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的地方特点

青州市是山东半岛的一个对外开放城市,是我国古代九州之一,素以“东方第一州”著称于世

青州地处山东半岛腹地,是祖国南北交通的要津,也是山东半岛的门户,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自从西汉初年汉武帝在青州设置刺史起,几千年中历经数次改朝换代,但青州一直是州、郡、府、道的所在地,作为名城重镇是齐鲁境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1948年12月,青州并入益都县,1961年底再度分置,1986年撤销益都县设立青州市,为省辖县级市。

青州,自古就有“三山联翠,障城如画”之称,三季花香,四季常青。城市主要道路呈“围”字形骨架,条条宽敞平坦,绿树成荫。城区建筑物风格独特,民族形式与现代化融为一体,通过在布局上“点、线、面”的结合,显示了古城的独特风貌。“点”和“线”上有火车站、花卉楼、外宾楼、范公亭、望寿阁、李清照纪念祠、桥头建筑小品等民族式建筑,古朴而新颖。以范公亭西路为代表的“面”,路是一块块青石铺成,两侧均是民族形式的现代化建筑,座座古朴典雅。西端的青州市博物馆仿古式建筑群,雄伟壮观。

风景优美的青州,名胜古迹众多,最有名的是“青州八景”:即云门拱壁、范井甘泉、驼岭千寻、偶园佳山、玲珑秀色、昭阳仙桥、仰天红叶、书院松涛。云门山名胜风景区包括云门山、驼山和玲珑山,是全省著名五大省级风景区之一。其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驼山石窟造像群,最大的佛像高达7米,上刻“大像主青州主管柱国平桑公”题记,为北周时雕凿。旁立两尊菩萨像,高近4米,头戴花冠,飘带下垂,长裙曳地,具隋代造像风格。驼山是古青州名山之一,海拔420米,遥望整个山形,自东北向西南延伸,就像一只骆驼伏卧在地,因而得名驼山。造像集中在主峰东南崖壁上,共有石窟5座,摩崖造像群一处,大小佛像638尊,是山东半岛佛教艺术珍品。著名的云门山巨“寿”,镌刻在山北崖壁上,高7.5米,宽3.7米,气势磅礴,海内罕见,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石刻汉字,相传“寿比南山”一词即源出于此。云门山风景绝幽,山顶有云窟和云门洞,远望云门洞如玉镜高悬,故有“云门拱壁”之称。

青州城西的玲珑山上,存有1400多年前大书法家郑道昭留下的“魏碑”真迹。保存到现在的魏碑据说全国至多不过200种,其中能自成流派的只有十家,郑道昭就是这十家之一,他留在世上40多处碑铭,玲珑山上就有3处。山顶的两处一曰《白云堂题名》,一曰《北峰山题名》。

此外,青州境内的名胜古迹还有:范仲淹所建范公亭,唐赛儿起义遗址,我国第一座木拱桥南洋桥(万年桥),风景独特的仰天寺及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肖家庄遗址、苏埠屯商墓等。青州被我国史学家称为“东夷文化”的发祥地,因为这里有北辛文化、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遗址。

青州东与风筝之乡潍坊相接,西与工矿重镇淄博相邻,市境西南部是群峰起伏的低山丘陵,东北部有黄河冲积的平原。优越的地理位置,使青州既有丰富的山区资源,又有富饶的平原物产。地下埋藏着铁矿石、石灰石、大理石等矿产资源,地上生长着茂密的花果树木和大片的农作物,盛产小麦、玉米、棉花、黄烟、瓜菜等,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出口烟基地。还出产驰名中外的青州蜜桃、青州柿干,敞口山楂等

山东青州古城介绍

山东青州古城位于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境内,有青州古城、云门山、博物馆三大板块,它是至今保存完好、山水城一体的明清古城。

青州古城的旅游区包括古东阳城的北关古街区、宋城;古南阳城区域内的南阳河观光带、偶园历史文化街区、南门街区以及东关圩子城的昭德古街区,在这个景区不仅可以感受明清时期的市井风情,还可以去青州博物馆观赏文物。

青州柿饼:

青州是我国三大柿饼产地之一,这里的柿子树又高又大,晒出来的柿饼更加厚实,吃起来也更加粘糯、甘爽。游客可以在这里购买一些柿饼,带回家送给亲朋好友。

青州桃酥:

青州的桃酥是老少都喜爱的一种点心,它吃起来干、酥、脆、甜,比其他地方的桃酥更加美味。

太阳糕:

太阳糕是当地的特色食物,一般被当作忌日的供品,它是用糯米加糖制成的,吃起来软糯而又不粘牙,大家可以去品尝一下。

夹河驴肉:

来到青州一定要吃驴肉,夹河驴肉色泽红润,瘦而不柴,烂而不松,浓香四溢,不仅好吃,而且具有保健功能,它有着“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