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吃喝”仍是重头戏,国庆消费数据新鲜出炉!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餐饮行业的订单相比往年同时期,增加幅度达到了87.6%除此之外,线下生产的预制菜,也受到了很多群众的欢迎。
国庆假期对于中国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法定节假日。因为很多人在国庆假期的时候,总是会提前制定好相应的国庆出行计划。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我们自身的需求,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缓解疼痛的压力。总体来说,国庆假期就是一个放松的时期。也是一年一度最为快乐的时期。
“吃喝”仍是重头戏,国庆消费数据新鲜出炉!
随着国庆假期的到来,很多人已经提前制定好了相应的出行计划。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出门旅游,但是根据我国旅游部门的数据调查。在国庆假期当中,所有行业,餐饮行业仍然是国庆假期期间的重头戏。尤其是线上订单数量,相比于平时,同时期增长了将近87.7%。这也从侧面上说明了,我国民众对于吃喝方面的需求量正在不断的增加。并且要求也在不断的上升当中,不仅仅要吃得饱,而且更要吃得好。
线下预制菜受到大家的欢迎。
除此之外,线下预制菜也受到了很多群众的欢迎。毕竟现在很多职场当中的白领,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自己做饭,因此购买线下预制菜才是最佳的选择。可是很多人对于预制菜的安全方面却存在很多的顾虑。这也是非常正常的,所谓的预制菜指的是提前将菜品制作好,并且通过真空消毒的手段将其包住提前准备好的塑料袋当中。
吃喝方面要求是非常高的。
其实中国人对于吃喝方面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为中国拥有非常悠远的饮食文化史,因此在吃喝方面要远远超过欧美地区。而且种类以及数量方面,都是西方欧美国家所不能够及的。
二、国庆节消费调查报告
随着双节的临近,对于消费者而言,又到了轻松而又忙碌的时刻,旅游、聚会、购物已列入日程,而今年的国庆又迎来了中秋节的色彩,8天长假让广大消费者更加愉悦和期待。同时,各商家提前打响了这场“节日战”,纷纷推出新品及促销手段,以吸引消费者。那么今年的国庆消费在餐饮、旅游、购物等方面与以往有何不同?消费者都有哪些安排?在消费过程中会呈现哪些特点?近日,100度享乐网()携手中国烹饪协会、央视网都市消费频道联合对近万名消费者征集了调查问卷,经过100度享乐网专业生活消费顾问整理分析,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份高含金量的生活消费指南。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在国庆长假来临之际,对于餐饮、旅游、购物等方面保持着强烈的期待与购买欲望。
一、 国庆期间超过六成消费者节假日有安排
经过几个月的忙碌终于迎来了金秋十月,在这个黄金假期里消费者选择探亲访友、外出旅游的活动与去年相比明显增多。100度享乐网调查数据显示,今年六成消费者有外出旅游、探亲访友计划,希望借此长假来放松身心,联络感情。
100度享乐网生活消费顾问分析,双节长假的到来,使得蓄积已久的旅游需求得到释放,旅游消费需求将迎来一个集中释放的时期,并形成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假日旅游消费高潮。同时,调查数据显示20.5%的消费者依然会选择在家休息,消费者大多数都了解和经历过黄金周期间外出聚餐、旅游扎堆情况,因此部分消费者选择了在家休息的方式度假。另外因中秋节的介入会有24.2%的消费者选择回家探亲,为60年国庆增添了不少合家团聚的思亲氛围。
对于多数消费者,外出旅游依然是大家度假方式的首选。在有外出旅游计划的消费者中,有近四成消费者会选择10月3日至5日外出,以避开1日及2日的高峰期。同时今年十一长假计划出游的消费者显然多了一个清晰的目的地――08奥运会场馆游。调查结果显示,四成多的消费者十一的出游计划就是北京的奥运场馆游,具体比例达到了40.3%。计划到北京看奥运场馆的消费者人数多,热情高涨,北京奥运场馆又将迎来参观高峰期。同时,由于两岸直航航班定期化及台湾游产品的多元化,年轻人赴台游热情高涨,台湾旅游市场将逐渐走向深度游、分区游。基于以上因素影响,港澳台旅游人数猛增,与常规旅游景区并驾齐驱。
二、对于外出旅游的消费者超出六成黄金周预算不超1000元
