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多地景区门票降价,对旅游业是否会造成损失?
今年上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我国的旅游业遭遇冲击,经济效益的损失是比较大的不过在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的努力下,我国对于疫情的防控非常得力,很好地遏制住疫情的影响,这也为我国的各行各业的复苏带来了很好的保障。今年的中秋节和国庆节同一天,双节共庆,对很多上班族来说,有八天的小长假。在这个八天的小长假即将来临之际,全国多地景区门票都开始降价甚至免费,以此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虽然降价是为了应对疫情影响,行业急需复苏的举措,但是应当不会对景区造成多大损失,反而还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来促进旅游业反弹。虽然假期可以出游,但是我国的疫情防控处于常态化,相关防疫规定还是要积极遵守,景区方面也会在健康检测、游客分流管控等方面进行加强管理。全国多地景区的这波降价潮范围是非常广的,据相关媒体报道,像湖北的所有A级旅游景区都是对全国游客免费开放的,贵州的A级旅游景区则是五折优惠向游客开放,西安有53个A级景区免门票制度,其中就有大唐芙蓉园、西安城墙、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等知名景区,为了吸引游客可谓是诚意十足。面对即将要来的小长假,国内可以跨省游,再加上国外疫情还未能缓解,国内游几乎成为人们的必选。面对这样的好机会,也让日前很多陷入困境的旅游商家迎来发展机遇,很多商家也是纷纷推出了不少优惠活动来吸引游客。门票的折扣降价优惠或者免费对于很多游客来说是具有很强吸引力的,在十一黄金周之际,很有可能会出现一波出游高潮,到时候人流量会增加。虽然门票降价或者免费会对景区经济造成一定影响,但是如果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景区内外相关的购物、酒店、餐饮业、娱乐附加服务费等方面也会相应迎来增长。对于很多景区也是来说也许会短时间内承压,这就需要在相应的服务配套和管理规划做得更好,以提升游客的旅行体验,也能加大增加营收。
二、全国为何会出现景区门票降价的浪潮?
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使得国内很多的景区,都做出了优惠促销的活动,使得我们前往景区游览的费用,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还要更低一些。
就我所在的城市,一些5A级的景区,之前单张门票都需要120元;而在今年也推出了100元年卡的优惠活动,在活动时间内,办理了年卡的朋友,都可以在一年内,无限次的入园游玩。
在我个人看来,今年之所以有大量的景区,都出现了门票下降的浪潮,主要因为下面这两个原因:
一、增加游客,减少损失
年初的疫情影响,使得很多的行业都受到了冲击;在众多的行业中,尤其以旅游业,受到的冲击更加的明显。
原本精心准备的春节活动,以及相应的团队接待,因为疫情的原因,也让景区直接关闭,没有一个游客入园游玩。
而且这样的情况,一下子就持续了好几个月;对于景区来讲,每个月都有固定的维护费用产生,然而却没有了收入来源,这对于很多经营者来讲,都是一项重大的损失。
所以在景区恢复开放以后,就需要想方设法的拉游客;通过游客的消费,来弥补前几个月的亏损。
二、企业担当,回报社会
在疫情期间,不仅仅是景区受到了影响,我们所有人都受到了影响,所以大家的经济状况都不太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景区作为一个社会单位,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会做出一些让利的活动,使得大家的休闲生活,不至于因为收入减少,而受到很大的影响。
这也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应该做的正确事情;所以对于这些,主动降低门票的景区,我个人非常的赞赏。
正是基于上面这两个方面的原因,才使得今年的景区,出现了降低门票的浪潮。
三、你觉得中国的景点门票定价合理吗?它们是如何定价的?
你觉得中国的景点门票定价合理吗?它们是如何定价的?
