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旅游消费结构

旅游消费结构是指旅游产品消费的数量比例和相互关系,其不仅反映了旅游消费方式的基本特征,还反映了由生产力所决定的旅游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本质上反映了由生产关系发展变化所引起的旅游消费的特点。

二、什么是旅游者消费结构?

您好

旅游消费结构,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及相关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旅游消费结构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

影响旅游消费结构的因素:

(一)旅游者的收入水平

(二)旅游者的构成

(三)旅游产品的结构

(四)旅游产品的质量

(五)旅游产品的价格

(六)旅游者的心理因素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满意!

三、旅游消费组成

旅游消费是在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之后而产生的更高层次的消费需要。它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保健性旅游消费,基础性旅游消费,文化性旅游消费,享乐性旅游消费和纪念性旅游消费。同旅游者收入水平、旅游者结构密切相关,也同旅游产品结构与产品质量密不可分。旅游消费是满足人们的好奇、好学、探险、挑战、产生自豪感等心理的重要方式,在完全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旅游景点,旅游者全方位的感官获得各种新奇的体验,心情得以放松。

消费组成包括:车船旅费,住宿费用,饮食消费,购买纪念品和土产,门票与游乐性座位票,摄影费用,日常生活消费,导游服务费,其它。

四、中国旅游消费结构是怎样的

中国国内旅游消费结构及潜力分析

旅游消费结构是旅游消费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结果,反映着旅游者消费中旅游产品的质量、数量及比例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依照旅游者旅游目的的不同可把旅游消费分为观光游览、探亲访友、文化交流、商务等。旅游目的不同,消费也有所差别。按照旅游消费的内容,可将旅游消费结构分成基本旅游消费和非基本旅游消费。基本旅游消费是指进行一次旅游活动所必需的而又基本稳定的消费,如旅游住宿、饮食、交通、游览等方面的消费;非基本旅游消费是指并非每次旅游活动都需要的并具有较大弹性的消费,如旅游购物、医疗、通讯消费等。

一、我国旅游者的旅游消费结构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开阔了我国旅游者的视野,人们收入水平的增长和需求的多层次化使旅游消费的层次、质量不断提高,旅游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状态。

2000年《中国旅游年鉴》统计了1999年我国散客人均花费构成,2001年至2006年的《中国旅游年鉴》没有我国国内游客旅游消费构成的具体统计数字,仅仅在《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综合分析报告》中涉及到了以旅游目的为分类的旅游消费结构的统计资料(见表1-表3)。

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在1999年旅游消费结构中,我国国内游客食住行比重占75%-85%,游览购物占15%-25%,基本旅游消费支出比重过大。此外用于游览娱乐方面的精神消费占消费总额的8.5%,其比重较往年有所提高,但仍然偏小,有待进一步提高。

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居民在旅游消费结构上,仍以观光游览为主,而其他旅游产品消费较少,表明我国旅游产品仍有待于调整。值得注意的是,度假休闲型旅游处于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人们转向寻求舒适、放松、自然的娱乐旅游,表明我国旅游消费档次的不断提高。

分析:由表3可知,我国农村居民在旅游方式和旅游消费构成上,大部分属于探亲访友,并不断处于上升趋势,而文化型、享受型旅游消费支出较少。此外,与城镇居民相似,农村居民度假休闲旅游也呈上升趋势,但是以观光游览为目的的农村居民却明显地呈现出下降趋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我国旅游者旅游消费结构的特征分析

表1-表3反映出我国旅游者旅游消费结构所发生的变化,正在以观光游览为主,向度假游、健康游、文化游、生态游等百花齐放的局势发展,旅游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但是,我国的国内旅游消费在总体上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一些分层差异。

(一)基本旅游消费支出比重过大

基本旅游消费支出比重过大,而非基本旅游消费比重偏低。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旅游者基本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高达85%,而非基本消费仅占15%。在旅游发达国家,非基本旅游消费高达60%以上。非基本旅游消费比例低不利于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因为基本旅游消费总是有限的,其消费需求弹性较小,而非基本旅游消费相对来说需求弹性较大,具有较强的增长潜力。

(二)物质资料的旅游消费居多

物质资料的旅游消费多,而精神资料的旅游消费比重过小。我国旅游者用于游览娱乐方面的精神消费仅占总消费额的11%左右,虽较往年有所增加,但比重仍然较小,还需要加大这方面的规划和建设。

(三)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

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导致旅游消费中观光型旅游产品支出多,而其他旅游产品支出少。由表1可以看出,观光型旅游产品人均支出远比其他类型产品人均支出少,观光型游客所占比重过大,反映出旅游产品构成层次低,旅游经济效益不突出,旅游效益尚有挖掘的空间。

