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州市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内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以下简称街区)的规划保护范围包括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具体四至为:西到白马路,南至苍霞新城、合春弄、三捷河、中平路,东到三通路,北到学军路,面积为31.73公顷。
核心保护范围北至福州四中、天胜花园,南至中平花园、洲边小学,西至白马路、隆平路,东至高顶路、三通路,面积为23.54公顷。
建设控制地带北至延平路、学军路,东至中亭街西侧三通路,南到中平花园北侧、中平路,西至隆平路、白马南路,面积8.19公顷。第三条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实现街区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和谐发展。第四条 市历史文化名城街区保护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名城街区管委会)负责统筹协调、指导监督街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市城乡规划、建设、文物、公安等行政主管部门和街区所在地的台江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相关的管理监督工作。第五条 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市名城街区管委会编制街区保护规划,按照法定程序批准后实施。第六条 街区内下列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历史实物遗存均属于物质文化遗产范围,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改(扩)建及改变使用性质:
(一)街区内传统空间格局和街巷结构;
(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名人故居、古民居、传统商铺、会馆、宗教建筑物等历史实物遗存,包括建筑的各种装饰装修构件,如门、窗、户、扇、木雕、灯杠、灯杠托、牌匾、楹联、雀替、悬钟等木构件,碑刻、井圈、井盖、天井石、廊檐石、柱础等石构件,以及泥(灰)塑、彩绘等;
(三)古河湖水系、古桥、古井、古碑刻和古树名木等;
(四)其他需要保护的物质文化遗产。第七条 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街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建档、公布和展示宣传等工作,抢救和保护街区内民间特色传统商业习俗信仰、传统工艺美术、民间舞蹈、民间歌谣,以及福州民俗、礼仪、节庆等反映福州历史的民间传统文化。第八条 鼓励社会力量对流散在民间的传统文化艺术进行挖掘和整理,扶持教育研究等机构培养有关专业人才以及名老艺人传徒、授艺。扶持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工艺和民间手工艺的整理和研究,保护、利用和发展传统工艺。第九条 鼓励居民将古家具等可移动文物和街区名人的字画、书籍等捐赠或优先出售给文物部门。第十条 街区内的建设项目,应当符合街区保护规划的要求,并与周围景观和环境相协调。建筑的外立面装修装饰应与历史风貌相协调。
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征询市名城街区管委会的意见。第十一条 区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挂牌保护的名人故居,根据文物保护法律、法规进行保护管理。因特殊情况需要在其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的,应当依法履行报批手续。第十二条 街区内的历史建筑(名单见附件)应当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进行保护管理。第十三条 禁止在历史建筑内进行违章建设。在本办法公布前擅自建设的与历史建筑不相协调的建筑物、构筑物,由台江区人民政府组织限期整改、拆除。第十四条 市名城街区管委会应当会同台江区人民政府及文物、城乡规划等行政主管部门,对街区内的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及其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进行登记造册、测绘、摄影、摄像等,完成建档保存工作,建筑的所有权人和使用人应当予以配合。第十五条 在街区保护性修复过程中,需要对街区内的住户房屋实施征收时,市名城街区管委会和台江区人民政府应当对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及其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对照档案进行清点、核对;征收完成后,按照登记造册的情况把文保建筑和历史建筑交付保护修复单位。
二、谁知道福州上下杭的人文历史,急需啊
福州上下杭
台江的上杭路和下杭路,俗称“双杭”。指的是从小桥头到大庙路之间的两条平行的横街,这里早年是福州的商业中心和航运码头。“杭”其实是从“航”音衍化的,这里有一个地理变迁的历史过程。古时闽江水绕过大庙山,上下杭便是上下航的津口埠头。这片曾经以商业的繁华而闻名的古老街区,一直以来是民俗、史学专家们研究福州商业发展历程的重要地方。
福州上下杭
上下杭老会馆
上下杭老建筑
上下杭小吃
2上下杭老会馆
古田会馆
古田会馆
古田会馆:古田会馆位于福州台江同德路2号。
古田会馆是民国4年(1915年)由古田籍商人在福州集资建造的、具备停宿、储运、交际功能的一个场所。会馆坐北朝南,四面红墙,占地690平方米(有说640平方米)。会馆内分东西两落,东侧为主落,内有戏台、谯楼(含钟、鼓楼)、天井、中厅、正厅等。会馆由20根方、圆石柱布局,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馆内的木构件、石柱、石栏都保存较完好。特别是馆内的3个藻井雕饰物,精雕细刻,巧夺天工,在福州绝无仅有。会馆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穿斗式结构,重檐歇山顶。