虽然计划旅游的消费者比去年多,但是持续上涨的物价也使消费者对于十一的花费不得不理性规划。100度享乐网调查显示,10.7%的消费者除了基本的生活以外争取不额外花钱,还有20.6%的消费者花费控制在500元以内,计划花费在500-1000元的消费者居多,高达38.6%。由此可见,旅游、探亲、聚会等费用是消费者假日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消费者在激动兴奋的迎接十一长假的同时,也在预算方面进行着理性的控制。
三、 消费者将会在国庆黄金周进行大采购,尽情享受节日带来的各种优惠。
国庆黄金期间是商家最为忙碌的时刻,各种各式的促销活动悄然声起。国庆黄金周蕴藏的无限商机,令商家们早早就开始准备迎接国庆的销售高峰。一方面, “十一”期间带动了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也将利用这一假期,挑选自己心仪已久的产品。因此,对于商家而言,黄金周无疑是提升自身品牌、推广产品、增加销量的绝佳时机。那么消费者的购物倾向有哪些?呈现哪些特点?哪些产品会热销?100度享乐网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将会在十一期间进行大采购,好好享受节日带来的各种优惠,其中服饰类的商品依然是消费者的首选。
四、 对于购物的品牌关注度,有五成以上的消费者注重品牌消费。
黄金周的各种促销产品充满诱惑,吸引着消费者,而消费者对于国庆购物同样充满期待。国庆期间各大商家促销活动已经启动,根据100度享乐网调查数据显示,近6成消费者倾向品牌购买,无论是售后服务还是质量都可以得到保障。同时物品质量也排到了第二位,说明消费者在选购物品时,质量是很重要的参考指标。100度享乐网生活消费顾问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购买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华而不实,质量差的物品已逐渐被消费者识别并淘汰。同时,100度生活消费顾问建议消费者,虽然各大产品在十一期间都会做各种促销手段,但大家一定要保持警惕,注意质量和售后服务,不要盲目追求促销手段带给人们的误区,也祝愿消费者在黄金假期里有愉快的购物经历并好好享受购物乐趣。
五、优惠券成为消费者新宠
商家为了吸引广大消费者,催生了很多促销手段,根据数据显示优惠券促销手段占据榜首达到31.3%,优惠券让消费者尝到了甜头,以其方便快捷、经济有效等成为消费者近年来的新宠,也培养了年轻消费者无券不欢,无券不爽的消费习惯。同时,对于商家来说,优惠券的发放也成为商家必做的促销手段,目前已由传统餐饮、服饰等行业的使用逐渐涉足到IT、旅游等其他行业发展。在众多促销活动中,优惠券以其显而易见的优势成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促销手段之一。
[FS:PAGE] 100度享乐网生活消费顾问分析,电子优惠券的使用在节前表现得异常活跃,说明消费者在消费中越来越趋于理性,对价格的关注度上升,呈现精打细算过大节的现象。在选择就餐及休闲娱乐时,更加理智谨慎,以多种方式进行经济消费。
六、消费地域商圈化
随着北京城市规划不断完善,以购物中心为新城市地标的局面正在逐渐形成。消费者更愿意集中在一些设备完善、商家众多、服务周到的商圈进行集中消费。各大商圈也分别在网上做搜索等信息,方便来京和当地人在网上选择想要去的地方,了解这些地方都有哪些餐饮娱乐等生活服务,在网站上的关键字排名搜索也让商家尝到一些甜头。100度享乐网生活消费顾问分析一部分商家已经开始意识到此种新型消费习惯背后所蕴藏的商机,纷纷选择热点商圈作为发源地,调查数据显示,西单大悦城、世贸天阶、新东安等商圈成为消费者喜爱的消费聚集地。
七、中秋国庆相连,月饼成黄金周必备礼品。月饼最爱蛋黄,无糖类商品受到青睐。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今年中秋恰逢国庆,在这个阖家团圆、举国欢庆的日子里,走亲访友、相互之间馈赠礼品已经成联络感情必不可少的程序。由于中秋节的介入使得月饼成为国庆期间不可或缺的赠送礼品首选。现在月饼的口味越来越多,100度享乐网调查显示最爱吃蛋黄馅月饼的消费者比例最高为35.4%,而传统类的枣泥、豆沙馅月饼当然也受消费者的喜爱,比例为19.6%,排在第二位。除了考虑口味外,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从健康出发。调查数据显示,无糖等替代糖类月饼悄然兴起,9.0%的消费者中秋节还会吃些无糖类的月饼。100度享乐网生活消费顾问分析,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吃上更加注重品质,不只停留在吃饱的阶段,尤其消费者在工作忙、生活压力大的时期,更容易因缺乏锻炼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在吃上更应从健康方面考虑,避免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八、 短信是消费者送去中秋祝福的首选途径
