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广西文旅大会时间地点

2021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在北海召开。

2021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将在我市举办,市旅游文体局将严格按照“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理念,全力以赴办好大会。

目前已经出台了承办方案,初步确定了大会观摩项目和配套活动安排,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以文旅大会为契机,科学谋划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推进一批高质量的文旅项目,创建文化旅游品牌。同时,聚焦文旅大会热点,深挖丝路古港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城市品牌宣传高度。

市旅游文体局局长鲁性东表示,北海的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已经进入了收获期。北海银基、新奥康乐旅游港、邮轮母港、高德古镇、海丝首港等文旅项目或将全部实现营业,银滩洲际酒店、喜来登酒店等五星级酒店将建成运营。

游客和广大市民特别关注的银滩将迎来全新的变化——银滩景区东、中、西三个大门,以及银滩潮街开始全面改造,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五一”也将实现营业,全新的银滩值得期待。

二、2022徐水旅发大会地点

徐水区、清苑区举办。徐水旅发大会定于2022年8月28日至29日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在徐水区、清苑区举办。大会以“促产业发展享品质生活”为主题,旨在充分发挥徐水区、清苑区紧邻北京与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准确把握京雄保客群需求和文旅消费趋势,挖掘整合两区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科创智造、现代工业等资源,打造集高品质田园休闲、科创产业体验、生态康养度假、文化研学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京津冀居民微度假首选地--“京雄邻里微度假休闲区”。

三、什么是旅发大会

旅发大会即旅游产业发展大会。

旅游产业主要指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旅游产业要素进一步扩展,各要素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紧密的旅游产业链。旅游产业具有三大动力效应:直接消费动力、产业发展动力、城镇化动力,在此过程中,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会为这一地区带来价值提升效应、品牌效应、生态效应、幸福价值效应。

四、2021湖南旅博会闭幕 文旅产业项目投资签约169.3亿元

478家展商参展 多角度展示文旅融合

本届湖南旅博会总展览面积近4万平方米,十二大主题展区内展商数量达478家,汇集包括湖北、江西等省内外的文旅机构、优质 旅游 目的地、景区景点、旅行社、文创 科技 企业等 旅游 服务商及供应商。

“苗家非遗猴儿鼓、‘半条被子’红色文创刺绣、土家织锦、新化山歌、梅山棕编等多个传统文化及非遗项目异彩纷呈。”省文旅厅副厅长黄东红介绍,本届展会多角度展示了文化和 旅游 产业融合发展的成果。麓上住工、季候风、霞客乐房车、快乐车行等 旅游 装备企业联袂展示,推出大批“湖湘制造”的新型房车及露营装备及“高精尖”文旅装备产品。裸眼3D、AR、VR等数字文旅产品,通过互动 游戏 、实物展示、VR体验等,给市民带来智慧展会的乐趣。

10万观众“智逛”旅博会 探索 疫情常态下展会新模式

通过智慧 旅游 小程序预定国庆期间的星空木屋、地球仓酒店;手机点开“花开芙蓉”小程序下单,将来自湘西的“芙蓉镇美景”“土家非遗文化”带回家……旅博会期间,这样的文旅消费体验场景在场馆内随处可见。据介绍,本届旅博会期间,房车及 旅游 装备、 旅游 线路、文化 旅游 商品等文旅消费成交踊跃,通过门票赠送、线上体验、直播预售等形式,预计将为我省“十一”黄金周市场撬动上亿元文旅消费。

展会期间,多家 旅游 企业组成“最强阵容大卖场”推出覆盖 旅游 特产、文创手信、酒店房券等近千项丰富超值的 旅游 产品,推出百余条特惠 旅游 线路,向市民提供总值超过1000万元的优惠。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旅行社对省内游产品有了极大的创新和开发。湖南中青旅推出的山谷花间民宿省内自驾套票、中旅环球旅行推出的省内周边游直通车等一地深度游、省内多城联游的休闲游产品“叫好又叫座”。

“本届旅博会的举办,是一场克难奋进的文旅盛会。”黄东红表示,各家参展单位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困难,开启打通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的模式,通过集中展示、项目推介、现场交易、线上互动等形式,共建新消费时代的美好场景,为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办展方式 探索 出一道新的路径。

为方便市民随时体验展会实景,本届展会还开设网上VR展区,通过图文视频、三维、VR全景等多种形态的热点交互模式,展示湖南文化 旅游 与 科技 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丰硕成果,着力打造智慧展会、 健康 展会、绿色展会。超10万观众通过现场扫码或展会官方微信号登录参与“智逛旅博会”及“趣味抽奖赢取千张免费景区门票”活动,体验“数字逛展”的乐趣。

