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5后成旅游消费主力军,他们最愿意把钱花在什么地方?
更愿意花在旅游购物上,因为社会压力大,旅游可以放松心情,购物可以最大化满足人的欲望。也有数据显示投资教育文化的人也不在少数。
二、旅游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呢?
旅游景区损失超50%
新冠疫情对旅游景区的经营提出巨大挑战。根据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初步统计,2020年春节期间,全国各地景区收入损失额度达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90%以上。在降价营销、入境游大幅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全国景区企业的收入损失程度会达到2019年同期收入水平的40%-50%以上。景区行业整体收入损失程度将会显著高于旅游行业整体平均水平。
疫情后旅游消费主要集中在1-2千元
根据中国旅游院和马蜂窝数据,2021年,旅游消费主要集中在1000-2000元之间,占比为48.5%。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疫情过后,景区企业应打造新场景、新活动、新体验,从而提升二次消费,全面推动景区创新发展,合作共赢,实现内容升级、业态升级、产品开发、业务复苏、收入结构转型等一体化升级。
推广微信营销
截至2021年6月,微信月活跃用户达12.51亿人,在庞大的用户群体支撑下,微信可作为游客游园的APP,为游客提供便利,为景区降低运营成本,助力景区进行产业升级。
发展智慧旅游
疫情过后,国家发布一系列政策助力旅游行业发展,其中,发展智慧旅游为主旋律,具体内容如下:
综上所述,后疫情时代,旅游行业内企业应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智慧旅游。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三、为何说“互联网+”带火旅游业?
2018年“五一”假期,一款名叫“抖音”的短视频社交软件带火了一大批“网红景区”。携程旅游近日发布了“‘五一’十大网红旅游景点”,重庆洪崖洞、西安永兴坊、济南宽厚里等“新面孔”上榜,部分景区游客量最高增长超过300%。“互联网+”逐渐成为旅游行业增长新动能。
“网红景区”引来慕名者
坐落在重庆嘉陵江畔、仿巴渝传统建筑吊脚楼依山而建的洪崖洞是重庆市的一条仿古商业街。夜幕降临,依山临水的吊脚楼灯火通明,远远望去,神似日本动漫电影《千与千寻》中的奇幻城堡。
前段时间,“抖音”平台上涌现了大量关于“洪崖洞夜景”的短视频。这些视频来自游客的直观体验,配上动感的音乐,极富感染力,获赞无数。“五一”3天,洪崖洞吸引了超14万游客前来“打卡”。马蜂窝旅游网推出的“2018五一小长假境内热门景点top10(前十)”中,重庆洪崖洞跃居第二,仅次于北京故宫。
“排队2小时,摔碗5秒钟”是今年“五一”假期陕西西安永兴坊景区的写照。一碗酒喝干,“咣当”一声砸下去,烦恼烟消云散。在“抖音”上,以欢快质朴的《西安人的歌》为背景音乐,配合着“摔酒碗”的画面,西安永兴坊也成为今年人气爆棚的景点。当地店员称,一天能摔掉两万个碗。
“网红景区”催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重庆日报、携程集团联合发布的《重庆五一假期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五一”期间,重庆接待境内外游客1735.7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2.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6%、30.5%。另一座“网红城市”西安在今年“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1014.56万人次,同比增长69.05%,旅游业总收入为45.05亿元,同比增长139.12%。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消息,“五一”假期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1.47亿人次,同比增长9.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71.6亿元,同比增长10.2%。
在线旅游成为新风尚
“网红景区”背后是新一代旅游爱好者的崛起。携程大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出游人群中,“90后”“00后”占比达到35%,同比提升8%。这一群体热衷“抖音”等新生社交媒体,消费更加随性自由,也是在线旅游平台的忠实拥趸。
在线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风尚。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底,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达到3.76亿,在线旅行预订软件使用比例达到48.7%。
“看攻略、订酒店、搜路线都可以在线完成,旅行可以说走就走。”“五一”期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大三学生鲍倩尝试了一次自由行,游玩了西安和成都两个城市。鲍倩对记者说:“通过在线旅行软件,日程完全由自己规划,可以在喜欢的地方多逗留一段时间,好好地享受美景与美食。”
通过豆瓣、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平台组队旅游的方式也受到许多年轻人青睐。“五一”假期前,就读于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的钟雪文通过豆瓣上一个“求去西北组队旅游”的帖子,联系到4位女生。她们一起沿着青甘大环线,游玩了西北的6座城市。
“带100个胃都装不下的美食之都”“超详细海南骑行纪实”“二月到羊城过个冬吧”……每次旅游结束后,钟雪文都会在微信公众号上分享自己的游记和攻略。“写游记和攻略本身就是一件很美的事情,以后可以整合出一本书,把青春都放在里面。” 钟雪文表示。
智慧景区助力优质游
“网络热度并不能让一个景区长红不衰,只有坚持后续开发才能留住游客。”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兹柏表示,“被网红”之后,景区想要“保鲜”还需完善相应配套设施,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智能信息化正在不断提升景区的服务能力。《“十三五”全国旅游信息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努力实现4A级以上旅游景区免费无线网络、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全覆盖。
今年“五一”假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开展了“微信支付旅游狂欢节”活动,推行方便快捷的刷脸入园、微信购票。陕西智慧旅游服务平台为来陕游客提供了行前、行中、行后全方位信息服务,平台用户点击量达3.8万次。
在做旅游攻略时,借助虚拟现实全景,即可迅速了解景区全貌;游览景区时,开启智能导游系统后,自动语音讲解伴随全程;线上景区导览图可以让游客随时了解商店、厕所及服务设施的具体位置……这些智能化服务均来自智能旅游平台“有品位旅游”。
来源:人民网
四、95后成旅游消费主力军是怎么回事?