除了送月饼之外,消费者和家人、朋友送去问候的方式是什么呢?100度享乐网调查结果显示,五成消费者选择以短信方式为大家送去问候。现在节日短信内容越来越丰富,不管是自己用心写的还是转发收到的较为喜欢的短信,既方便又贴心。其次是选择打电话的方式,打电话更为郑重,沟通更为直接,充满诚意。100度享乐网生活消费顾问提醒消费者,无论是哪种祝福,一定要选择适合的方式,借中国传统节日,传递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是最佳时节。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表达思念之情的最佳时节。中秋节期间的花费在所难免,100度享乐网调查结果显示,32.5%的消费者预算为200-500元,17.4%的消费者预算高达500-1000元。看来中秋节受益的将是餐饮业和月饼制造商、供应商。
九、 黄金周川菜和湘菜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人们常说,食在中国、吃在广东、味在四川。“吃”永远是中国人重要节假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川菜为代表的大众性餐饮风生水起,川菜在美食云集的北京也是极为红火,成为八大菜系中最先走出国门的中餐。根据100度享乐网调查结果显示,川菜以其价格合理、口味亲民等特点,稳居消者费心目中最受青睐的菜系榜首。
像宫保鸡丁、鱼香肉丝、回锅肉、麻婆豆腐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菜名,同时也呈现了年轻人无辣不欢,无辣不爽的饮食特征,随着改良川菜的诞生,今天的川菜更加稳固了自己在北京百姓心目中和各大菜系中的统领地位。
据根中国烹饪协会的统计数据表明,在京川菜馆目前已有2万多家,几乎占据了北京餐饮业的半壁江山。是不是够“麻”够“辣”,是衡量川菜做得好不好的重要指标之一,许多耳闻能详的川菜馆也成为人们最常光顾的餐饮店。经过100度享乐网调查结果显示,海底捞火锅、麻辣诱惑、俏江南不分高下,成为川菜引领的佼佼者,谭鱼头、眉州东坡酒楼、皇城老妈也紧跟其后。
100度享乐网生活消费顾问提醒广大消费者,川菜固然好吃,下饭又开胃,但川菜口味重,油多、辛辣,经常吃会伤胃脾,容易上火,现在人们追求的是安全、绿色、健康的饮食方式,适当降低辣的程度,少油,以新改良川菜为主食用,将会大大提高人们的健康指数,同时,对于热衷于辣口味的消费者来说,一周吃一次川菜较为适宜。
黄金周期间,与亲朋好友聚会、宴请宾客、结婚庆生等聚餐活动是节日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费用花销比较集中的方面。100度享乐网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经济的调整,消费者会有意识的控制用餐费用,单次用餐费用控制在200-500元内的消费者居多。
十、 黄金周迪厅是消费者放松身心的主战场。
黄金假日,朋友聚会、家庭出游都是消费者选择放松身心的娱乐方式。根据100度享乐网调查数据显示,迪厅以其强劲的动感音乐及可以自由舞动的快感,赢得更多年轻人的喜爱,以其28.4%的选择比例荣登娱乐场所榜首,紧随其后的是酒吧和歌厅。国庆期间,由于长假的原因,年轻人更倾向于彻夜狂欢,释放压力,但100享乐网生[FS:PAGE]活消费顾问提醒年轻消费者,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适当的放松有助于恢复体能,但过度的狂欢容易导致睡眠不足,体制下降,抵抗力缺乏等亚健康状态,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及节后正常工作,请大家注意休息。
娱乐场所消费费用较高,但由于经济危机、失业等社会影响,消费者对于娱乐的花销更为理性,偏向于物有所值的花费项目。100度享乐网调查数据显示,国庆八天长假,六成消费者在娱乐方面的费用支出,可接受的范围在1000元以下。
暑期促销的喧嚣方才停歇,“十一”国庆黄金周消费热潮已蓄势待发。“假日经济”已成为商家与消费者集中交易的时期,其消费力度呈“井喷”现象。2009年中国国庆消费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消费习惯,人们在外出旅游、探亲访友、聚会用餐等传统项目外,逐渐将注意力转向服饰、美容、电子产品及大宗商品购买等方面。同时由于旅游市场的火热带动了日常消费品的购买欲望。
