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旅游的特点和意义

首先,工业旅游可以丰富旅游产品的种类其次,工业旅游可以进一步完善旅斗扰罩游产品结构。第三,工业旅游带动了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工业旅游作为全新的李培旅游项目,不仅能增加目的地客源,延长游客停留时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个别地区旅游资源不足的压力。

工业旅游特点

1.依附性

工业企业开展旅游活动所依赖的吸引物只能是企业本身及其环境,但是工业企业并不为旅游空闹而存在,企业所服务的对象并非旅游者,工业企业有自己的使命和经营宗旨。所以,工业企业办旅游只能是附属产品,不能作为主业,从而决定了工业旅游产品具有依附性。

2.知识性

工业旅游产品知识性较强,甚至企业的工作氛围和建筑环境设施也被深深地打上该企业文化的烙印。工业旅游产品的知识性特点决定了它具有神奇性、教育性,能够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奇”的心理需求,因而具有吸引力的一面。

3.效益多重性

工业旅游产品给企业和旅游者都带来多维效益。对开展工业旅游活动的企业而言,其直接的经济收益主要表现为门票收入、向旅游者提供餐饮等服务的收入等。企业的收益更多地表现为间接效益:无形免费广告,树立企业形象;通过和各类游客的直接互动交流,有利于了解现实的和潜在的顾客需求,掌握市场动向。

工业旅游概念界定

目前对工业旅游的研究大多是从工业和旅游业的角度进行的,大多是把工业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种特色产品或是工业企业的一个项目,对工业旅游的研究还没有把工业旅游的内涵全面而细致地挖掘出来,工业旅游的深层内涵还应包括工业旅游的客体、组织形式、主体目的和意义等方面。

笔者认为,工业旅游是指以一切可利用的与工业有关的资源为吸引物,通过政府、企业和民众的推动和参与,以考察、参观和学习的形式,促进经济、文化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综合性旅游活动。

我国工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如何?

我国工业旅游起步较晚,在20世纪90年代末才有少数实力较强或独具特色的企业集团出于营销目的推出一些参观项目。近年来,工业企业自主开发,旅游主管部门大力推广、引导和规范,我国工业旅游已初具规模,陆续推出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旅游点和较为合理的旅游路线,吸引了大批旅游消费者,形成了一定的接待规模。国家旅游局确定首烂散批工业旅游示范点,为规范和促进工业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远景设计院指出这些示范点有四种类型:其一是传统型,以过去废旧工业生产模式和生产工艺为主要内容开发旅游,展现过去的生产车间和历史感;其二是科技型,便是以当今最为领先尖端的科学技术为展示内容,普及科学知识和展现现代化科技力量;其三是旅游产品型,将生产产品直接转化为旅游资源,可供参观也可供游客购买,例如北京的景泰蓝工业旅游;其四是旅游资源综合型,糅合以上类型,集工业生产资源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突出综合优势。

工业旅游地域分布上与工业分布情况基本吻合,即在广泛分布于新旧工业城市中,工业旅游发展较蚂辩好的地区基本上集中在中国的中东部,西部由于区位条件所限,本身的工业旅游资源不很丰富,工业旅游示范点屈指可数。同时在工业旅游示范点中,闷历缺基本上入围的是知名大企业,因此从行业分布上可以发现:我国的工业旅游在行业分布上也很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工业如食品业、能源业和传统加工制造业上,高科技工业的比重过小。

工业旅游起源于?

