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印发,利好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总体方案包括总体要求、制度设计、分步骤分阶段安排和组织实施四大部分。

其中对于旅游业、免税商品等方面有大力度支持。总体方案中指出,离岛免税购物额度调高至每年每人10万元并增加品种;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企业2025年前新增境外直接投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建设邮轮旅游试验区。

公开资料显示,离岛免税购物政策是海南旅游的“金字招牌”。海口海关透露,自该政策实施至2020年第一季度,海关共监管销售离岛免税品7200.1万件,销售金额550.7亿元,购物人数1609.7万人次。今年疫情对海南离岛免税业务造成短暂影响,但主要业务指标快速恢复。海南省多部门今年3月曾透露,海南省正在争取国家支持在自贸港框架下进一步开放政策,包括引进世界著名免税销售集团在海南开设免税店,布局大型精品旗舰店,引入高端消费品牌,简化免税购物手续,扩大免税品网络销售规模等举措。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中免集团一直在海南打造免税店项目,配合发展旅游产业。中免集团多年前就布局海棠湾免税购物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商业面积达7.2万平方米,是当时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体免税店。

中免集团方面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其长期规划是将自身发展融入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建设之中,以免税店为载体,发挥自身在品牌资源、资金、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支持离岛免税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国旅游集团在4月向媒体透露,其将配合海南省政府增设三亚市内及三亚凤凰机场两家离岛免税店。

“此次进一步将离岛免税购物额度调高至每年每人10万元并增加品种,非常有利于海南进一步发展免税业务,海南本身就以旅游产业为主,但这几年海岛旅游竞争激烈,如果可以进一步打造自己的特色,则有利于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免税政策的支持就是一大亮点。”华美首席知识专家赵焕焱分析。

除了免税业务,总体方案中还指出,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企业2025年前新增境外直接投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建设邮轮旅游试验区。业界认为,这对于海南整体旅游业发展非常利好,有助于吸引投资,进一步开发国际旅游岛的主题旅游项目。

“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海南也很适合发展邮轮旅游产业,此番支持建设邮轮旅游试验区,也是未来海南除了常规的当地度假旅游之外的一大新产品线。而且邮轮的客源比较国际化,也有助于与免税商品业务联动发展,利好海南旅游产业整体发展。”赵焕焱认为。

2019年,海南旅游文体产业不断发展,中免集团、中国旅游集团、凯撒旅游集团等8家企业在海南注册落户总部、文旅总部或区域总部。海南首家中韩合资旅行社三亚丽德国际旅行社落户三亚。

二、海南建自由贸易港有什么优势?

海南建自由贸易港的优势在于让自身达到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等四个发展要求。

1.在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城乡融合发展、人才、财税金融等领域促进制度上的变革;

2.建立产权、股权、碳排放权、国际能源、航运、大宗商品等各种交易目标;

3.发展新一代的数字经济体系和信息技术产业,实现卫星导航、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扩展资料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性

1.建立海南自由贸易港是党中央着眼于国际国内发展大局,深入研究、统筹考虑、科学谋划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彰显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决心的重大举措。

2.海南各界人士纷纷表示,这是海南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他们为海南精准的发展定位点赞,同时不约而同地使用“振奋”、“奋斗”等字眼,表达愿为海南发展贡献力量的强烈心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海南自由贸易港

三、海南自贸港成全球投资“新热土”,这里的优势在哪里?

