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山特产 中山特产介绍

1、杏仁饼

中山杏仁饼是中山不可缺失的一道美味,不管是本地人还是游客都非常喜欢,游客也可以带上一盒,作为伴手礼,送人或者是带回家品尝,都是非常适合的哦!当然,他们家的鸡仔饼也非常好吃,吃起来非常香,但是不喜欢吃肥肉的小伙伴们就要考虑一下。

2、腊肠

腊肠是广东中山的特产,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清光绪年间,由黄圃民间小食作坊的主人王联盛利用当地原料,加上独特的手工技艺制作而成。经过一路发展,黄圃腊味利用本地的原材料,经过多种传统手工技艺制作而成,色、香、味俱佳,是广式腊味的典型代表。

3、五桂山金煌香芒

金煌香芒是广东中山的特色水果,五桂山镇于90年代初先后建起南台、桂南果场,面积共2000多亩,大量种植名优水果,从台湾引进的优质香芒试种成功,随后大力发展,共种植香芒20000余棵,占地700余亩,年产香芒约22万斤。由于五桂山气候、水土均适合台湾香芒的生长,因而果实品质优良,取名为“金煌香芒”。所产出的金煌香芒果大核小、清甜可口、香滑幼嫩、无纤维,具有丰富的葡萄糖和各种维生素。

二、中山特色是什么?

1、中山脆肉鲩

中山脆肉鲩,广东省中山市地理标志产品。由于独特的养殖环境和技术,脆肉鲩肉质结实、清爽、脆口,耐煮不烂、且肉味清香可口,屡获荣誉,并远销港澳地区和南美部分国家。

2、神湾菠萝

盛产于中山市神湾镇的菠萝,名之为“神湾菠萝”。神湾背山面海,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特别适宜菠萝的生长。经过长期选种培育,现在神湾菠萝,一般每个重一市斤左右,色泽金黄,皮薄肉厚,更难得的是肉细爽脆无渣,甜蜜清香而无酸味,齿颊留香,经久不散。

3、中山杏仁饼

中山杏仁饼:因其外形似杏仁,故称。原属家庭自作自食,以后仿制成为商品,外形改为圆形小饼。已有70余年历史。饼身松脆,饼心香甜,肥而不腻,入口融化,风味独到。

4、黄圃腊味

传统的岭南人有句俗语:秋风起,食腊味。就是说,每年农历立秋之后,北风送爽之时,民间中制作腊味季节到来了。市场的摊档里,一串串、一排排挂起的各式腊味制品,在灯光的辉映下,玛瑙般的鲜亮,流光溢彩,浓浓的腊肉香味,吸引着人们在摊档前流连往返。在这些腊味摊档中最惹人注目的,就是标示“黄圃腊味”商标的产品。

5、三沙花木

随着三沙村经济的发展,三沙工业区、南珠湾、三沙小学、三沙花木基地的建设、发展、壮大成为了村各项事业的建设发展的亮点。横栏镇三沙花木基是近几年中山绿化苗木产业崛起的一个亮点,发展迅速,规模庞大,与中山市的几个苗木生产区小榄、古镇、东升一起形成了中山市西北部的一大农业特色产业。

三、中山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中山过年的风俗有:腊八、祭灶、蒸花馍、写春联、扫尘、贴春联等。春节指华夏传统历法夏历的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又称农历新年、大年、岁首、正旦、正月朔日。

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四、中山 民风习俗

【中山民风·民俗】

中山民性爱国爱乡,勤劳敦厚,富于进取,勇于创新,灵活求实,较少保守思想。民风平和有礼,与人为善,团结互助,崇尚正义。中山市人民政府在80年代拟定"团结、爱国、求实、创新"为中山人精神。中山民间艺术丰富,其中有中山民歌、舞龙狮鹤凤、崖口飘色等。中山是民歌之乡,民间流行的民歌有咸水歌、高棠歌、大缯歌、客家山歌、鹤歌、姑妹歌、渔鼓、龙舟、小调儿歌等,其中以咸水歌和高棠歌最有特色,这两种民歌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流行于坦洲镇等大沙田区。中山舞龙分为木龙、火龙、金龙、沙龙、草龙、游龙、板龙、云龙8个种类。中山市花为菊花

五、中山特产有哪些啊?

1、石岐乳鸽是广东省中山市的特色小吃之一,石岐乳鸽本是中山籍华侨从国外引进的优良鸽种,经同中山石岐的优良鸽杂交后孵育出来的一种乳鸽。

2、沙溪扣肉是广东中山沙溪镇所有酒楼食店甚至一般家庭均懂得制作的传统名莱,属于粤菜系。

3、中山粉果是广东中山地方传统名点之一,历史悠久,其中以金吒为代表。由于制作精细,风味独特,故深受食家的喜爱。

4、杏仁饼是一道以绿豆粉、白砂糖、水、糖腌猪肉为主要原料的小吃。最早是在1918年,由中国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的咀香园首创,后来流传到香港、澳门等地,是一款广东传统饼食。

5、小榄菊花肉是广东中山一带的传统名菜,属于粤菜系。看来虽肥,但吃起来爽脆不腻、清香可口,是中山的传统送礼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