《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面对全国十万公众调查发现,18-25岁的95后成为旅游消费的主力军。在旅游消费偏好方面,80后、90后的景点偏好相似,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展览馆、动物园和主题乐园均为其偏爱的消费景点,特别是自然风光,占比达到25%左右。
住宿偏好方面,80后、90后的选择均以经济型酒店为主,占比均超过65%,90后更加看重住宿的价格,选择经济型酒店的比重更高;在高档豪华型酒店的选择上,80后的消费占比明显高于90后的消费占比。
扩展资料:
年轻人消费新发现:
发现一:85后、90后最爱学习想充电
央视财经大数据发现,2020年花钱排行榜上前三位的是教育培训(32.44%)、住房(31.53%)和保健养生(26.11%)。
发现二:95后一马当先 成为旅游消费主力军
虽然2020年人们对旅游的消费预期已经开始降温,但18-25岁的95后依然当仁不让,成为旅游消费的主力军,排在了首位。
发现三:宠物经济愈发火热 为小萌宠真舍得掏腰包
央视财经大数据发现,90后、95后更愿意在宠物消费市场为“主子”花钱,18-25岁的95后预计为宠物增加消费的比例是5.89%,高于85后(3.79%)和全国均值(3.73%)。
发现四:“养生局”的忠实粉丝热衷体检套餐、基因检测产品
近三年,保健养生始终位居中国人消费排行榜前三位,2020年有超四分之一的中国人还会继续在保健养生上增加消费(26.11%)。
参考资料来源:金融界-你的钱花在哪了?“95后”成旅游消费主力军
五、双节假期余额已不足,哪些人群是出游的主力军?
双节假期余额已经不足,学生、老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这次出游的主力军。这次的双节假期是及中秋节和国庆节在一起,并且这次的假期时长总共是有八天的,也是今年下半年最长的一次节假日。同时因为上半年疫情的原因导致我国旅游行业的寒冬,并且很多人在上半年基本上都没有出去旅游过,因此在这次下半年的双节假期中是有很多人选择出去旅游的。并且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游客在这次长假的旅游人次已经得到了很高的增长。而这次双节假期有一些人群是这次出游的主力军,下面我就来详细说说。
一、学生
在这次国庆假期出游人数最多的莫过于学生的,并且因为这次的假期很多疫情封锁学生的学校都为学生们放假了。因此在长时间封锁后的学生肯定会选择出去旅游来缓解自己的心情,所以这次假期肯定会有更多的大学生来出门旅游。同时每年的国庆假期,学生都是出游的主力军,因为我国的大学生数量庞大,并且他们有着足够的独立能力,所以他们大多数都会在这次长假选择出去旅游去欣赏我国的大好河山。
二、老师
在国庆假期中老师这个职业也是出门旅游人数最多的,因为在国庆假期很多学校都是一直在放假的,这也使得老师们难得有了这么长的空闲时间。因此他们大多数都会选择出去旅游来放松一下自己,来享受生活。
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在国庆假期中,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是会选择出去旅游的,因为这些单位的工作人员因为假期使得他们工作的内容得到了大大的降低。并且自己的节假日也是很长的,这也使得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去旅游或者在家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