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菜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徽菜的传统品种多达千种以上,其风味包含皖南、沿江、沿淮三种地方菜肴的特色皖南以徽州地区的菜肴为代表,是徽菜的主流与渊源,其主要特点是喜用火腿佐味,以冰糖提鲜,善于保持原料的本味、真味,口感以咸、鲜、香为主,放糖不觉其甜。沿江风味盛行于芜湖、安庆及巢湖地区,以烹调河鲜、家禽见长,讲究刀功,注重形色,善于以糖调味,擅长烧、炖、蒸和烟熏技艺,其菜肴具有清爽、酥嫩、鲜醇的特色。沿淮菜是以黄河流域的蚌埠、宿县、阜阳的地方菜为代表,擅长烧、炸、熘等烹调技法,爱以芫荽、辣椒调味配色,其风味特点是咸、鲜、酥脆、微辣、爽口,极少以糖调味。

徽菜的总体风格是清雅纯朴、原汁原味、酥嫩香鲜、浓淡适宜,并具有选料严谨、火工独到、讲究食补、注重本味、菜式多样、南北咸宜的共同特征。、

徽菜有什么特点?

1、徽菜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徽菜继承了祖国医食同源的传统,讲究食补,这是徽菜的一大特色。

2、徽菜,由于红烧是一大类,而红烧的“红”,表现在糖色上面。对火功要求苛刻。炒菜用油是自种自榨的菜籽油,并使用大量木材作燃料:有炭火的温炖,有柴禾的急烧,有树块的缓烧,是比较讲究的。传统中的重油、重色、重火功,有徽州的特殊条件。

3、当徽菜走向全国之后,仍然保持重色:调色之功;重油:调味之功;重火功:调质之功。如老或嫩,硬或软,结或松等。徽菜用火腿调味是传统。制作火腿,在徽州也是普及型的家庭技术。

扩展资料:

徽 菜 的 三 大 班

1、沿江菜,以长江两岸的芜湖、安庆地区为代表.这一地区河流纵横,湖塘沟汊密布,水产货源丰富,素称鱼米之乡。此地季节性蔬菜丰富,品种亦多,沿江地区水路交通方便,商业兴起较早。十九世纪中叶以后,芜湖被辟为商埠,粮商四集,成为我国四大米市之一。

2、沿淮菜,主要由娃埠、宿州、淮北、阜阳等地地方风味构成,菜品讲究咸中带辣,汤汁味重色浓,并习惯用香菜佐味和配色。

3、皖南菜,主要是今皖南地区的菜系,向以烹制山珍海味而著称,擅长炖、烧,讲究火功。芡大油重,朴素实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徽菜-菜系特色

参考资料来源:微信公众号-八大菜的综合体—徽菜

徽菜的特色是什么?有哪些名菜?

徽菜是安徽菜的简称,又叫皖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安徽风味,主要由皖南、沿江和沿淮三方菜式组成,其中以皖南菜为代表。皖南菜源于古微州府,即今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黄山脚下歙县一带;沿江菜系指合肥、芜湖、安庆一带的地方菜;而沿淮菜则由蚌埠、宿县、阜阳等地方风味构成。三支徽菜各有千秋,丰富多彩。但归纳起来,它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是就地取材,以鲜制胜。徽地盛产山珍野味河鲜家禽,就地取材使菜肴地方特色突出并保证鲜活。二是善用火候,火功独到。根据不同原料的质地特点、成品菜的风味要求,分别采用大火、中火、小火烹调。三是娴于烧炖,浓淡相宜。除爆、炒、熘、炸、烩、煮、烤、焐等技法各有千秋外,尤以烧、炖及熏、蒸菜品而闻名。四是注重天然,以食养身。徽菜继承了祖国医食同源的传统,讲究食补,这是徽菜的一大特色。

徽菜风味包括皖南、沿江、沿淮之地的菜点特色。皖南菜包括黄山、歙县(古徽州)、屯溪等地,讲究火功,善烹野味,量大油重,朴素实惠,保持原汁原味;不少菜肴都是取用木炭小火炖、煨而成,汤清味醇,原锅上席,香气四溢;皖南虽水产不多,但烹制经腌制的“臭桂鱼”知名度很高。沿江菜以芜湖、安庆地区为代表,以后也传到合肥地区,它以烹制河鲜、家畜见长,讲究刀工,注意色、形,善用糖调味,尤以烟熏菜肴别具一格。沿淮菜以蚌埠、宿县、阜阳等地为代表,菜肴讲究咸中带辣,汤汁色浓口重,亦惯用香菜配色和调味。著名风味菜有:无为熏鸭、毛峰熏鲥鱼、符离集烧鸡、方腊鱼、石耳炖鸡、云雾肉、绿豆煎饼、蝴蝶面等。

为何徽菜不等于安徽菜,安徽哪些地方是徽菜的发祥地?

