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产品的市场定位方法有哪些
1. 避免市场细分的静止僵化
旅行社在市场导入初期,由于客户的需求相对较为简单直接,市场细分一般是围绕着市场的地理分布、人口及经济因素 (如年龄,性别,家庭收入等)等广度范围展开的其特征表现在目标细分市场的形象化。也就是说,通过市场的广度细分,其目标细分市场可以直接形象地描写出来。比如说,当企业把市场分割为中老年人,青年人以及儿童等几个目标细分市场时,人们都能形象地知道这些细分市场的基本特征。由于这种“分类”方法简单、易于操作、费用低,大部分企业都可掌握且也乐于采用。于是,针对不同年龄人群的旅游线路产品在许多旅行社相继出现并屡见不鲜。但是,这种细分方法只适用于市场启动和成长期阶段。此时品牌竞争往往表现不够明显,竞争一般会表现在产品、质量、价格、渠道等方面。仅仅以这样的市场细分作用于旅行社,往往会使旅行社陷入到静止僵化的状态当中。各家旅行社虽然都在做老年旅游团,但实际上都以相同的形制在进行操作。在此情形之下,所谓特色,也就不再存在了。
2. 从动态的市场细分到市场定位
当客户的需求多元化和复杂化,特别是情感性因素在购买中越来越具有影响力的时候,此时市场竞争已经由地域及经济层次的广度覆盖向需求结构的纵深发展了,市场也从有形细分向无形细分转化,目标市场逐步走向抽象化。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市场的深度细分,找到“追求时尚”这样的目标细分市场。但这个目标细分市场在哪里?它是由哪些顾客组成?这些顾客是否有着共同的地理、人口及经济因素特征?旅行社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与这个目标细分市场人群沟通?显然,这时的目标细分市场已经复杂化和抽象化了,因而,旅行社对消费者的关注也已从外在因素进入心理层面因素。
对于消费者心理表层构成的目标细分市场,仍然运用市场竞争初期的浅度市场细分方法甚或“行业细分”的方法已根本无法适应了。旅行社如果想要去接近,只能运用科学的市场研究方法来正确地细分市场。
动态的深度市场细分是市场竞争中、后期企业取得成功的必然选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定正确的市场定位,锁定自己的目标市场群体。
在动态的市场细分当中,旅行社可以集中有限资源,运用差异化的深度沟通策略并辅以多种手段赢得游客的信赖,并且通过不断培养目标游客的忠诚度,达到最大限度阻隔竞争对手的目的。而使用静态的浅度市场细分的企业,由于与客户建立的是一种“不痛不痒”的关系,其客户忠诚度极低,当有更多的企业进入抢夺市场时,企业能采用的市场竞争手段也就是价格战和增加广告投入等常规方法了。
(三)旅行社应根据能力和智慧进行市场定位
1. 旅行社的外在形式特征应求得与市场定位相一致
旅行社的产品定位、市场定位其实可以从自身的名称含义上开始进行。往往是名与实的统一,更容易使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许多旅行社企业从名称上来看,其实就已经具备了旅行社的专业的发展方向,这样的旅行社的市场定位无疑应该与本身的名称相一致。比如,叫老年旅行社的应该定位在老年市场,叫海洋旅行社的应该将主要产品定位在与大海相关的旅游线路中。而目前的现实状况却并不是这样,叫“妇女”的旅行社在招揽生意时并不分游客性别,称“老年”的旅行社所组的旅游团当中一样会有学生出现。这样的旅行社任其市场定位工作如何精心,也很难会不给人留下名实不符的印象。
一家旅行社的市场定位确定后,应该从其主打产品中就可以清晰的显示出来。对外宣称自己是“欧洲旅游专家”的旅行社,如果广告上大幅篇幅刊登的都是东南亚旅游线路,就一定会影响到“欧洲游专家”的可信度。
还有一些旅行社在市场定位中十分盲目。比如,有的旅行社将自己确定在“旅游批发商”的位置上,但却不明白宣布自己是“旅游批发商”之后,就等于是也宣布了自己不是旅游代理商或旅游零售商。而如果仍以“批零兼营”的模式进行经营,其实是有违商业的公平操守。
旅游产品策划中有哪些定位呢?
