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文化旅游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曲江文旅(600706);新华联(000620);锋尚文化(300860);三湘印象(000863);宋城演艺(300144)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文化旅游发展历程;文化旅游市场竞争格局;文化旅游发展趋势

行业概况

1、文化旅游定义

文化旅游作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产业,《“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推进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

根据《旅游业基础术语(GB/T

16766-2017)》,文化旅游定义为“以观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的旅游”。综上,本报告将文化旅游界定为“强文化属性的旅游活动”,具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两大特性。

2、文化旅游分类

中国文化旅游从宏观上可分为历史文化层、现代文化层、民俗文化层和道德伦理文化四个层面。历史文化层即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现代文化层以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民俗文化层以居民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婚丧、体育活动和衣着服饰等为代表;道德伦理文化层以人际交流为表象。从微观层面又有文化遗产旅游、主题公园旅游、乡村文化旅游、节食会展旅游、体育文化旅游等主要形式。

3、文化旅游细分业态

从中国文化旅游行棚枝兄业细分业态来看,文化旅游行业规模庞大,覆盖众多细分子行业。目前,文化旅游行业中较为主要或热门的业态有旅游演艺、非遗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乡村文化旅游、主题乐园旅游等。各细分业态在独立彰显文化旅行特色之外,又多与其它细分业态融合运行,如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的有机融合;非遗旅游与研学旅游的结合;旅游演艺与主题乐园旅游互融等。在未来文化旅游定将衍生出更多的细分业态,丰富文化旅游供给,同时通过融合运行模式,为游客带了多层次、多维度、高质量的文化旅游体验。

国外行业发展概况

1、全球文化行业发展概况

从全球文化行业来看,通过世界遗产评定准则的世界遗产共有1154处,分别位于167个成员国国内。1154处世界遗产中,文化遗产占897处,自然遗产占218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占39处。

2、全球旅游行业发展概况

从全球文旅发展基础来看,据中搭衫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年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21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含国内旅游人次和国际旅游人次,下同)和全球旅游总收入(含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下同)恢复至疫情前的不足60%。具体而言,2021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和总收入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53.7%和55.9%。其中,全球旅游总人次达到66.0亿人次;全球旅游总收入达到3.3万亿美元。

3、全球文化旅游行业融合情况

世界旅游组织(UNTWO)指出,全世界旅游活动中约有37%涉及文化因素,文化旅游者以每年15%的幅度增长。文化旅游依托的文化基础包括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文化及创意产业等。

4、全球文化旅游市场规模分析

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估计,文化旅游(以文化景点和产品为中心的旅游)是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之一,约占全球所有旅游业的40%。若按此比例,则2021年,全球文化旅游收入约为1.3万亿美元。

中国行业发展历程

我国文旅产业起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至今五十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文旅产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文旅融合发展如火如荼,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极点,整体更新迭代,行业迎来了发展黄金期。

中国行业发展政策背景

文化和旅游具有天然的耦合性,但在我国受政策和体制影响,不链袭同时期两者的关系不尽相同。1993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旅游局《关于积极发展国内旅游业的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的政府文件中提到旅游业的发展对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带动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之后的政策文件中大多有提到文化和旅游的互动关系及其在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目前,国家发布的政策多集中于促进文化和旅游行业的融合发展。

中国行业产业链分析

从产业链的角度,从最初单一的文化产品到最后成为内容丰富的文旅产业,要经过一系列引导、加工、宣传、集聚的演变过程。其生命周期大致沿着“开发-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链条,其中穿插着投融资。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城投公司是至关重要的推手。

中国行业发展现状:供给需求有待回升

1、中国文化旅游行业供给水平分析

随着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汽车制造业的不断变革,文化旅游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极大2014-2021年,中国文化和旅游单位数量呈先升后降趋势。2021年,纳入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范围的中国文化和旅游单位数为32.46万个,相比2020年下降了4.98%。

从2021年我国文旅相关产品来看,均较上年有较大增长。其中A级旅游景区数量达到14196个,较上年同期增加864个;文物机构藏品达到5580.45万件,较上年同期增长491.35万件;非遗代表性项目达到1557项,较上年同期增加185项。具体供给情况如下:

2、中国文化旅游行业需求特征分析

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自2020年国庆假期以来,游客平均出游距离和目的地平均游憩半径呈现双收缩趋势。国内文化和旅游休闲半径进一步收缩,本地化、近距离、多样化的文化消费占据主导。2022上半年,居民文化消费的线下场景主要集中在都市商圈/文化街区、文化场馆、城市周边及乡村,旅游景区文化消费仅占6.4%。由此来看,我国文旅行业存在本地化消费场景占据主导的需求特征。

3、中国文化旅游行业投入水平分析

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落实文化和旅游部部门预算60.23亿元,落实中央补助地方转移支付资金46.71亿元。运用全覆盖审计、绩效管理等手段,提高资金资产使用管理效能。

2021年,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1132.88亿元,比上年增加44.62亿元,增长4.1%;全国人均文化和旅游事业费80.20元,比上年增加3.12元,增长4.0%。文化和旅游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0.46%,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

中国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行业企业竞争格局

从文旅集团的业务板块来讲,主要包括上游的旅游资源与开发、目的地类景区、主题乐园和休闲娱乐业态;以及下游对接消费者的旅行社及OTA类等。我国文化旅游行业企业数量呈上升态势,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纵向、横向并购等方式加入我国文化旅游行业。按照2022年上半年的年报数据来看,我国文化旅游行业市场竞争梯队情况如下:

注:上图选用各公司2022年上半年数据

目前暂未有权威机构对我国文化旅游行业总体市场规模及占比进行统计,因此以下采取36家文旅集团的营收数据来进行市场格局分析。目前我国文旅行业市场TOP3分别为华侨城、王府井及同程旅行,合计占比超过40%。具体竞争格局如下:

注:上图选用各公司2022年上半年数据

2、区域竞争格局分析

再从区域竞争来看,当前,我国正在从世界旅游大国走向世界旅游强国,我国文化旅游业也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国内不少城市都提出了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城市旅游也从原来单一的景区建设走向综合性的旅游目的地打造,城市文旅的发展也将进一步拓展其社会功能。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文化旅游代表性企业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及中部地区。

中国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指出,聚焦文化和旅游发展重大战略和现实需求,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强化自主创新,集合优势资源,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能力。我国文化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文化旅游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二、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国内旅游可能迎来哪些消费热点市场需求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文化是旅游产品的核心灵魂,旅游是文化实现资本化、产品化、走向大众化的重要载体。文旅融合从交互到共生,从简单融合到深度融合经历了数次发展、演变与迭卜袭迅代。如今,时代赋予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

图片

随着文旅消费需求迭代升级,融合、跨界、创新,引领消费大规模回流,带来了文旅产业结构性调整、重塑和升级的新机遇。一是“轻旅游”、“微度假”、“宅酒店”、文化研学、夜间休闲等正成为引领文旅消费增长的重要领域;二是散客自由行、近郊亲子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等成为备受欢迎的旅游方式;三是年轻的、活跃的和更拥抱互禅哗联网、数字化的人群将成为引领文旅产业新消费的重要群体;四是疫情促使消费者对文旅服务和网络结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五是文旅产品的互动性和体验感更受注重,求新、求变、求趣味等新特点正在引爆产业倍增。

图片

在新的消费趋势之下,我们的文旅融合如何创新驱动,适应新发展格局与态势呢?

PART1

构建文旅融合新模式

推动网红经济、夜间经济、创意经济、体验经济等新模式,通过与市场融合、与文化融合、与数字融合,全景、全业、全时聚合各类文旅要素,实现供应链重塑、产业链整合、价值链融合,融合新媒介、新技术手段拉动文旅“破圈效应”。

图片

PART2

丰富文旅产品新形态

结合旅游市场消费新变化、新特征,着眼满足游客品质化、个性化的新需求,坚持聚焦主业、内容为王,开发高质量的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通过对全域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创意策划和数字化转型,打造覆盖全域、全时、全龄的“目的地”旅游产品体系,创新推出文化主题型、休闲度假型、沉浸体验型高品质产品。