徽菜属于八大菜系之一,更是闻名海外。但是徽菜不等于安徽菜,最主要的因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造成的现象。

第一,安徽的皖南与皖北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如果将徽菜统称为安徽菜会显得更加的笼统,在安徽皖南与皖北之间是两种相对独立的风格。徽菜所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比较鲜美,重视食材的新鲜。而且徽菜所采用的原材料是皖南地区所特有的一些食材并没有出现在皖北地区。徽菜发展与徽州所保留下来的人文以及饮食习惯有着直接的关系,皖南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条件为徽菜的发扬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安徽”的由来是由安庆府与徽州府相结合而取的名字,如果将徽菜笼统地以安徽菜来表达的话,所涵盖的面会比较广,不能够体现出徽菜的精髓所在。

第二,徽菜是由现如今的其他省份的菜系共同构成。最早的徽菜起源于南宋时期,而在当时的南宋时期与现在安徽省的区域有一定的差别。主要是因为当时徽菜起源于徽州府,在古代的徽州府所划分的区域主要包含有皖南的一些区域。如果按照现在的行政区域来划分有些地区属于江西省以及江苏省。所以笼统的以安徽菜来命名的话是不准确的一种现象。并且在此之后徽菜多流传于江南等一些地带并在此基础上所发扬光大。

而徽菜在安徽省境内主要的发源地在黄山市,特别是歙县是古代徽州府的府城所在地,所以成为了徽菜的起源地之一。除此之外,徽菜在宣城市的绩溪县也得到了发展。并且绩溪县有着“中国徽菜之乡”的美誉,每年在此都会举行一些关于徽菜的美食节日,也成为了当地旅游的一大特色。

徽菜文化的起源与派系来自哪里?徽菜的特色是什么?

徽菜是中国著名八大名菜之一,是具有非常独特的魅力,徽菜是发源于徽州,在南宋时期开始发祥,距离到今天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徽菜的形成和徽州的特有的人文地理环境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徽菜的主要特色是非常讲究火候,颜色包括味道都是非常浓重,味道也很浓厚,选料也很朴实,保证食物的原汁原味,取材非常的天然,注重原生态,希望展现出食物本身的味道和原有的形态。

徽州是处在华东地区,雨量适中,地盛产茶叶,竹笋,香菇,木耳,板栗,山药等非常具有特色的食物。而且当地有非常丰富的水资源,所以淡水鱼的资源也是非常多的,还有一些很丰富的水产资源,所以这种原生态的食材也为徽菜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徽菜的品种是非常多的,徽菜的主厨最喜欢做的就是用火腿来走位,再用冰糖来体现食物最原本的味道,口感非常的鲜香。烩菜的烹饪方式上比较喜欢烧炖蒸像爆炒一类的会比较少。

徽菜的品种也是非常多的,根据记载的话将近达到五六百个品种,目前确定的将近有120个品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火腿炖甲鱼,也是徽菜当中最古老的传统名菜,这个菜色是极具徽菜特色,味道非常的香浓,没有腥味儿,汤汁也很清醇,还有清蒸石鸡,主要是以徽州山区特有的香菇作为配料,原汁原味,味道非常的诱人。还有腌鲜蕨鱼,以鲜蕨鱼为主料,再配上五花肉山笋作为配料,是徽州非常著名的传统风味的一种菜品。还有香菇板栗,凤炖牡丹,杨梅丸子,双脆锅巴,青螺炖鸭,方腊鱼,一品锅等等。

最后关于徽菜的很多名称都有着非常动人的故事和佳话,现在徽菜也已经到了很多地方的城市开始流传。

徽菜是指哪里的菜

 徽州,古称新安,自秦置郡县以来,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溯源追本,

安徽菜先后设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历元、明、清三代,统“一府六县”(徽州府、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除婺源今属江西省外,其余今皆属安徽省)行政版属相对稳定。1987年11月,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1988年7月,地级黄山市正式成立,辖三区(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四县(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县)和黄山风景区,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总人口147万。

徽菜主要流行于徽州地区和浙江西部。和江苏菜系中的苏南菜、浙江菜系较近。 徽州特点是:擅长烧、炖,讲究火功,并习以火腿佐味,冰糖是鲜,善于保持原汁原味。不少菜肴都是用木炭火单炖、单火靠,原锅上桌,不仅体现了徽州古朴典雅的风格,而且香气四溢,诱人食欲。其代表菜有:"清炖马蹄"、"黄山炖鸽"、"腌鲜鳜鱼"、"红烧果子狸"、"徽州毛豆腐"、"徽州桃脂烧肉"等。据《徽州府志》记载,早在南宋间,用皖南山区特产"沙地马蹄鳖,雪天牛尾狸"做菜已闻名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