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门有什么特产?

1、新会陈皮

新会陈皮:又名广陈皮,为大红柑(学名茶枝柑)的果皮,入药已有700余年历史《本草纲目》载:“柑皮纹粗,黄而厚,内多白膜,其味辛甘,今天下以广中(即今新会)采者为胜。”

2、新会大红柑

学名茶枝柑,是新会著名土特产。其品质独特,在明清就风行各地,并被列为“贡品”,年年进贡。据记载,新会大红柑已有600多年的栽培历史。

3、大槐细米薯

细米薯学名叫菱薯,属瓜菜类,可用来煲汤、煲糖水,清甜可口。

4、杜阮大顶凉瓜

杜阮凉瓜,又名杜阮苦瓜。是江门市乃至省、港、澳地区无人不晓的特色知名农业品牌。其瓜型肥大,形似木瓜,平顶粒粗,别于其它凉瓜的标志迷人官特征,本地人称之为大顶瓜,将其形容为“柿饼蒂,老鼠尾”。

5、鹤山红茶

鹤山红茶为鹤山著名土特产。鹤山人种茶始于宋代,茶叶以其条索紧细,成色油润,汤色鲜亮,清香味浓,滋味甘滑,消热消滞而著称。

二、江门的特产有哪些?

一、台山大米

台山地处广东西南部,频临南海,三面环山,地理条件优越,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气候属于亚热带气候,具有雨水充足,日照时间长的特点。

非常适合水稻的种植,拥有多个水稻种植基地,以及二十万亩水稻示范区,其出产的大米口感香甜,软滑不腻,以其为原料生产的台山米粉更加口感鲜甜,是非常具有台山特色的特产。

二、江门荔枝

江门荔枝是广东江门的特色水果,江门有着非常优越的地理环境,冬短夏长,气候宜人,雨量丰沛,光照充足,非常适合荔枝的生长,所产出的荔枝上市早,果型大,肉脆、味甜。

三、江门凉粉

江门凉粉是广东江门的传统特色小吃,其制作工艺十分精细,是由中草药“凉粉草”加水熬制而成的膏状软性食物,食用的时候还可以加上各种水果,淡、咸、甜食随意。能降温消暑,是夏季避暑的好食品。

四、江门鸭肝肠

凉爽、芳香、滑溜。由于肝脏是动物体内储存营养和解毒的重要器官,其营养丰富,因此鸭肝具有营养和保健功能,是补血的最佳产品之一。以当地和珠三角地区的新鲜鸭肝香肠为原料,选用猪脂脊肉蜡放入棚内,用特殊材料和繁琐的工序腌制,生产出优质产品。

五、马冈鹅

马钢鹅皮薄,质地细腻,肉质好,脂肪适中,味道鲜美。粗粮早熟,生长快,产下更多的蛋。马岗镇的每个家庭都有养鹅的习惯,有水的地方就有马岗鹅。马钢鹅生长快,肉质好,生命力强,育雏成活率达96%以上。马钢鹅久负盛名,成为著名品牌。

三、江门有什么特产

导语:江门地区的物产丰富,得益于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每到一处,都能满载而归。江门特产有很多,像什么新会的陈皮、葵扇、亚佗霉姜、虫草,台山的咸鱼、蚝、鸡爪芋、凉粉,开平的马冈鹅、金山火蒜、水口腐乳、镇濠泥鸡,鹤山的红烟、茶山素馨花、古劳银针、剑花,恩平的濑粉、奇石、恩平烧饼、簕菜茶,还有江门市区的莲花牌白糖、三桁瓦菜刀、荷塘头菜等等。

江门有什么特产

联竹果蔗

产于沙冈街道办事处联竹村,是开平著名特产。外形修长,蔗节肥大,皮色浅黄,称为“腊蔗”。因极具水果鲜甜味道,又有清凉不上火的特点,所以又称为“果蔗”。

白菜干

用水口白菜晒制的菜干,干品黄中带绿,不易碎,易煲艌,是上好的汤料,有滋阴降火、止咳润燥的作用。

水口腐乳

采用优质黄豆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传统辅料腌制而成,既是家庭佐餐佳品,也是茶楼、酒家、饭店烹调的绝好配料,具有色泽金黄、咸淡适口、鲜香嫩滑、入口即化等特点。

东山蜂蜜

东山镇山林面积广,蜜源丰富,是酿造蜂蜜的绝佳之地。所产的蜂蜜以在冬季酿成的“扫管仔”质量最好,产量颇丰。

亚佗霉姜

亚佗霉姜是新会市特产,由"大有"凉果厂生产,解放前已美名远播。它是用生姜作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加工而成,成品是方形粒状,纸包成糖果型,入口辣中带甜,松化可口,是送礼的佳品。

