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城有什么特色小吃?

阳城卤肉、阳城杂格、阳城杂饹、烧肝、黄米油糕。

1、阳城卤肉

阳城卤肉,运城市地方名吃,山西一绝。来自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阳城镇的街头,是山西省境内不可多得的名吃。

在众多的阳城卤肉店中,最出色的代表当属东娃卤肉,被地方政府授予“地方名吃”、“山西一绝”等称号。其真空包装的卤肉销售至山西各地。

2、阳城杂格

阳城杂格是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著名的风味小吃。杂格到处都有,不同的地方做法略有不同,但一般都是用羊或牛的心、肝、五脏六腑来做,走到路边,闻见挺香,吃一口齿颊留香。

3、阳城杂饹

一种地方名小吃,盛行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境内。主要配料有土豆粉条,牛肉丝,萝卜片等。食用时再佐以一二个泡煎饼,口感更佳。享誉盛名的有凤桥杂饹,北留杂饹,润城杂饹等,是当地人民非常喜欢的一种小吃。

4、烧肝

烧肝,是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特色小吃。以鲜猪肝加佐料,用花油包卷,经煎、蒸、炸等工序达焦黄酥软即成。其特点是外焦里脆,味美适口,佐酒佳肴,热食不腻。配料有13种之多,主要原料有:鲜猪肝、猪花油、淀粉、猪油脂粉、鸡蛋等。

5、黄米油糕

黄米油糕是很有特色的山西省传统小吃之一,黄米油糕以黄米为主要材料烹饪的做法为主。以熟黄米面包红小豆泥茸,油炸而成。吃时撒少许白糖。外焦里嫩,色泽金黄,香味扑鼻,甜香可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女湖风景旅游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烧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阳城杂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阳城杂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阳城卤肉

二、晋城特色小吃

晋城是山西省的一个地级市,当地有很多著名的小吃,清朝时候,还有关于晋城美食的一段典故,用大葱给慈禧太后做菜,而且还受到了好评,可想而知晋城的美食有多么美味。晋城有名的美食有晋城炒凉粉,烧大葱,地三鲜等,那么晋城还有哪些美食呢?

晋城炒凉粉

相传慈禧太后西逃时路经泽州(今晋城),当地官员隆重设宴招待。但在开宴时,厨师发现慌乱之中少做了一道菜。为了免遭杀身之祸,厨师急中生智,马上把菜案上的巴公大葱拿来一把,几刀切碎,烧成一道菜,端了上去,叫做烧大葱。谁知慈禧品尝后,认为满桌菜中数这道菜最有味道。

晋城市,古称建兴、泽州、泽州府,是山西省辖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豫两省接壤处,全境居于晋城盆地,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河东屏翰、中原咽喉、三晋门户”的美誉。

烧三鲜

烧三鲜,是沁水县名菜,三鲜为猴头、木耳、黄花菜,皆是沁水境内特产。经名厨精细加工,配以佐料,勾兑成汤,即保留了其特有的营养价值,又使味道更加鲜美。

烧大葱

烧大葱是山西省晋城市的一道汉族传统名菜,以大葱为主料烹制菜肴,在其他地方是不多见的。吃来决无葱的异味,是冬季时令理想的肴馔。

晋城炒凉粉

炒凉粉是晋城民间传统风味小吃,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先将凉粉切成长宽各3—4厘米、厚约1厘米的方块,放置待用。锅内放少量食油,烧热后将切好的凉粉块入锅翻炒。再将醋汁蒜沫浇入,加盖,待蒜、醋味入里后出锅。口感软嫩,香辣可口。

酸菜黑圪条

口味酸香辣俱全,高梁面特有香味胜似精米白面,使人越吃越爱,越吃越香。久之,成为晋城一种地方大众化名吃。

阳城烧肝

特点是外焦里脆,味美适口,佐酒佳肴,热食不腻。佐以阳城的醋更是美。

阳城枣糕

因其形状较一般馒头高而尖得名,在当地白面制品中最负盛名,相传已有几百年历史。

高平十大碗

“十大碗”是高平特有的一套菜,共分10道:水白肉、核桃肉、水川丸子、小酥肉、肠子汤、豆腐汤、芥末粉皮汤、天鹅蛋、软米饭、扁豆汤。一碗一个味道,犹如南北大菜系列,但餐具不用盘而用碗,碗中之菜也可称“汤”,素有“碗汤菜”之说

三、晋城有什么特色美食?

