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五一”假期消费过程中,消费者要注意什么?
在“五一”假期消费过程中,消费者要注意保留发票、收据、支付记录等消费凭证,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当本着合法、正当、公平原则,先与商家进行沟通和协商,依法提出合理诉求。如果商家拒不遵守其承诺或者怠于履行法定义务的,可以向商家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或者消协组织投诉。
如果商家存在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行为或者有重大隐患危及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可拨打12315热线电话进行举报。
延伸阅读——五一假期迎补偿性消费潮
临近五一假期,各大电商平台进入“临战状态”。今年五一假期有点特殊,大量过年未能回家的人选择“补偿性回家”,热门目的地火车票直接“秒光”,一票难求情况凸显。
相关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国内旅游、探亲等出行需求将延续强劲复苏趋势,假期民航、铁路及公路客运出行客流规模预计将达到2.5亿人次左右。如此庞大的出游市场,也带火了电商销售。
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科技网-中消协发布“五一”消费提示:理性看待“机票盲盒” 购物跟团需谨慎
二、2022年五一劳动节外出旅游需要注意什么 五一劳动节外出旅游要注意什么
1、五一劳动节旅游,旅游者应尊重旅游地的习俗、宗教信仰和忌讳。在进入少数民族居住区旅游时,要尊重他们的传统习俗和生活中的禁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五一劳动节旅游,旅游者应该警惕上当受骗。目前社会上坑、蒙、拐、骗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对萍水相逢的人,切忌轻易深交、泄露个人秘密,以防上当受骗,造成经济上损失。
3、五一劳动节旅游,旅游者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带上一些常用药品,如创可贴、感冒药等,以及途中必需的衣衫、卫生用品等,以便遇到意外情况时做到有备无患。
4、五一劳动节旅游,旅游者应时刻注意旅途安全,在经过一些旅游危险区域景点,如陡坡密林、悬崖蹊径、急流深洞等,要尽量结伴而行,千万不要离团独自冒险前往。
三、五一出游应该注意些什么?
一、出游安全篇
01
交通安全
越来越多的朋友喜欢自驾游。民警提示司机朋友,要注意行车安全,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切记不要酒后驾车、疲劳驾驶。在夜间行车时,要保持比白天更大的车距,车速不宜过快,不强行超车,以免发生追尾、剐蹭等事故。
另外,如通过乘飞机、坐火车等外出,假期人流大、乘客多,一定要预留充足时间候机、候车,同时,也要多了解相关安检要求,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贻误行程。
02
户外运动
五一假期,很多市民选择登山游玩。开展类似的户外活动,要提前做好准备,量力而行,注意自身安全。在出行前,要携带好食物、衣服、急救药品以及必要的装备和通讯工具。不要盲目攀爬情况不熟悉的野山、荒山,或者到未开放的旅游山区和危险山区游玩。
一旦遇到危险,不要盲目乱打电话,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求助,保持通讯畅通,并在原地保存体力等待救援,以防发生其他危险。
03
看护好老人、孩子
带着老人、孩子出游时,要做好看护陪同,可提前在老人、孩子身上放好联系卡片,如老人身体不好,也要准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如果突发疾病或出现走失等突发情况,民警能以此及时联系到家属,避免发生意外。
二、消费安全篇
酒店“禁止自带酒水”合理吗?
消费者通常认为,餐饮企业应当在与消费者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取得消费者的认可,而不可作强制性的规定。
但饭店、酒店方面也有他们的观点,如果允许消费者自带酒水,也就意味着消费者能自带菜,影响正常经营。
另外酒店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享有选择权,应当理解为对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品种和服务方式的选择权,而并非消费者的任意权。
酒店、饭店里备有各种各样的酒水,消费者完全可以选择消费,而不能将这种选择扩大到自带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