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特色民俗介绍
成都特色民俗介绍
成都特色民俗介绍,成都是一个拥有着“天府之国”美称的城市,它的历史非常的悠久,所以到现在积累了许多的特色民俗文化,这些文化在当地居民的手中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下面是成都特色民俗介绍。
成都特色民俗介绍1
1、走人户:流行于四川各地。凡遇年节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况。都要到亲戚家串门探望,称为走人户。届时,一般要带上猪蹄、很多自己舍不得买的礼物、好酒等礼物,穿上平时舍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买酒,热情款待。
2、吃坝坝宴:凡遇喜事或丧事。 办喜事或丧事的人,会摆上几天流水席。受邀的人会带上伴礼,去吃上一顿。因为是在场里坝进行,以俗称吃坝坝宴。
3、春倌说春:汉族社会习俗。时间在春节前后。旧时的春倌头戴乌纱帽,身着官服,左手执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爬山涉水,走乡串户,每到一地,便编一些吉利的歌谣演唱。演唱完毕,将一张红纸印制的检牛图送给主人家。说检结束后,户主要送些钱币给检倌,以作报酬。
4、送节礼:凡遇春节、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嫁出去的女儿携女婿,分家另过的儿子携媳妇,带上礼物回家拜望父母。亲朋好友之间也在上述节日期间互相拜节送礼。该习俗现仍流行,只是所送礼物随时代发展已有变化。
5、办出师酒:技师学艺满三年后,如果所学技术已过关,征得师傅同意,便可出师。届时,徒弟要大办出师酒,请行内有名气的人来参加,祭祀行业祖师神,酬谢师傅的教艺之恩。徒弟给师傅叩头,送给师傅衣帽鞋袜,师傅退还投师文约,对徒弟说此些祝愿的话。按规矩,无钱谢师、未办出师酒的,不能算出师。
成都特色民俗介绍2
1、成都灯会
正月十五。成都灯会是在元宵赏灯习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从1962年起成都恢复春节灯会,会期一个月。灯会期间,公园内有民间曲艺、杂技、杂耍表演;有各种地方风味小吃;还有铸糖人的担子,卖风车的草把子,每届灯会游人都在百万人次以上。
2、成都花会
每年一月。成都花会始于唐、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花会的地址就在成都西门外的青羊宫,传说道教始祖李老君的'生日是农历的二月十五日,故唐代以来,民间在此举办一年一度的庙会。又因成都的二月正是天气晴和、春意宜人、百花盛开的季节,故又传二月十五日是百花的生日,因此,每年二月又在这里举办花会。
届时,成都附近的国营、集体花圃及广大花农,都将各自辛勤培育的名贵花卉、家栽盆花、盆景等运到青羊宫,搭棚撑帐,摆摊设点,进行展销。
3、新津龙舟会
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南方人民的传统习俗之一。成都虽在长江以北,但也是水乡之地,所以赛龙舟的历史也很久远。直到本世纪60年代,成都的赛龙舟活动还在望江公园边的锦江河段进行。但70年代以后,市区的河道已不适宜再举办龙舟竞渡。因此成都新津县的南河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将龙舟盛会越办越红火。龙舟会除龙舟竟渡等传统节目,还增加了龙舟造型表演,彩船夜游。
4、天彭牡丹会
清明前后。位于成都北部的彭州市,古称天彭,是四川的牡丹花培育基地。历史上它曾与河南洛阳、山东曹州、安徽毫县一起并称为我国四大牡丹生产基地。诗人陆游曾说:“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说明彭州种植牡丹在唐宋时期已颇负盛名。
唐宋以来,当地人都有在牡丹花盛开时节聚会赏花的习俗,并把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日定为勘花节。为发扬这一民俗传统,彭州市定于每年清明节前后举办一年一度的牡丹盛会。牡丹会期间,除展销名贵牡丹花卉,游丹景山,还举办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土特产品展销等。