你说的是不是月星广场东边那个驴来了,去吃饭的人都是议论的,但生意很好,去了好几次。

四、哪里的烧肝和猪皮冻好吃

烧肝;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特色小吃。以鲜猪肝加佐料,用花油包卷,经煎、蒸、炸等工序达焦黄酥软即成。其特点是外焦里脆,味美适口,佐酒佳肴,热食不腻。配料有13种之多,主要原料有:鲜猪肝、猪花油、淀粉、猪油脂粉、鸡蛋等。

猪皮冻;猪皮冻是一种用猪皮熬制而成的传统特色美食,属于凉菜。将除了毛的猪皮,放入适当的调料,进行长时间的熬制,使熬制的汤里含有一定的皮胶含量,然后再冷却,冷却后猪皮和汤就会凝固在一起,沾上调料,即可食用.因为是冷却后食用,冷却可以说作是冷冻,所以叫作猪皮冻.

五、阳城烧肝炸多长时间

阳城烧肝炸3分钟左右,烧肝在蒸好以后放入油锅中炸,油的温度高低来定炸的时间长短。

烧肝是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特色小吃。以鲜猪肝加佐料,用花油包卷,经煎、蒸、炸等工序达焦黄酥软即成。其特点是外焦里脆,味美适口,佐酒佳肴,热食不腻。配料有13种之多,主要原料有:鲜猪肝、猪花油、淀粉、猪油脂粉、鸡蛋等。

相关信息:

1、阳城烧肝做法,将猪肝剁碎或切成丝状,加猪油脂粉、鸡蛋、以及姜、葱、蒜、精盐等调味品,然后再加入湿淀粉拌匀。

2、把猪花油平铺开,将拌好的原料放置上面,用猪花油裹成直径约3厘米,长约25厘米的圆条,随即迅速放入热油中煎至柿黄色取出。这就是初成模型的烧肝。

3、将成型烧肝放入笼中用大火蒸20分钟左右取出,顿时香气四溢,诱人至极,忍不住拿起一根就吃这时的烧肝虽算是做好了,但吃前还少一道工序。要将它切成7毫米厚的片状,放入油锅中炸一下,略黑,即捞出装盘,撒些葱丝,这下才可尽情享用。

