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蚌埠特产有哪些呢?

蚌埠特产:

一:杜广兴板鸭

杜广兴板鸭是安徽蚌埠的传统名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其制作工艺十分精细,选用当地自养肥嫩鸭加工,采用传统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所制作出来的板鸭香醇可口,十分美味

二:湖沟烧饼

湖沟烧饼是安徽蚌埠的传统名吃,有着悠久的历史,湖沟镇上的烧饼世家黄姓乃祖传手艺,相延多代,湖沟烧饼以小麦面粉、芝麻为原料,用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烤出的烧饼,对着阳光看,通透闪亮。外皮整体呈蟹黄色,芝麻黄亮如金。吃起来,不油不腻,稍嚼即烂,外脆里嫩,口感甚美。

三:白莲坡贡米

白莲坡贡米是安徽蚌埠的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形体饱满、晶莹如玉、清香甘润,是营养成分较高的滋补精米。其独特之处在于,米质洁白,晶莹剔透,米饭清香爽口,更为神奇的是用贡米煮粥,粥凉了之后能连续在表面挑起来三层“皮”,而一般的粥只能挑起一层。

四、怀远石榴

蚌埠怀远县,唐代已有种植石榴的历史。怀远石榴,子清透如水晶,果实大如碗,皮黄而透红,肉肥核小。怀远石榴含糖量高,吃起来甘甜可口,汁水充盈,其中玉石籽、玛瑙籽核软可食。

五、沱湖螃蟹

此蟹“青壳、白肚、金爪、褐螯”,体格健壮,膏脂丰腴。蟹壳薄脆,钙质含量高,富含各类营养成分。清蒸沱湖蟹,香甜四溢。还未揭盖,就能闻到清甜的香气。饱满的蟹黄、蟹肉,不腥不腻,美味独特。

二、安徽蚌埠过春节有什么习俗?简要写写

安徽蚌埠过春节的习俗如下:

1、扫尘:年终的时候,无论贫富人家都要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从庭院房屋,衣物用具,都要打扫、洗刷干净,以除尘布新 ,名 曰 “扫尘”。

2、接年:农历正月初一,是蚌埠最盛大的节日。这天五更焚香,鸣放鞭炮,以示新年的到来,这叫“接年”,又曰“迎春”。早饭吃扁食(水饺)、汤圆(元宵)。

3、拜年:大年初一早晨,大人小孩都要穿上新衣服新鞋。吃过早饭,大人带着孩子出去拜年。拜年的时候一般要提四盒点心,点心装在厚纸包的果盒里,果盒是长方形的,用棉纸绳捆扎,上面还包上一块正方形的大红纸,红纸上印着洒金的福字。

这种互相拜年的活动要持续到年初四。人们就穿戴整齐准备出去拜年或在家等候接待前来拜年的人们。

4、吃团圆饭:吃除夕晚饭前,各家都到水边去烧香放炮,以敬井神,谓“封井”的旧俗。除夕晚上要吃鱼,意思是“年年有鱼”(余),过去饭锅不可空,一般也是存放一条鱼,有的故意叫小孩揭饭锅看看有什么东西。

小孩跑去看了看回来大声说:“锅里有鱼。”大人则又高兴地说:“好呀,我家锅里有鱼(余),不愁吃了!”这也是为讨口彩、图吉利的一种习俗。

5、守岁:吃完年夜饭,由主妇在灶前烧香接灶神爷,晚辈们向长辈叩头辞岁。长辈对未成年的子女给红纸包的压岁线,祝贺他们又增一岁。这夜到初一天亮,一夜不熄灯,叫长明灯堂屋烧一盆火,全家围着火盆聊天,一边吃糖果、瓜子、花生,通宵不睡觉,名曰守岁。

6、庙会和花会:春节期间,大小庙宇均向香客、游人开放。在庙内及门前设有集市,称做庙会。郊区的花会在春节期间最为活跃,几乎村村都有,花会表演的项目繁多,有高跷、旱船、太平鼓、地秧歌、幡会、狮子、小车、竹马等。有些村子还要搭上大棚,悬灯结彩,表演各种节目。