工业旅游起源于法国,后在英国得到发展。

工业旅游是指以工业生产过程、工厂风貌、工人劳动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工业旅游的兴起,最早是在欧洲的法国,20世纪50年代,法国雪铁龙汽车制造公司开始邀请消费历慧岩者和游客免费参观它们的汽车装配现场,引起许多厂家的效仿,逐渐形成了一个“时尚”。

而工业旅游的最早发展形式是工业遗产旅游,这种旅游形式则是起源于英国。它是在从工业化到逆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随着工业考古学的发展和工业遗产的保护而发展起来的。

所谓的工业遗产旅游,即在废弃的工业旧址上,通过保护和再利用原有的工业机器、生产设备、厂房建筑等,改造成一种能肢御够吸引现代人们了解工业文化和文明,同时具有独特的观光、休闲和旅游功能的新形式。

总的来,工业旅游是一种以工业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它最早出现在法国,并以工业遗产旅游为主要形式,在英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工业旅游的意义:

1、丰富旅游的内容:传统的旅游方式往往只注重景点,而工业旅游可以让游客更全面地认识一座城市或者一个地区的各种资源、文化、历史和工业发展情况。

2、增加地方收入:通过实施工业旅游政策,地方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从中获得旅游相关的收入,并促进当地工业发展。

3、促进教育、科技和文化交流:通过参观工厂、企业等,人们可以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增长自碧迟己的专业和文化素养,也可以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强化环保理念:工业旅游可以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工业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推广“绿色”工业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辽宁工业旅游发展

一、

辽宁工业旅游的发展对策

工业旅游的开发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统筹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统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辽宁工业旅游的开发,必须将近期效益和长远目标、数量与质量协调平衡,对辽宁工业旅游资源综合分析,制定整体规划,对工业景点进行循序渐进地开发,充分发挥现有的工业基础优势,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关系。既能够保证游人充分领略和体会工业旅游的底蕴,获得心理满足,又不能对工业企业的生产和环境产生消极的影响,生产旅游两不误。所以说工业旅游如若开发得当,将取得“双赢”乃至“多赢”效应。

2.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提供优良的发展环境。由于工业旅游在开发初期很难立即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需要政府出面加以引导,以推进工业旅游的进展,所以首先要发挥政府的的宏观统筹的作用。其次是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要在在竞争中处于一直有利的地位,就应该引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包括体制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不断为工业旅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挖掘工业旅游资源特色, 打造辽宁高品位工业旅游。在工业旅游过程中,因地制宜、巧妙地引入一些参与性的内容,提高游客的参与程度,满足旅游者寓求知于娱乐的需要,是当前工业旅游开发的重点。游客可以直接到生产车间,甚至直接参与生产,提高整个过程的娱乐性。如在大连造船厂,可以安排游客在参观过程中亲手拧医颗螺丝钉;在大连盛道玻璃制品厂,游客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制造纪念品等,达到“参与其中,乐趣粗闷指无穷”的效果。部分企业还可以在游客中开展产品有奖调查、为学生开设讲座等活动,丰富工业旅游的内容,深刻挖掘企业传统文化内涵, 成为企业对外传播文化与友谊的窗口。

4.工业旅游与常规旅游相结合,实现双赢效应。工业旅游的产生,是工业和旅游业互相结合、互相渗透的必然产物。辽宁省的旅游业在2005年接待入境人数及旅游外汇收入在全国的排名,也仅为第10位和第8位,借工业的优势则可以扩大自己的市场,继续登攀新的高峰。工业旅游的发展不仅将成为旅游环境容量分流及挖掘旅游资源内涵的重要措施,而且可以促进工业旅游经济带的快速形成, 又能使工业旅游的发展与城市发展遥相呼应, 并为工业旅游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条件,实现旅游资源新的整合。将两种产业互相结合、相得益彰,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二、

[摘要]工业旅游对于发达国家的旅游者已经越来越熟悉,但在我国,作为旅游行业的一个新生事物,工业旅游的发展刚刚起步。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工业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发展潜力,把工业旅游作为旅游的一大特色加以开发和培育,对促进辽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辽宁 工业旅游 优势研究

工业旅游是现代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 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工业旅游的发展,符合国际上旅游市场从大众到分众的转变趋势,同时也符合知性旅游的发展趋势,是一种很值得工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旅游者普遍关注的创新事物和创新产业。