(四)城乡二元化的社会结构

我国旅游消费正是在存在着城乡差别的情况下发生的消费。以2005年全国旅游基本情况为例,2005年全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12.12亿人次,其中占全国人口不足20%的城镇游客为4.96亿人次,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村游客为7.16亿人次,农村游客的人均花费仅为城镇游客人均花费的30.9%。由上表2和表3也可以看出,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以及基础设施、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差别,决定了城乡居民之间具有不同的旅游消费结构。

三、我国旅游者旅游消费结构潜力分析

(一)旅游主题多极化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加上整个社会的经济和人们的生活都总处于不停地变迁过程中,人们对旅游消费的认识不断提高,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喜好也随之发生变化。

人们除了通过旅游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外,还想通过一些参与性的旅游活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诸如这几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民俗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摄影旅游”、“考察旅游”等特种旅游,正越来越受到我国各种旅游者的青睐。

21世纪初旅游主题多极化发展的同时,旅游需求也越多趋向于多元化,这将大大优化我国旅游产品的结构。

(二)旅游购物的有力开发

我国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为了更好地吸引游客,提高游客的重游率,必须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形成新的旅游吸引力,而旅游购物恰好迎合了这一需求。我国在1992年《国务院关于发展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问题的批复》中给予了旅游商品生产以若干优惠政策。

2002年4月,为落实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中“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手工艺品和特色商品,努力提高质量,促进产销紧密结合,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产销体系,增加旅游创收、创汇”的要求,国家旅游局举办了首届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系列活动,以后每年一度的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都陆续举办了参赛作品展示会、推荐会、拍卖会,大大提高了参赛作品的市场转化率,初步形成了以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实用工艺品等为主体的旅游购物结构,品种层次逐步显现。

(三)旅游娱乐业迅速发展

旅游娱乐业已成为现代旅游业的主要内容,我国各地都在积极研究自身的文化优势,挖掘本地特有的文化内涵,努力建设独具特色的景区(点)及配套文化娱乐设施,使其成为本地旅游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并以此为吸引力带动大众的广泛参与。

五、请问去武汉旅游玩一个月大概消费多少??(具体情况内详见)

成都到武昌,火车硬座是179,卧铺是306/317/327 ,坐火车的话,建议还是选卧铺,最快的一趟车也要差不多19个小时。8月初正好是放假的时间,飞机票应该会有低折扣,你可以到时候看看。路费最少都要600.一天最少吃50快钱的东西,一个月就要1500.景点准备1000块足够了。最少需要准备3000块。想吃好点,玩好点,就准备5000吧。

景点

1.东湖

东湖公园位于湖北武昌东郊,它的前身是著名声乐教育家周筱燕女士家的“海光农圃”,解放以后被辟为公园,1982年该区被国家国务院列为省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东湖湖岸曲折,婀娜生姿,其面积是杭州西湖的六倍。碧波万顷、青山环绕、山水交融的美丽景观是东湖风景区的真实写照,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于1954年春天视察东湖时曾题词:“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园内分为听涛、磨山、落雁、白马、珞洪、吹笛六大景区,主要景点有寓言园、音乐喷泉、行吟阁、长天楼、九女墩、湖光阁、水天一色、曲堤凌波等。从湖边的各个码头上能乘船去湖对面的磨山植物园游玩。

东湖还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园中有大片的水杉林,而且这里的“春兰、夏荷、秋桂和冬梅”也非常有名。

交通: 乘公汽14路,63路、501路,701路,电车8路,市内旅游专线1路

门票: 磨山景区 40元

听涛景区 30元

2.归元寺

武汉的佛教名寺归元禅寺,为清顺治15年(1658年)由白光法师兴建,取“归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门”的佛偈而命名,其与宝通寺、莲溪寺、正觉寺合称武汉四大丛林(丛林意为“众僧聚居一处有如众木相依为林”)。

寺庙坐落在武汉市汉阳区翠微路西端,占地46900平方米,殿舍200余间,庙里的建筑、佛教经典以及各种佛像历经“文革”浩劫而完整保留了下来,其中罗汉堂供奉的500尊金身罗汉为该寺的重点特色之一。

归元寺以建筑完美、雕塑绝妙、珍藏丰富而声震佛门,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以及许多外国游客包括各国政要如柬埔寨西哈努克国王、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日本首相中曾康弘等都曾先后来此观赏,并分别向该寺赠送礼品。

