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节旅游城市北京居首与往年相比游客、收入情况如何?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北京市假日旅游安全有序,旅游市场秩序井然,假日经济持续回暖。昨日,北京市文旅局通报,北京共接待游客998.2万人次,同比增长8.4%,旅游总收入115.0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外省来京游407.4万人次,较去年假期增长5.4%;旅游收入91.0亿元,较去年假期下降1.7%;市民在京游590.8万人次,较去年假期增长10.6%;旅游收入23.9亿元,较去年假期增长25%。“双节”期间,全市无涉旅安全事故、无涉旅突发疫情、无涉旅重大投诉、无涉旅重大负面舆情,保持了非法“一日游”零投诉。此外,跨省游快速恢复,北京市位居全国热门旅游城市榜首,旅游收入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重点监测的223家旅游接待景区和地区的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增长率达63.1%。假日旅游接待量和营业收入前10当中,王府井、南锣鼓巷、北京首创奥莱休闲驿站景区、北京市大栅栏商业街区跻身其中。王府井接待172万人次、收入2.7亿元,南锣鼓巷接待134.1万人次、收入695万元,北京首创奥莱休闲驿站景区接待52.3万人次、收入1.9亿元,北京市大栅栏商业街区接待40.9万人次、收入2360万元。夜间消费成为疫情后生活服务业消费复苏的重要增长点。美团平台大数据显示,国庆期间北京市夜间景区门票及外卖订单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2.66%和16.25%,体现出夜间休闲娱乐对消费的较强带动作用。

二、国庆假期出游4.22亿人次,收入2872亿,大众的假期体验感如何?

整体应该还是挺不错的,因为毕竟在近三年时间,大家能够出去旅行已经是一种奢侈了。能有这样的一个收入,从这个数据来看,还是比较可观的,因为毕竟现在我们都在经历着全球经济危机,还有反反复复的疫情,这些都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影响,所以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在我们现在的生活空间还是有很多城市能够做到让普通群众恢复到正常生活的状态。

普通群众普遍对于能够出行都已经感觉到非常幸福了,因为毕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大家都因为各种原因是不能够出门旅行的,有这样的一个体验,从这个消费数据来看,大家还是非常享受这个黄金周给大家带来的旅盛况!能够出行的人应该是感觉到幸福的。毕竟这样长时间的休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非常少见的。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国庆节假期7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22亿人次,同比减少18.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0.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72.1亿元,同比减少26.2%,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44.2%。全国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总体安全平稳有序。在落实好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国庆节假期,全国各级文化馆组织活动13940场,参与人次5927.48万,共有10801家A级旅游景区正常开放,占A级景区总数的75%。

在这样的数据支持下,我们可以看出,现在普通人出行还是有些问题。但是相较于其他人,能出去旅行的人还是比较具有幸福感的,在这个七天的国庆假期中,能够举家团聚,欣赏一下美景,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所以我相信对于这个数据而言,也见证了很多家庭幸福的瞬间。

三、国庆假期北京旅游收入超65亿元,反映了哪些社会现象?

这反映了人们多元化休闲需求仍有极大发展空间,旅游需求仍有待释放。

假期北京旅游收入超65亿元

据相关媒体报道,国庆假期期间,北京市文旅市场接待旅游总人数689.3万,旅游总收入达到65.4亿。其中红色主题游人气高涨,各个红色纪念馆均接待了大量游客;乡村旅游出现蓬勃发展态势,接待游客数量和营业收入都出现明显增长;文化活动也是丰富多彩,传统戏曲,话剧,儿童剧,音乐剧等精彩纷呈。

该数据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大家纷纷对此表达个人看法。有网友认为疫情因素压制了旅游需求,否则旅游收入会更高,也有网友认为还是应把安全放在第1位,以疫情防控为主。

这反映了哪些社会现象?

一、人民群众多元化休闲需求待满足。

不论是红色主题旅行还是乡村游,又或者是文化活动,这都体现了人民群众多元化的休闲需求,而在现实生活当中,这一多元化休闲需求其实并未被彻底满足,很多人都因为各种原因将需求压抑或搁置。

二、旅游发展多元化将成未来趋势。

以往人们总是会前往各大旅游景点进行游览观光,但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发展也日渐多元化。不论是近郊游还是反向旅游,又或者是带孩子看儿童剧,多元化的市场满足了多元化的需求,而这也必将造就多元化的旅游业发展。

三、群众旅游需求待释放。

虽然假期旅游收入并不算低,但同样是受到了疫情影响,部分群众的旅游需求并没有被释放出来。在保证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条件下,各地区还是应该出台各类吸引游客的措施,充分释放人民群众旅游需求,以提升社会消费,拉动社会经济发展。

其实在现实生活当中,旅游业多元化发展已经出现端倪,群众多元化休闲需求也在逐渐被满足。这个过程中会形成一个极大的市场,谁能抓住这个市场,谁就能成为这个行业的宠儿。

四、国庆旅游市场变化:周边游订单量大幅增长,为何周边游备受青睐?