此次国庆也呈现出双节消费叠加的现象,作为中国人非常重视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前将会引爆日用消费热潮,超市、商场、餐饮企业将因此受惠。 随后在国庆长假期间,由旅游、娱乐市场的带动,日用消费品市场将持续形成购销两旺局面。100度享乐网生活消费顾问提醒广大消费者,国庆假期中,无论是购物、旅游还是休闲娱乐,都离不开消费者的谨慎选择和理智规划,在选择各项服务产品中,要谨防假冒伪劣产品,遇到纠纷需以合法途径解决,同时,在欢度节日时,也要合理安排好娱乐时间,保持充足睡眠,注意饮食卫生,轻松愉悦的享受节日里的美好时光。
三、江苏省五一假期旅游消费超40亿
江苏省五一假期旅游消费超40亿
江苏省五一假期旅游消费超40亿,“五一”假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江苏以“微旅游”“微度假”的就地近程游为主,乡村旅游热度持续走高,江苏省五一假期旅游消费超40亿。
江苏省五一假期旅游消费超40亿1
在草地上支起帐篷,遛娃、玩桌游、聚餐拍照,或是在星空下拉上幕布、小酌观剧……五一假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全省旅游市场以“微旅游”“微度假”的就地近程游为主,乡村休闲、户外露营、踏青赏花成为游客出门首选。
根据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监测和手机信令数据测算,五一假期,纳入监测的省内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845.19万人次,其中乡村旅游监测点接待游客314.42万人次。就近旅游新玩法带动新消费,五一期间全省旅游消费总额达40.7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消费收入10.73亿元。
“家门口”的露营升级,亲子游愈发普遍
“打开朋友圈,一半人在露营,一半人在给露营的人点赞。”南京市民小柏感慨说。不能远行的情况下,户外露营游成为很多市民的首选。
“扬州各大户外景区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纷纷推出户外踏青、露营野餐游等‘微度假’产品,很多在‘家门口’就可以放松休憩、亲近自然的景区火了起来。”扬州市文广旅局相关人士举例说,位于扬州东部生态科技新城的跑鱼河公园火了,这个集鱼类洄游文化科普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于一体的文化主题公园,被网友称为“扬州的九寨沟”。
露营成为备受年轻人追捧的微度假方式。五一假期,露营群体愈发“全龄化”,亲子游、全家游十分普遍。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开辟出一片精致露营地,配套面向孩子的自然课程,成为亲子游好去处;
连云港市Monkey Camp五一研学营走进渔湾公园,开启两天一夜以露营体验和木本植物为主题的.研学课程活动。家长王女士在微信朋友圈感慨:“孩子玩上瘾了,后续的绳降、采茶、攀岩、溯溪、皮划艇等课程,每个他都想参加。”
省内景区紧跟热点推出露营服务,强化供给。节前,省文旅厅发布“水韵江苏春游大赏”之“江苏十大景区”“江苏十大美丽乡村”等榜单,上榜景区大多推出户外露营项目。
无锡拈花湾、三国水浒影视城、融创乐园等景区开辟露营区域,梅园打造首届梅园露营大会,鼋头渚景区也推出帐篷露营节。南京溧水玫瑰园推出主打赏花的“一站式”露营系列产品,汤山矿坑公园打造“网红”矿山乐野探索营地,石湫影视基地“荔枝青绿营”推出篝火夜读、挑战神秘剧本杀活动,打造光影寻梦“影视之夜”主题露营。
常州中华恐龙园在园内原拓展营地区域推出恐龙主题露营产品,配备户外电影、音乐LIVE、营地桌游等娱乐项目,让城市露营有趣又好玩。
文化供给升级,“逛展打卡”有了新体验
全省各地优化假日文旅产品供给,开展精彩纷呈、小型多样的文化活动。文博场馆准备丰富的“文化”套餐,市民可以漫步博物馆、“泡”在图书馆,逛展打卡也有了更多新体验。
假日里,“千年遗址奇遇记”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景区举行。游客通过做手工,参加舞蹈秀、剧本杀等一系列精彩活动,解锁博物馆新玩法。
各大文化展览活动着力凸显互动性、趣味性。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展出88件(套)经典南京泥人。南京博物院开启导游深度讲解国家宝藏、模拟场景寻宝、答题赢文创礼品等活动。盐城市博物馆推出“寻盐记”活动,观众在馆内完成“寻宝”任务,即可在文创店兑换博物馆定制盲盒一份。