图片

PART3

拓展文旅融合新业态

发展康养旅游、体育旅游、智慧旅游、文旅金融、非遗文创、民宿产业新融合、房车自驾旅行等文旅融合的新业态。

图片

PART4

做好文化旅游融合新文章

文旅融合创新在“旅”,当旅游方式变得生动,对文化的感知也更为深刻。要推进文化旅游多元融合发展,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原则,统筹做好文化旅游在理念、职能、产业、市场、服务、资源、平台、项目、产品、活动等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加大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普查、梳理、挖掘力度,以文化创意为依托,推动更多文旅资源转化为文旅产品,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加大实施“文化+”“旅游+”战略,全力推进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推动文化旅游与农业、工业、林业、体育、健康、互联网、科技、金融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业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型此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共进,加快构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努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图片

PART5

打造文旅融合新引擎

受疫情影响,线下传统旅游受限制,在互联网、移动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赋能下,数字文旅逐步落地,迅速成长。推进物联网技术在旅游场景的应用,尤其是要加快智慧景区建设,借助全息投影、夜间灯光秀、5G、AR、VR等现代技术,推动VR、AR、机器人在导游导览、景点解说、信息咨询等方面的应用,不断升级文化和旅游产业智能化运营能力。

受疫情影响,线下传统旅游受限制,在互联网、移动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赋能下,数字文旅逐步落地,迅速成长。推进物联网技术在旅游场景的应用,尤其是要加快智慧景区建设,借助全息投影、夜间灯光秀、5G、AR、VR等现代技术,推动VR、AR、机器人在导游导览、景点解说、信息咨询等方面的应用,不断升级文化和旅游产业智能化运营能力。

三、旅游业态创新的基本模式是

旅游业态创新的基本模式如下。

1、旅游业态5+5创新路径:旅游业态不断更新升级和转型,与此同时旅游消费陆哪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由此在业态和需求的相互作用下,业态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2、业态创新的五个层面:随着新消费需求的不断涌现,以及旅游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业态创新成为旅游转型升级的有力武器,成为培育旅游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途径。

3、基于产业发展的创新:旅游产业关联性强、雹扮融合度高,以旅游产业为核心,通过资源、产品、市场的整合,使旅游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通过某种方式彼此衔接,打破各自为战的状态,形成业态创新的基础。比如通过旅游+农业、旅游+体育、旅游+健康、旅游+文化、旅游+文创、旅游+教育、旅游+制造业旅游+互联网形成田园综合体、户外目的地、康养基地等新业态。

4、产业升级带来的创新:产业升级即在审视现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产品转型、产业规模升级及主题产业聚集,实现旅游产业本身的升级发展。通过观光升级、休闲延展、度假深化,实现产品转型升级,从根本上改变单一门票经济的收益模式;加大投资和营销力度,为旅游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5、基于新技术整合的创新:技术创新是产业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全域旅游新业态出现的刺激因素。无论是旅游自身技术的发明创造,还是其他行业技术的引用,都会对旅游产生较大的推动,促进自身源悉灶业态的发展。特别是重大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往往会催生一系列新的业态。

四、旅游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旅行社数量持续增长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尽管2020年以来疫情对于旅游行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是中国旅行社数量从2019年的不到3.9万家,持续增长至2021年的4.24万家,较2020年增长4.3%。

中国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持续下降

和旅行社数量不断增长不同,2019-2021年中国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不断下降,从2019年的41.59万人下降至2021年的27.88万人,2021年较2020年下降13.55%。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同比增长12.8%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32.46亿,同比增长12.8%,但是依然远低于疫情前2019年的59.01亿,仅恢复至2019年的54.0%。202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23.42亿人次,增长13.4%;农村居民国内旅游9.04亿人次,增长11.1%。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消费增长31%

2021年中国国内晌誉巧旅游总消费收入为2.9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1.0%,但是远低于2019年的5.73万亿元。202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总消费2.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1.6%;农村居民旅游总消费0.55万宴键亿元,较2020年增长28.4%。

2021年中国在线旅游交易额达1.47万亿元

根据Fastdata极数数据,2021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开始虚团复苏,2021年全年交易额为1.4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4.9%,但是依然没有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

综上所述,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旅行社数量不降反增,但是旅行社从业人员持续下降。从2021年国内旅游总人次和总消费等数据看,行业出现复苏迹象。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32.46亿,同比增长12.8%;旅游总消费达到2.92万亿,同比增长31.0%;在线旅游交易额达到1.47万亿,同比增长34.9%。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旅游消费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