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所谓朝阳产业,它的发展前景广阔可观,当今的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的重点发展项目,我国的旅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但是相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市场发展速度的要求。
旅游人次数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额逐步提高;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和享受型极少;国内旅游热门地区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知名度高、旅游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4A级以上景区。自助旅游增多,团队出游减少;度假村的区域『生特征已经比较明显,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西部、东北等区域的度假村经营都各显特色。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杭州、重庆等经济发达地区度假村数量明显比其他地区高很多。这说明我国旅游房地产度假村细分市场的区域格
二、简述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未来旅游热点分析
大家好!我是异路风尘,传递正能量,分享知识观点,跟异路,不迷路!
从全球经济和政治发展的趋势来看,随着现代 旅游 理念的转变,人民生活的提高,大众 旅游 已经不能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和生活需求。近几年根据人们对 旅游 的需求,进行深刻的反思,倡导可持续 旅游 并且从“人类中心论”转变为“生态中心论”,在新的科学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消费模式和消费理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参与型 旅游 受到推崇,团队 旅游 向散客 旅游 转变,背包游和自驾车游兴起等。
1、 旅游 向着多样化、大众化和精细化发展。
旅游 目的地不同,导致 旅游 向多样化发展,如商务会展 旅游 、文化宗教 旅游 、企业团建 旅游 和新兴高端 旅游 。再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 不再是高消费活动而是作为日常生活方式进入了千家万户。随着 社会 的发展尤其是国家高铁运输网络的逐步形成,人们的工作、生活都可能会成为远距离的长途旅行方式, 旅游 的距离概念逐渐淡化,传统的地域观念、民族观念被进一步打破, 旅游 的淡旺季将会不再明显。
2、文化属性是 旅游 业发展的本质新亮点。
旅游 本身的文化性质是内在的,也是人民对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2019年 旅游 部和文化部的合并也预示着 旅游 的文化属性将被加强, 旅游 企业将必定成为生产文化、经营文化和销售文化的企业。 旅游 者进行 旅游 从本质上看也是购买文化、消费文化、享受文化。在 旅游 开发、管理和经营的过程之中没有文化的 旅游 产品必定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 旅游 业发展首先要注重文化内涵建设。无论是文化性、生态性、探险性还是度假性的 旅游 项目,也无论是办旅行社,还是建饭店,都要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可以说未来 旅游 的发展趋势必定是文化确定, 旅游 企业对文化内涵的注重已经成为 旅游 业竞争的起点,起点高则发展更广。
3、形式与内容的多元化是 旅游 业发展的主旋律 。
在 旅游 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主要以游览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为目标。但随着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观山看水”,而更多地是要求在 旅游 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体验生活。人们 旅游 需求的多层次发展势必迫使 旅游 业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4、 旅游 服务逐渐向人性化和 社会 化方向发展 。
随着 旅游 业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标准化服务的实施使服务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然而由于 旅游 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等特点,标准化服务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因此,未来 旅游 服务将通过人性化的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需要,努力使所有的游客满意。一方面通过开展度假游等继续为 旅游 者提供服务;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开展商务游、会展游扩大对企业、政府的服务。通过承揽其他各种专项 旅游 服务,真正实现 旅游 服务全面化、 社会 化、人性化。
5、沉浸式 旅游 已是 旅游 发展趋势,备受青睐。
现代的沉浸式 旅游 主要通过高 科技 手段,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式使人沉浸在精心营造的幻妙氛围中,形成全新的场景体验。沉浸式 旅游 可以为 旅游 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一方 探索 的空间,更注重 旅游 项目内在文化元素的发掘与利用,如若深挖景区的文化元素,将其用可观可感的物像体现出来,游客则可以接受精神的洗礼,离 旅游 内在核心就更近一步。营造一个情景让游客融入,恍如隔世强烈带入情景,使游客在情景中找到另一个自己,这样的游乐体验才是高品质沉浸式 旅游 产品趋势。
6、 旅游 与剧本杀模式相结合更能吸引年轻人。
2020年暑期,由飞猪推出的一款剧本杀产品同样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在招募信息发布后,短时间就收到了上百封试玩者的简历,足以见得“景点+剧本杀”的火爆程度。事实上,“剧本杀”在年轻人之间早已开始流行。即能提供深度的角色及内容体验,还带有一部分社交属性的“剧本杀”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一代的社交+ 旅游 的新宠。在后疫情时代,景区想要摆脱主要依靠门票的收入模式,而酒店也想通过各类创新项目弥补疫情带来的经济损失,深受年轻人青睐的“剧本杀”无疑成为 旅游 企业者不二之选。