小型演艺活动同样精彩,一批项目“上新”。江苏园博园推出《百年石光》沉浸式演出,无锡影视基地上演舞台剧《洛神赋图》,南京华昌龙之谷推出由马戏演出和夜光巡游组成的“潮极想象季”,打造夜间消费新体验。
文娱活动更加注重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各地推出一系列云展览、云课堂、云剧场等特色文旅产品。扬州博物馆联合扬州发布开设“‘云’上观博”栏目,“集萤映雪——扬州博物馆征集文物展”“印象·浮世——雕版印刷和浮世绘艺术展”“虎年生肖艺术展”等吸引市民线上线下观展。
第四届苏州市群众文化“繁星奖”舞台艺术类优秀作品“云展演”举行,徐州推出“梆子戏演唱会+折子戏专场”线上展演……高质量的演出丰富了人们的假日选择。
消费场景升级,激发“本地游”消费潜力
五一假期,旅游网站数据显示,用户下单偏好呈现周期短、出游半径短、行程天数短的“三短”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省文旅市场通过创造新的玩法,不断激活假日经济。
“我跟闺蜜打算露营,第一次没什么经验,也不知道准备什么食材,偶然发现,很多烧烤店竟然提供‘露营套餐’。”南京市民白女士惊喜地说。事实上,不只饭店,很多景区也可以直接“点单”,比如位于溧水的南京玫瑰园,就有2—4人露营套餐和5—8人露营套餐供游客选择。
“潮玩新假日”无锡梁溪云上购物节开启。“为吸引更多人喜欢非遗,我们线上推出惠山泥人新IP‘倷泥模模’系列盲盒,打造文创品牌。”梁溪区文体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挖假日文旅消费潜力,必须紧跟热点、不断满足新需求。
很多商场变身“网红打卡地”,街区、商圈成为旅游目的地,“本地游”消费潜力被不断激发。五一假期夜晚,位于南京市建邺区银杏里街区中央广场的酒吧便搭起露天舞台,悦耳的歌声不断,文化市集人来人往。
南京市玄武区举办“芳菲五月·相约玄武”活动,重点促消费活动超过50场,假期连续5天举办“51·high玄武”现场直播活动,给市民游客发放百万优惠券;
秦淮区推出“吃住行游购娱”消费抵扣活动,门东街区推出品尝各式美食、玩转街巷市集、体验新品展览等活动;南京江北新区FUN心消费季、建邺区“欢迎来邺”活动、鼓楼区鼓楼潮玩节等消费惠民活动一起发力,激活本地游消费。
“我们按照市区联动‘1+N’方式开展商文旅体系列活动,着力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消费场景,助力假日经济复苏。”南京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五一假期,该市商贸主体促销活跃,有力推动了全市文旅消费回暖。
江苏省五一假期旅游消费超40亿2
从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2022年“五一”假期,江苏纳入智慧文旅平台监测的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845.19万人次,全省旅游消费总额40.7亿元。
乡村休闲、户外露营、踏青赏花……“五一”假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江苏以“微旅游”“微度假”的就地近程游为主,“老地方”玩出新花样,乡村旅游热度持续走高,露营成为热门的度假方式。
置身于220亩大草坪,坐在天幕下、躺在大帐篷里,感受泥土芬芳、暖暖阳光……在南京六合枫彩漫城,游客在绿水青山间体会“漫生活”的悠然惬意;在苏宁钟山国际高尔夫酒店内的露营基地,精致的下午茶吸引了年轻人拍照,儿童沙坑、萌宠喂养等项目则满足了遛娃、逗宠等需求。
“五一”假期,南京玄武湖景区、常州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洪泽湖湿地景区等活动空间大、生态环境好的室外景区成为游客热门首选。江苏各地景区也陆续推出露营服务,强化供给。“五一”节前,江苏省文旅厅发布“水韵江苏春游大赏”之“江苏十大景区”“江苏十大美丽乡村”等榜单,上榜景区大多推出户外露营项目。
“微旅游”带火了“本地游”“郊县游”,激发消费潜力,江苏“五一”假期旅游消费总额达40.7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消费收入10.73亿元。江苏餐饮消费渐现“烟火气”,乡土地标美食热销,游客们纷纷通过品尝美食体验乡味、乡情。据江苏各地餐饮行业协会统计和对典型餐饮企业调研分析,“五一”假期,江苏餐饮服务收入37.3亿元。
