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名弄堂之石库门的历史,石库门的由来

石库门是一种融汇了西方文化和汉族传统民居特点的新型建筑。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上海的旧弄堂一般是石库门建筑,它起源于太平天国起义时期,当时的战乱迫使江浙一带的富商、地主、官绅纷纷举家拥入租界寻求庇护,外国的房产商乘机大量修建住宅。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围合仍是上海住宅的主要特征,但不再讲究雕刻,而是追求简约,多进改为单进,中西合璧的石库门住宅应运而生。这种建筑大量收吸收了江南地区汉族民居的式样,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这种建筑因此得名“石库门”。石库门是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通常被认为是上海近代都市文明的象征之一。

19世纪70年代初

早期的石库门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初,它脱胎于江南民居的住宅形式,一般为三开间或五开间,保持了中国传统建筑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的特点。

老式石库门住宅,一进门是一个横长的天井,两侧是左右厢房,正对面是长窗落地的客堂间。客堂宽约4米,深约6米,为会客、宴请之处。客堂两侧为次间,后面有通往二层楼的木扶梯,再往后是后天井,其进深仅及前天井的一半,有水井一口。

后天井后面为单层斜坡的附屋,一般作厨房、杂屋和储藏室。整座住宅前后各有出入口,前立面由天井围墙、厢房山墙组成,正中即为“石库门”,以石料作门框,配以黑漆厚木门扇;后围墙与前围墙大致同高,形成一圈近乎封闭的外立面。

所以,石库门虽处闹市,却仍有一点高墙深院、闹中取静的好处,颇受当时卜居租界的华人士绅、富商的欢迎。

20世纪10年代后

老式石库门逐渐被新式石库门取代。新式石库门大多采用单开间或双开间,双开间石库门只保留一侧的前后厢房,单开间则完全取消了厢房。

新式石库门在内部结构上的最大变动是后面的附屋改坡顶为平顶,上面搭建一间小卧室,即亭子间。亭子间屋顶采用钢筋混凝土平板,周围砌以栏杆墙,作晒台用。为了减少占地面积、节省建筑用材,新式石库门还缩小了居室的进深,降低了楼层和围墙的高度。

与老式石库门相比,新式石库门在外观上亦有所不同,新式石库门外墙面多用清水青砖、红砖或青红砖混用,石灰勾缝,而不是像老式石库门那样用白色石灰粉刷,老式石库门常用的马头墙或观音兜式的山墙也已不再使用。另一个重要的区别是,新式石库门不再用石料做门框,而改用清水砖砌,门楣的装饰也变得更为繁复。

上海最具特色的弄堂:石库门的名称由来

石库门是一种融汇了西方文化和汉族传统民居特点的新型建筑,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那么,作为一种弄堂文化,石库门的名称又是从何而来呢?下面,就跟我一起到 弄堂文化 中去了解一下吧。

汉语中把围束的圈叫做“箍”,如“金箍棒”,“箍桶”“袖箍”(即袖标)。这种用石条围束门的建筑被叫做“石箍门”,宁波人发“箍”字音发的是“库”,以后上海的“石箍门”就讹作“石库门”了。

石库门建筑的平面和空间更接近于江南传统的二层楼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形式,保持着正当规整的客堂,有楼上安静的内室,还有习惯中常见的两厢。

这种建筑还基本保持了汉族传统住宅对外较为封闭的特征,虽身居闹市,但关起门来却可以自成一统。于是,这“门”也就变得愈加重要起来。它总是有一圈石头的门框,门扇为乌漆实心厚木,上有铜环一副。这种式样的建筑被上海人称为“石库门”。

石库门建筑的门楣部分是最为精彩的部分。这里装饰最为丰富。在早期石库门中,门楣常模仿江南传统建筑中的仪门做成中国传统砖雕青瓦压顶门头式样。后期受到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常用三角形、半圆形、弧形成长方形的花饰,类似西方建筑门、窗上部的山花楣饰。石库门建筑由其“门”而得名。石库门也逐步成了上海传统弄堂住宅的代名词和一种标志。

我国的普通邮票第23组《中国民居》中的上海民居图案采用的就是石库门建筑。党也诞生在望志路(今兴业路76号)一幢典型的石库门建筑中。

石库门建筑盛行于上世纪20年代,占据了当时民居的四分之三以上,至今还有近40%的申城市民居住在有一个多世纪历史的石库门中。

上海的石库门主要集中在黄浦区、卢湾区和静安区,包括,卢湾区成都南路正元里、淮海巷、美仁里;卢湾区的长乐路庆福里、中和屯、高福里;卢湾区茂民北路兴庆里;静安区石门一路新华里;静安区威海路张园内的春阳里、祥云里。仍有200万左右上海人住在石库门建筑中。

上海特色民居

石库门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上海的旧弄堂一般是石库门建筑,它起源于太平天国起义时期,当时的战乱迫使江浙一带的富商、地主、官绅纷纷举家拥入租界寻求庇护,外国的房产商乘机大量修建住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围合仍是上海住宅的主要特征,但不再讲究雕刻,而是追求简约,多进改为单进,中西合璧的石库门住宅应运而生。这种建筑大量吸收了江南民居的式样,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这种建筑因此得名“石库门”。

上海特色建筑是什么?

1、东方明珠电视塔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毗邻黄浦江,与外滩隔江相望,是上海国际新闻中心的所在地。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现在是亚洲第四、世界第六高塔,是上海的地标之一。

上海东方明珠塔的空中餐厅有1500平方米,可容纳350位来宾用餐,并同时提供多款豪华套餐和中西结合自助餐,百余种美味佳肴不间断供应,让游客既能尝到美食,又能看到美景,是上海十大新景观之一。

2、金茂大厦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黄埔江畔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楼高420.5米,是上海第三高的摩天大楼(截至2013年)、中国大陆第三高楼、世界第八高楼。

大厦于1999年建成,地上88层,地下3层,有多达130部电梯方便人们上下进出(其中有两部速度为9.1米/秒的高速电梯),是一座集现代化办公楼、五星级酒店、会展中心、娱乐、商场等设施于一体,并融汇中国塔形风格与西方建筑技术的多功能型摩天大楼。

3、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以日本的“森大厦株式会社”为中心,联合日本、美国等40多家企业投资兴建的项目,紧邻金茂大厦。

环球金融中心的原设计高460米,后经过修改增加了7层,达到了地上101层,地下3层,目前是现在中国大陆第一高楼、世界第三高楼。它的94至100楼为观光、观景设施,是来访上海的游客们所必经的地方,大厦内租户多为世界500强公司。

4、上海中心大厦是上海市一座超高层地标式摩天大楼,其设计高度超过附近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由美国Gensler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

据悉该项目面积达到433954平方米,建筑主体为118层,总高为632米,结构高度为580米,地下的机动车停车位,可停放2000辆。2016年3月12日,上海中心大厦建筑总体完工。

5、百乐门是上海著名的综合性娱乐场所,全称“百乐门大饭店舞厅”。1932年,中国商人顾联承投资七十万两白银,购静安寺地营建Paramount Hall,并以英文谐音取名“百乐门”。

在1933年开张典礼上,时任民国政府上海市长的吴铁城亲自出席并发表祝词。当时前来百乐门的常客里不乏张学良、徐志摩之类的名流,而陈香梅与“飞虎将军”陈纳德的订婚仪式也是在这里举行的,国际著名表演大师卓别林及其夫人在访问上海时也曾慕名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