7、南方冰雪游和北方雨林游仍是未来发展的热点趋势。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圆满落幕,我国奥运健儿的出色表现,冰雪游成为 旅游 的又一热点,由于距离和我国南北温度的差异巨大,南方冰雪游和北方雨林游仍是未来发展的热点趋势未来十年不会降温。
8、“梦回大唐”——夜间 旅游 项目也将成为未来 旅游 趋势的“黑马”。
2019年为发展地摊经济,营造高品质夜间文化 旅游 消费环境,激发文化和 旅游 消费潜力,加快形成夜间 旅游 经济体系?依托中心城区设施和重点景区,培育夜间观光游憩、文化体验、特色餐饮、 时尚 购物等夜间 旅游 经济产业,推动形成与区域商圈发展相融合、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一批夜间 旅游 优质项目,推出一批夜间 旅游 产品,形成一批夜间 旅游 发展示范城市,打造一批活动丰富、吸引力强的夜间 旅游 景区,最终形成布局合理、富有活力的夜间 旅游 发展格局。夜间游也更符合当下 社会 快速发展下年轻人的心里需求。
9、 旅游 业 科技 化趋势日益突出 高 科技 在 旅游 业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旅游 资源开发的高 科技 化,海底游、北极游、太空游等 旅游 方式已成为可能; 旅游 服务的高 科技 化,如: 旅游 目的地信息系统、计算机预订系统、饭店管理系统、开张与结算计划等信息网络技术能够极大地促进 旅游 业的发展。
跟异路,不迷路,欢迎关注交流学习!
三、旅游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旅行社数量持续增长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尽管2020年以来疫情对于旅游行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是中国旅行社数量从2019年的不到3.9万家,持续增长至2021年的4.24万家,较2020年增长4.3%。
中国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持续下降
和旅行社数量不断增长不同,2019-2021年中国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不断下降,从2019年的41.59万人下降至2021年的27.88万人,2021年较2020年下降13.55%。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同比增长12.8%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32.46亿,同比增长12.8%,但是依然远低于疫情前2019年的59.01亿,仅恢复至2019年的54.0%。202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23.42亿人次,增长13.4%;农村居民国内旅游9.04亿人次,增长11.1%。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消费增长31%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消费收入为2.9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1.0%,但是远低于2019年的5.73万亿元。202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总消费2.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1.6%;农村居民旅游总消费0.55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28.4%。
2021年中国在线旅游交易额达1.47万亿元
根据Fastdata极数数据,2021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开始复苏,2021年全年交易额为1.4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4.9%,但是依然没有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
综上所述,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旅行社数量不降反增,但是旅行社从业人员持续下降。从2021年国内旅游总人次和总消费等数据看,行业出现复苏迹象。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32.46亿,同比增长12.8%;旅游总消费达到2.92万亿,同比增长31.0%;在线旅游交易额达到1.47万亿,同比增长34.9%。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四、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所谓朝阳产业,它的发展前景广阔可观,当今的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的重点发展项目,我国的旅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但是相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市场发展速度的要求。
旅游人次数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额逐步提高;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和享受型极少;国内旅游热门地区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知名度高、旅游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4A级以上景区。自助旅游增多,团队出游减少;度假村的区域『生特征已经比较明显,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西部、东北等区域的度假村经营都各显特色。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杭州、重庆等经济发达地区度假村数量明显比其他地区高很多。这说明我国旅游房地产度假村细分市场的区域格
五、我国旅游文化未来发展趋势有哪些
我国未来旅游业发展趋势:
一、旅游的多样化趋势旅游目的的不同,使目前占统治地位的观光型旅游将向多样化发展,如休闲娱乐型、运动探险型等;
二、旅游空间扩展的趋势科技的进步,旅游的空间活动范围更加广阔,不但可以轻易地进行环球旅行,而且可以向深海、月球或更远的宇宙太空发展,出现革命化的新的旅游方式;
三、远程旅游迅速发展,在未来2O年间,世界旅游业发展最显著的特点是远程旅游的增加;
四、旅游大众化趋势,旅游不再是高消费活动而是作为日常生活进入了千家万户;
五、文化性是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 ;
六、形式与内容的多元化是旅游业发展的主旋律。
更多关于我国旅游文化未来发展趋势有哪些,进入: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