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刺激消费 拉动内需
在投资和出口同时被限制的时候,消费就露出水面,国家必须通过刺激内部的也就是老百姓的消费需求。
要知道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 投资,出口,消费。
这个消费就是要通过拉动内需来实现,让大家都要积极消费,才能刺激本国经济的发展。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虽然实现了软着陆,但是同时也陷入了通货紧缩,消费严重不足而投资也偏向银行的保守方式。
这种情况下,政府只好通过增加出口来刺激经济发展,所以这十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出口的贡献一直非常大,但是外汇储备的累积导致目前流动性过剩的局面,所以开始紧缩。
扩展资料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将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手段,鼓励和推动消费,且要改变过去模仿型排浪式消费的方式,更多地创造热点消费,推广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思路是非常正确的。
关键是相关的配套措施是否能够跟得上,以及包括减税在内的具体措施,能否与新的消费方式、消费业态、消费行为相适应。同时,对生产性消费从哪些方面鼓励和促进,也是十分重要的方面。
解决需求疲软的问题,钥匙不在企业,也不在消费者,就看政府如何在政策上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选择。
如果扩大再生产和提高员工收入能得到较好的维持,市场需求空间的增长也就会顺理成章。市场需求复苏了,生产、投资等生产活动就有了活力,整个经济体系就具备了重新起步的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刺激消费需财政用力
何为拉动内需?为什么要拉动内需?采取什么措施拉动内需?
刺激消费 1.内需指什么?它对生产发展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要扩大内需? 内需指国内市场的需求。包括大众生活消费需求,企业生产消费需求,社会公共需求等。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产品能否及时卖出去,决定了生产能否顺利进行。因此,消费是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实现良性循环的重要条件,所以,启动内需是经济发展的一大推动力。 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不外乎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深化,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慢,在这种情况下,扩大出口这条路越来越窄了,经济增长的重担自然就落在扩大内需上了,内部的投资和消费,是启动经济的立足点。 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能否解决好这个矛盾,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全局,因而应把扩大内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1)今年继续扩大内需,主要途径仍然是扩大投资规模。应当按照结构调整的要求,加大投资力度;采取积极措施,鼓励民间增加投资。 (2)今年扩大内部内需的重点,应当放在扩大消费上。只有使消费有较快的增长,才能使投资者看到市场需求的增长点,从而有效地启动投资。 (3)要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物价等各种手段,着重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问题,以保证社会需求的正常增长。 金融机构降低存贷款利率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9年6月10日起再次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这是综合分析我国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 这次利率下调表面看来居民存款利息收入有所减少,实际上,由于市场物价总水平下跌幅度较大,居民储蓄存款的实际利率水平仍然不低。 下调利率水平,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下调利率水平,有利于鼓励消费。下调利率水平,有利于扩大投资。下调利率水平,也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 这次下调利率,是根据当前经济运行的新情况采取的一项宏观调控措施,它必将对刺激消费、增加投资、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发展,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恢复征收利息税 (1)1999年8月30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我国将恢复对居民储蓄存款利息征收利息收入所得税。 对储蓄存款利息征收个人所得税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居民储蓄率一直居世界前列,目前城乡居民的储蓄已近6万亿。较高的储蓄率和庞大的储蓄资金,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少数高收入居民掌握了大多数储蓄存款,也获得了大部分利息收入,使这部分居民的收入越来越大;居民单一的储蓄投资方式加大了银行的压力,过多的储蓄资金存在银行,不利于社会资金的充分利用。在这种情况下,恢复对储蓄利息征收个人所得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个人收入水平,抑制少数人收入过快增长;引导城乡居民将一部分储蓄资金用于个人消费,投资于股票、证券等方面,以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可以通过分配方式将征税增加的财政收入集中用于改善低收入居民的生活。同时,也有利于规范和完善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税制。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为了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城镇中低收入的居民收入政策进行调整。这也是加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次调整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从1999年7月1日起,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水平、失业保险水平、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提高百分之三十;增加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一次性补发1999年6月底前拖欠的企业离退休人员统筹项目内的养老金;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标准等。 扩大居民住房消费 住房产业需求潜力大,带动性强,要尽快开放住宅二级市场,促进已售公房和商品房上市,调整房地产交易税收政策,扩大住房信贷规模,降低购房贷款利率,提高居民购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