会馆建成近百年,因住户频繁更迭,无人管理,受损建筑未及时修缮,十分破败。2006年3月,会馆东侧部分围墙因裂缝又遭大雨连续侵袭,发生墙体坍塌。8月又发生火灾,所幸没有破坏会馆内主要文物。事后,台江区政府将古田会馆的修缮列入了为民办实事项目,拆迁安置了馆内原有住家,筹资220余万元,由福建景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包,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会馆进行了抢救性修复。修复工程历时两年,现已告竣,会馆馆貌焕然一新。
古田会馆建筑颇具地域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文物价值,它是研究福建省近现代建筑的珍贵实物。1996年9月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永德会馆
永德会馆
永德会馆坐落于福州下杭路张真君祖殿斜对面的永德会馆,历史悠久,中西融合,文化内涵丰富,极具保护价值。福州永德会馆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光绪间重修,民国20年重建,均为两县在榕商帮集资所建。
现永德会馆是一座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元素相融合的近现代优秀建筑。坐南朝北,占地面积1224平方米,东西宽36米,9柱8间排,其中正厅两侧厢房,东厢1间、西厢4间;进深7+2柱,长度34米。一、二层高度各4.5米,西式建筑元素居多。第三层歇山顶,层高5.5米,面积400多平方米,纯属清代古建筑,系民国20年重建时将清代福州会馆建筑中的厅堂部分依原样搬建在顶层,形成中国传统建筑与仿西洋建筑叠加的独特风格。大门门额嵌大理石刻镏金牌匾,榜书“永德会馆”。
长期以来,永德会馆被作为福州永德商帮堂会、商会、同乡会的活动场所。福州解放后,永德会馆作为公产。
现存永德会馆建筑基本完好,轻度破损。
建宁会馆
建宁会馆(2张)
位于上杭路63号,建于清嘉庆年间。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前临上杭街,后背彩气山,依山势而建。正面红砖清水门墙。进入大门,依次为戏台、天井(两侧走酒楼)、正殿。殿后花园,有鱼池、假山、花坛、石椅桌,环境清幽雅致。园中建有文昌阁,原作为书斋。阁呈八角形,直径5米,双层,飞檐翘角,重檐歇山顶。木构件吊柱、雀替,斗拱、云楣、花格窗棂等,造型粗犷、雕刻豪放,是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文革”中,花园被拆改为民居,文昌阁幸存,基本保持原貌。
南郡会馆
位于下杭路92号。清末,由泉州、漳州、厦门等闽南籍商帮集资建造。会馆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为,四面红砖清水墙。中间大门为青石门框,横匾刻“南郡会馆”四个大字。两边仪门为拱形门框,上面各有一青石额刻“河清”、“海晏”,墙裙为4块浮雕,典雅别致。整个门面保存尚完好。进门依次为戏台、天井(两侧走酒楼)、大殿、厢房鱼池。大殿为重檐歇山顶,穿斗式木构架,雕木贴金,富丽堂皇,殿中祀天后妈祖。廊柱和柱础场用青石,雕刻十分精致,出自惠安名匠之手。现在于山白塔寺的青石圆雕龙柱便是由此移去的。内仅存“六港集樯帆,波平大海”一根石柱残联。
解放前曾是地下党联络点,解放后改为小学(即下杭小学),以国际象棋为校本课程。1—5年级都有开设此课程。对口中学为福州第十四中学。2007年9月1日全体并入台江第一中心小学。原址改为育智(?)学校分部,现为后洲中心幼儿园。
闽清会馆
位于福州市台江区帮洲街道后田新闽街71号。清同治六年(1867年),由闽清籍华侨募捐,黄乃裳主持修建,坐东向西,占地面积540平方米,大门临街,青砖清水墙,石基础,正面用二块花岗石大板,制3条线脚,形成上下两托座,承墙接地,造型古朴,石面磨琢精细,体现明、清建筑风格。中门朱漆长方形石门框,横额书“梅城会馆”;两侧朱漆仪门,拱形石门框,额刻“护国”、“佑民”。进门一石板地坪,原有一木构戏台,坪两侧3层砖木结构楼房,青砖墙,玻璃窗,加双开防火铁板窗门,木地板,扶梯。大堂打梁式前廊,两边乳伏配有斗拱和卧狮,檐口吊柱,上横贯大扛梁,承受全部外檐荷载,空间宽敞明亮。大堂悬山顶,斗拱云楣,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前廊有一对高3.75米,直径0.67米的青石龙柱,雕刻精美,上有“虎丘黄公建”,“同治丁卯年”的款识,保存较好。1988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内辟有“黄乃裳纪念馆”一间。
3上下杭老建筑
福州市工商联合会[1]
1949年8月20日,福州解放后的第三天,市军管会财经委就接管了“市总商会”和“省工业会”,拟筹组成立新的福州商业界与工业界联合的“市工商联合会”。先后于1950年1月成立了筹委会,由刘栋业任主委,蔡友兰、倪松茂、丁日初任副主委;接着于1952年5月改筹委会为“临时工作委员会”,刘栋业继任主委。在此基础上,经过8个月筹备工作后,于同年12月宣告“福州市工商联合会”正式成立。经过民主协商和上级批准,选举刘永业为主委。市工商联成立55年来,除“文革”停止活动外,至今已十三届了,现任主委为邓麟喜先生。
4上下杭小吃
1、煎包
福州上下杭小吃(5张)
2、豆芽煎饼
3、锅边
4、虾酥炸
5、芋泥
三、福建省有哪些地方特色文化?
1、地方特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三要素)、带有地域性,特殊性,文化属性。
2、畲族文化:船政文化,三坊七巷,妈祖文化,惠女文化。
3、海丝文化:郑成功文化,开漳圣王文化,土楼,红色。
福建的文化特产:
1、福州特产:寿山石、牛角梳、橄榄、福桔、龙眼、闽姜、芙蓉李、茉莉花茶、脱胎漆器、木画、木雕、纸伞、贝雕、瓷器等。
2、莆田特产:盛产鳗鱼、对虾、梭子蟹、丁昌鱼等海产品,龙眼、荔枝、枇杷、文旦柚“四大名果”驰名中外。
3、龙岩特产:连城地瓜干、连城白鹜鸭、连城兰花、龙岩花生、长汀豆腐干、上杭萝卜干、武平猪胆干、永定菜干、河田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