国庆是和春节时间长度一样的长假期,如果利用这个假期出去旅游的话,相比平常周末的两天,相比清明端午中秋等很多节日的三天假期来说,理论上可以走得更远,待得时间更长,从而出行方向和出行安排的选择性也就更宽裕。

与同样长度的春节假期相比,国庆还没有走亲访友的传统礼仪任务,很放松;加上很多上班族都仅有这样国家法定的固定假期,没有自由选择的带薪年休假,所以利用这一年之中不多的长假出行也就成了一种普遍选择。

当然,这也就形成了题主所说的大家都在一个集中时间段里一起出行必然会有的拥挤。但是即使知道这时候去肯定拥挤,却总还是心怀侥幸,想拥堵也不会太过分吧,想自己选择的路线未必就一定很拥堵吧。

对于单身的小年轻而言,假期出不出门,纯看自己高兴,想出门就出门,不想出门就在家宅着,一人吃饱,全家无忧。但是对于组建了家庭,上有老下有小的父母们而言,假日出游这件事,就有点身不由己了。平时忙于工作,没有太多时间陪伴父母和孩子,难得假期悠闲时光,总想着能带着老人孩子出去走走散心,带他们领略下祖国的美好山河。

出门的时候,总是想着,避开最热门的景点,应该就不会太多人了吧。然而,事与愿违,大家都是想着避开,反而最避不开。无论怎么规避,假期出行的人流量是平时的数倍,但凡有些名气的景点,无一不挤满游客。假期出游的旅客们,除非有目的针对某些景点而去的,否则还是建议周边游即可。假期全家总动员的目的,并不在于景点的游玩,更多的,是希望给予家人更多的陪伴。

简单说就是因为在时间段上无可选择,所以甘愿忍受拥堵。那些类似题主身边很多人那样不出行的人,固然是可以避免这样的拥堵,但是却也在七天长假里只能继续窝在家里。

无论怎么规避,假期出行的人流量是平时的数倍,但凡有些名气的景点,无一不挤满游客。其实,假期出游的旅客们,除非有目的针对某些景点而去的,否则还是建议周边游即可。假期全家总动员的目的,并不在于景点的游玩,更多的,是希望给予家人更多的陪伴。

所以,国庆出游,可以建议家长们,选择一些周边的农家乐,带领孩子们领略下田园风光,了解桑田之乐,或者一起爬山,到户外野餐,呼吸天然氧吧中满满的负离子,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五、在国庆假期,在旅游和消费方面出现了哪些趋势?又有哪些新特点?

公园或者是说那些古城了,因为大家都是比较欣赏那里的生态环境的。

红色旅游热情度高涨 

在国庆期间,太多人外出旅游,你来我的城市旅游,我来你的城市旅游,在这八天的假期里,很多人都安排得满满的,这真的是一个非常难得的节日,众所周知,除了春节,只有国庆节是一年中最长的节日,但春节是回家的日子,所以只有国庆日才是旅行的最佳时间,所以中国国庆期间的消费水平确实很高。2022年,国庆节旅游人数已达到4.22亿,国庆节假日期间可旅游的地方更多。

经济复苏更上一个发展台阶 

其中,红色旅游、夜文化活动、住宿酒店等新的旅游方式受到游客的欢迎。从市场反馈数据来看,这些新的黑马项目确实带来了大量收入。由此可见,随着国庆假期的到来,不同方式的旅游已经成为中国人消费的新时尚,也将在疫情下对旅游业带来一波冲击,让旅游从业人员看到春天。此外,全国黄金周期间的机票价格也达到了过去五年来的最低水平,国内航线的旅客人数超过320万。

微旅游行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也就是说,平均每天的旅客人数比上一个中秋节假期增加了约15%。乘客人数急剧增加的原因也是由于机票价格下跌。随着机票价格的下降,乘客们继续探索新的度假需求,短途旅行产品也越来越受欢迎。在此期间,短途旅行,特别是露营,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在新的消费趋势上,国庆节给懒人的家用电器带来了提振。国庆节是消费时间。根据京东的数据,整个黄金周的家庭消费份额已经从详细的场景分割转变为改进的趋势整合。

六、国庆假期北京多项节日消费同比增长,增长原因是什么?

受促进消费各项活动及消费者消费意愿释放等因素影响,多项目节日消费才能实现同比增长。

国庆假期北京多项节日消费同比增长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国庆假期期间,北京52个重点商圈客流量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5.1%,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餐饮及电商等百家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4%,达到了78.4亿元。这一数据证明当地经济恢复及发展已经处于正常轨道,数据的公布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有网友认为这一数据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也有网友认为现阶段还应该将疫情防控放在首要位置。

多项节日消费同比增长的原因

一、各项促进消费活动的开展

在此次假期期间,各大电商线上平台向消费者发放消费券,涵盖手机,平板、自行车等多品类智能产品。在餐饮消费方面,西城区和通州区积极推动美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

二、相关政策的推动

受国家有关政策影响,各品牌汽车4S店客流量出现明显增多状况,监测数据显示汽车企业销售额出现较大幅度增长,证实了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于相关行业促消费的作用。

三、消费者消费意愿的释放

受疫情因素影响,消费者日常生活当中的消费渠道受到一定限制,生活也受到了一定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在此次假期当中,消费者不仅有较长时间可用于出游消费,还能够享受到北京的高质量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消费者消费意愿的释放。

事实上现阶段受经济因素及疫情因素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意愿还是受到一定程度影响的。未来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及疫情的进一步控制,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会被进一步释放,相关行业也会迎来好的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