旅游策划,是依托创造性思维,整合旅游资源,实现资源、环境、交通与市场的优化拟合,实现旅游业发展目标的创造过程。策划强调的是通过创造性思维,找出资源与市场间的核心关系,建构可采取的最优途径,形成可实施的明确方案,并对近期的行动进行系统安排。
旅游策划是从创造性思维的角度出发,以资源与市场对接为目标,用独树一帜和鹤立鸡群的方法解决旅游吸引力、产品、开发过程、营销等方面的独特性与操作问题;围绕旅游吸引力、商业感召力、游憩方式、营销方式、商业模式等问题的解决,旅游策划必须具有创新性、可操作性。
旅游策划的基本任务则是:针对明确而具体的目标,通过各种创造性思维和操作性安排,形成游憩方式、产品内容、主题品牌、商业模式,从而形成独特的旅游产品,或全面提升和延续老旅游产品的生命力,或建构有效的营销促销方案,并促使旅游地在近期内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于人们对旅游规划的认识远较旅游策划要深入,而对如何运用旅游策划来实现工作目标不是十分清晰,我们特以规划为参照,说明旅游策划的运用:
1、规划前的策划--总体策划
在规划之前导入总体策划,可以解决目前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深度进行市场研究,准确定位市场、定位主题、定位形象、确立核心吸引力;
2)拟合资源与市场,大胆创意,形成表现吸引力的产品形态;
3)运用韬略,建构战略,并落实为战术和行动计划。
2、规划后的策划 深度策划(落地策划、营销策划、招商策划、融资策划)
什么是旅游产品的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是企业及产品确定在目标市场上所处的位置。 市场定位是在上世纪70年代由美国营销学家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提出的,其含义是指企业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针对顾客对该类产品某些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为本企业产品塑造与众不同的,给人印象鲜明的形象,并将这种形象生动地传递给顾客,从而使该产品在市场上确定适当的位置。
市场定位:是指企业针对潜在顾客的心理进行营销设计,创立产品、品牌或企业在目标客户心目中的某种形象或某种个性特征,保留深刻的印象和独特的位置,从而取得竞争优势。 简而言之:就是在客户心目中树立独特的形象。
所以旅游产品的市场定位自然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让客户记住你的品牌。记住和宣传你的旅游产品。
我现在正在做一个旅游产品的报告,高手能说说旅游产品的市场定位的方法有哪些吗?
主要的定位方法有如下几种: 1) 比附定位法: 比附定位是一种“借光”定位方法。它借用著名景区的市场影响来突出、抬高自己,比如把三亚誉为“东方夏威夷”,把小浪底水库誉为“北方的千岛湖”。 2)心理逆向定位 心理逆向定位是打破消费者一般思维模式,以相反的内容和形式标新立异地塑造市场形象。例如河南林州市林滤山风景区以“暑天山上看冰堆,冬天峡谷观桃花”的奇特景观征服市场。 3)狭缝市场定位 狭缝市场定位是旅游景区(点)不具有明显的特色优势,而利用被其他旅游景区(点)遗忘的旅游市场角落来塑造自己旅游产品的市场形象。比如我们在《德阳市2004-2007年营销策划方案》将原有四川娱乐城改造为童话乐园,就是将市场定位在儿童市场,并以独特的童话主题公园的形式推出市场。 4)变换市场定位 变换市场定位是一种不确定定位方法。它主要针对那些已经变化的旅游市场或者根本就是一个易变的市场而言的。市场发生变化,景区(点)的特色定位就要随之改变。 5)差异、共生定位法-柳州案例分析:山水桂林,风情柳州 由于桂林与柳州区位紧邻,因此,柳州旅游的主题定位就必须和桂林的山水主题定位有不同特色的区别和互补互动。 柳州与广西龙头旅游品牌的桂林毗邻,同属桂北旅游经济区,桂北旅游开发的主副两中心"即以桂林市为中心,以柳州市为副中心;桂林旅游以山水甲天下,柳州旅游则以风情而卓越,两者可突出各自旅游特色,形成各自区域旅游环线,又优势互补,相连成网,如此方能共同构筑起桂北旅游的大系统。 