个人认为海南自贸港是一个新的”下海”趋势又将开启,成为自由贸易区的海南就如同70、80年代的繁华的香港,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这里的优势:

一、自由贸易港。

有着全球最高的开放程度,在这个特殊经济区内,货物、资金、人员可以进出自由、这这里面绝大多数商品免征关税,可以自由贸易。

二、将引领世界新的经济增长点,海南将成为旅游购物的天堂。

而海南作为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城市,与自由贸易港结合以后,可以实现以人流带动特色商品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自由贸易区,这是有别于其他以加工制造、低税或免税的进出口贸易为主自由贸易港相比的独特优势特色优势,因此成为自由贸易港后的海南将成为旅游购物的天堂,而以生态理念为主导的自由贸易区的海南也将成为生态养生,康复疗养的天堂。

作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港的海南将引爆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成为经济发展的标杆,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方向标。

三、对海南乃至全国人民迎来了全新的机遇,成为新一轮创业者的天堂。

海南成为自由贸易港以后对当地百姓而言,无论是基础建设,教育还是就业,无疑都会有很大的改善和提升,但受益的不仅仅是海南,还与全国人民。

海南是继深圳改革开放以后的进一步升级和全新的创新,全新也意味着充满了机会和机遇,就如同深圳改革开放的初期,海南也将会再次成为创业者的天堂。

一省单独立法,海南旅游行业已经成型,下一步快速发展的是自由贸易港,以及因着石油集散地的天然优势,形成的新的金融中心。

四、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两大优势和两大劣势

6月8号,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海南自贸港建设方案的细节,我们要在2025年之前,完成海南自贸港的整体建设,全岛封关,执行零关税。

以后大陆的货物到海南岛,算出口,海南岛的货物来大陆,算进口。这是比深圳还要特殊的经济特区,海南岛经济的独立性,几乎达到了和港澳台一个水平线上。

但是海南自由贸易港毕竟还是与香港不同,由于历史原因,海南自由贸易港与香港相比,有两大优势和两大劣势。

首先来看优势。

第一大优势是,对鼓励类产业,如果海南本地的企业,把免税进口的原料加工成了商品,只要加工增值30%及以上,那么就可以视为海南本地商品,进入大陆是免关税的。

政策给予的利润空间非常巨大。在这个政策的刺激下,海南很有可能成为一个工业中心,有大量的工厂和企业落地海南,从事中转加工行业。

第二大优势就是,中央政策给予中国居民,每年10万的免税额度,即10万以内全部免税通过海关带回大陆。 而中央给香港的政策,是每个内地居民,每次5000元。在这个政策的刺激下,海南很快会成为全国人的旅游购物中心。

再看劣势。

第一个劣势是,香港金融更为发达。 香港的核心根基有两个,零关税自由港只是其中之一,另外一个根基,是金融自由港。

中国是一个外汇管制的国家,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成美元,这对于外商来说具备很大风险,一旦资金被卡住,损失的时间,那就是金钱。但香港可以进行资金的自由兑换,港币可以随时兑换成美元,美元也可以随时兑换成港币,这对于外商来说就放心多了。

为什么中国大陆采用外汇管制,而香港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这与两个地区的汇率制度有关。

只能三选二,这样就有三种制度:

1.资本管制。该制度选择了固定汇率制和货币政策独立性,放弃了资本自由流动。中国大陆实行的汇率制度与这种制度非常相似。虽然中国并不完全是固定汇率制度,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即在一定区间范围内浮动。但中国不允许私人自由兑换外币,大额资金流动也受到管制,资本是不能自由流动的。

2.浮动汇率制度。该制度选择了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放弃了固定汇率。许多金融发达的国家都采用浮动汇率制度。

3.货币局制度。该制度选择了固定汇率和资本自由流动,放弃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一般小国家采用这种制度。最极端的例子是,S国的货币S币与美元采用1比1的完全固定汇率,而且可以无限制自由兑换。这样S币就相当于美元,随着美元的升值而升值,贬值而贬值。

S国并不能为了刺激经济而开启印钞机,因为钱印多了,S币有贬值压力。人们察觉之后,会把S币兑换成美元,S国的银行就会收到许多S币,因为承诺了1:1兑换,就必须把收到的S币换成美元给人们,银行就会流失大量的美元。一方面,S国必须有充足的美元来满足人们的兑换,否则就只能宣布本国货币贬值。因此,一开始就不能印钱来刺激经济。