三、蚌埠十大特产 蚌埠有什么土特产

蚌埠属于安徽省的地级市,史册上记载,蚌埠自古乃是采珠之地,因此这里也有着“珍珠城”的美称。那么除了珍珠以外,蚌埠还有什么土特产呢?接下来就跟着我一起去看看吧。

10.天井湖银鱼

蚌埠的天井湖生产银鱼,这种鱼的个体较小,全身洁白无瑕,晶莹透亮,还长着十分独特的金眼圈。天井湖鱼无磷无刺,鲜嫩细腻,既可以做汤也可以油炸,都十分的可口。

9.固镇芝麻油

固镇芝麻油有着2000多年的生产历史,其香味浓郁、口感纯正,既是十里飘香的调味油,也是具有润肤祛斑、延缓衰老作用的佳品。

8.怀远泥鳅

怀远泥鳅是蚌埠的特色水产,泥鳅的肉质细腻,清淡味美,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小型经济鱼类。泥鳅性平无毒,不仅是美味的食物,还具有祛湿邪、易肝肾的作用。

7.湖沟烧饼

湖沟烧饼是蚌埠湖沟镇的特色小吃,其是以当地的优质面粉为原料,结合多道传统手工艺制成。湖沟烧饼香酥可口、外酥里嫩、虽然只有巴掌大小,但一口下去唇齿生香,十分味美。

6.怀远甲鱼

蚌埠怀远县养殖甲鱼可以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说起了,怀远甲鱼的养殖模式也有着不断的改进,从最初的池塘养殖发展到温室加外塘养殖,勤劳的怀远人民也在其中不断的摸索经验,将甲鱼养的又肥又壮。

5.老任桥牛肉

老任桥牛肉是蚌埠的著名传统美食,它历史悠久,风味独特,这与它独特的选材和精良的制作工艺是分不开的。老任桥牛肉并不单单只有纯牛肉,里面还包含了牛脑、牛舌、牛肝、牛心等牛身上所有能吃的部位,结合多道繁复的制作技艺,才成就了这道味美色鲜、享誉大江南北的“老任桥牛肉”。

4.大蚂虾

大蚂虾其实就是龙虾,古代其实并没有人吃这种东西,而蚌埠则是第一个吃大蚂虾的城市。早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蚌埠就开始吃大蚂虾了,后来吃的人越来越多,渐渐的就演变成全国人民都热爱的美食了。

3.固镇花生

固镇素来就有“中国花生之乡”的美誉,其早已名扬四海。固镇花生色泽鲜明,果粒饱满,皮白质优,含油量高,深受百姓的喜爱。

2.沱湖螃蟹

沱湖螃蟹是蚌埠的特色水产之一,这种螃蟹青壳白肚、金爪褐螯,里面膏脂丰腴、口味极鲜,还富有多种营养成分,是人间难得的美味。

1.怀宁石榴

怀宁石榴是蚌埠的特产水果,也是中国五大名贵石榴之一,称之为榴中珍品一点也不为过。怀宁石榴果实硕大,皮黄但透着鲜红,里面的石榴一颗颗晶莹剔透宛如珍珠一般,甘甜味美,十分好吃。

四、蚌埠有哪些古老的习俗

安徽蚌埠春节习俗一、气扫(泼)出去。

这天一般不劳动,因而有“赶忙三十夜,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安徽蚌埠春节习俗二、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安徽蚌埠春节习俗三、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安徽蚌埠春节习俗四、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安徽蚌埠春节习俗五

安徽过春节俗称过年,节日气氛浓厚,无论家人在何处,都要在除夕前赶回家与亲人团聚。

安徽蚌埠春节习六

除夕的年夜饭是全年最丰盛的一餐。皖北人吃饺子,皖中和皖南人则在吃饭前要放鞭炮、贴春联、祭祖。祭祖仪式相当讲究,先上菜,菜要10碟,必须有鸡有鱼。

安徽蚌埠春节习俗七

吃饭之前,长辈要用红纸包钱给每个孩子,称为“压岁钱”。饭后,全家人围在一起,边吃瓜子、花生、糖果边聊天,看着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直到天明,这就是“守岁”。

安徽蚌埠春节习俗八

年初一清早起床后,开门要放鞭炮,祭天地,有的地方称接门神。家人团拜,互相祝贺,吃枣、栗、茶叶、鸡蛋、长寿面,然后出门向其他长辈们拜年。