桂林和柳州旅游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差异明显,桂林旅游的独特资源是自然山水,桂林是中国美丽山水的代名词,漓江,阳朔引起的是感悟自然山水,闲适心情的心理诉求,给游客以视觉感观和心灵沉静的满足。而柳州则相反,她必须紧紧依托自身的不同于桂林的资源要素特点来做文章。这就必然要强调风情这个关键的主题,立足风情这个基本点。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柳州旅游最独特的资源是风情,其中,全面生动的四民族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及浓郁的民俗风情独树一枝:三江侗族建筑艺术(知名品牌程阳风雨桥、芭团风雨桥、马胖鼓楼)、大歌(多声部合唱艺术)、节庆民俗及侗寨美丽并且具有新鲜原生形态的独特魅力;金秀圣塘山万亩变色杜鹃美景(大瑶山)与世界知名的瑶族风情,融水元宝山美景(大苗山)与原生态苗寨风情,贝江水景及勾滩苗寨风情基础,刘三姐传歌成仙的动人传说与壮族对歌,都是别具魅力的民族风情,比周边地区有较强的竞争力,更是桂林的民族风情所不能比拟的。 柳州的城市更具人文内涵,先进的的现代工业,悠远深厚的古人类文化,独特的壶形城市线条,鲜活的市民歌艺文化,典雅的赏石文化,奇特的棺材文化层层叠加,纷繁交错,形成龙城独特的城市风情,游客在柳州可尽享桂林所不能完全提供的人文互动的心智体验。这些都从根本上决定了柳州将以其更侧重于人文要素和现代要素整合来和桂林形成互补和竞争。其竞争力的形成是显而易见的。而这种互补性的竞争即有利于两个城市的同步发展,也是柳州市旅游发展的必然过程。 鉴于桂林旅游品牌的强势影响,柳州开拓旅游市场必须依托于桂林,与桂林共生营销,捆绑销售。只有借助桂林山水品牌,把不利的紧邻地域条件变为可依靠和利用的朋友关系,通过知名品牌带动,才可能尽快的增加柳州旅游的知名度,提升柳州风情旅游品牌形象。 据此,柳州则充分发挥自己的风情优势,以风情感受为体验之源,改善心身融入为基本诉求点,构建以风情为核心,以互动体验为主导的复合产品体系,促进柳州发展成为体验性与人文性的互动休闲旅游目的地。通过深度挖掘独特卖点,同时有目的的打造这些独特卖点产品,实现与桂林旅游的差异定位,柳州才能与桂林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在桂北旅游大系统中相连成网,共生共荣。
采纳哦
简述“发现旅行”的产品定位和目标消费群
从目标消费者的角度去定位,可按照以下四个方法去做:
一、从使用者的角度去定位
这种定位点的开发,是把产品和一位或一类用户联系起来,从而界定出产品的消费群体。这种定位往往直接表达出产品的利益点,暗示产品能为消费者解决某个问题,带来一定利益。如太太口服液,定位于已婚女性,其口号是“太太口服液,十足女人味”。这一定位既表达了产品的使用者──太太,也表达了产品的功能性利益点──让太太有十足的女人味。百事可乐,定位于“新一代的选择”。这种定位方法我们可以称之为使用者定位,像立白洗衣粉、大宝SOD蜜等不少日常用品都采用这种定位方法。
其实,使用者定位是十分普通的定位点开发来源,在表意性品牌中更为普遍。如力士、斯沃琪、欧米茄等品牌通常都以使用者形象代言人来表达品牌定位。
二、从使用的场合和时间定位
许多品牌从消费者使用或应用的场合和时间去定位,如:“正式场合穿海螺”;“当你找不到合适的服装时,就穿夏奈尔套装”;“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又如致中和五加皮,“回家每天喝一点”;青酒,“喝杯青酒交个朋友”。来自泰国的红牛饮料也采用这种定位方法,“累了困了喝红牛”,强调其功能是迅速补充能量,消除疲劳。
这样的品牌定位并不少见,遗憾的是一些品牌在找到定位点后不能坚持,试图扩大到更多场合,结果导致失败。这样的例子国内外都有,其中的教训尤其值得吸取。
三、从消费者的购买目的去寻找定位点