另一方面,如果有充足的美元进行兑换,市面上,美元从银行流出来,美元多了;S币回流银行,减少了;对于稳定1:1的固定汇率是有帮助的。这相当于银行把多印出来的S币用美元买回来。

采用1:1兑换美元的货币局制度,与直接采用美元作为当地的法定货币,作用是差不多的。比如,2000年3月13日起,美元正式成为厄瓜多尔的法定货币,当年9月11日苏克雷正式停止流通。

香港实现的就是货币局制度,只不过不是1:1,从1983年开始,港币兑美元长期维持在7.75港币兑换1美元的水平。

香港放弃了独立的货币政策,换来了港币自由兑换美元和资本的自由流动。这是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前提条件。

资本可以自由流动也会承担极大的金融风险。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香港差点被索罗斯打爆,最后是中国大陆倾全国外汇之力才保住了香港的经济,是惨胜。

香港就这样成为了亚洲的金融中心,成了资本管制的中国和世界金融之间的缓冲带。香港有港币,可以和美元自由兑换,但海南不可能有琼币,做不到和美元的自由兑换。没有金融中心的加持,海南对外商的吸引力其实不如香港,外商犯不着来海南做转口贸易,因为资金兑换太困难。因此,从金融方面,海南是拼不过香港的。

第二个劣势是香港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有许多自由贸易协定,其自由经济体地位被许多国家认可,从香港出口的商品具有税收优惠。

香港已与中国大陆、澳门、欧洲、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格鲁吉亚等不同经济体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而且许多国家承认香港的自由经济体地位,给予税收优惠。

由于海南是中国的一个省级区域,并不能以独立体的身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签订关税互惠协定或自由贸易协定。因此,难以取得与香港一样的低关税优势。

综上,与香港相比,海南自由贸易港在中转加工行业和旅游消费方面有政策优势,在金融和出口贸易方面存在劣势。预计,海南未来会出走一条与香港不同的道路,因此与香港之间更多的是互补,而不是替代。

未来,随着中央政策的大力支持,海南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让我们拭目以待。

五、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什么意思

海南自贸港的全称是海南自由贸易港,顾名思义,海南自贸港将是一个经济活动自由且开放的地区,在规划中,海南自贸港资本和贸易能够充分往来。

海南自贸港的重大意义在于能够使我国和东盟地区的经济往来实现更有效的对接,大宗物流的产生必定催生一个世界级的物流中心。

拓展资料:

贸易是指买卖或交易行为的总称,通常指以货币为媒介的一切交换活动或行为。其活动范围,不仅包括商业所从事的商品交换活动,还包括商品生产者或他人所组织的商品买卖活动;不仅包括国内贸易,还包括国与国之间的国际贸易。

在古代市场上,既有物质商品贸易,也有奴隶贸易。在现代市场上,除了有形的商品贸易外,还有技术、资金、信息、劳务,以及保险、旅游等无形的贸易活动。

贸易条件

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交换比率。又称进出口商品比价,通常用指数表示,即进出口商品比价指数。计算公式是: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例如,以上年为基期,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均为100,进出口商品价格都提高了,但提高幅度不同,出口商品价格提高10%,进口商品价格提高5%,则贸易条件指数提高。

贸易条件指数较基期高,意味着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提高了,也即该国能以较少的出口商品换取较多的进口商品,这对该国说来是有利的,是外贸条件的改善。

相反,如果进口商品价格指数提高快于出口商品,甚至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不变或下降,则贸易条件指数较基期低,意味着一国要出口更多商品才能换回与原来相同的进口商品,显然这对该国是不利的,是贸易条件的恶化。通常用这种变化来作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不等价交换的一种指标。

贸易条件是指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率。以某一时期为基期,贸易条件为100,如果比较期的贸易条件大于100,表明该国能以较少的出口商品换取原来相同数量的进口商品,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对该国是有利的;如果小于100,表明一国要出口更多的商品才能换回与原来相同数量的进口商品,贸易条件恶化,对该国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