我认为中国的景点门票定价不合理,国家应该制定景区门票定价的标准。这个标准,不能只是指导性的参考意见。应该是硬性规定。一旦违反的话,就要受罚,要降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地方“坐景起价”,“靠景吃景”,弄成贵族景区,弄得老百姓游不起。
景区门票不应是地方财政收入,而是景区内部工作人员工资和维修费用。按我国现在旅游人口来计算,完全可降低一半以上。地方财政完全可以靠旅游带来的人口流动消费。因吃住行都能带动消费的上涨。别靠景区门票这一篮子买卖,应该细水长流,给子孙后代多留点出路。
很多的景区,在建设的时候投入成本很大。投入个几亿十几亿很正常,再加上后期的维护运营成本。以至于景区往往就把门票价格定得很高,但是因为价格定的高,景区又没有太大的特色。结果人们去的就少,去的少了景区自然就赔钱,就更不愿意降价了,所以就造成了恶性循环,很多的景区平日里基本上三三两两没几个人。
有一些景区为了及早收回成本,甚至在景区内利用观光车等二次收费,天价宰客这些行为基本上无异于杀鸡取卵。只能说是这些景区的管理者们思维过于狭窄,仅靠着门票盈利。相比之下还有一些景区门票价格很低,主要是利用游客们的消费,来盈利。
比如说石家庄的五岳寨等景区,就有着很多的门票优惠政策。每年夏天都有很多本地人到这边来常住避暑,我们也是去过好几次了。景区虽然不大,名气也不是很有名,但是每年人都很多很热闹。景区基本上都属于自主经营的,国家不会统一限制门票价格,因为中国的景区往往不同于国外的一些景点,古建筑或者是自然景区观,不需要先期投入那么高的建设费用。
中国现在的人工景点太多了,投入巨大花个几十亿很正常,但是往往这样的景区又没有太大的特色,只能靠里边的一些什么玻璃栈道索道之类的,但是玩的多了也就没人再愿意玩了。
四、降低国有重点景区票价值得期待吗?
当然值得期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休闲时间增加,人们对旅游的热情日益高涨,旅游产业也成为朝阳产业,呈现逐年快速增长的态势。旅游产业不只是一个赚钱的产业,更是一个关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民生产业、惠民产业。但是近年来,“价格高”“游不起”成为一些游客对景区门票价格的主要诟病之一,降低国内景区门票价格成了公众的殷切期待。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可谓及时而且必要,可望产生多重效应。
有利于国有景区回归和体现公益性。国有景区,顾名思义所有权属于全体国民,理应最大限度让国民受益。而一些重点的国有景区,其门票价格在国内所有景区中,无疑具有指标性的意义。但遗憾的是,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内相关景区,包括一些国有重点景区在内,由于经营水平不高等原因,患上了严重的“门票依赖症”,使得不少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虚高、过高,成为宰客的利器,偏离了其应有的公益属性。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降低重点国有景区的门票价格,是对长期以来国有景区“门票依赖症”的强力纠偏,有利于国有景区回归公益属性。
有利于国内景区门票价格水平的整体下降。在国内景区中,国有重点景区门票价格具有头雁作用,其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意义在于,当这些门票价格处于上涨通道时,其具有示范带动国内整体门票价格上涨的冲动,同样反向来看,当国内旅游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一定成熟度、竞争和发展具有相当水平时,其价格的下降,无疑也具有示范带动全国各有关景区价格进入有序下降通道之中。
有利于促进国内景区整体经营水平换挡升级。国内景区,尤其是一些国有重点景区,之所以长期以来患有严重的“门票依赖症”,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有关景区长期经营单一、获利渠道匮乏等。在现有条件下,门票价格硬性下降,也就意味着经营收入的减少。反过来讲,为了弥补门票降价带来的损失,这也可能会起到倒逼相关景区升级经营服务水平,利用多条腿走路的作用。
有利于推进整体国内消费水平升级。降低国内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直接来看有利于国人整体旅游消费水平的改善。更深层次看,国家通过这一以及其他方面消费的改革完善和升级,也可助推国人总体消费水平的优化升级。
有助于实现旅游经济在整体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环保无烟的旅游经济和消费是目前国家大力推广的产业之一,其不断地优化完善和壮大,有利于发挥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稳定性作用,对于我国整体的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无限的助推和促进作用。
作为国家促进旅游产业升级、拉动旅游消费和社会消费的一项利好政策,降低国有重点景区门票价格值得公众期待。价格、旅游等有关职能部门需要及时有效研究对策,不折不扣地把这个利国惠民的好政策落实下去,促进国内旅游经济、社会消费继续换挡升级,不断完善和发展。
五、旅游服务降价能否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服务降价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2022年8月5日,人民日报发布了一篇新闻,景区门票降价利在长远,促进旅游业向产业经济转变,内容指出提高景区门票价格虽然短期可以带来更多的收入,然而从长期看,景区门票价格过高,不利于社会效益最大化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降价旅游服务彩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旅游服务降价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