消费者购买产品,总有一定的目的,请客送礼就是重要的一种。请客送礼外国有,中国也很普遍,只是中外的风俗习惯略有差别。在外国,礼物送给对方后会鼓励对方打开看看,送的是什么,是否喜欢。送礼人还会说明为什么选择这种礼品,想表达什么意思。在中国却不同,礼品往往是包装起来的,主人当场不予打开,送礼人也不鼓励对方当场打开,也不说明为什么送礼。基于这一特殊国情,对我国企业而言,就一种品牌定位的新开发点:让礼品的品牌开口代送礼人说话。如心源素代表子女说“爸爸,我爱你”,保龄参代表女婿的“一心一意”,脑白金和椰岛鹿龟酒代表“子女对父母的孝顺”,等等。这些品牌的意义正是品牌定位的结果。许多儿童用品也是这样,而且还多了一层定位,如“好吃又好玩”、“吃了还好玩”、“有趣”、“刺激”等。从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目的寻找定位点,无疑是一种可取的途径。
四、从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寻找定位点
市场研究表明,仅从消费者的自然属性来划分市场越来越难以把握目标市场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心理特征和价值观念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市场细分的重要变量。因此,从生活方式角度寻找品牌定位点,日益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如品牌针对职业女性的定位,针对喜欢户外活动的人群的定位,针对关爱家庭的定位。柯达定位于顾家、诚恳、纯朴、愉快,万宝路定位于激情、冒险、勇敢、进取,奔驰定位于优雅富有,宝马定位于体验驾驶乐趣。
针对现代社会消费者追求个性、展现自我的需要,品牌通过定位可以赋予品牌相应的意义,消费者可以通过享用品牌产品而展示自我,表达个性。如贝克啤酒,“喝贝克,听自已的”,美特斯邦威的“不走平常路”,都强调了独立自主、不随大流的个性。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最大的伏特加品牌司木露通过神秘而玄妙的广告,建立起品牌忠诚者的群体特征──个性强烈,不受拘束,具有反叛和对抗意识。
现代城市旅游的目标客户群体
第一,确定目标市场
塑造旅游城市品牌的目的就在于营销这个城市,首先要解决的当然是谁是买主的问题。这里所说的买主主要是指旅游者、消费者和投资商,投其所好是最根本的办法,这个根本办法就是精准的市场调查。最终的目的就在于,让更多的“买主”购买更多的旅游产品。
第二,整合旅游资源
无论是靠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抑或是靠现代人文、人工制造的景点吸引人还是靠传统文化吸引人,都必须确定城市营销目标,这是塑造城市品牌的关键。这个目标的制定,需主要考虑这样一些因素:弄清吸引游客的最大卖点,分析与最大竞争对手之间存在的最大差距,预测城市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清楚自身存在的问题、机会和威胁,确定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制订整合推广的方案并确保它的可行性。
第三,设计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设计是对城市进行三维空间的合理谋划和安排,既包含了物质空间的设计,也覆盖社会生活以及物质文明方面的内容。英国城市形象设计专家弗•吉伯特指出:城市由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等设施,以及劳动、居住、休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所组成,把这些内容按功能和美学原则组织在一起,就是城市形象设计的本质。城市形象设计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以自然为本、与地域融合及彰显文化内涵。
第四,正确推广形象
要树立品牌必须有知名度。要知名度必须善于推广品牌形象。在推广城市形象时应该怎么做呢?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但是也不是没有规律可以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