一、工业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工业旅游是指工业企业将对旅游者有吸引力的资源优化组合、重新包装,并对外开放。一方面可以满足旅客的旅游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和提高企业知名度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工业旅游的发祥地是法国。20世纪50代,雪铁龙汽车公司就组织客人参观生产流水线,那时起许多厂家效仿,一些厂家开始收费,逐步演化为业旅游项目。在美国,大企业大机构都有向公众开放的制度,许多著名企业如盛顿国家造币厂、休斯敦宇航中心等因此成为工旅游胜地。目前,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古巴,也开展了以烟草工业为主的工业旅游。工业旅游吸引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旅游者。

我国工业旅游起步较晚,在20世纪90年代末才有少数实力较强或独具特色的企业集团出于营销目的推出一些参观项目, 例如长虹于1997年开始开展工业旅游, 海尔集团99年初推出“海尔工业游”项目,青岛啤厂于1998年正式向国内公众开放,推出了“玉液浆青岛啤酒欢迎您”工业旅游项目,首钢集团2000年正式开展“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工业旅游项目等,成为工业旅游的雏形。

进罩歼入新世纪以后,工业旅游正式走上了中国旅游发展舞台。2001年,国家旅游局开展了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岩配候选单位推荐评选活动;2002年国家旅游局把工业旅游示范点启动工作作为28工作要点之一,这标志着工业旅游在我国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企业间参观学习的模式,正式进入市场化运作。

二、辽宁工业旅游发展现状

辽宁工业旅游最早开始于1999年1月鞍山钢铁集团的工业旅游,相对山东、上海等工业旅游发展较早的省市,起步较晚,但经过短短几年,辽宁工业旅游有了大幅度的发展。2001年年底,辽宁省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的9个工业旅游项目,包括沈飞航空博览园、大连明清家具艺术品有限公司、辽宁五女山米兰酒业有限公司、大连路明发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丹东太平湾发电厂、鞍山工业之旅、抚顺矿业集团西露天矿、大连珍奥生命园、辽宁道光廿五集团满族酿酒有限责任公司。鞍山钢铁集团的工业旅游2000年接待到鞍钢参观的游客只有2万多人,门票收入微薄。2003年接待游客达16.3万人,实现旅游收入2651万元。在2004年上半年国家旅游局考核验收中,以上9个示范点全部合格。2004年辽宁工业旅游在全国各个省份中仅次于安徽、山东,排名第三。2006年10月15日,辽宁省铁岭市又一个国家AA级景区——铁煤蒸汽机车博物馆创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项目顺利通过国家检查组验收。

虽然工业旅游在辽宁省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从辽宁工业旅游资源丰富程度上看,发展幅度远远不够,仍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

三、辽宁工业旅游发展优势分析

辽宁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在新中国50 年的工业史上, 曾经创造了100 个“第一”。工业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1.工业基础优势。辽宁是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基础雄厚的重工业基地。辽宁是中国近代制造业的基地,有全国最大的机器人研发中心、全国最大的船坞、生产全国1/2以上的内燃机车、生产核动力潜水艇,还有钢铁、煤炭、工作母机(各种机床)和各种军工及民用产品,支撑着中国制造业和国防工业的半边天。辽宁也是我国资源型城市较多的省份之一,共有15个资源型城市,资源涉及煤炭、冶金,有色金属、油气、非金属、化工等行业。这些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正在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新型发展道路,而开发工业旅游可以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开辟出一条前景十分广阔的新途径。

2.地理区位优势。辽宁地处东北亚,比邻日本、韩国、俄罗斯和朝鲜,空中航线发达。作为东北地区通往关内的交通要道,是东北地区和内蒙古通向世界、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辽宁作为东北地区惟一的沿海省份,充分发挥辽宁的港口优势,不仅可以促进辽宁省自身经济的发展,带动东北地区的经济联合与协作,还可以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也为工业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3.科技文化优势。辽宁的科技教育水平比较高,早在十年前就基本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现在人均受教育的时间是十年。辽宁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很快,普通高校在努力培养专门人才的同时,还不断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开展科学研究和开发工作,大力兴办高新技术产业。比如大连理工大学“洪水预报调度系统”、沈阳工业大学“永磁电机”、沈阳农业大学“超级稻育种”和“工厂化高效农业”等一批项目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得到推广。其中东北大学科技园已被列入首批国家重点建设的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高新技术的率先发展,将有力的带动辽宁工业旅游的广泛兴起。