5、望丛祠赛歌会
五月十五前后。郫县曾是古蜀国都城,传说望帝传位后,归隐深山,化作杜鹃鸟,每年二月杜鹃花开时飞回成都平原上空日夜啼叫,催促农夫赶快春耕,直叫到口吐鲜血,染红了山上的杜鹃花,蜀人以为是望帝的魂回来了,这就是民间传说中“杜鹃啼血”的故事。
郫县城因而被称为“鹃城”。后人为纪念望帝,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五日前后办起了鹃城赛歌会,赛歌会场地就选在望丛祠,参加赛歌会的歌手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以唱山歌为主,唱山歌在四川又叫“吼山歌”,大多是自编自唱,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成都特色民俗介绍3
1、端午的粽子春节包
过年的粽子,多为肉粽子。刚做好的腊肉,是粽子里的明星。将糯米用水泡透,配以煮至即将透心的红豆和切成颗粒的半肥瘦的腊肉,拌入盐和花椒面即可。
2、走人户
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年节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况。都要到亲戚家串门探望,称为走人户。届时,一般要带上猪蹄、很多自己舍不得买的礼物、好酒等礼物,穿上平时舍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买酒,热情款待。
2、“人日”草堂祭杜甫
“人日”(正月初七)游草堂的习俗,起源于唐代。”每年的“人日”便成为成都人游览草堂,缅怀诗圣杜甫的特定日子。
3、正月十五恋人“偷青”
根据成都传统习俗,小伙子喜欢上了邻家的姑娘,可以在正月十五晚上去姑娘家的菜地里偷摘几把青菜以表达爱意。而姑娘发现自家青菜被人偷摘后,便知道有小伙子恋上了自己,心中便会充满喜悦和憧憬。
4、大庙会集纳成都民间绝活
人们游喜神方最喜欢去的是武侯祠,而武侯祠也是逛大庙会最热闹的地方。庙会既是宗教仪式,又是集市。变脸、吐火、滚灯、手影戏、木偶戏等川剧绝活,皮影、泥塑、糖人、糖画、剪纸等各式民间绝活都能在庙会上看到,滚铁环,抽陀螺,坐鸡公车,拉提簧、响簧……
郫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历史文化遗迹众多,望丛祠、杜鹃城遗址、古城遗址、扬雄墓、子云亭(因一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成名)等,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管理局主编的《中国名胜辞典》。此外还有何武墓、何公祠、郫筒井、严君平墓、梅花御井、蓝家坡山汉墓等。
望从寺
望从寺
郫县郫筒镇有“望从祠”,其名为纪念古蜀国的望帝和丛帝。望帝即望帝杜宇,丛帝即开明,又称鳖灵。李商隐诗句“望帝春心托杜鹃”所说的就是他们的故事。
作为古蜀文明的发祥地,郫县境内出土文物众多,历史文化遗存遍布全县,不仅存量丰富,而且其中不少历史文化遗存规格较高,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潜力。古城遗址、杜鹃城遗址、德源商周遗址、望丛祠、唐昌文庙、安靖邓家双斗桅杆、扬雄墓、严君平墓和何武墓等历史遗迹,是国家的重要文物保护区域。郫县人杰地灵,才俊辈出,扬雄、严君平、何武、张俞、韩素英、廖昌永等都是驰名中外的文化名人。郫县人文积淀丰厚,不仅水美花香,而且文气很盛。县境内遗存大量诗、词、楹联、赋、文、碑记等文化遗存,其代表有:唐.李白的诗《宣城还见杜鹃花》,唐.温庭筠的词《河渎神》,宋.张俞的诗《蚕妇》,唐.杜甫和宋.范成大有关吟诵郫筒酒和安德樱桃村的诗等。赋、文、碑记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有唐.李德裕的《画桐花凤扇赋》,宋.张俞的《蜀望丛帝新宿碑记》,宋.侯溥的《汉大司何公庙堂记》、清.张成行的《司马温公祠堂记》等。郫县民间文学艺术资源蕴藏量丰富,民间传说中有代表性的篇目为《望帝化鹃》、《杜鹃城与合欢树》、《郫筒酒的传说》、《神仙豆腐》、《问字亭》、《御井梅花》、《阳台柳》、《司马光在郫降世》等;民间音乐的代表性曲目有《薅秧歌》、《抬料号子》等;民间舞蹈主要是各种灯舞,最具特色的是花园、友爱的百米长龙,唐昌的“二仙灯”等;在民间工艺美术方面,一级美术师邓欤的“川西挑花图案”、原清河镇教师张跃清的“笋壳雕”,安靖镇方桥村张天泰的微雕艺术品,都是郫县较有特色的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民间艺术资源更为郫县旅游增辉添彩。