当然,如果您感到制作起来太麻烦,可以带些当地正宗的成型烧肝回家,切成片,炸一下就可以了,蘸上醋吃又是一番滋味。

六、阳城杂格怎么做

阳城杂格是山西省阳城县著名的风味小吃。杂格到处都有,不同的地方做法略有不同,但一般都是用羊或牛的心、肝、五脏六腑来做,走到路边,闻见挺香,吃一口齿颊留香。阳城杂格却与众不同,它的做法独特,为阳城特有:先是从市场上买回猪骨头,炖在大锅里,每天用汤,每天加水,每天炖,直到没有了味道,这叫骨头汤。店家每天早晨起来,将骨头烫舀到一口锅里,放到火上加热,然后将买好的牛肉、猪血还有前一天煮熟的萝卜片一齐放进锅里,锅内再放上一些炖肉的调料一起炖一会儿,这样,杂割已算是初步做好了,还没吃就已经香味扑鼻了。但还没有完全做好,还有一样主料,就是阳城粉条,必须是自家亲自漏的那种新鲜宽粉条,吃起来感觉柔嫩柔嫩的。卖杂格一般需要两口锅,一口锅是用来热粉条的,客人一来,先从锅里捞出半碗粉条,再丛另一只锅里舀出杂格,放上一些蒜汤和花椒水,如果爱吃一口辣的,就放些辣椒。(辣椒是一项可选的调料,是用羊油炸过后放凉锭好的。)吃一口,香味四溢、心旷神怡,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阳城还有一特色小吃叫煎饼,这种煎饼在农家是单独吃的,但不知什么时候,这种煎饼和杂格结合了起来,也就是卖杂格的必须卖煎饼。一碗杂格卖两元钱,一个煎饼五毛,两块五下去,一个人一顿饭的问题就解决了。不过这杂格和煎饼结合着吃是有讲究的,一般初吃杂格的人,不爱吃煎饼,爱吃油条,一碗杂格配三根油条,吃的津津有味,一上午做啥事肚子都不闹心,这叫饱,这是第一境界,这一境界的人不固定,可有可无。杂格吃过几次以后,会逐渐觉得有一股腻味,隐隐约约,这说明你已经开始进入了第二境界,不能再吃油条了,需要来一个热煎饼,就是刚做出来的,一手拿煎饼,一手拿筷子,一口煎饼,一口杂格,有滋有味,吃的摇头晃脑,神仙也馋,步入这一境界的人,已有了定点摊位,非它不吃,而且还到处免费替你宣传,这一境界的人最多,常常使饭店老板的热煎饼供不应求,排队等候,如果杂格吃完了,煎饼没吃上,一天遗憾。吃杂格的第三个境界,是吃泡煎饼,是把前一天做好的煎饼,泡在早上做好的杂格了,等到把杂格汤泡进煎饼里,再捞到碗里吃,这和前面所讲的油条的香、热煎饼的清淡就已经不是一个概念了,这一境界的人吃的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普通人所不能及的享受,那浓浓的香味,千金不换,象北京的大碗茶、象南方人的大米饭,舍不得、离不开,大有“一碗杂铬、人生何求”之感慨,这一阶段的人相对较少,是一般人轻易不容易涉足的。杂格主要将羊骨头(筒子骨)一起投入大锅里熬汤,再将切成砣的新鲜羊肉与清洗干净的羊杂一起投入汤锅中煮。煮熟后捞起来沥干,然后切成薄片放入滚开水里一汆,再倒入汤碗中,冲入滚烫雪白的羊汤水,放进粉条,萝卜片,撒上碧绿的葱花,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杂格就做成了。配上一个由海椒面、花椒面、盐巴、味精等调和就成杂格。搭配油条最为好吃。

杂格生意一般从早上六点半开始,到七点多点开始进入第一个高峰,这期间多以学生和部分上班族为主。现在好多家长图省事,给孩子三元钱,就不做早饭了,你看那些孩子,个个稚气十足,可吃起杂格来毫不逊色,许多人是从上幼儿班就开始的,吃龄很长,功夫都已进入第三境界,吃完杂割后,把碗往锅上一放,“老板,捞一个!”,那神气,令许多初吃者羡慕不已、啧啧称赞,这些人为阳城杂格的发扬光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八点种过后,是又一个高峰期。阳城是个小地方,领导管的不太严,一般上班后,把单位卫生打扫干净,一些好事者或班组长就会带领大家出来把早饭解决一下,这时卖杂格的地方人就开始真正的火起来了,你看那熙熙攘攘,车水马龙,新来的、找人的、占地方的、要煎饼的、数人数端杂格的、付钱的、吃完走人的,人声鼎沸,生意好是红火。食客们有坐的、站的、蹲的、马路边溜的,还有踱着步伸着头等的,千姿百态,都是清一色的“吃友”。老板也忙的不亦乐乎,人都不数,付钱全*自觉,不过基本没人撒谎。

阳城杂格尽管做法基本一致,但在味道上仍然有所差异,时间长了,就形成东片、南片、西片、北片,每个片都有几家做的最好吃的,每家都有自己固定的铁杆客户,绝对的免费宣传。不过这帮哥们也有难过的时候,每年春节,卖杂格的辛苦了一年,都要休息几天,这可苦了大伙,你看那一个个抓耳挠腮,神魂不定的样子,直犯“杂格瘾”。正月初七店家一开门,食友们带上全家老小,一窝蜂的往那儿跑。曾经就有段时间,西片的那家因为城市拆迁,找不到了,你看那一个个吃友互相打听,俨然一帮难兄难弟,浓香的阳城杂格,确实是离家的阳城人思乡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