4.政策环境优势。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把东北振兴和西部大开发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充分发挥东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独具特色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扩大老工业基地的金融、保险、商贸、旅游等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是东北振兴的应有之义。东北有望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地区之后,成为中国经济第四个增长极。借此东风,辽宁老工业基地工业旅游发展前景看好,蕴涵无限商机。

5.基础设施优势。辽宁省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完备。这主要得益于长期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重视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后来又十分重视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多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断增加投入。

这几年来,辽宁确立了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的目标。中央加大了对辽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力度,也增加了对辽宁技术改造支持的力度。在中央的领导下,辽宁完成了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工作。这项试点工作为辽宁工业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辽宁工业旅游的发展对策

工业旅游的开发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统筹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统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辽宁工业旅游的开发,必须将近期效益和长远目标、数量与质量协调平衡,对辽宁工业旅游资源综合分析,制定整体规划,对工业景点进行循序渐进地开发,充分发挥现有的工业基础优势,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关系。既能够保证游人充分领略和体会工业旅游的底蕴,获得心理满足,又不能对工业企业的生产和环境产生消极的影响,生产旅游两不误。所以说工业旅游如若开发得当,将取得“双赢”乃至“多赢”效应。

2.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提供优良的发展环境。由于工业旅游在开发初期很难立即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需要政府出面加以引导,以推进工业旅游的进展,所以首先要发挥政府的的宏观统筹的作用。其次是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要在在竞争中处于一直有利的地位,就应该引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包括体制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不断为工业旅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挖掘工业旅游资源特色, 打造辽宁高品位工业旅游。在工业旅游过程中,因地制宜、巧妙地引入一些参与性的内容,提高游客的参与程度,满足旅游者寓求知于娱乐的需要,是当前工业旅游开发的重点。游客可以直接到生产车间,甚至直接参与生产,提高整个过程的娱乐性。如在大连造船厂,可以安排游客在参观过程中亲手拧医颗螺丝钉;在大连盛道玻璃制品厂,游客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制造纪念品等,达到“参与其中,乐趣无穷”的效果。部分企业还可以在游客中开展产品有奖调查、为学生开设讲座等活动,丰富工业旅游的内容,深刻挖掘企业传统文化内涵, 成为企业对外传播文化与友谊的窗口。

4.工业旅游与常规旅游相结合,实现双赢效应。工业旅游的产生,是工业和旅游业互相结合、互相渗透的必然产物。辽宁省的旅游业在2005年接待入境人数及旅游外汇收入在全国的排名,也仅为第10位和第8位,借工业的优势则可以扩大自己的市场,继续登攀新的高峰。工业旅游的发展不仅将成为旅游环境容量分流及挖掘旅游资源内涵的重要措施,而且可以促进工业旅游经济带的快速形成, 又能使工业旅游的发展与城市发展遥相呼应, 并为工业旅游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条件,实现旅游资源新的整合。将两种产业互相结合、相得益彰,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五、结语

2006年出台的《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把以优化调整结构为主线确定为辽宁省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然而目前辽宁省资源型城市单一的重型工业经济结构的现状,实现经济转型的任务非常艰巨。

在辽宁省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合理利用相关的工业资源,大力开展工业旅游活动,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工业旅游不仅是工业企业涉足第三产业的投路石,同时也是城市经济的一个推动器。辽宁工业旅游在发展现有优势的同时,应该注意克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劣势,并努力挖掘潜在的优势,进一步转化成竞争优势,积极促进辽宁工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打造工业旅游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