五、旅发大会是什么意思

旅发大会即旅游产业发展大会。

旅游产业主要指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旅游产业要素进一步扩展,各要素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紧密的旅游产业链。旅游产业具有三大动力效应:直接消费动力、产业发展动力、城镇化动力,在此过程中,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会为这一地区带来价值提升效应、品牌效应、生态效应、幸福价值效应。

六、山东文旅2021

多措并举挖掘文旅消费潜力。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文旅行业复工复产,实施消费促进行动。成功举办2021山东省 旅游 发展大会、中国国际文化 旅游 博览会、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重大活动,对于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效提振市场信心和消费者信心、提升“好客山东”美誉度,产生重要推动作用。创新举办第五届“山东文化和 旅游 惠民消费季”,发放惠民消费券1.52亿元,直接带动消费6.02亿元,间接带动消费119.13亿元。持续推进国家级文化和 旅游 消费试点市、国家级夜间文化和 旅游 消费集聚区创建,3市被命名第二批国家级文旅消费试点市,全省国家级示范试点市达7个,居全国第一;6个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居全国第一。开展2021“山东人游山东”“百场红色自驾游”“好客山东游品荟”“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主题营销推广等特色活动,持续释放文旅消费潜力。2021年全国文化和 旅游 消费培训班在山东举办。预计2021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7亿人次,国内 旅游 收入77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29%,分别恢复到疫情前2019年的75%和71%。

提升文旅产业发展质量。一是强化政策拉动。出台关于促进文化和 旅游 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快推进文旅重点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的若干措施、加强金融支持文化和 旅游 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二是开展省级全域 旅游 示范区创建。评定推出第三批12家省级全域 旅游 示范单位。三是推进精品景区建设和度假区规范化发展。推动微山湖 旅游 区5A级景区创建,目前省级已完成初评并报文化和 旅游 部申请验收。指导青岛奥帆 旅游 区5A级景区创建和荣成好运角国家级 旅游 度假区创建工作,提升泰山等重点景区管理服务。修改印发《山东省 旅游 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以省政府名义印发《山东省省级 旅游 度假区管理办法》。新增4A级景区18家。四是大力发展红色 旅游 。举办2021中国红色 旅游 推广联盟年会活动。3条线路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百条精品红色 旅游 线路”。五是实施乡村 旅游 精品工程。公布了285个景区化村庄和60个山东省乡村 旅游 重点村。7个村庄、3个镇街入选全国乡村 旅游 重点村镇,入选数量分别居全国第一、二位(并列)。在全国率先开展民宿集聚区创建,公布创建单位34个。六是实施“文旅+”工程。出台各类规范标准,康养 旅游 、工业 旅游 、 体育 旅游 、研学 旅游 等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七是创新推动数字文化及园区(基地)发展。成功举办数字文化创新创业大赛,30个项目获评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建立文化产业新兴业态企业库。扎实做好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管理。开展动漫企业认定年审和奖项申报工作。

抓实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加大文旅项目和企业扶持力度,121个项目纳入省级重点项目库,预计全年完成投资428.7亿元。在文化和 旅游 部评定的2021年“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 旅游 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中,我省入选3个(全国共18个),列全国第一。山东省 旅游 发展大会现场集中签约4个重点文旅项目,签约总额达635.4亿元。举办知名文旅企业家山东行暨威海文旅产业招商推介大会,完成5个文旅项目签约,总投资超过100亿元。推进纾困政策落实和企业创新发展工作受到文化和 旅游 部通报表扬。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给予5个精品 旅游 产业集群500万元、3个文化创意产业集群310万元资金支持。4家经济 社会 效益突出的龙头企业获得省财政800万元增量税收奖励。认定第六批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15个。引导旅行社转型发展,开展 旅游 服务质量保证金履约保证保险试点工作。对全省150多家星级饭店开展评定性复核,对50家星级饭店予以摘牌取消星级处理。目前全省星级饭店492家,数量居全国第三。连续四年实施 旅游 饭店服务质量 社会 化监督工程。

加强“好客山东”品牌宣传推介。将“好客山东”品牌纳入央视2021品牌强国工程,开展“联合推介、捆绑营销”。强化省内宣传,在山东卫视黄金时段播出“冬游齐鲁”“仁者乐山”宣传片,做好高铁、航空等在途媒体宣传推介工作。成立山东铁路文化 旅游 联盟,共同推动“铁路+文旅”产品升级。联合央视频开展“慢直播网上游山东”活动。牵头成立中国 旅游 新媒体推广联合体,山东省新媒体综合传播力指数持续位居全国首位。创新开展海外市场宣传营销,拓展海外线上宣传营销渠道,举办“好客山东过大年”与海外民众云端相约、“2021卢森堡•中国山东文化年”“中韩文化交流年——鲁韩交流周”“日本•中国山东文化月”等活动。继续实施“孔子文化和 旅游 大使”计划,招募“孔子文化和 旅游 专家”“孔子文化和 旅游 使者”,总数达230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