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对乡村旅游经济发展问题有哪些对策?

1.提高思想认识, 搞好农游结合

首先, 要把乡村旅游与当地的旅游景区结合起来, 形成联动效应。其次, 要摆正农业和旅游业的位置, 选择项目要科学规划, 使生产功能、观光功能、休闲功能可以在同一载体上得以体现, 并做到农业生产活动和旅游活动的安排协调有序。如济南市槐荫区将生态园、养殖园、垂钓园三园有机结合起来, 是典型的集生产、生活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园。

2. 强化项目论证, 科学规划, 产品突出特色

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 首先必须立足于本地的资源分析, 提取特色, 浓缩精华, 并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 揉进民风民俗的中国文化原本。要突出项目的新、奇、特, 使其吸引力经久不衰。我国历史悠久, 灿烂的农耕文化众多的民族孕育了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 多元的民俗表现是乡村旅游设计取之不尽的源泉。旅游环境影响着旅游活动的进行。首先, 要构建一种符合自然的农业景观, 使其真正充满生机、原汁原味, 而所体现的乡村文化也应根植于本土, 而不是凭空捏造。开发过程中要控制人工化、城市化倾向, 保持景区青山绿水、空气清新。其次, 要提高景区人和游客的环境意识, 并培养服务人员的好客度、服务意识和水平, 以加强软环境建设。

3.拓展投资渠道, 加大投资力度, 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拓展投资渠道, 形成以企业投资为主、以银行贷款为辅的资金筹措方式, 利用社会集资, 努力吸引外资, 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系, 建立完善的投资机制。规划设计时, 要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原则下, 满足旅游者的多层次需求, 设计专门的、与当地环境协调的旅店、娱乐场、购物场所等, 使游客进得来、住得下、玩得愉快、走得高兴。

4.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

在管理上建立“经济、行政、法律”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制度。在行政上, 加强行政管理职能, 实施有效的检查、监督和奖惩制度, 统一区内的规划建设、旅游服务、民政、治安等工作。法制上, 要加快立法进程, 建立执法队伍, 把专管与共管结合起来, 建立区内群众组织。同时要注重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做好统一审批规划, 招商引资, 对外宣传等工作。

二、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有哪些?

我国乡村地域辽阔,自然类型多样,有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随着农村交通条件和生活基本设施的改善,以及城市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我们相信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国内乡村旅游开发仍存在着重现代元素轻传统元素、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规范标准轻特色个性、重纵向管理轻横向联合等误区。为此,我们需要从发展战略高度作更多的思考,提出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

1、 政府重视,加大投入,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措施

纵观国际乡村旅游发展得比较好的国家,各级政府都对乡村旅游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因此,发展乡村旅游首先需要政府从战略上思考有关问题,有条件的地区要联合有关部门,成立乡村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把发展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把发展乡村旅游与实施农村扶贫结合起来,把发展乡村旅游与推进小村镇建设结合起来,把发展乡村旅游与发展其他旅游结合起来,把发展乡村旅游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结合起来。具体来说,有三点:一是要针对不同的地区制定不同的扶持政策,着力改善农村的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同时限制对农村地区经济乘数效应低的产品如城里人的第二居所等,以让乡村旅游真正成为多数人受益,而不是少数人受益的行动。二是颁布一些管理办法和标准,以促进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如《乡村旅游促进计划》、《乡村环境保护条例》以及符合当地风格的建筑和维护的最低标准等。三是搭建城市和乡村结对子的平台,加强部门服务,给乡村旅游经营者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城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 统筹规划,突出特色,少开发、多利用,确保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我国乡村旅游仍处于起步阶段,加之各地区经济基础和市场条件很不平衡,因此发展乡村旅游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不宜全面开花,可优先选择旅游资源质量高、交通进入条件好、靠近旅游热点和经济大都市的乡村加速发展。由于旅游发展永远有阶段性的局限,以及乡村资源的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发展乡村旅游要少开发、多利用。尤其是对于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一定要整体规划谋发展,先因陋就简,整合资源,避免盲目开发建设。

3、 成立中国乡村旅游协会,实施联合营销,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在法国、西班牙、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乡村旅游发达国家,国家、地区(省)、市(县)、乡镇都成立有乡村旅游协会,其主要职能是制定标准和进行质量评估、通过网络开展联合推广和人员培训等工作。这条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推广,因为乡村旅游个体的实力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我国应加快成立各级乡村旅游协会,建立规范统一的乡村旅游网,以推进乡村旅游纵向和横向的联合,共同塑造乡村旅游整体形象,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另外,目前我国对乡村旅游的普遍认识是价廉物美,其实,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并不是一种低价旅游,乡村旅游者也不是廉价的旅游者,他们在乡村的花费往往比城市观光还要高,因为他们所要寻求的是一种不同于城市的生活方式,这是他们在其它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所以发展乡村旅游也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要知道,那种低档次低价格的发展模式是不可能长久的。

4、 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专业研究不深入,专业化人才缺乏是导致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众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培训应成为乡村旅游发展中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大力加强培训,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才能确保我国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铭智旅游对旅游人次进行全方位的专业培训。培训可以采取理论讲解与案例讨论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实地考察相结合、东部经验与西部实情相结合、国际与国内相结合的学习形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