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世界最大境外消费国,消费额是第二名两倍

从旅游组织(UNWTO)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大陆游客的境外消费总额达到2610亿美元,自2012年以来连续五年中国就成为全球最大游客来源国。报告显示,全球第二大游客来源地是美国。去年美国游客的境外消费达到1220亿美元,中国境外消费额已逾排名第二的美国两倍。也是自2004年以来,中国游客境外消费连续第12年呈两位数增长。

由于近年中国迈入新常态,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渐渐增多,出境游客从一线城市逐步向周边地区二三线甚至城镇居民扩张,且“新一线城市”为出境旅游市场贡献了最大的新客群,目前的新一线城市人群的消费水平已经逐步比肩一线城市。受中国老大哥带动影响下,中国周边的国家也开始受益起来,从以前出国到香港台湾,到后来首选东南亚,韩国,日本。让这几个周边兄弟也开始尝到中国大哥富裕后的甜头,韩国小棒子更是在中国大妈的支持下把旅游业发展成为了支柱产业之一,每年到韩国消费的中国大妈买买买让韩国旅游业简直笑得合不拢嘴。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表报告表示,中国已经成为泰国、日本、韩国、越南、俄罗斯、朝鲜、马尔代夫、英国等多个国家的第一大入境旅游客源地。中国游客更倾向于赴中国周边城市旅游,一为地理位置相对斤,二来中国人喜欢前往亚洲的海岛度假。东南亚很多秀美的岛屿如巴厘岛、马尔代夫、普吉岛等都成为中国人旅游的首选地。最热门的十大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分别为:泰国、韩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印度尼西亚、越南。

据悉,2016年访问韩国的外国游客共计1720万人次,中国游客占半,达806万。而中国游客的购买力之强大,世界皆知。中国游客的在韩消费数额,可以占到整个韩国旅游市场收益的7成。高于其他国家游客消费额一倍以上。随着“萨德”风波持续席卷中韩,在中国全民抵制乐天、全民抵制韩国的热潮之下,国内多家旅行社也相继宣布停止销售赴韩游线路,国内部分旅游网站下架了所有韩国游产品。如此一来,中国游客减幅有可能达到50%左右。如果中国游客减半的情况持续一年,免税店龙头乐天免税店将蒙受数万亿韩元的销售损失,而最近两三年新生的免税店甚至可能遭遇倒闭危机。这个个正遭受着百万人失业的国家,如何还有底气将中国人的抵制不当回事呢?

随着这次四月的朝核危机,美国置韩国于战争的危险边缘,导致多国旅行社已经发布前往韩国旅游的红色预警,并召回了在韩国旅游的国民,更是导致韩国的旅游业雪上加霜!棒子国?你们现在看清楚了吗?认清楚了吗?你们现在还敢得罪中国老大哥?跟着美国早晚开火,跟着中国老大哥还有汤喝!中国大哥一直都是带着你们走向和平,共同富裕!

在“萨德”影响下,原本计划韩国的中国大妈已经把旅行目标转向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如今“与其花个两三千在家门口转悠,不如出国走一走。”已经成为近年中国人的口头禅,尤其东南亚又近又便宜又美,像最热门国内出境游的首选地泰国,相对物价超低,何止月薪3千可以去,即便是学生攒些钱也可以去一次,而且签证又方便,可以说泰国是出国性价比最高的国家之一,成为了众多中国人最喜欢旅行的国家之一!随着东南亚旅游线路的日趋成熟,价格便宜东南亚旅行套餐也受中国市场追捧,根据美味游旗下跟着脚步去旅行市场统计,2017年上半年通过美味游巴厘岛7日游的游客相比增长15%,三千多四千元新马泰十日游更是收到了大学生毕业旅行季的追捧,成为毕业旅行出游的首选项目。

原文出自:美味游,转载请注明来源!

二、全国摘星后,旅游业即将迎来复苏吗?

新响近日调查发现,目前全国疫情整体稳定,但各地对防控规定执行的也有不少差别,想来一场 “说走就走的旅行”也没那么简单。有业内人士表示,积压已久的 旅游 需求,短期内爆发式地释放不太可能,至少要到十一假期时才能判定 旅游 业是否能可以恢复。

7月中旬,小沐将入职新的工作,之前会有一段长达10多天的空闲。按照往常的习惯,她会找个目的地出去 旅游 几天,让自己在入职前有一段轻松愉快的旅行回忆。

今年,小沐有两个心仪的目的地——湖南、陕西,目前她可以查询到的当地防疫措施,对低风险地区的规定基本是一致的48小时核酸加“三天两检”。同时,需要在各地进行 健康 登记。

以湖南为例,需要注册“湖南省居民 健康 卡”并进行“入湘”登记,需详细填写行程,内容包括:目的地详细地址,出发地详细地址,在长驻留地点,抵离日期、驻留时间时长等信息。

同时,如果需要到长沙,还要提前2天在“我的长沙”APP或者小程序上进行“来长登记”。还是上述一套流程,甚至具体到高铁要填写车次车厢和座位号。

对于小沐来说,如果放在以前,不是小长假,目的地也相对简单,行程方面不用太担心,略作规划即可。“如果需要如此精心策划的旅行,至少要提前一两周准备,可是谁知道规划好了,是不是又会变呢?”