交通:可以乘旅游一号线。

门票:平时10元;五一(1-7号)、十一(1-7号),春节(正月初一-初七)20元;正月三十、正月初八、正月十五晚上开放40元。

小贴士:归元寺里做的素斋很有名,到了那儿一定得尝尝。

3.黄鹤楼

武昌蛇山上的黄鹤楼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历史上的黄鹤楼由主楼、配亭、轩廊、牌坊、诗碑廊、古肆商业街组成。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吟诗作赋,其中崔颢的千古佳作《黄鹤楼》诗使黄鹤楼名扬天下。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1981年10月武汉政府重建黄鹤楼,1985年6月落成,高大雄伟、金碧辉煌,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

武汉长江大桥雄踞于黄鹤楼前,与它隔长江相望的则是高24层的晴川饭店和龟山上的电视塔,这组建筑交相辉映,使江城大为增色。

交通:旅游一号线、64路、36路、12路、49路、15路及各路经长江大桥的公交车均能抵达。

门票:50元

4.龟山

古名翼际山,位于汉阳的长江边上,它的一边又有汉水流过,另一边则有两个美丽的小湖泊,江对岸就是武昌蛇山,视野十分优美。 龟山在历史上就是有名的游览胜地,从山的东麓拾级而上,可瞻仰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的黄兴铜像。顺山脊行百余步就踏进了望江亭,这里是观赏长江的最佳这处。山顶上矗立着湖北广播电视塔,坐在塔上的旋转餐厅里可环视三镇全貌。

龟山上的其他名胜还有三国城、关王庙、桃花洞、向警予烈士墓等等。

交通:旅游一号线可分别到达龟山的东西两端。

门票:3元

小贴士:早上八点以前进山是不需要买门票的。

5.宝通寺

宝通寺位于武昌洪山南麓,殿宇亭楼,依山势而建,宏伟壮丽,为荆楚名刹。

寺内现存建筑是清同治四年(1865年)至光绪五年(1879年)间重建的。其建筑特点是所有建筑皆随山势而起伏,隐现自然,层迭有致,掩映于苍松翠柏之间,殿阁庄严古朴,蔚为壮观。寺内较有名的建筑是 洪山宝塔。

该寺素以寺内有三眼泉水以及山上多奇石而著称,寺院后山还有许多古树,相传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在该地驻军时植过松树,名“岳松”,明末被砍伐,清同治年间在原地又植松树多株,长成后仍称岳松,现尚存八株。

近几年来寺内建筑逐渐恢复,山门上有赵朴初题写的宝通禅寺四个溜金大字,院墙亦粉刷一新,现已对游人开放。值得一提的是,寺院内所设素餐馆的菜谱和一般餐馆无二,只不过全是素菜,美味可口,远近享有盛名。

门票:国内游客2元/人,外宾4元/人。

交通:在市区内乘608、519、557等到洪山站下车即到。

6.龟山电视塔。我国第一座具有综合旅游服务功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广播电视发射塔,曾有“亚洲桅杆”之称。

7.湖北省博物馆。再现楚文化精粹的地方。地处东湖之滨,收藏了20多万件历史文物。(免费)

8.木兰天池。这里的风光特点与九寨沟、庐山有诸多相似之处。传说此地为木兰将军外婆家,有关木兰的故事娓娓动人,丰富多采。 可至武汉港乘坐木兰天池专线车(车身有木兰天池的广告喷绘),车票15元/人,在武汉港最晚应该16时有车,木兰天池入园门票60元/人,(70岁以上免票、60-70半票,凭身份证、学生凭证半票)

9.新洲道观河风景区

10.古琴台。又名伯牙台,是为纪念俞伯牙弹琴遇知音钟子期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古琴台建于北宋,堂前汉白玉方形石台,传为伯牙抚琴处。

六、武汉市居民消费研究内容的框架

一、消费的理论概述

(一)消费的理论内涵及影响消费的因素

(二)中国对消费现状及消费因素的研究

(三)国外对消费现状及消费因素的研究

武汉市居民的消费现状和特点

(一)武汉市居民的主要消费现状和消费结构

(二)武汉市居民消费发展水品和状态

(三)武汉市居民消费的合理因素和不合理因素

三、对于影响武汉市居民消费的因素进行原因分析

(一)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导致消费结构不合理 (二)过高的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居民消费倾向 (三)消费品生产行业投资方向失误和低效率引起国内市场消费梗阻 (四)保守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政策的制约 (五)教育支出比重过大 影响居民消费倾向

四、对于武汉市居民消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对策研究

(一)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二)培育武汉城市新的消费热点,拓展居民的消费领域

(三)促使商品消费从自我积累型向信用支持型转变

(四)分层次促进居民消费

(五)破解影响消费结构优化的政策制约

(六)化解有效供给不足与产品相对过剩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