随着多地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室内场馆“解封”,在文博场所“赏花看景”品尝“文化大餐”,也成为“微旅游”的一种方式。江苏各地注重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推出一批“云旅游”“云展览”“云课堂”“云互动”“云剧场”等特色文旅产品,“云赏瘦西湖·五月寻芳菲”线上游览、“梆子戏演唱会+折子戏专场”线上展演等广受好评。
江苏省五一假期旅游消费超40亿3
2022年“五一”假期期间,多数市民选择“就地过节”,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本地化消费势头强劲。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今天(5号)发布“五一”假期期间全省消费舆情分析报告:
餐饮消费渐现“烟火气” 露营火爆“出圈”
随着助企纾困措施的落地,各地促消费活动的举办,全省餐饮业发展信心增强,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全省餐饮服务收入37.3亿元。
受假期推动,外出就餐人群增多,中小型餐饮街边店、品牌特色餐饮恢复较快,包间消费回暖。加之本地游、郊县游的火热,小龙虾、野菜时蔬等美食正值时令,乡土地标美食也成为消费者的主要选择。除此之外,开袋即食、加热即食、简烹即食的预制菜点也为餐饮业增添了活力。
今年,“五一”假期旅游消费呈现出近程化、深度化、休闲化的特征。某旅行app大数据显示,“五一”假期 “露营”相关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117%,公园露营、星空露营和亲子露营等成为最受关注的露营主题。为丰富消费者的游玩体验,部分民宿推出了采摘、钓鱼、亲子活动等体验型项目。
在省内城市中,本地游消费较为活跃的主要有:南京、无锡、泰州、连云港等,基本以本地疫情形势较为平稳的城市为主。
此外户外景区仍然受青睐。受疫情影响,短途深度游需求旺盛,正逐渐取代跨省等长途游成为消费者的优先选择,用户偏好呈现出游半径短、行程天数短的特点。
省内居民旅游消费主要以本市近郊游及省内周边游为主,文旅消费热点主题以自然风光、森林公园、公园、人文古迹等户外类景区或接待场所为主。某旅行app大数据显示,无锡的宜兴免费公园、常州的新龙生态林、宿迁的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徐州的云龙山,也是江苏省内居民周边游的热门景点。
“五一”假期期间,出游半径受限后,部分地区出行不畅,但亲子消费热度不减,各大旅游平台均推出亲子相关主题活动。基于家庭消费的儿童亲子业态是实体商业回归的重要着力点之一,亲子消费正在走向IP化、场景化、主题化,亲子餐厅、儿童游乐园、亲子研学游等受到众多家长关注。
除了主题公园外,博物馆成为最受关注的“遛娃圣地”。根据某旅行app数据显示,南京莫愁湖入围了全国周边游热门景区前五名,南京博物院入围全国热门博物馆榜单前五名。
新型消费占主流 假期全省维权诉求超5000件
五一假期,江苏省消保委共计受理维权诉求5045件,其中咨询185件、投诉4860件,分别占接收总量的3.7%、96.3%。舆情监测系统共监测到消费维权信息138646条,吐槽类32684条,占消费维权信息总量的23.57%。
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多数领域消费市场快速复苏,大宗消费、旅游出行消费、餐饮消费、新型消费仍为节日主流,消费升级加快。较往年投诉纠纷量并未明显增加,网购、院线、直播购物、旅游出行等方面成为投诉热点,并呈现出覆盖面广、领域突出、问题集中、需求个性化与咨询诉求攀升等特点。
主要以下几个方面咨询投诉较多:首先网购问题较为突出,“五一”假期期间,江苏省内与网购相关的“吐槽”信息共6890条,问题有快递物流延迟引起退费争议,部分网购渠道维权难,预售商品引起争议等等;其次直播售货问题集中,假日里全省消保委系统共接到涉及直播带货的投诉达83件,带货质量难保障,售后维权难,宣传不实等情况较为普遍;
此外网红打卡点“滤镜过重”,实际消费体验不符合预期;健身热潮带来的相关预付卡消费、运动产品质量问题;以及新型娱乐项目,例如院线与密室逃脱消费投诉也有明显增长。
对此省消保委建议,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从监管部门到经营主体应当聚焦新型消费,与时俱进破维权难题。作为消费者,也要避免“人云亦云”,要做到理性消费,积极正确表达诉求。多方共同发力,才能有效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全面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四、《舌尖3》热播是否能又掀起新一轮美食旅游热潮?