具体落地到当地,变数更多了起来。小沐向湖南本地朋友求证,得到的答复是防控最终要落实到街道,最好是向街道咨询一下。

小沐致电行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几个街道,“有的电话打了一天,都是占线。”有的则答复是如果是北京低风险地区,48小时核酸即可,但朝阳、大兴、西城、昌平、亦庄经开区等地的来人,需要集中隔离。小沐居住在顺义区,工作地点在朝阳区高碑店地区,则被工作人员告知,不可以。工作人员表示,这两天当地下发了最新的防控规定,但是不公开的,具体哪些地方需要隔离,哪些地方不需要隔离,只能先电话咨询,最好是表述清楚工作地、居住地、常住地等信息。

目前,北京只有昌平区小汤山镇双星苑一处高风险地区,其他都为低风险地区,但小沐的咨询结果显示,非高风险地区的人,也可能面临被隔离的风险。

“这就是最大的变数。”同时,小沐更担心的是万一碰上突然变化,被隔离在当地,或者北京管控再次升级,则很可能“出得去,回不来。”

除此之外,小沐还有一个选择,可以利用假期回一趟两年没回去的东北老家,但通过当地的朋友了解到,防控落地也是在街道,具体执行是要咨询街道的。“街道给的说法是:最好先别回来,再等等看。”

虽然这个假期很难得,但 “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是不简单,小沐决定,短期内她还是不出京了。

老家在山西某地级市的老周,也已经有两年没有回过家了,按照此前当地的规定:北京来的人哪些地区的需要隔离,哪些需要核酸,具体到当地市里执行,就是北京来的一律3+3拉走隔离。

在29日之后,当地已经不再一刀切强制隔离了,但又出了新的土办法,从北京回当地的人,要么是北京居住地社区开证明,要么带着房产证复印件,甚至是要最近在家周边超市购物的小票,只为证明你不是风险街道来的。老周也决定,至少要等到十一再决定是不是要回老家看看。

某旅行社营业部经理陈元对新响表示,往年暑期时间段是线下团游的高峰,主要客户群体就是老人和学生。 最近半个月,北京的情况趋于稳定,加之随着高考结束以及中小学学生们即将迎来暑假,线下咨询国内游的客户数量确实有所增长,而且多以学生为主,但实际成交的并不多,客户还是担心不稳定。 同时,老年客户的咨询基本上没有了。

陈元介绍,这些客户反映,高考生们虽然大多数都有将近2个月的假期,但正常情况7月下旬到9月是发放录取通知书的高峰,很多学生还是希望拿到通知书以后再踏实出行。而且一旦出现反复,极有可能影响到后续报道等事宜,很多学生都在犹豫,家长也不希望孩子因为出去 旅游 出现什么问题。

同时,出境游项目也还是处于暂停的状态。而在疫情前,出境游的吸金能力比国内游更强。据《中国出境游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我国出境游客境外消费超过1338亿美元,人均消费近900美元,按当时的汇率达到6000元人民币,但同期国内游市场60亿人次的5.72万亿消费,人均只有不到1000元。

陈元举例,往年暑期时段,他这一个营业部就能至少单独完成七八个10人左右的国内游小团,但今年截至目前,一个团还没有凑齐。“距离出发不到1周了,规定时间到了,人不够也要发团,现在更担心的也是不稳定,如果有突发状况,临时取消也不是不可能。”陈元说。

目前,为了能更方便地查询各地防疫规定,携程、去哪儿等平台纷纷推出防疫规定查询服务,去哪儿网甚至每天都要更新一个最新版本的国内重点 旅游 目的地的防控规定。

陈元表示,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只能算短暂的缓冲期,多数客户都是先问防控规定。而对于从业者来说,压力极大,神经仍然是紧绷的。一方面是情况好转带来的欣喜,但另一方面不确定性仍然很高,行业还是相当脆弱。“如果某地出现了爆发病例,特别是开放跨省游的地区,地方的防疫规定会瞬间收紧。”陈元说。

据 媒体报道,近期,湖北、青海、宁夏等省份全面恢复旅行社及在线 旅游 企业经营跨省团队 旅游 及“机票+酒店”业务。

在青海,携程上暑期青海酒店订单量近一周环比增长174%;景区门票单量环比增长100%;暑期机票单量环比增长252%。

在湖北,6月15日~21日期间,三峡景区门票订单数量环比增长11%,巫山景区环比增长17%,神农架景区环比增长24%。

主要客源地为成都、广州、深圳、南京、杭州、苏州等地。

携程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暑期跨省跟团游预订量周环比增长291%;暑期跨省酒店预订周环比增长151%;携程“机+酒”订单量自6月以来飞速提升,6月日均订单量已赶超去年同期。

特别是29日摘星的消息公布后, 旅游 业更是极为迅速做出了反应。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6月29日下午三点半,在“摘星”消息公布半小时后,去哪儿平台国际机票瞬时搜索量翻倍,达到近两年以来该平台国际机票搜索量最高峰。同时,去哪儿平台机票搜索量在30分钟内上升60%,酒店搜索量翻番,火车票搜索量上涨最多达到1.5倍。

同时,资本市场上,A股 旅游 景点、餐饮酒店等疫情后修复板块一度延续大涨。华天酒店、丽江股份涨停,西域 旅游 、众信 旅游 等跟涨。机构认为,疫情好转叠加规定利好,暑假来临,预计 旅游 市场将迎来快速修复期。

但多名 旅游 行业业内人士都对新响表示,市场复苏现在还只是迹象,真正能看到复苏成果的时间很难确定。同时,市场的实际表现并不一定有数据显示的乐观,“国际机酒搜索量的上涨,基本和 旅游 目的无关,国内的咨询也是观望的情况居多,即刻成行应该不会很快。”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缓冲的稳定期至少要在2-3个月左右, 旅游 业整体才真正有可能实现逐步复苏。“到十一假期应该就是检验的时候了。”

文 陆非

编辑 王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