四川郫县特产有哪些四川郫县有哪些特产,想带点回去吃
牛肉干,豆腐干 糍粑
郫县豆瓣,四川省郫县特产,是四川三大名瓣之一。是川味食谱 中常用的调味佳品,有“川菜灵魂”之称。其制作技艺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郫县豆瓣香味醇厚却未加任何香料,色泽油亮红润却无郫县豆瓣荣誉图集(3张)任何油脂,全靠优良的原料和精细的加工技术,从而达到色、香、味俱佳的效果,极具辣味重、鲜红油润、回味香醇悠久的特点,从而成为川菜必备的调味佳品,获“川菜之魂”之美誉。
徐公茶
碧潭飘雪花茶碧潭飘雪是一种花茶.产于四川峨眉山. 采花时间在晴日午后,挑雪白晶莹、含苞待放的花蕾,赶在开放前择花,使茶叶趁鲜抢香,再以手工精心窨制。碧潭飘雪一出现,就以香味、品味、价味,列於所有花茶之上,可以称得上绝品。
干辣椒
辣椒是新津县历史上有名的土特产品,具有温中散寒,健胃消食的功效。用于胃寒疼痛,胃肠胀气,消化不良;外用治冻疮,风湿痛,腰肌痛。
米花糖
米花糖,以重庆江津米花糖和四川乐山苏稽米花糖最为着名。米花糖是江津的传统老字号产品,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五十年代后期,江津米花糖开始进入国际市场,远销香港和南洋。
产品洁白晶莹,香甜酥脆,爽口化渣,甜而不腻,营养丰富,有滋阴补肾、开胃健脾等功效。江津米花糖历史悠久,销往北京、广州、深圳、上海、昆明、新疆等234个城市,还远销美国、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各地消费者的喜爱。
蛋苕酥
蛋苕酥是蒲江特产,是一种多糖体和蛋白体的混合物,是一种最佳的营养食品,产品具有色泽金黄、鲜香可口、入口香脆、营养丰富等特点,是居家、旅游、馈赠之佳品。
白菜豆腐乳
白菜豆腐乳在遂宁已有近50年的生产历史,因其外表用白菜叶包裹,具有麻、辣、鲜、软、香特色而得名。它能增进食欲,健胃宽肠,帮助消化,营养丰富。远销上海、天津、重庆等地。1983年被评为全国优质名特产品。
成都郫县有什么好玩的?
郫县——古蜀之源、川菜之魂、蜀绣之乡、生态之城,是一座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交相辉映的城市,处处流淌着独具特色的人文脉息。因“杜宇化鹃”的美丽传说,郫县又称鹃城,县花为杜鹃花,县鸟为杜鹃鸟。
1、郫县第五季妈妈:农庄妈妈农庄(全称第5季·妈妈农庄——成都第五季)是郫县第一个创AAAA级景区,被称为成都的“普罗旺斯”。是四川第一家规模化薰衣草基地,目前有薰衣草花田300亩,一期薰衣草等花卉基地600余亩,二期2000余亩,极具特色,填补了四川花卉生态旅游空白,郫县乡村生态旅游的新品牌。
2、郫县杜鹃城遗址:位于郫县县城以北一里许,为传说及有关文献所附会的郫邑。据文献记载,杜鹃城为古蜀国望帝、丛帝两代蜀王的都城。望帝定都于郫,死后魂化杜鹃,所以称为杜鹃城。经考古调查与试掘结果表明,该城的始建时代不早于西汉,可能为西汉郫县治所,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部分城墙还依稀可见。
3、天府玫瑰谷:占地1000亩,属于成都现代农业创业园一期项目。园区内种植了玫瑰、薰衣草、迷迭香、千层金等千种花卉苗木,组成了以“现代农业观光、玫瑰花海休闲、浪漫文化度假、风情小镇体验”为代表的四大旅游休闲产业。
4、府河第一漂,从府河源头——团结镇石堤堰起漂,全程四公里,途中有险滩,急流,沿岸风景秀丽,给人以刺激、回归大自然之感。
郫都区文化遗产有哪些?
郫都区因“杜宇化鹃”的传说,而又称鹃城,既是望帝杜宇、丛帝鳖灵建都立国之地,又是古蜀文明发祥地;公元前314年,秦灭蜀后,以郫邑为郡县,称郫县。有鹃城遗址、古城遗址、唐昌文庙等历史遗迹,望丛祠是世界蜀人祭祖的圣地。孕育了严君平、扬雄、何武、张俞等历史名人。“郫筒酒”,“郫县豆瓣”,“郫县女红”并称为郫县工艺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