随着《舌尖3》在春节期间开播,美食旅游又掀起新一轮热潮。“吃、住、行、游、购、娱”是构成旅游的6大要素,“吃”对于旅行的意义非同小可,旅游公司对于从“吃”到“游”的延伸也顺理成章,纷纷加码旅游餐饮的细分领域。同时,美食作为一个重要的目的地服务时,该如何挖掘美食旅游的潜力,促使更多的游客进行深度的美食体验,值得探讨。
旅企加码“美食之旅”
大年初四,《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以下简称“《舌尖3》”)在央视开播,旅游业“舌尖”生意潮再度袭来。
目前,在线旅游网站仍有不少涉及“舌尖之旅”的线路,比如云南旅游的“云南昆明+腾冲+瑞丽+芒市6日游线路”中,便专门安排游客一品当地美食。众信旅游直客营销中心总经理王振?h告诉新京报记者,美食之旅成为游客们追逐的新方向。在2014年、2015年,众信旅游就曾推出美食之旅、味蕾地图等主题美食产品系列。携程相关负责人表示,携程美食林成立以来,在国内外的路线例如日本和莫干山等地推出过一系列“美食林之旅”的主题活动。美团旅行相关负责人也称,在《舌尖3》播出之际,美团点评推出《舌尖3》主创团队分享幕后花絮及心路历程栏目,今年正考虑推出“美食地图之旅”栏目系列。
热门餐厅预订环比上涨40%
“吃、住、行、游、购、娱”是构成旅游的6大要素,“吃”对于旅行的意义非同小可。据2017年旅游消费数据显示,购物消费支出实际转移到了享乐型消费上,美食、文化娱乐消费比重正大幅增长。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全球自由行报告2017》也显示,中国人尤其喜欢用味道来记忆一座城市,使美食消费的增长尤为显著,美食之旅得到的反馈也不错。
随着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的游客将“食”作为一种了解当地文化的窗口。2017年,携程美食林的数据显示,约76%的游客会在出行前对餐厅进行浏览,对热门餐厅提前进行预订的人数环比上涨约40%。由此可见在不同的消费场景下,人们对美食的消费需求呈现更加细分化的偏好。美团旅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消费者在旅行过程中,对于餐饮的真实需求潜力巨大。“酒+餐”模式一个月即为合作的酒店伙伴带来共1.5亿元的餐饮销售额。旅行和餐饮的一站式预订,不仅能够提升消费者旅行体验,也可以全方位提升商家综合收益。
在线平台争夺餐饮细分市场
餐饮是目的地碎片化资源中重要的一环。随着“机+酒”格局逐渐稳定,目的地细分市场热闹起来。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发力目的地美食也能够提升企业在目的地的话语权,尤其是在出境游市场。
对于旅游者来说,寻找餐厅和点餐过程中信息很不对称,尤其是出境游,更需要平台从中连接。2016年,携程成立餐饮品牌“美食林”,并在今年1月和Priceline旗下的在线餐厅预订平台OpenTable达成合作。携程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美食林将继续扩张版图,打通上下游,增加用户数量和使用场景。背靠美团与大众点评的美团旅行在美食方面,具备用户长期积累的使用场景,并于2017年推出了“酒+餐”的一站式预订。值得注意的是,各大平台对于目的地的美食榜单评选也十分热衷。分析指出,平台可以通过榜单同时抓住游客和餐饮提供商。
此外,这一细分领域也催生了一些创业公司。全球餐饮的标准化程度较低,不同的区域、产品、制度、服务存在差异,这就给了中间服务商一定机会,比如B2B服务商途中美食,其创始人周历健曾坦言,“出境游餐饮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规模与潜力并没有真正激发,这需要更多玩家参与,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