的兴起都离不开“Z世代”的贡献。
“Z世代”青年 出行消费新势力
首选高铁,最爱住民宿
《报告》中表明,“Z世代”青年在线出行在消费偏好、消费行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长线出行大交通的选择方面,“Z世代”青年大致分出了两个偏好略有差异的年龄组,其中,14至21岁的“Z世代”青年人群首选的大交通方式是高铁(占比53.9%),这个年龄段的“Z世代”青绝者举年主要以各层次的在校学生为主,飞机是这个年龄组的第二大选择(占比42.9%)。22至27岁年龄组的第一选择是飞机(占比46.6%),第二选择为高铁(占比42.6%)。
住宿消费偏好方面,“Z世代”青年住宿消费首选是民宿(占比38.2%),第二选择是相对标准化的经济型酒店(占比34.2%),第三选择是星级酒店(占比20%),选择星级酒店和露营(含房车露营、帐篷露营等)的分别占比4%和3.1%。
与 社会 中坚的“Y世代”青年(28至41岁,截止2022年4月,下同)相比,“Z世代”青年明显更加偏好非标准住宿类型,尤其是选择民宿、露营等非标住宿的比例更高,其中,选择露营的比例是前者十倍左右。
在实际消费层面,“Z世代”青年是各种新生住宿业态的主力消费人群。18至27岁的“Z世代”青年在电竞酒店用户群中占比高达45.2%,是绝对消费主力。此外,“Z世代”青年还是剧本杀酒店、宠物酒店等住宿新业态的潮流引领者和核心消费人群。
多元度假消费的引领者
推动着 旅游 业态的创新发展
《报告》有关“Z世代”青年在度假消费偏好的数据显示,他们对主题公园的偏好程度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度假选择,其次他们对周边自驾游、综合性度假区、海洋馆、野生动物园、乡村游、博物馆、露营、并碧徒步、骑行等也有相对较高的偏好度。
值得注意的是,处于未成年阶段的“Z世代”青年在度假消费方面虽然不具备消费选择权,但对家庭度假消费决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他们是高年龄组亲子游消费的核心人群。另外,处于未成年阶段的“Z世代”青年也是中学阶段研学旅行的重要消费人群,这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整个“Z世代”群体对博物馆、乡村农场等度假类型的偏好度。
最受“Z世代”青年青睐的20个国内 旅游 度假目的地依次为:北京、上海、重庆、海南、广东、江苏、云南、四川、新疆、青海、西藏、湖南、浙江、福建、山东、内蒙古、陕西、湖北、贵州、宁夏。
研究表明,大致有两类目的地相对更受“Z世代”青年的青睐,一类拥有丰富文旅资源,例如北京、上海等,另一类则是在互联网世界具有较高人气的“网红”目的地,例如重庆、四川、新疆、湖南等地。相关的研究显示,微信朋友圈、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视频号等)、新型KOC平台(小红书等)是“Z世代”青年获取 旅游 等消费资讯乃至购买相关产品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他们分享与表达自我的主阵地。“Z世代”青年的上述行为特征正在改变传统意义上的 旅游 目的地概念,也推动着 旅游 业态的创新发展,是多元化、碎片化度假消费的中坚力量。
如果有线索提供或服务咨询
可联系南都新文旅研究课题组。
发送邮嫌帆箱:
nandulvyou@126.com
六、大学生旅游需求分析
旅游孝芦埋市场是由单独的游客组成的,而人们之所以成为游客,是由旅游动机决定的。旅行动机,包哗梁括内动力,外动力(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中间条件(收入水平,闲暇的时间和交通条件)三个方面组成。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条件:
1.1旅游动机复杂而强烈
旅游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大学生旅游动机主要有:
(1)放松身心。大学生课业繁重,来自学习和生活的压力比较大,面对繁重的学习和生活压力,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外出旅游,放松身心,寻求乐趣的愿望。调查相关巧蚂资料显示,16到26岁的青少年中,有35.16%的人旅游目的在于寻求乐趣。
(2)拓宽视野。现在的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早已不局限于单纯课本知识界限,而是转向社会和生活学习。据调查显示:16到26岁的青少年外出旅游的目的,46.29%在于拓宽视野。
(3)运动。大学生活泼好动,而平时又忙于学业,缺乏运动和锻炼的机会,因此,许多大学生旅游包含利用旅游的机会,进行登山、滑雪等运动健身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