新会葵扇

新会特产葵扇是用蒲葵叶加工而成。新会葵扇以形状特别端正见称,再加上精制加工,在明代就选作贡品。现在的`葵扇除一般加工扇凉用外,成品已工艺品化,在扇面上有用电烙山水图画,用彩色丝剌绣动物、花鸟;在扇柄上有用竹、骨、象牙等镶嵌;扇边有单色单边的,也有彩色五边的。

陂头桂味荔枝

陂头桂味荔枝产于马冈镇陂头嘴村,为加拿大华侨吴文玺于1915年由增 城移植。特点为果肉厚脆,有桂花香味,近果肩有墨绿色斑块,故称为鸭头绿桂味。不少华侨,港、澳同胞都喜好组团到陂头嘴啖荔枝,陂头嘴桂味荔枝在省、港、澳一带均享有盛名。

恩平簕菜茶

恩平人是否为最早食用簕菜的人虽然无从考证,但簕菜被恩平人当作食物已有悠久的历史,据知情人士透露,恩平人于上世纪初已开始采食。由于恩平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产出的簕菜酥脆、甘凉、爽口,入口虽微苦,但风味十分独特,可谓恩平一绝,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环保型保健蔬菜,如今,在恩平,吃饭必尝簕菜,深受食客青睐。

鹤山平汉粉葛

鹤山市名优特产。主产于共和镇平汉行政村。平汉粉葛,粗纤维多,肉质鲜白,无渣,味清甜纯正。有清热解暑、凉血止痢,降血压之功效。煲汤是上等汤料,汤味甘、清、凉、甜;加工后制作的“葛粉”,可治咽喉痛,解热毒。

金山火蒜

清代光绪年间首先在水口书厦青龙里种植,逐渐流传到寺前、新屋、金山大面积种植,成为开平主要出口农产品,由于在金山码头大量出口,所以称为“金山火蒜”。特点为肉质瓷白、厚实,含油量高,味道浓郁,胶质丰富,切面为珠样脉状体。

水口白菜

水口镇著名传统特优产品,已有300多年历史,一年四季均可种植,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易种易管,产量较高。特点是:矮脚,茎肥,菜叶呈匙羹状,茎白叶色深绿,形似花瓶,叶绿素、维生素含量丰富,清甜爽口。

潭碧冬瓜

产于苍城镇,已有200多年种植历史。比一般冬瓜稍小,样子像柿子,最大才10斤左右。瓜皮上有白点,似有白雪披挂,肉厚瓤少,肉质坚实,清甜爽脆。耐贮藏,久贮不失水,不霉烂,有清暑解热之功效。

白梗西洋菜

产于蚬冈镇南联热水窟一带,义叫“热水窟西洋菜”。茎粗,茎白,茎节根少,粗纤维少,叶色油绿。食之清脆甜滑,煲汤、炒食都很爽口。

金鸡番葛

开平名土特产,又名“土瓜”、“沙葛”,因产于金鸡镇而得名,具有皮薄、色白、甜脆、汁足、口感滑爽等特点,既可生食也可熟食,以熟食味道最佳。

龙胜甜橘

特点为皮薄色好,香甜核少,富含维生素和果酸,品种有阳山橘、十月橘、年橘。

陂头桂昧荔枝

产于马冈镇陂头嘴村,加拿大华侨吴文玺于1915年由增城移植。特点为果肉厚脆,有桂花香味,近果肩有墨绿色斑块,亦称为“鸭头绿桂昧”。

四、江门特产有哪些

江门特产有: 叉烧肉 、新会 陈皮 、新会大红柑、杜阮凉瓜、恩平簕菜、鹤山 茶叶 等。

叉烧肉 :

叉烧肉为烧烤肉的一种,系指经检验合格的猪肉、禽肉类,加入酱油、盐、糖、酒等调味料,经过腌制后插在特制的叉子上经电或木炭烧烤而成的一种熟肉制品,是广东烧味的一种。

新会 陈皮 :

新会陈皮,是新会所产的大红柑的干果皮。因为它具备很高的药用价值,也是传统式的香辛料和调料佳品,因此向来享有盛誉。

新会大红柑:

新会大红柑学名茶枝柑,是新会著名土特产。其果实扁圆,油身然而有光泽度,沁色在成熟过程中由青转红,冬至前后呈大红色。

杜阮凉瓜:

杜阮凉瓜(别名 苦瓜 )始种于杜阮地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因为杜阮地区多见沙子土壤,非常适合栽种凉瓜,且瓜型也不同于别的地区,当地人称作大顶瓜或柿饼蒂。

恩平簕菜:

簕菜别名榄树菜、白簕花,学名三加皮、三叶五加,原是野生,生长于山坡、沟谷林边和灌木丛中,其枝节间带有小刺,刺呈弯钩状,其叶掌状复叶互生,小叶三枚,于叶柄基部亦长钩状刺三根。

鹤山 茶叶 :

鹤山茶叶为鹤山著名土特产。鹤山茶以其条索紧细,成色油润,汤色鲜亮,清香味浓,滋味甘滑,清热消热消滞而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